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甘加丁之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桃园叁结义,《甘加丁之路》,文化语境,美国华裔
甘加丁之路论文文献综述
赵颖迪,苏蕊[1](2019)在《中西文化语境下的“桃园叁结义”——以《甘加丁之路》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裔作家赵健秀的小说《甘加丁之路》中的"桃园结义叁兄弟"来源于中国古典名着《叁国演义》中刘、关、张叁人义结金兰的情节。通过对其结义初衷、人物形象及结义意义的分析,阐述中西文化语境下"桃园叁结义"的差异,探寻其产生的深层原因,以及中国传统故事对美国华裔族群身份探寻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咸阳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赵冬醒[2](2019)在《从跨文化视角分析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男权秩序的重建》一文中研究指出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华工登陆美国,中国彼时盛行的男权文化被带到了美国,并在唐人街扎根。华裔作家赵健秀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自觉认同父权家长式的性别身份,即华裔男性应当强势、英勇、具有雄性气概。然而,美国主流社会追求建立白人至上的社会制度,将女性化的刻板印象强加于华裔男性,以剥夺其男权。华裔男性遭遇到族裔和性别的双重身份危机。本文致力于探究赵健秀的小说《甘加丁之路》之中华裔男权秩序的重建。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本文分析了赵健秀为重夺男权身份所做的尝试。为了推翻华裔男性的扭曲形象,赵健秀在小说中强调了华裔的英雄传统,并将它赋予了小说的男性主人公。作为重建华裔男权秩序的另一重要途径,赵健秀还在小说将不同的女性形象物化为华裔男权的他者。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研究背景的介绍,包括赵健秀的写作生涯介绍以及对作品《甘加丁之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同时,还介绍了跨文化研究策略和女性主义理论。第二章主要阐述华裔男性如何在美国社会丧失了男权身份。华裔男性被白人至上主义者贬低为女性化的、卑顺的、缺少雄性气概的形象。他们的男性权威还遭到了一些华裔女性主义作家的挑战。大众文化中两种典型的华裔男性刻板印象——陈查理和傅满洲——进一步破坏了华裔的男权身份。第叁章首先解释了赵健秀继承中国男权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原因,然后探究了赵健秀如何在《甘加丁之路》中重塑尤利西斯·关所代表的华裔英雄形象,以及他如何颠覆以关龙曼为化身的模范族裔形象。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赵健秀致力于为华裔男性树立一个为重建男权身份而奋斗的、充满雄性的英雄形象。第四章阐述了赵健秀重建华裔男权秩序的最后一步。小说塑造了两种类型的华裔女性形象。一种是以露辛达为代表的华裔女英雄形象,她受到赵健秀的赞美是因为她践行了华裔男性的英雄传统,拒绝屈从于白人男性的权威。与此对比鲜明的是,露辛达又是女性身份卑微的象征,在华裔男性面前表现得沉默而温顺。潘朵拉是与露辛达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她遭到了赵健秀的批判,是因为她主动接受白人至上的秩序、背叛华裔男权传统。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赵健秀致力于为华裔女性树立典范,以重建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秩序。第五章指出,赵健秀所追求的华裔男性性别身份就是中国旧式的父权身份。他在《甘家丁之路》中所倡导的华裔美国文化就是中国旧式的父权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9-04-01)
