导读:本文包含了按摩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盆底肌手法按摩,电刺激生物反馈,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盆底功能
按摩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安莉,刘书霞,董艳,李英梅[1](2019)在《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后妇女实施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5月在日照市中心医院产后42 d检查并确诊患盆底功能障碍的产妇1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70例产妇采取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外100例产妇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盆底手法按摩为观察组,两组均治疗一个疗程,对比两组产妇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在治疗前压力性尿失禁、盆底肌表面肌电值、盆腔脏器脱垂、盆底肌力及盆底筋膜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差异(P<0. 05),且观察组治疗后压力性尿失禁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治疗后盆底肌表面肌电值快肌、慢肌、60秒耐力测试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前后静息值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盆底肌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脏器脱垂指示点位置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后筋膜疼痛评分观察组盆底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1)。结论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能有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提高盆底肌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22期)
荀晓燕[2](2019)在《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名母婴同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比较两组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产后第3天总挤奶量、空腹血催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 d内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可提高产妇产后泌乳量,可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21期)
杨俊[3](2019)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乳房胀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乳房胀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至2018年7月在医院分娩的130名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5名。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干预,比较两组乳汁分泌情况及乳房胀痛程度。结果观察组乳汁分泌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产后3 d泌乳量多于对照组,产后乳房胀痛程度轻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可有效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改善乳房胀痛程度。(本文来源于《医疗装备》期刊2019年21期)
吴冰[4](2019)在《艾叶熏蒸联合中医手法按摩乳房对产后乳腺泌乳功能的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产后早期实施艾叶熏蒸联合中医手法按摩乳房的治疗对促进乳腺泌乳功能的作用。方法选取2018年1月—8月在我院分娩的1000例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00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之上采用艾叶薰蒸联合应用中医推拿、穴位按摩等手法进行乳房疏通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泌乳始动时间、产后泌乳量及乳房胀痛的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泌乳始动时间为(15.16±4.52)h,早于对照组的(23.48±4.15)h,实验组乳汁分泌充足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实验组乳房胀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早期实施艾叶熏蒸联合中医手法按摩乳房对改善乳腺泌乳功能及预防乳房胀痛等方面的效果确切,对产后乳腺功能的维护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当代护士(下旬刊)》期刊2019年11期)
王文岩[5](2019)在《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给予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过程中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5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与对照组42例,2组均采用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观察组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效果。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3. 02%,对照组为73. 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VAS、SAS、SD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予以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时,予以针对性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改善其心理状态,使总体疗效明显提高。(本文来源于《湖南中医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何杏洪,张锦笑[6](2019)在《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接受剖宫产产妇14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采取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乳汁分泌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乳房胀痛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采用饮食指导联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可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本文来源于《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期刊2019年10期)
闫晶[7](2019)在《产后康复治疗仪和手法乳房按摩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比产后康复治疗仪和手法乳房按摩对促进母乳喂养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行手法乳房按摩的剖宫产手术并有母乳喂养需求初产妇46例为对照组,2017年1—12月46例接受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的剖宫产术并有母乳喂养需求的46例产妇为观察组,对两组泌乳量、泌乳始动时间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16.24±4.63)h,与对照组(24.31±6.74)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4、72 h泌乳量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母乳喂养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手法乳房按摩比较,产后康复治疗仪治疗剖宫产后初产妇效果显着,可增加泌乳量,缩短泌乳始动时间,提高母乳喂养率。(本文来源于《河南医学研究》期刊2019年19期)
高艳华[8](2019)在《中医按摩手法护理对防止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中医按摩手法护理对防止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二级骨外科收治的163例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先后次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82例,对照组81例。对照组将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中医按摩手法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压疮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压疮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老年骨折患者采用中医按摩手法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压疮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值得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期刊2019年79期)
陆爱芬,沈卫英[9](2019)在《多元化手法按摩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多元化手法按摩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运用效果。方法样本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样本来源:我院妇产科收治的104例产妇临床资料,按照产妇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产妇在此基础上进行多元化手法按摩,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初乳分泌时间、泌乳质量、催乳素水平),护理后1天、2天、3天泌乳量,肿胀缓解时间与肿胀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产妇初乳分泌时间长于对照组,泌乳质量、催乳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产妇护理后1天、2天、3天泌乳量均显着多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观察组产妇肿胀缓解时间显着短于对照组,肿胀发生率显着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着(P<0.05)。结论多元化手法按摩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运用效果显着,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本文来源于《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期刊2019年30期)
庄新英[10](2019)在《下乳方联合手法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中药下乳方联合手法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产后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下乳方并手法乳房按摩,观察并比较2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变化、血清泌乳素水平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泌乳始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泌乳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泌乳素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下乳方联合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可促进泌乳始动,显着增加泌乳量,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本文来源于《云南中医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09期)
按摩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9年3月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0名母婴同室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母乳喂养指导,观察组给予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比较两组泌乳情况。结果观察组泌乳时间、产后第3天总挤奶量、空腹血催乳素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3 d内乳房肿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产后4个月纯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可提高产妇产后泌乳量,可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提供充足的营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按摩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1].安莉,刘书霞,董艳,李英梅.盆底手法按摩联合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疗效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9
[2].荀晓燕.产后康复仪联合手法按摩催乳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J].医疗装备.2019
[3].杨俊.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联合手法乳房按摩对产妇乳汁分泌、乳房胀痛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9
[4].吴冰.艾叶熏蒸联合中医手法按摩乳房对产后乳腺泌乳功能的作用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
[5].王文岩.针灸联合中医按摩手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护理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9
[6].何杏洪,张锦笑.饮食指导配合产后早期乳房手法按摩护理对促进剖宫产后乳汁分泌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9
[7].闫晶.产后康复治疗仪和手法乳房按摩促进母乳喂养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9
[8].高艳华.中医按摩手法护理对防止老年骨折患者压疮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
[9].陆爱芬,沈卫英.多元化手法按摩在产后乳腺疏通中的运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
[10].庄新英.下乳方联合手法乳房按摩治疗气血亏虚型产后缺乳的临床观察[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