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注意训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萨克斯,重奏训练,主要问题,科学化
注意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关皓月[1](2019)在《萨克斯重奏训练当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萨克斯冲走主要是通过几支各不相同的音乐,将萨克斯管重组到一起,在经过长期的训练之后,进而促使整个演奏效果以一种完美的形式展现。在现当代的发展过程当中,有的人认为,如果每一个萨克斯演奏者都有着高超的技艺,那么就不需要将这些人进行过多的训练,只需要将他们进行集中演奏便可以胜任任何重奏的任务,但是却并不是如此,在重奏当中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由此,本文以"萨克斯重奏训练当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促使整个撒个四重奏训练更加科学化,也能够使得后期的表演更加出色。(本文来源于《当代旅游》期刊2019年12期)
顾燕强[2](2019)在《浅谈叁级跳远技术动作训练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在各国家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叁级跳远的田径项目,由于叁级跳远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项目性质比较复杂,不仅需要一定的速度与力量,而且还需要人员自身的弹跳性与灵敏性等,要求相关人员还具备一定的协调性,这也加大了对叁级跳远技术动作训练的难度。除此之外,对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技术动作的标准性,在实训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脚踝损伤、肌肉拉伤等情况,都需要在实训前做好热身运动,确保人员的自身安全。(本文来源于《体育风尚》期刊2019年11期)
何美亨,刘瑞雯,缪悦,张伟堃,朱东[3](2019)在《太极康复操训练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药物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抑制功能障碍是造成药物成瘾以及复吸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改善药物成瘾者对药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成为学者和戒毒工作人员关心的问题。目前,太极拳作为一种辅助康复措施,在用于成瘾者戒断康复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最近,有学者针对药物成瘾人员的体质状况,选取二十四式太极拳中的典型动作形成一套针对性强、简单易学的太极康复操。在已有的太极康复操干预苯丙胺类成瘾者的研究结果中表明,康复操干预组被试的收缩压显着降低,平衡能力显着提高,且均显着优于对照组;在心理健康方面,康复操干预组的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因子与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着性差异,且实验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和总分较基线得分均有显着性提高。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太极康复操对药物成瘾者的身心康复具有一定的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戒毒康复方法。但是在目前太极康复操对药物成瘾者的干预研究中,大多是从成瘾者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指标上进行的探讨,少有实验探究太极康复操训练对药物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因此本研究将从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入手,以太极康复操为干预手段,探究太极康复操训练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干预效果。研究方法:实验招募34名无太极拳练习经验的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7名。实验组进行太极康复操训练干预,对照组则维持日常的训练。太极康复操训练分为准备部分、练习部分和结束部分,总练习时间为45分钟。其中准备活动为简单的关节活动操,时间10分钟;练习部分包括太极拳的站桩及自编太极康复操的练习,时间为25分钟;结束部分为放松活动,时间为10分钟。每周练习叁次,共持续四周。干预期间记录被试的平均心率与主观疲劳程度。注意偏向测量选取药物色词Stroop任务,实验材料为药物词汇和中性词汇各10个,分别以红、黄、绿、蓝四种颜色随机呈现,要求被试判断每个词汇呈现的颜色。其中药物词和中性词由未参加实验的23名男性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在渴求度、唤醒度、愉悦度和熟悉度四个维度上进行1-9点评价。结果显示选取的10个药物词和中性词在渴求度和熟悉度上差异显着(ps<0.001),在唤醒度和愉悦度上差异不显着(ps>0.37)。实验数据采集成瘾者的正确率和反应时,随后根据信号检测论,将被试对匹配颜色的正确反应记为"击中",对非匹配颜色的错误反应记为"虚报",计算各个条件下的辨别力(d’)和反应偏向(C)。研究结果:剔除正确率低于2.5个标准差的被试,最后实验组15名,对照组17名被试纳入统计分析。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运动心率和主观疲劳程度上无显着差异(ps>0.51),表明两组运动强度一致。对反应时、辨别力(d’)和反应偏向(C)进行2(时间:前测、后测)×2(组别:实验组、对照组)×2(词汇类别:药物词、中性词)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方差分析结果发现在反应时上,词汇类别的主效应显着,药物词的反应时显着慢于中性词的反应时(P=0.01)。