碱度特征论文-韩秀丽,刘磊,陈前冲,张玓,白冬冬

碱度特征论文-韩秀丽,刘磊,陈前冲,张玓,白冬冬

导读:本文包含了碱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高碱度烧结矿,矿物组成,交织熔蚀结构,粒状结构

碱度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韩秀丽,刘磊,陈前冲,张玓,白冬冬[1](2019)在《高碱度磁铁矿型烧结矿显微结构特征及冶金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偏光显微镜对两种高碱度磁铁矿型烧结矿的显微结构进行了定量研究,并结合冶金性能测试,探讨了烧结矿显微结构对其冶金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两种烧结矿(1~#和2~#)均主要由抗压强度较好的磁铁矿、赤铁矿和铁酸钙等矿物组成,具有良好且相似的转鼓指数。1~#烧结矿的显微结构较均匀,交织熔蚀—熔蚀结构所占比例高达90%以上;2~#烧结矿结构相对不均匀,由65%的交织熔蚀结构、30%的粒状结构组成和5%的骸晶结构等组成;骸晶状、粒状赤铁矿的大量发育和结构的不均匀性,致使2~#烧结矿抗低温还原粉化的能力明显较1~#烧结矿弱。2~#烧结矿的还原性却略好于1~#烧结矿,这与2~#烧结矿显微结构以大气孔为主,且气孔率高达30%有关。(本文来源于《钢铁钒钛》期刊2019年04期)

肖孔操[2](2014)在《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氮矿化与碱度释放特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壤发生酸化后,会导致生物活性降低,作物生产力下降,严重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土壤酸化的发生机理及其阻控措施研究也是长期以来土壤学、农学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焦点,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进展。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升地力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广为提倡。为了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土壤酸化与养分循环(C、N等)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及机理,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水稻土黄斑田和黄筋泥作为供试土壤,利用电动处理,使之分别形成一定的土壤pH梯度,然后添加不同植物物料进行室内培养,模拟研究了在土壤初始pH不同的条件下植物物料的碳氮矿化过程与碱度释放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电动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黄筋泥和黄斑田作为供试土壤,对土壤施加电动处理后pH迅速发生改变,在电动反应室内,阳极区土壤pH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可低至2左右;阴极区土壤pH则是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可高达12以上。伴随土壤pH变化的同时,电动反应室内各区域土壤中的交换性阳离子也发生相应变化,如阳极区土壤,随着pH的降低,交换性A13+浓度急剧升高,交换性Ca2+和Mg2+则显着减少;阴极区土壤,随着pH的升高,交换性Ca2+、Mg2+和K+大量累积,而交换性A13+显着降低。电动处理后土壤交换性Na+浓度没有显着变化(p>0.05)。与未施加电动处理的土壤相比,电动处理后土壤中的NH4+和N03-也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不一。此外,短期(72h)的电动处理对土壤总碳、总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等没有造成明显影响。(2)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矿化特征。在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植物物料显着促进了土壤CO2的释放(p<0.05)。不同类型植物物料处理之间的CO2释放速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总体释放特征基本一致,即均在添加初期较高,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到培养后期趋于稳定。培养结束后,不同植物物料处理之间CO2累积释放量的差异亦达显着水平(p<0.05),在同等添加量的情况下,紫云英处理CO2累积释放量最高,油菜秸秆处理次之,添加稻草处理最少。总体来说,CO2累积释放量与添加植物物料的C/N比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初始pH对外源植物物料的碳矿化有显着影响(p<0.05),总的趋势是植物物料碳矿化速率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提高。(3)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氮矿化过程及其对pH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对土壤pH的影响与植物物料本身的组成(如氮浓度、灰分碱含量等)及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紧密相关。豆科类植物(如紫云英)比非豆科类植物(如稻草、油菜)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更加明显。土壤初始pH是影响土壤pH变化的决定性因子之一,这与土壤pH对不同氮素转化过程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有关。在低pH土壤环境下,氨化作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而硝化作用则受到强烈抑制甚至停止。对于酸化程度较深的土壤,施用含灰分碱度高、含氮量高的豆科类植物残体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pH,而且石灰效应也较为持久。而对于酸化程度较弱的土壤,适当施用一些高C/N比植物物料更有助于减缓土壤酸化进程。(4)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不同量紫云英对氮矿化和土壤pH的影响。紫云英残体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而增强。添加紫云英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矿质氮的浓度,但最初1周仍有可能出现氮固定现象。紫云英分解释放的矿质氮在低pH土壤中多数以NH4+-N形态存在,而在初始pH较高土壤中则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在同等添加量条件下,黄筋泥土壤中紫云英残体氮的矿化速率是较高初始pH大于较低初始pH。而黄斑田土壤则相反,紫云英残体在其初始pH较低时氮矿化速率较高。(5)添加植物物料对酸性土壤交换性铝与盐基离子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显着增加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钙、镁、钾、钠)的含量,同时也显着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铝的浓度,具体效果因植物种类而异。本研究中以添加紫云英处理对交换性铝的降低效果最好,一周内黄斑田和黄筋泥原始土壤中交换性铝降幅分别达到100%和52%,添加油菜处理次之,降幅分别为35%和31%,添加稻草处理最弱。施用植物物料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具有时效性。结果表明,添加植物物料半个月内土壤中的交换性铝浓度迅速下降,而这也是土壤pH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随后缓慢回升,直到培养结束,交换性铝浓度依旧低于对照处理。络合作用与土壤pH上升是土壤交换性铝降低的两个主要机理,但在不同的酸性土壤中不同机理的重要性也各异。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预示通过调控土壤pH来调节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的氮素转化以减少氮素损失,是一条可行的管理策略。(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4-01)