黄桂园[3](2018)在《叙事学视域下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女性的主体性和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赵健秀是当代着名的华裔美国文学作家、戏剧家、评论家和文选编辑,是最有影响力也最有争议的人物,有“亚裔美国文学奠基人”之称,这显示了他文学创作的才能。《甘加丁之路》[Gunga Din Highway 是他1994年出版的—部力作,体现了赵健秀对华裔美国人主体性和身份的思考。国内外虽然对赵健秀的评论和研究较多,但对《甘加丁之路》的研究分析较少,并且大多都集中在华裔美国男性人物上,而鲜少对女性人物进行分析,从叙事学视角分析的也较少。并且国内外很多学者及评论家直言赵健秀的作品中,女性人物是沉默的、缺失的,或是反面的。本文拟从叙事学角度对《甘加丁之路》中的两位女性人物——风信子和潘朵拉·托伊的女性主体性、族裔主体性和文化身份进行分析。本文运用了叙事学的重要概念:聚焦(内聚焦)和叙事话语(间接引语、自由间接引语、直接引语以及自由直接引语)来分析和揭示隐含作者的隐藏声音——对比风信子和潘朵拉·托伊不同的女性主体性、族裔主体性的保持和缺失以及不同的文化身份。风信子缺失女性主体性,但是她拥有族裔主体性和拒斥同化的文化身份,而潘朵拉则正好相反。通过叙事学的角度分析发现,赵健秀对女性人物的主体性和身份构建的深入思考及对华裔美国女性刻板印象进行的颠覆。本论文旨在借此分析,为作品提供—个新视角,让读者对赵健秀的女性人物进行深入地理解和把握。(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0)
贾茵[4](2016)在《文化创伤视域下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建构》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试图从文化创伤理论剖析赵健秀所着小说《甘加丁之路》中存在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问题。赵健秀在极力扭转西方主流社会丑化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这一事实和竭力塑造具有英雄阳刚男性气质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两方面,为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的修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他的作品《甘加丁之路》中,他表现了文化创伤--毫无男性气质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给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认同与建构带来的创伤性影响,驳斥批判了同化模范少数民族陈查理这一扭曲的形象,表明了走陈查理的同化之路意味着死亡。只有建构符合华裔美国人特征的性别身份,处于社会边缘地带的华裔美国男性才能主流社会中找到归属感、找到生活的方向。本论文拟以文化创伤理论为基础,从文化创伤的表现、原因、结果和治愈策略来剖析《甘加丁之路》中华裔美国男性的性别身份问题。全文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先介绍了赵健秀的成就和《甘加丁之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之后简略阐述了文化创伤的发展历程、表现、原因、治愈策略及其与身份研究的联系,最后总结了全文的脉络框架。第二章首先简述了小说中毫无男性气质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是华裔美国男性的文化创伤,随后展现了这种无男子气概性别身份的表现形式--陈查理意象,最后从种族主义和排华法案、白人文化霸权和华裔内化的同化意识剖析了陈查理身份认同形成的原因。第叁章讲述了《甘加丁之路》中文化创伤的结果。毫无男性气质的性别身份使得不同华裔人物遭受身份危机,例如关龙曼成为陈查理梦想的破裂、尤利西斯艰难的身份寻求之路、本尼迪克特对身份问题的摇摆不定和迪亚戈混杂的身份。第四章探讨了通过治愈文化创伤来建构具有英雄阳刚男性气质的性别身份。通过探索文本背后作者所暗示的疗伤策略,表明写作、回归集体和重建性别身份可以使华裔美国男性走出文化创伤的阴霾,建构真正的具有阳刚气质的英雄华裔性别身份。第五章指出本文从文化创伤理论的新角度解读性别身份问题的意义。通过了解文化创伤的运行机制,本论文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小说中存在身份问题。(本文来源于《江西师范大学》期刊2016-06-01)
汪倩[5](2016)在《《甘加丁之路》中的种族主义之爱与恨》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致力于构建英雄主义传统,其作品《甘加丁之路》通过不同人物形象将种族主义之爱与恨相互交织,积极塑造主人公尤利西斯的英雄形象,深刻揭示了爱与恨背后的实质则为白人至上主义的理论,并猛烈地鞭笞了白人种族主义的诟病,痛斥那些为了走上同化道路,迷失民族特性,自我背叛的华裔美国人。论文主要从赵健秀本人和小说主人公尤利西斯反对种族主义之爱与恨着手,剖析作者在构造英雄主义传统道路上所做的努力。(本文来源于《海外英语》期刊2016年05期)