时间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简单效应分析发现实验组前测的反应时显着慢于实验组后测的反应时(P=0.02),而对照组前后测反应时无显着差异(P=0.38)。其余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着(ps>0.05)。对于辨别力指标d’,方差分析结果发现时间主效应显着,前测的辨别力d’显着大于后测的辨别力d’(P=0.02)。词汇类型与组别的交互作用显着,但简单效应分析未发现显着差异(ps>0.13)。其余主效应与交互作用均不显着(ps>0.23)。而与反应偏向C相关的各主效应和交互作用均不显着(ps>0.10)。研究结论:经过四周的太极康复操训练,实验组对药物词的反应时缩短,敏感性降低,而判断标准未发生变化。表明短期的太极康复操干预降低了甲基苯丙胺成瘾者对药物相关线索的敏感性,减弱了其注意偏向,提示可以将太极康复操作为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戒断康复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范海楠,张代发,亓帅,刘成凤[4](2019)在《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分配性注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一直以来,注意力都是运动员必不可少的训练项目,注意力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成绩,运动训练对注意力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分配性注意是指个体在同一时间内将注意分配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分配性注意的训练可以有效增加运动员对全场状况的控制,还有助于更好的配合队员,充分发挥运动技能。近年来,足球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足球政策逐步实施,对足球运动的相关研究也逐渐丰富起来。在足球运动中,优秀的运动员需要做到无球时全面观察、运球时抬头观察、停球前观察、防守时人球兼顾,因此,较高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是运动成绩的有效保障。相关研究显示,分配性注意水平还会受到认知风格的影响,相对于场依存型认知风格,场独立型认知风格个体较少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比赛中能免受无关因素干扰而迅速做出决断,保证技术能力正常发挥。如果足球运动选材时能同时考虑认知风格和分配性注意水平,无疑将会选到更优秀的运动员。但是,目前关于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分配性注意的交互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足球专项训练对不同认知风格个体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是否都有影响?认知风格是否会影响足球专项训练对分配性注意水平的作用?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研究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分配性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既可以为足球运动选材提供借鉴,还可以为提高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测验法和实验法进行。首先,随机选取普通文化课和足球专项大学生各100名,通过镶嵌图形测验对200名被试的认知风格进行测量,筛选出场独立型认知风格被试60名,场依存型认知风格被试38名(其中,足球专项大学生48人,普通文化课大学生50人,平均年龄为22.43±1.74岁,男女比例为1:1)。然后,利用E-prime软件设计视听双通道实验程序,对所有被试进行测试,记录被试的反应时,测量被试对视、听双通道的分配性注意水平,反应时越短,分配性注意水平越高。最后,以是否进行足球专项训练和认知风格为自变量,以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两因素被试间方差分析,检验足球专项训练和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分配性注意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否进行足球专项训练对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有显着影响(F=15.07,P=0.000),足球专项大学生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535.99±27.66ms)显着短于普通文化课大学生(563.45±24.61ms);认知风格对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有显着影响(F=39.20,P=0.000),场独立型大学生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537.57±25.94ms)显着短于场依存型大学生(570.47±22.87ms);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分配性注意的交互作用显着(F=5.93,P=0.017),对于场独立型大学生,足球专项大学生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524.83±21.31ms)显着短于普通文化课大学生(554.76±21.52ms)(P=0.000),对于场依存型大学生,足球专项大学生(566.02±19.22ms)和普通文化课大学生(572.88±24.67ms)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没有显着差异(P=0.358),对于足球专项大学生,场独立型大学生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524.83±21.31ms)显着短于场依存型大学生(566.02±19.22ms)(P=0.000),对于普通文化课大学生,场独立型大学生在视听双通道实验中的反应时(554.76±21.52ms)显着短于场依存型大学生(572.88±24.67ms)(P=0.004)。