党云飞,徐伟,耿龙武,柏盈盈[3](2013)在《NaCl盐度和NaHCO_3碱度对大鳞鲃幼鱼生长及鳃组织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水温22-25℃的条件下,研究不同盐度、碱度水体对大鳞鲃(Barbus capito)幼鱼生长、摄食和鳃组织的影响,探索了幼鱼生长的最适条件。单因素盐度梯度值设置为0(对照组)、2.0、4.0、6.1、7.8、10.0和11.9,实验结果表明,当盐度高于6.1时,大鳞鲃幼鱼的体长和体质量受到显着影响(P<0.05);盐度2.0时幼鱼的终末体质量值最大;盐度4.0时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和饵料转化效率最高,盐度11.9时均降至最低;盐度到达7.8时对幼鱼生长有抑制作用,依据理论公式推算,幼鱼的最适生长盐度应为1.88。单因素碱度梯度值为10.00、15.83、25.10、39.80和63.12 mmol/L,碱度高于25.10 mmol/L时对幼鱼的体质量、饵料转化效率及总摄食量均有显着影响(P<0.05);碱度15.83 mmol/L时幼鱼的终末体质量、体质量生长率和饵料转化效率值最高,碱度63.12 mmol/L时最低。碱度到达39.80 mmol/L时对幼鱼生长有抑制作用,依据理论公式推算,幼鱼的最适生长碱度为20.57 mmol/L。从鳃组织的显微结构观察结果来看,随着盐度和碱度的升高,鳃小片上皮细胞出现肿胀、脱落和坏死的现象,泌氯细胞的体积膨胀,从而影响了幼鱼的生长。综上所述,大鳞鲃幼鱼期,养殖盐度不宜超过6.1,碱度不超过25.10 mmol/L。(本文来源于《中国水产科学》期刊2013年03期)

韩秀丽,吕水,杨光[4](2011)在《不同碱度司家营烧结矿矿相结构特征及其对冶金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不同碱度司家营烧结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司家营烧结矿碱度从1.7增加到1.9时,烧结矿显微结构由斑状—粒状结构过渡到交织熔蚀结构,相应的烧结矿转鼓指数和还原性升高,低温还原粉化性能得到改善。司家营烧结矿碱度从1.9增加到2.1时,烧结矿显微结构由交织熔蚀结构向斑状结构过渡,相应的烧结矿转鼓指数和还原性降低,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恶化。司家营烧结矿碱度为1.9时,烧结矿的转鼓指数、还原性和低温还原粉化性能最好。(本文来源于《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1期)

顾舒平,尹黎燕,李洁琳,李伟[5](2009)在《不同碱度条件下中华水韭昼夜CO_2气体交换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pH-drift的方法研究了在不同碱度条件下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的沉水叶片昼夜CO2吸收的特征。结果表明中华水韭的沉水叶片具有昼夜吸收水中CO2的能力,而不具备利用水中的HCO-3的能力,进一步证明了水生植物中华水韭的光合碳同化途径具有景天酸代谢(CAM)的特征。中华水韭沉水叶片光照条件下对水中CO2的吸收速率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正相关于水中的CO2浓度。光照条件下,中华水韭的pH-drift实验的pH补偿点分别为(8.1±0.3)和(7.9±0.1)mmol·L-1,最终[CT]/Alk值为(1.009±0.01)和(1.022±0.004)。碱度对中华水韭夜晚CO2的吸收速率有显着的影响(F=38.73,p<0.0001)。总碱度1.70mmol·L-1溶液中的中华水韭沉水叶片在相对较低的CO2浓度(0.04±0.001mmol·L-1)水平下即表现出对CO2的净吸收。调查了野外一处中华水韭沉水种群的生境pH值及CO2浓度的昼夜变化,发现水体碱度约为1.59mmol·L-1,一昼夜的pH值波动不大,平均为(6.1±0.04),昼夜CO2浓度存在波动,午夜水中的CO2浓度是午后的近3倍。(本文来源于《植物生态学报》期刊2009年06期)

