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昌论文-石欣欣

黄宗昌论文-石欣欣

导读:本文包含了黄宗昌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黄宗昌,黄坦,崂山

黄宗昌论文文献综述

石欣欣[1](2018)在《黄宗昌父子与《崂山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崂山志》作为崂山第一本志书,是黄宗昌、黄坦的鼎盛之作,也是黄氏家族在文化建树方面的代表作。《崂山志》既有对崂山秀丽景色的描写,也有黄宗昌父子心志才情的抒发,还有对山中往事的记述,因而该书具史学、文学方面的价值。(本文来源于《德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苑秀丽,温爱连[2](2015)在《周至元对黄宗昌《崂山志》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周至元作为即墨黄氏之外甥,对其舅氏之祖黄宗昌极为崇拜。其《崂山志》不仅具有继承黄宗昌为崂山立传的自觉的写作意图,而且在写作特点上也深受黄宗昌影响。但周至元严守山志传统体例,与黄宗昌借山志以寄慨颇为不同。故两部《崂山志》,一平实客观,一多抒己见;一重视历史源流的梳理,一种偏好沿途环境的描写。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5年01期)

苑秀丽,温爱连[3](2012)在《黄宗昌与周至元《崂山志》比较研究——以写作体例和内容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周至元的《崂山志》,对黄宗昌《崂山志》多有吸收和继承,但其增补、创新之处,也所在多有。其各卷名称和排序,多源自黄《志》,但纲目更清晰更具逻辑性、景点介绍之后多附相关诗文词赋作品、重视女性人物等,是其体例最突出的创新。而在人物、宫观、名胜、物产及艺文等各方面,虽也不乏对黄《志》的承袭,然其内容的丰富性远远超过了黄《志》。其中对刻石碑文的重视、对诗文佳篇和奇闻轶事的全面搜罗,尤其是关于德、日侵占时期史料的记载,都使得周《志》具备了较高的史学价值。(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2年01期)

苑秀丽[4](2010)在《黄宗昌家世与生平考——《崂山志》系列研究之二》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明代开始,即墨黄氏由一个普通的农家,不断提升文化层次,从明嘉靖到清光绪的数百年间,涌现出进士8人、举人34人、贡生45人,其中有65人有文集、诗稿传世。这些文学、文化人才,使黄氏家族成为当地典型的名门望族、文化世家。一方面,家族文化构成了黄宗昌《崂山志》撰写、刻印和流传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从族人黄肇颚的《续崂山志》、黄氏后人对《崂山志》的普遍重视和黄氏外甥周至元的《崂山志》,以及青岛文化发展的实际来看,黄宗昌《崂山志》的影响已从家族文化向外扩展,对青岛地区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实为我国家族文化与地区文化互动的一个鲜活的例证。(本文来源于《东方论坛》期刊2010年06期)

苑秀丽,温爱连[5](2010)在《黄宗昌《崂山志》版本、续书及研究述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即墨先贤黄宗昌对崂山情有独尊,为我们留下了第一部《崂山志》。此后,当地学者或作续志,或作新志,其中尤以黄肇颚《崂山艺文志》和近人周至元《崂山志》最为着名。黄氏《崂山志》先以抄本传世,从民国五年(1916年)刻印以来,迄今已经出过多种版本。多年来,学者们对黄宗昌、周至元及其《崂山志》进行了相对较多的探讨。简要回顾该书传播、整理及相关的研究历史,总结其得失,对崂山文化和崂山道教研究的推进,无疑是必要和有益的。(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温爱连[6](2009)在《黄宗昌、周至元《崂山志》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地方志的研究始终未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对黄宗昌与周至元《崂山志》的研究,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黄宗昌与周至元及其在崂山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且可以明确两部《崂山志》在崂山山志史中的地位与价值。本文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黄宗昌、周至元的家世、生平为切入点,探求两部《崂山志》思想内涵、写作特色和学术价值。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对以往有关黄宗昌、周至元及《崂山志》的研究成绩、现状和不足进行了全面清理和总结,是全文立论的依据。第二章对黄宗昌的家世、生平进行梳理考证。黄宗昌的家庭背景和坎坷不平的仕宦经历,决定了他是以宣泄抑郁愤激之情,来为崂山作志的,因此他的《崂山志》,多有寄托寓于其中。第叁章对周至元的家世、生平进行梳理考证。周至元豁达的性格、开阔的心胸,使他对崂山的感情完全有别于“居水边林下”而仍“志在世道”的黄宗昌,他又崂山更多的是欣赏、热爱、相融与相投。第四章从写作缘由、思想倾向、文本内容、体例安排以及学术价值等方面对周至元、黄宗昌《崂山志》进行比较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两部山志的理解和认识。(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期刊2009-05-11)

武建雄[7](2004)在《黄宗昌与《崂山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崂山志》为晚明文士黄宗昌所着,黄宗昌品行刚直、忠勇耿介,然一生命途多舛,故而借着述《崂山志》以发其悲慨;《崂山志》作为崂山文化的第一部记录文献,内容丰富、体例独特,堪称山志史上珍贵的范本。(本文来源于《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玉千[8](1992)在《黄宗昌与《崂山志》》一文中研究指出崂山号称“海上名山第一”,俗云:“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当年秦始皇东巡,就曾登崂山望蓬莱.峻山旧无志,《崂山志》始修于明末,纂修人为御史黄宗昌.黄宗昌,字长清,号鹤岑,山东即墨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初授河北雄县知县,此县有许多宦官的威党横行乡里,宗昌到任后着意弹压,使其震慑.不久调任清苑县,对魏忠贤当权,气焰薰天,各地为他建生词,而宗昌借故拖延,不予动工,直至魏忠贤倒台,独清苑县无魏阉生词.(本文来源于《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1992年03期)

黄宗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周至元作为即墨黄氏之外甥,对其舅氏之祖黄宗昌极为崇拜。其《崂山志》不仅具有继承黄宗昌为崂山立传的自觉的写作意图,而且在写作特点上也深受黄宗昌影响。但周至元严守山志传统体例,与黄宗昌借山志以寄慨颇为不同。故两部《崂山志》,一平实客观,一多抒己见;一重视历史源流的梳理,一种偏好沿途环境的描写。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黄宗昌论文参考文献

[1].石欣欣.黄宗昌父子与《崂山志》[J].德州学院学报.2018

[2].苑秀丽,温爱连.周至元对黄宗昌《崂山志》的继承与创新[J].东方论坛.2015

[3].苑秀丽,温爱连.黄宗昌与周至元《崂山志》比较研究——以写作体例和内容为中心[J].东方论坛.2012

[4].苑秀丽.黄宗昌家世与生平考——《崂山志》系列研究之二[J].东方论坛.2010

[5].苑秀丽,温爱连.黄宗昌《崂山志》版本、续书及研究述略[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0

[6].温爱连.黄宗昌、周至元《崂山志》比较研究[D].青岛大学.2009

[7].武建雄.黄宗昌与《崂山志》[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4

[8].玉千.黄宗昌与《崂山志》[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

标签:;  ;  ;  

黄宗昌论文-石欣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