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特林悖论论文-芮萌

伊斯特林悖论论文-芮萌

导读:本文包含了伊斯特林悖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家族企业,伊斯特林悖论,幸福感,家族成员

伊斯特林悖论论文文献综述

芮萌[1](2019)在《伊斯特林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个人的领导力、认知力和情商并不能在社会中学到,而是要在小时候就开始打下扎实的基础。所以,家族企业传承要回归到家庭教育,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家文化、家庭和睦关系会影响二代接班的态度和意愿,家庭的归属感会带来强烈的责任感。(本文来源于《经理人》期刊2019年03期)

刘中一[2](2016)在《伊斯特林悖论与幸福感研究的社会学转向》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不协调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在"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特别是社会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对幸福感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幸福感的社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观、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社会学将幸福感视为一个社会的产物,侧重于从社会层面研究幸福感的生产机制。社会学视角使幸福感研究从"以经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向,为化解"伊斯特林悖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高荣伟[3](2015)在《“伊斯特林悖论”——究竟什么是幸福?》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通过研究发现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再随着收入增长而增长。研究显示,在人均GDP较低阶段,GDP的增长使幸福曲线的上升坡度很陡;而到了人均3000至5000美元的水平后,GDP进一步增长并不能带来同比例幸福感的增长。美国、日本等一些发达国家均出现了这种"伊斯特林悖论"现象,亦有人将其称之为"幸福一收入之谜"。伊斯特林的《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增进人们的幸福》以及提出的幸福悖论被认为是幸福经济学(本文来源于《侨园》期刊2015年07期)

[4](2012)在《伊斯特林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伊斯特林悖论又叫伊斯特林反论、伊斯特林逆论,是由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R.Easterlin)在1974年的着作《经济增长可以在多大程度上提高人们的快乐》中提出,即:通常在一个国家内,富人报告的平均幸福和快乐水平高于穷人,但如果进行跨国比较,穷国的幸福水平与富国几乎一样高,其中美国居第一,古巴接近美国,居第二。伊斯特林悖论另外又称为"幸福一收入之谜"或"幸福悖论"。现代经济学是构建于"财富增加将导(本文来源于《老区建设》期刊2012年23期)

赵灵敏[5](2012)在《如何突破“伊斯特林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最近几年,“幸福”不仅在中国是热门话题,在世界范围也是风靡一时。联合国、经合组织、美国的盖洛普民调、福布斯杂志、法国的益索普市场调查公司、英国的列格坦研究所等知名国际组织和机构,都曾组织过全球性的幸福感调查,并对相关国家排出了名次。显然,告别GDP崇拜,(本文来源于《华夏时报》期刊2012-11-15)

王建坤[6](2012)在《收入与幸福:对伊斯特林悖论的再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尝试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视角重新解读“伊斯特林悖论”,本文的分析支持收入无论对个人幸福度还是对家庭幸福度都至关重要,即并不存在收入和幸福度之间的矛盾关系,亦即不存在所谓的“伊斯特林悖论”。在对经济学中的幸福研究问题进行回顾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伊斯特林悖论”的提出及其后续关于这一悖论的相关实证及理论研究的成果,并由此再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本文提出了解释收入与幸福之间关系的“收入-幸福度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即收入和幸福度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因此收入增长对幸福度水平的影响有短期效应和长期效应;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两个相应的扩展:(1)在“收入-幸福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心理学中有关人际比较的动机的研究,分析了人际比较对收入增长的幸福效应的影响;(2)在“收入-幸福的马斯洛需求层次模型”的基础上,考虑闲暇因素和家庭因素,分析了个人行为与家庭幸福之间的关系。上述两个扩展都表明“伊斯特林悖论”的形成与人们未能有效区分收入增长-幸福之间的复杂关系有关。(本文来源于《华中科技大学》期刊2012-10-01)

王冰[7](2012)在《教育的消费性价值——研究“伊斯特林悖论”的新思路》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伊斯特林提出收入增加并不一定导致幸福增加即"伊斯特林悖论"之后,经济学界产生了极大反响。教育是增加收入的主要途径,收入对主观幸福感产生影响某种程度上正是教育的生产性价值发挥作用的结果。同时,教育的消费性价值也是教育经济价值的重要方面,它是指受教育者因接受教育而获得的非货币性收益,体现在消费技能、消费行为、健康和情感等多个方面,这种非货币性收益和教育生产性价值——收入一样都对主观幸福感有着重要作用。"伊斯特林悖论"之所以存在正是教育没有充分发挥消费性价值的结果。(本文来源于《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2年03期)

吴晔[8](2012)在《“伊斯特林悖论”及其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经常听到人们这样感慨:社会在发展,我们的财富在增加,但幸福感在下降;我们拥有的越来越多,但是快乐越来越少;我们沟通的工具越来越多,但是深入的交流越来越少;我们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但是真诚的朋友越来越少。这些抱怨,使我们慢慢陷入了伊斯特林悖论之中。如果真是这(本文来源于《浙江日报》期刊2012-04-23)

何强[9](2012)在《伊斯特林悖论:研究现状及政策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升国民幸福水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一直是人类历史演进中的主旋律。自从1776年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面世以来,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消费水平是人们获得幸福的重要影响因素。消费水平在微观上依赖于个体收入,在宏观上依赖于经济增长,从而使得所有提高社会福利和居(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2-02-15)

[10](2011)在《伊斯特林悖论》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通过研究发现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即收入增长到一定程度,国民的快乐与幸福感不(本文来源于《杭州(我们)》期刊2011年02期)

伊斯特林悖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经济增长与幸福感之间不协调的现象称为"伊斯特林悖论"。无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经济学难以摆脱用经济手段来破解"伊斯特林悖论"的模式。社会学对幸福感的研究在"伊斯特林悖论"提出之前就已经开始,特别是社会幸福感概念的提出,对幸福感研究来说是一个重大突破。幸福感的社会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幸福感随着时间推移、条件改观、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社会学将幸福感视为一个社会的产物,侧重于从社会层面研究幸福感的生产机制。社会学视角使幸福感研究从"以经济为本"向"以人为本"转向,为化解"伊斯特林悖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伊斯特林悖论论文参考文献

[1].芮萌.伊斯特林悖论[J].经理人.2019

[2].刘中一.伊斯特林悖论与幸福感研究的社会学转向[J].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6

[3].高荣伟.“伊斯特林悖论”——究竟什么是幸福?[J].侨园.2015

[4]..伊斯特林悖论[J].老区建设.2012

[5].赵灵敏.如何突破“伊斯特林悖论”[N].华夏时报.2012

[6].王建坤.收入与幸福:对伊斯特林悖论的再解读[D].华中科技大学.2012

[7].王冰.教育的消费性价值——研究“伊斯特林悖论”的新思路[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

[8].吴晔.“伊斯特林悖论”及其启示[N].浙江日报.2012

[9].何强.伊斯特林悖论:研究现状及政策启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

[10]..伊斯特林悖论[J].杭州(我们).2011

标签:;  ;  ;  ;  

伊斯特林悖论论文-芮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