研究结论:(1)长期进行足球专项训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因此,可以适当增加普通文化课大学生的足球训练强度与时间,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2)场独立型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显着高于场依存型大学生,因此,可以通过训练有意识地提高大学生的场独立性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3)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存在着交互作用,相对于场依存型大学生,足球专项训练在提高场独立型大学生分配性注意水平上的作用会更明显,而场独立型认知风格训练对于提高普通文化课大学生和足球专项大学生的分配性注意水平都是有帮助的。(本文来源于《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9-11-01)
杨文辉,汪美玲,黄泊远,郑志芳,张春光[5](2019)在《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治疗抑郁障碍的长期效应——临床随机双盲对照实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和目的:抑郁认知理论推测负性注意偏向在抑郁的发生和症状维持中具有原因性作用。为探讨这种原因性作用,研究者尝试采用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治疗抑郁障碍,但结果不一致。为探明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治疗抑郁障碍的短期和长期效应,本研究追踪1年,观察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改善抑郁障碍个体抑郁症状的短期和长期效应及认知机制。方法:通过2阶段访谈病例采集法从大学生(n=6,885)中筛查出愿意参加本研究的24名有抑郁障碍大学生,将他们随机分入注意偏向矫正训练(ABM,n=12)和安慰剂训练条件(n=12)。ABM被试在3周时间内完成13次训练(隔天一次,324 trials/次,共4,212 trials)。训练采用点探测任务,通过90%的探测点落在中性词上,10%的探测点落在悲伤词上,矫正负性注意偏向。安慰剂训练采用同样的任务和训练次数,只是同样概率(即50%)的探测点落在中性或悲伤词上。训练后13周,两种条件在2周时间内完成4次增强训练。训练前后、训练后7周、13周(增强训练前)、15周(增强训练后)和1年通过6个时间点的临床访谈和点探测任务测试,评估被试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和注意偏向的变化,作为主要评估指标;被试在训练前后、训练后1周、2周、4周、7周、13周、15周、5个月、6个月和1年自评抑郁症状、特质焦虑、冗思、自杀意念和应激性生活事件,作为次要评估指标。结果:(1)注意偏向:两种条件在1年追踪的6个时间点上,对中性-悲伤词的传统注意偏向和时间动态上的试次水平注意偏向(Trial-level bias score, TLBS)的组别主效应,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无显着性意义(F=0-1.61, p=.19-.96),尽管TLBS所有指标的时间主效应显着(F=2.33-3.63, p=.01-.05),传统指标时间主效应无显着性(F=.61, p=.69);在中性-正性词对TLBS的远离正性词反应时的均值、峰值及注意偏向变异性上,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显着(F=3.26-4.95, p=.01-.03);进一步的简单效应比较结果显示,在时间水平上简单效应分析显示,与训练后7周时间点相比,15周增强训练及1年后追踪,ABM训练条件远离正性词反应时的均值(t=-2.40~-2.84, p=.02-.05)和峰值均显着减小(t=-2.82~-5.36, p=.02-.00),且1年后对正性词注意偏向的变异性减小(t=2.49,p=.05);而安慰剂训练条件远离正性词反应时的均值(t=-.50~.46, p=.42-.66)和峰值(t=-.1.87~-.57,p=.11-.64)以及变异性(t=-.1.37~1.99,p=.09-.71)与7周训练后差异无显着性变化;在组别水平上简单效应分析显示,15周增强训练后ABM条件远离正性词反应时的均值(-101±37)和峰值(-218±84)均显着小于安慰剂条件(-153±56,-378±144,t=5.43-8.30,p=.03-.01),正性注意偏向的变异性(155±47)边界小于安慰剂训练(196±49,t=3.27, p=.09)。(2)抑郁症状严重程度:两种条件在追踪1年的6个时间点上,抑郁症状严重程度所有指标的时间主效应显着(F=6.52-17.66, p <.01),抑郁症状个数的组别主效应边界显着(F=3.39, p=.079),认知症状严重程度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显着((F=2.73, p=.02),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边界显着(F=1.93, p=.098)。组别主效应结果提示,ABM条件的抑郁症状个数(2.27)边界小于安慰剂训练条件(3.17);认知症状严重程度的组别×时间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结果提示,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ABM条件的认知症状严重程度显着下降(t=4.91, p=.00),而安慰剂训练条件变化无显着变化(t=1.49, p=0.19)。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的简单效应结果提示,与训练前比较,训练后一年ABM条件被试的抑郁症状评分显着下降(t=3.57, p=.01),而安慰剂训练条件变化无显着(t=1.97, p=.10)。