马妮娜,杨小平,P.Rioual[6](2009)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水样碱度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西部,面积4.92×10~4km~2,是我国第叁大沙漠(图1)。其位于全球西风环流的中部、东南季风的北缘,区内以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为120mm左右,西北部还不足40mm。地势总的变化规律也是南高北低,东高西低。与世界上其他大沙漠明显不同的是,巴丹吉林沙漠中不仅广布高大的沙丘,而且存在大量永久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期刊2009-01-01)

马妮娜,杨小平,P·Rioual[7](2008)在《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水样碱度特征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高原的西部,面积4.92×104km2,是我国第叁大沙漠(图1)。其位于全球西风环流的中部、东南季风的北缘,区内以极端干旱的大陆性气候为特征,多年平均降雨量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东南部为120mm左右,西北部还不足40mm。地势总(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08年03期)

郭兴敏,朱利,李强,沈红标,周明顺[8](2007)在《高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与矿相结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莱钢、宝钢、鞍钢和酒钢烧结矿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高碱度烧结矿(w(CaO)/w(SiO2)=1.84~2.11)的矿物组成与矿相结构共性特征和差异。研究发现,其矿物组成主要有赤铁矿、磁铁矿、铁酸钙和硅酸钙,其中赤铁矿主要以自形晶和少量的他形晶存在,与铁酸钙之间具有明显的界面,而磁铁矿主要以粒状他形晶存在,与铁酸钙呈熔蚀结构。铁酸钙多以柱状和针状形态存在,中间交织着柱状或粒状的β-硅酸二钙。另外,烧结矿粘结液相内适当地增加Al2O3含量,有助于针状铁酸钙生成。(本文来源于《钢铁》期刊2007年01期)

刘承军,孙丽枫,王德永,姜茂发[9](2006)在《综合碱度对连铸保护渣黏性特征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旋转黏度计,全面研究连铸保护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和黏性活化能与碱度、综合碱度之间的关系.在本实验渣系条件下,随着综合碱度的增大,连铸保护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和黏性活化能均逐渐减小,并且随着综合碱度的增大,其对黏性特征的影响作用逐渐减弱.利用连铸保护渣的黏度、凝固温度和黏性活化能与综合碱度的回归方程,可以全面考察渣中各组元对连铸保护渣黏性特征的影响作用,精确预测连铸保护渣的黏性特征.当综合碱度为2.0时,连铸保护渣的黏度为0.17 Pa.s,凝固温度为1 030℃,黏性活化能为120 kJ.mol-1.综合国内外连铸保护渣应用实践,连铸保护渣的综合碱度应大于2.0,此时连铸保护渣的黏性特征保持相对稳定.(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期刊2006年07期)

陈旭良,蔡靖,郑平,周尚兴,丁革胜[10](2006)在《硝化系统碱度特征与调控对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味精废水呈酸性,不宜直接进行硝化作用,需要外加中和药剂.在所试验的4种中和药剂中,石灰和NaOH调节废水pH的效果优于Na2CO3和NaHCO3.硝化过程消耗大量碱度,必须及时补充.以NaOH和石灰作为碱度补充物质,投加量较少;但一次性投加后,pH超过硝化细菌适宜的生长和代谢范围;操作上宜采取多次投加或分段投加.以Na2CO3和NaHCO3作为碱度补充物质,投加后pH适宜硝化细菌的生长和代谢,操作上可采取一次性投加.综合考虑硝化过程的碱度、pH以及费用,Na2CO3是最合适的备选中和药剂.若出水中保持50 mg?L-1左右剩余碱度,pH可稳定在7.5~8.0,能满足硝化细菌生长和代谢的要求.出水NH4+-N对剩余碱度的直接贡献不大,但间接贡献较大.(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期刊2006年03期)

