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信仰拯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语文教育,文化信仰危机,深信确解笃行实证,语文教育信仰
信仰拯救论文文献综述
蔡正学[1](2017)在《语文教育:跨世纪的文化信仰危机与其拯救路数》一文中研究指出跨世纪的语文和语文教育得不到国人应有的价值认同、情感依赖、道统承传和信念守持,陷于令人忧惧的文化信仰危机深处。具体表现为学生厌而不学、家长放而莫管、教师倦而欲悔、学校管而失敬、社会责而无度。其形成导源于人们对母语文化地位、修习价值的扭曲认知,同时也关涉语文固有的学科属性、课程特征及授受方式;实质是认识选择滞后、教育功能错位、社会信仰缺失。如能从东方传统文化中汲取教育智慧,导引教育者、受教育者采用下列策略予以有序对治,另有相关社会措施与之配伍,则有望化解危机,求得转机,恢复生机,使语文和语文教育信仰得以重新确立:一是深信敬师奉道尊重语文之要义,二是确解返本归真修习母语之门径,叁是笃行养德开智服务生活之正道,四是实证度人自度共享利乐之良果。(本文来源于《当代教育论坛》期刊2017年06期)
金春平[2](2015)在《个体化时代的文化拯救与诗意信仰——小岸小说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文化空间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在突破社群化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同时,个体之人成为碎片化时代的存在状态。现代性在完成了对人的个体化启蒙和形塑的同时,都市个体之人却陷入了价值坍塌的文化虚空境地。小岸的小说在敏锐地捕捉到当代个体之人精神困境的同时,也试图借用"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的现代创造性转换,进行生存与信仰的救赎,由此也开创了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金春平[3](2015)在《个体化时代的文化拯救与诗意信仰——小岸小说创作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主流文化空间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在突破社群化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同时,个体之人成为碎片化时代的存在状态;现代性在完成了对人的个体化启蒙和形塑的同时,都市个体之人却陷入了价值坍塌的文化虚空境地。小岸的小说在敏锐地捕捉到当代个体之人精神困境的同时,也试图借用"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的现代创造性转换,进行生存与信仰的救赎,由此也开创了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本文来源于《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亢丽娟[4](2015)在《拿什么拯救迷茫的青春——兼论道德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青年出现迷茫、消沉以至于堕落等现象,根本原因在于道德信仰缺失,道德信仰缺失恰是道德信仰危机的具象化。要拯救迷茫的青年,就要重建道德信仰。首先,是对青年的道德人格进行重塑;其次,要加强制度伦理建设;第叁,重视社会舆论引导,强化舆论监督机制;第四,创新道德信仰教育,使之成为常规道德教育内容。(本文来源于《中外企业家》期刊2015年03期)
傅郁林[5](2014)在《拯救信仰是司法与媒体共同责任》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缺乏信仰的转型中的社会,比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规则,需要法官有更多的独立判断和更多的信任资源 在法律规则和技术层面上彭宇类案也提出了多重挑战,比如以司法独立为基础的自由心证原则、证据规则中排除救助行为之自认效果的安全港规则、非机动车之间及其与(本文来源于《法制日报》期刊2014-07-31)
石敏杰[6](2014)在《孔子“成圣”学说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拯救》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代,随着社会转型和西方文化的影响,大学生群体中的一部分学生出现了信仰缺失的现象,主要表现为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与心灵的空虚化,严重影响着其正确叁观的树立。传统儒学中的"成圣"理念以个人道德修持为中心,注重仁爱之心的扩充弘扬与礼法规定的自我遵循,同时又对义与利的关系进行了准确的把握,对于个体道德信仰之确立、道德境界之提升有着极为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注重借助开发传统成圣理念的合理成分来拯救大学生的信仰缺失。(本文来源于《淄博师专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刘波[7](2013)在《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是我最喜欢的一段时期,在对“中国梦”这个话题开笔之前,有必要先来讲述两个历史典故,它们是让我感触最深的典故中的两则。 第一则是《公羊传》中的《宋人及楚人平》。故事背景是春秋时楚宋两国交兵,楚军围困宋国都城,宋国已快要支撑不住,(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3-01-10)
豆党锋[8](2013)在《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信仰”》一文中研究指出【导语】一个民族不亡,是因为有自己的信仰,一旦信仰灭亡,这个民族也会随之灭亡。信仰,是这几年谈论最多的话题,我们的信仰是什么,国家在思考,社会在思考,国民也在思考......【名言引路】认为艺术家的自由在于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那么是错误的。这是胡作非为者的自由。——(俄)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本文来源于《作文成功之路(上)》期刊2013年01期)
朱锋刚[9](2012)在《从理性拯救到信仰救赎:斯多葛主义伦理学之于基督教》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基督教理论形态的塑造深受斯多葛主义伦理学的影响,世界城邦、顺应自然作为斯多葛主义伦理学的核心理念启发了基督教"天国生活"、"信奉上帝"诸多信条的阐释模式。主体如何才能获得拯救,这是二者共同的现实关注。理性的自足与上帝的恩典分别是斯多葛主义与基督教为人们提出的两种解决思路。表面上二者都显得极为消极,但斯多葛主义强调主体与万物之间的自然关系转化为伦理关系,这一现实活动本身就是成就"主体"。这种以人为本的理性立场是迥异于以神为本的信仰立场的。辨析基督教思想中的异质文化,对于思考"非基督教文化"的伦理学说如何面对现世问题、应对现代性带来的挑战有着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辑刊》期刊2012年03期)
海青[10](2012)在《信仰拯救中年危机?》一文中研究指出《悬崖》的最后一集,周乙和高彬的一段对话很有趣。周乙第一次公开承认自己是共产党,高彬说自己可以想办法给他弄一个大赦。周乙像所有即将殉道的英雄一样表达了为信仰而牺牲的决心,并描绘了美好蓝图:“在不久的将来,会有一个新政府,没有皇帝,没有权贵,没有剥削和压迫(本文来源于《经济观察报》期刊2012-03-19)
信仰拯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主流文化空间由乡村向城市的转型,在突破社群化时代的伦理道德和价值体系的同时,个体之人成为碎片化时代的存在状态。现代性在完成了对人的个体化启蒙和形塑的同时,都市个体之人却陷入了价值坍塌的文化虚空境地。小岸的小说在敏锐地捕捉到当代个体之人精神困境的同时,也试图借用"传统文化"和"乡土伦理"的现代创造性转换,进行生存与信仰的救赎,由此也开创了城市文学发展的一个方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信仰拯救论文参考文献
[1].蔡正学.语文教育:跨世纪的文化信仰危机与其拯救路数[J].当代教育论坛.2017
[2].金春平.个体化时代的文化拯救与诗意信仰——小岸小说创作论[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3].金春平.个体化时代的文化拯救与诗意信仰——小岸小说创作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4].亢丽娟.拿什么拯救迷茫的青春——兼论道德信仰[J].中外企业家.2015
[5].傅郁林.拯救信仰是司法与媒体共同责任[N].法制日报.2014
[6].石敏杰.孔子“成圣”学说与当代大学生的信仰拯救[J].淄博师专学报.2014
[7].刘波.拯救信仰迷失和公共道德危机[N].华夏时报.2013
[8].豆党锋.拿什么拯救你,我的“信仰”[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3
[9].朱锋刚.从理性拯救到信仰救赎:斯多葛主义伦理学之于基督教[J].社会科学辑刊.2012
[10].海青.信仰拯救中年危机?[N].经济观察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