(3)自评抑郁症状:两种训练条件在11个时间点上的抑郁症状、特质焦虑、冗思和应激性生活事件的时间主效应显着(F=2.90-3.97,p <.01),组别主效应无显着性(F=.01-1.28,p=.27-.92),自杀意念评分的组别×时间的交互效应显着(F=2.49,p=.04);进一步简单效应结果提示,与安慰剂训练比较,ABM训练后一年的自杀意念评分边界小于安慰剂训练(t=2.84, p=.10)。(4)临床显着性意义:与安慰剂训练条件相比,ABM训练后7周和6个月被试的BDI-II分数变化具有临床显着性意义的比例显着多于安慰剂训练(χ2=3.88-4.97, p=.05-.03)。结论:注意偏向矫正训练可能对轻到中度抑郁障碍个体具有短期和长期治疗效应。(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曹建琴,李辞,周郁秋,孙昊,苏红[6](2019)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与注意偏向矫正训练对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比较:一项ERP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和目的】近年来,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对比认知行为疗法CBT和注意偏向矫正训练ABMT对社交焦虑障碍(SAD)个体的干预效果。本研究将以社交焦虑症状为主要结局指标,认知偏差、注意偏向分数评估和ERP数据(P1)为次要结局指标,验证两种干预方法的作用机制。【方法】95例交往焦虑量表IAS> 50分且被DSM-V诊断为社交焦虑障碍SAD的大学生被随机分为叁组,分别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CBGT组(n=32)、注意偏向矫正训练ABMT组(n=31)、患者对照CTRL组(n=32),分别干预12周,在干预前后收集交往焦虑量表IAS、抑郁自评量表SDS、非理性信念量表IBS、功能失调性态度问卷DAS、注意控制量表ACS的量表得分,同时进行注意偏向分数、ERP实验数据(P1)测量。【结果】CBGT与ABMT均可显着降低社交焦虑水平,但CBGT效果较ABMT更为显着,同时CBGT和ABMT对抑郁的显着降低和注意力控制的改善作用相当,但是对消极认知的改善情况显示,CBGT对非理性信念、功能失调性态度的降低效果均显着强于ABMT组及CTRL组;CBGT对注意偏向的矫正效果也优于ABMT及CTRL组,且主要体现在降低了对愤怒、厌恶情绪面孔的注意定向加速方面(Ps<0.01);同时,我们发现CBGT组SAD个体在治疗后对所有面孔的P1波幅均显着降低。【结论】在相同干预周期下,CBGT对SAD的治疗效果显着优于ABMT,尤其是在认知偏差的矫正方面,CBGT对注意偏向的干预效果主要表现为改善了SAD个体对负性情绪面孔的注意定向加速并降低了早期注意警觉的P1波幅。(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刘晓霞,王深[7](2019)在《注意偏向训练对大学生手机成瘾者注意力的干预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基于改良后的点探测任务范式,探讨注意偏向训练是否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及行为表现,降低手机成瘾水平。方法通过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量表(SAS-C)和注意偏向值(BIAS),在780名大学生中筛选SAS-C≥77分且BIAS>4的33名被试,其中男生21名,女生12名。将年龄、性别平衡后随机分为注意偏向训练组(AMP)与注意偏向控制组(ACC),采用改良后的点探测范式对其进行每天1次连续6天的注意偏向训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干预前后两组被试的注意偏向值、反应时及巴瑞特冲动量表(BIS-11)、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情绪调节能力量表(ERQ)的差异。结果发现两组被试反应时的时间、组别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偏向值的时间主效应、时间与组别的交互效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训练组的注意偏向值、反应时显着低于控制组,即训练组的干预效果优于控制组;同时,训练组的情绪调节能力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组的情绪调节能力显着高于干预前。结论注意偏向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对其情绪调节能力也有良好的干预效果,未来可以将注意偏向训练作为改善大学生手机成瘾者的注意偏向,提高情绪调节能力,减少成瘾行为的有效手段。(本文来源于《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9-10-19)
夏鸿鹏,刘冬冬[8](2019)在《浅谈在警犬搜爆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警犬搜爆训练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作。随着当前社会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国国家实力的不断提升,各种国际会议、体育赛事、商业论坛等活动在中国不断举行。安检安保工作是我们公安部门面临的重要课题,也对带犬民警的搜爆业务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改进搜爆科目的训练方法,克服训练中的困难,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有二十年的基层带犬经验,结合自己搜爆训练体会,就警犬搜爆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表述了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本文来源于《第19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9-10-16)