汪倩[6](2016)在《《甘加丁之路》中英雄主义传统之反对基督教与失真创作》一文中研究指出华裔美国作家赵健秀一直致力于改变美国华人/裔由于文化霸权、种族歧视、东方主义等等原因在美国文化中失声、被动的状态。他的作品《甘加丁之路》承载着中国英雄主义传统,通过塑造主人公尤利西斯的英雄形象,深刻地鞭笞了白人种族主义的诟病,痛斥那些为了走上同化道路,迷失民族特性,自我背叛的华裔美国人。本文主要从赵健秀本人和小说主人公尤利西斯反对基督教以及失真创作着手,剖析作者在构造英雄主义传统道路上所做的努力。(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6年09期)
董晓烨[7](2015)在《《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后种族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种族问题往往包含着性别隐喻。赵健秀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一以贯之将性别身份作为种族和政治抗议的手段。在小说中,赵健秀探讨了华裔美国男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种族语域中面对的性属焦虑,进而运用性别政治式的文学抗争手段:安排华裔男性成为在场、设置独特的男性空间、设计阳刚十足的男性充当故事的主要动作者和叙述者等,以此打破亚裔男性长期被消音和扭曲的历史。本文借修辞性叙事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作家凸显华裔美国男性气质和以性别身份强化政治抗议的叙事目的、文本的叙事手段和读者所感知的叙事效果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叙事理论与批评的纵深之路》期刊2015年00期)
董晓烨[8](2014)在《《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后种族主义文化语境之下,种族问题往往包含着性别隐喻。赵健秀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甘加丁之路》一以贯之将性别身份作为种族和政治抗议的手段。在小说中,赵健秀探讨了华裔美国男性在特定的文化和种族语域中面对的性属焦虑,进而运用性别政治式的文学抗争手段:安排华裔男性成为在场、设置独特的男性空间、设计阳刚十足的男性充当故事的主要动作者和叙述者等,以此打破亚裔男性被长期消音和扭曲的历史。本文借鉴修辞性叙事理论,采用文本分析和文化批评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作家凸显华裔美国男性气质和以性别身份强化政治抗议的叙事目的、文本的叙事手段和读者所感知的叙事效果之间的有机互动关系。(本文来源于《当代外国文学》期刊2014年03期)
董晓烨[9](2014)在《《甘加丁之路》的空间模式与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佐伦的空间叙事学理论分析《甘加丁之路》。从地形空间、时空体空间和文本空间叁方面入手考察文本的空间结构,进而研究空间设置在促进意义生成和主题表达方面的重要作用。赵健秀对于"家"的体认和对唐人街的矛盾情感体现了华裔身份的复杂诉求,而这一诉求是通过独特的文本空间设置表现出来的。(本文来源于《国外文学》期刊2014年02期)
汪倩[10](2014)在《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华人/裔由于文化霸权、种族歧视、东方主义等等原因在美国文化中长久以来处于失声、被动的状态。近年来美国华裔文学打破了沉默,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在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的影响下逐渐由单一走向了多元化。在众多美国华裔文学作家中,赵健秀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倾其一生致力于构建英雄主义传统,以笔代矛,在作品中一方面深刻地鞭笞了白人种族主义的诟病,痛斥那些为了走上同化道路,迷失民族特性,自我背叛的华裔美国人;另一方面积极塑造正面形象,让其传承英雄主义传统,在斗争中找到属于华裔美国人的道路和舞台。赵健秀的小说《甘加丁之路》便是他这一思想的体现。作品将父子矛盾、年轻人不同的成长道路、复杂的社会背景相互融合,在内容上寓意深刻,在写作技巧上采用了后现AI写作作手法诸如拼贴、互文、戏仿等等。论文将从探讨《甘加丁之路》中后现代派的写作技巧入手,同小说内容、人物刻画等等互相结合,使读者在后现代颠覆性的写作技巧中更深刻地理解小说和作者的语意。论文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早期华人移民和华裔美国人的文学创作道路,赵健秀与《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AI写作作技巧以及文献综述、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角度。