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工程;关键技术;施工技术
前言:
本文从加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出发,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并且对这些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使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现代的建筑工程施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1.1施工准备
基础工程是各类工程项目中都不可缺少和忽视的一部分,也是工程施工的核心技术要求。在目前的工程项目中,基础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这些准备工作的科学与合理对于后续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作用与意义。一般在基础工程的施工之前,我们必须要做好供电、供水和交通以及场地整平工作,这些工作也被人们简要的称之为三通一平工作。
1.2放线工作
在施工的过程中,放线工作是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也是其他工作得以正常开展的基础。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和设计图纸的相关需要进行总结和分析,并且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使得其中的各种不良质量隐患都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与预防。在施工中放线工作主要是根据图纸设计需要将在测定好的地面之上进行放线和具体放弃的规划,这种环节对于整个工程施工而言十分重要。一般情况下,在放线环节需要结合房屋的坐落情况和具体的工作内容进行分析,并针对施工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进行严格的分析与控制。
1.3基坑开挖
在房屋的放线工作完成且检测标准之后,在按照基坑的槽宽与施工要求进行挖土工作,还需要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问题进行深入的总结与完善。在施工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其中存在的各种质量缺陷和土质参数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要在施工之前做好相关的安全工作。以免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安全管理不够而引起施工安全事故。
1.4基础工程混凝土浇筑
在基坑开挖工作完成且基槽验收完成之后,我们可以根据基础的结构形式进行基础砌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房屋的承载要求来选择不同程度的混凝土结构,并针对其中存在的种种质量缺陷与问题进行分析与完善。一般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主要包含模板支撑施工、混凝土浇筑、振捣、拆除模板等。
2建筑工程中的关键施工技术分析
2.1加强模板工程施工技术
模板工程的施工设计,要依据建筑工程的施工需要和工程质量要求的标准,精心精确地进行设计。对模板的标高、轴线、尺寸、表面平整、模板裂隙、隔离剂涂刷、模板结构的牢固程度等,都要有逐项明确的设计要求。模板的选材也十分重要,模板材料的好坏及合格与否,对工程的外行、安全、进度、质量和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模板及其支架材料,最好选用钢材,钢材应符合(GB700?D79)中的3号钢材标准。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新型材料和木材,木材应符合(GBJ206?D83)中的承重标准。树种可以按各地区的实际情况选用,但材料不得低于三级材。制作和安装过程中,要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的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接受各种压力和荷载。构造坚固、简单,装拆方便,并便于下道工序的施工作业,板缝要严密,不得漏浆。
2.2加强钢筋工程施工
钢筋工程在施工前,要按图纸要求的直径、级别、根数、形状、尺寸作好钢筋下料。接头的位置、保护层的大小,都必须满足设计及规范的要求,它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条件。钢筋工程的施工,要严格按图纸要求及规范要求施工。严格防止偷工减料和以小代大,以次从好的错误做法。钢筋在制作前,要将其表面的污垢和氧化皮清除干净。对现场缺少与图纸要求型号不符的钢材,需要用其他的规格钢材进行代替时,必须请工程部门和设计部门的同意,并办好设计变更的手续后,方可进行施工。按钢筋下料单加工各部位的钢筋制作件。编制下料单或下料卡。标了编号、形状、规格尺寸、数量和部位。将已经加工好的半成品分门别类地整齐放在棚内,并注意保管,以防止污染和锈蚀。在浇注混凝土时,钢筋工要跟板做业,以便随时调整和加固。特别要强调的是原始试化验和现场的复试工作,以化验单为依据,非合格品一律不得使用。
2.3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做级配实验和配合比实验。在实验时要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和规范,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并把实验结果作为实际施工中的严格参照标准。
(2)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易性等因素,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确保混凝土没有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方法开展。浇筑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加上安全的覆盖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没有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施工冷缝的出现。
(3)基础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数量庞大,在实际施工中常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根据浇筑量和泵送距离选择泵送型号。如果基础尺寸大,选择带布管,采用一次接长至最远处、边浇边拆。
(4)混凝土要采用振捣棒二次振捣,并要适应斜面分层浇筑工艺。通过二次振捣提高混凝土与钢筋的握裹力,防止因混凝土沉落而出现的裂缝,减少内部微裂。在混凝土浇筑后,通常还要对混凝土板块进行后续的处理。首先是平整表面,其次在混凝土凝结前,用滚轮进行压平,最后通过塑料薄膜和特殊工艺制成的草袋对混凝土进行覆盖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如果采用矿渣水泥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1天。
2.4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1)在混凝土工程开工前,要根据设计要求做级配实验和配合比实验。在实验时要采取严格的工程措施和规范,执行不同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计算和基准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并把实验结果作为实际施工中的严格参照标准。
(2)在混凝土进行浇筑之前,一定要测量混凝土的温度、坍落度、和易性等因素,看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在确保混凝土没有分层、泌水、离析等问题后才能够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按混凝土自然流淌坡度、斜面分层、连续逐层推移、一次到顶等方法开展。浇筑完成后,还应该在混凝土初凝前加上安全的覆盖物,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下层浇筑间隔没有超过混凝土初凝的时间,这样就可以减少施工冷缝的出现。
(3)基础工程的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数量庞大,在实际施工中常用混凝土泵送的方式。根据浇筑量和泵送距离选择泵送型号。如果基础尺寸大,选择带布管,采用一次接长至最远处、边浇边拆。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同时,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的提升,只有考虑到科技的进步、工业生产需求、生态环境的需求,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前提,不断研究其施工技术,促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进一步提升,进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孙桂秀;关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及控制[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4(16):597-597.
[2]赵建有;浅谈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8):234.
[3]张龙;关于如何加强建筑施工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2):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