陈玉美,陈卓铭,梁俊杰,范建中[9](2019)在《共同注意力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疗效的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组以社会交流和交往障碍,重复、刻板的行为和狭隘的兴趣为特征表现的神经发育性疾病~([1]),其发病率呈逐年递增的趋势~([2])。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提高ASD儿童各项能力的康复治疗研究~([3—4]),但仍未能达到很满意的疗效。近年来国外学者提出ASD儿童在早期就存在共同注意力的缺陷~([5—6]),共同注意力缺陷可能是引起ASD儿童社会交流障碍、重复行为等问题的潜在环节,对儿童的发育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7])。本研究团队已经针对国内ASD儿童的共同注意力做了相关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及发育迟缓儿童相比,ASD儿童都存在共同注意能力的缺陷~([8—9])。鉴于此,提高ASD儿童的共同(本文来源于《中国康复医学杂志》期刊2019年10期)
师红玲,刘卫平,丁瑞娟,钱志成[10](2019)在《认知行为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认知行为训练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30例ADHD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号码牌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对照组患儿予以托莫西汀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认知行为训练,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的社会能力以及行为问题予以评价,采用瑞文测验(CRT)对患儿的认知能力予以评价,采用儿童心理健康评定量表(MHRSP)评估两组患儿治疗后的心理健康状态。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各项社会能力评分以及总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7.733,7.571,6.960,13.469;P<0.05),行为能力各项评分以及总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t=-4.353,-5.435,-6.433,-6.765,-5.192,-10.055,-9.696,-11.416,-2.711,-24.902;P<0.05);研究组的各项CRT评分及总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t=10.082,10.935,11.325,8.988,23.644,39.285;P<0.05);研究组的各项心理健康评分及总分均显着低于对照组(t=-9.676,-14.408,-7.129,-9.466,-7.836,-8.508,-34.971,-8.151,-42.617;P<0.05)。结论:ADHD患儿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联合认知行为训练,可显着提高患儿的认知、行为能力以及心理健康水平。(本文来源于《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2期)
注意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年来,在各国家的发展中,越来越重视叁级跳远的田径项目,由于叁级跳远的技术性要求比较高,项目性质比较复杂,不仅需要一定的速度与力量,而且还需要人员自身的弹跳性与灵敏性等,要求相关人员还具备一定的协调性,这也加大了对叁级跳远技术动作训练的难度。除此之外,对人员的身体素质也有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实践训练的过程中,需要保障技术动作的标准性,在实训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脚踝损伤、肌肉拉伤等情况,都需要在实训前做好热身运动,确保人员的自身安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注意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1].关皓月.萨克斯重奏训练当中应当注意的主要问题[J].当代旅游.2019
[2].顾燕强.浅谈叁级跳远技术动作训练的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J].体育风尚.2019
[3].何美亨,刘瑞雯,缪悦,张伟堃,朱东.太极康复操训练对甲基苯丙胺成瘾者注意偏向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4].范海楠,张代发,亓帅,刘成凤.足球专项训练与认知风格对大学生分配性注意的影响[C].第十一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019
[5].杨文辉,汪美玲,黄泊远,郑志芳,张春光.注意偏向矫正训练治疗抑郁障碍的长期效应——临床随机双盲对照实验[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6].曹建琴,李辞,周郁秋,孙昊,苏红.团体认知行为干预与注意偏向矫正训练对社交焦虑障碍的治疗效果比较:一项ERP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7].刘晓霞,王深.注意偏向训练对大学生手机成瘾者注意力的干预效果研究[C].第二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9
[8].夏鸿鹏,刘冬冬.浅谈在警犬搜爆训练中应注意的问题[C].第19次全国犬业科技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9
[9].陈玉美,陈卓铭,梁俊杰,范建中.共同注意力训练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共同注意能力疗效的观察[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
[10].师红玲,刘卫平,丁瑞娟,钱志成.认知行为训练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