第二部分通过论述文化拼贴在小说中的运用,进一步了解赵健秀对中华英雄主义传统、英国文学和美国大众文化的融会贯通,并通过这一拼贴看到尤利西斯的民族斗士的阳刚形象。第叁部分从互文性和戏仿入手,通过论述文中各类互文和戏仿现象,使读者体会到作者在作品中所寄托的希望、所传达的愤怒和讽刺。第四部分着眼于小说叙事手法。作者采用的跳跃叙事手法给读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和参与空间,从而更加丰富了文本自身的意义,填补了断续带来的空白。第五部分则总结前文,重申《甘加丁之路》在后现AI写作作技巧的润色下体现的意义和赵健秀对美国华裔文学做出的贡献。(本文来源于《厦门大学》期刊2014-04-01)
甘加丁之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十九世纪中叶,随着华工登陆美国,中国彼时盛行的男权文化被带到了美国,并在唐人街扎根。华裔作家赵健秀深受男权文化的影响,自觉认同父权家长式的性别身份,即华裔男性应当强势、英勇、具有雄性气概。然而,美国主流社会追求建立白人至上的社会制度,将女性化的刻板印象强加于华裔男性,以剥夺其男权。华裔男性遭遇到族裔和性别的双重身份危机。本文致力于探究赵健秀的小说《甘加丁之路》之中华裔男权秩序的重建。从跨文化研究视角出发并结合女性主义理论,本文分析了赵健秀为重夺男权身份所做的尝试。为了推翻华裔男性的扭曲形象,赵健秀在小说中强调了华裔的英雄传统,并将它赋予了小说的男性主人公。作为重建华裔男权秩序的另一重要途径,赵健秀还在小说将不同的女性形象物化为华裔男权的他者。本篇论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研究背景的介绍,包括赵健秀的写作生涯介绍以及对作品《甘加丁之路》的国内外研究情况进行综述。同时,还介绍了跨文化研究策略和女性主义理论。第二章主要阐述华裔男性如何在美国社会丧失了男权身份。华裔男性被白人至上主义者贬低为女性化的、卑顺的、缺少雄性气概的形象。他们的男性权威还遭到了一些华裔女性主义作家的挑战。大众文化中两种典型的华裔男性刻板印象——陈查理和傅满洲——进一步破坏了华裔的男权身份。第叁章首先解释了赵健秀继承中国男权传统的历史和文化原因,然后探究了赵健秀如何在《甘加丁之路》中重塑尤利西斯·关所代表的华裔英雄形象,以及他如何颠覆以关龙曼为化身的模范族裔形象。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赵健秀致力于为华裔男性树立一个为重建男权身份而奋斗的、充满雄性的英雄形象。第四章阐述了赵健秀重建华裔男权秩序的最后一步。小说塑造了两种类型的华裔女性形象。一种是以露辛达为代表的华裔女英雄形象,她受到赵健秀的赞美是因为她践行了华裔男性的英雄传统,拒绝屈从于白人男性的权威。与此对比鲜明的是,露辛达又是女性身份卑微的象征,在华裔男性面前表现得沉默而温顺。潘朵拉是与露辛达截然相反的女性形象。她遭到了赵健秀的批判,是因为她主动接受白人至上的秩序、背叛华裔男权传统。通过对比这两个人物,赵健秀致力于为华裔女性树立典范,以重建一个男尊女卑的男权秩序。第五章指出,赵健秀所追求的华裔男性性别身份就是中国旧式的父权身份。他在《甘家丁之路》中所倡导的华裔美国文化就是中国旧式的父权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甘加丁之路论文参考文献
[1].赵颖迪,苏蕊.中西文化语境下的“桃园叁结义”——以《甘加丁之路》为例[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
[2].赵冬醒.从跨文化视角分析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男权秩序的重建[D].中国矿业大学.2019
[3].黄桂园.叙事学视域下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女性的主体性和身份建构[D].福建师范大学.2018
[4].贾茵.文化创伤视域下的华裔美国男性性别身份建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6
[5].汪倩.《甘加丁之路》中的种族主义之爱与恨[J].海外英语.2016
[6].汪倩.《甘加丁之路》中英雄主义传统之反对基督教与失真创作[J].青年文学家.2016
[7].董晓烨.《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J].叙事理论与批评的纵深之路.2015
[8].董晓烨.《甘加丁之路》的性别政治与人物叙事策略[J].当代外国文学.2014
[9].董晓烨.《甘加丁之路》的空间模式与政治[J].国外文学.2014
[10].汪倩.赵健秀《甘加丁之路》中的后现代主义写作手法[D].厦门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