碱度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土壤酸化是土壤退化的表现形式之一。当前,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现象普遍,且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土壤发生酸化后,会导致生物活性降低,作物生产力下降,严重危及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土壤酸化的发生机理及其阻控措施研究也是长期以来土壤学、农学与环境科学等领域的焦点,并取得了大量可喜的进展。秸秆还田是保持和提升地力的重要措施,长期以来广为提倡。为了进一步深入地认识土壤酸化与养分循环(C、N等)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效应及机理,本文选取长江中下游地区典型水稻土黄斑田和黄筋泥作为供试土壤,利用电动处理,使之分别形成一定的土壤pH梯度,然后添加不同植物物料进行室内培养,模拟研究了在土壤初始pH不同的条件下植物物料的碳氮矿化过程与碱度释放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电动处理对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影响。选取黄筋泥和黄斑田作为供试土壤,对土壤施加电动处理后pH迅速发生改变,在电动反应室内,阳极区土壤pH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可低至2左右;阴极区土壤pH则是随通电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可高达12以上。伴随土壤pH变化的同时,电动反应室内各区域土壤中的交换性阳离子也发生相应变化,如阳极区土壤,随着pH的降低,交换性A13+浓度急剧升高,交换性Ca2+和Mg2+则显着减少;阴极区土壤,随着pH的升高,交换性Ca2+、Mg2+和K+大量累积,而交换性A13+显着降低。电动处理后土壤交换性Na+浓度没有显着变化(p>0.05)。与未施加电动处理的土壤相比,电动处理后土壤中的NH4+和N03-也有一定的变化,但规律不一。此外,短期(72h)的电动处理对土壤总碳、总氮及土壤颗粒组成等没有造成明显影响。(2)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矿化特征。在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植物物料显着促进了土壤CO2的释放(p<0.05)。不同类型植物物料处理之间的CO2释放速率也存在显着差异(p<0.05),但总体释放特征基本一致,即均在添加初期较高,而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逐渐降低,到培养后期趋于稳定。培养结束后,不同植物物料处理之间CO2累积释放量的差异亦达显着水平(p<0.05),在同等添加量的情况下,紫云英处理CO2累积释放量最高,油菜秸秆处理次之,添加稻草处理最少。总体来说,CO2累积释放量与添加植物物料的C/N比呈负相关关系。土壤初始pH对外源植物物料的碳矿化有显着影响(p<0.05),总的趋势是植物物料碳矿化速率随着土壤pH的升高而提高。(3)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氮矿化过程及其对pH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对土壤pH的影响与植物物料本身的组成(如氮浓度、灰分碱含量等)及其在土壤中的分解过程紧密相关。豆科类植物(如紫云英)比非豆科类植物(如稻草、油菜)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更加明显。土壤初始pH是影响土壤pH变化的决定性因子之一,这与土壤pH对不同氮素转化过程有着差异化的影响有关。在低pH土壤环境下,氨化作用并未受到明显抑制,而硝化作用则受到强烈抑制甚至停止。对于酸化程度较深的土壤,施用含灰分碱度高、含氮量高的豆科类植物残体不仅能有效提高土壤pH,而且石灰效应也较为持久。而对于酸化程度较弱的土壤,适当施用一些高C/N比植物物料更有助于减缓土壤酸化进程。(4)不同初始pH条件下添加不同量紫云英对氮矿化和土壤pH的影响。紫云英残体对酸性土壤的石灰效应随着添加量的加大而增强。添加紫云英能有效提高土壤中矿质氮的浓度,但最初1周仍有可能出现氮固定现象。紫云英分解释放的矿质氮在低pH土壤中多数以NH4+-N形态存在,而在初始pH较高土壤中则主要以NO3-N形态存在。在同等添加量条件下,黄筋泥土壤中紫云英残体氮的矿化速率是较高初始pH大于较低初始pH。而黄斑田土壤则相反,紫云英残体在其初始pH较低时氮矿化速率较高。(5)添加植物物料对酸性土壤交换性铝与盐基离子的影响。添加植物物料显着增加土壤中交换性盐基离子(钙、镁、钾、钠)的含量,同时也显着降低了土壤中交换性铝的浓度,具体效果因植物种类而异。本研究中以添加紫云英处理对交换性铝的降低效果最好,一周内黄斑田和黄筋泥原始土壤中交换性铝降幅分别达到100%和52%,添加油菜处理次之,降幅分别为35%和31%,添加稻草处理最弱。施用植物物料降低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具有时效性。结果表明,添加植物物料半个月内土壤中的交换性铝浓度迅速下降,而这也是土壤pH处于迅速上升的阶段。随后缓慢回升,直到培养结束,交换性铝浓度依旧低于对照处理。络合作用与土壤pH上升是土壤交换性铝降低的两个主要机理,但在不同的酸性土壤中不同机理的重要性也各异。此外,本研究的结果也预示通过调控土壤pH来调节土壤,尤其是农田土壤的氮素转化以减少氮素损失,是一条可行的管理策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碱度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1].韩秀丽,刘磊,陈前冲,张玓,白冬冬.高碱度磁铁矿型烧结矿显微结构特征及冶金性能研究[J].钢铁钒钛.2019

[2].肖孔操.土壤不同初始pH条件下外源植物物料碳氮矿化与碱度释放特征研究[D].浙江大学.2014

[3].党云飞,徐伟,耿龙武,柏盈盈.NaCl盐度和NaHCO_3碱度对大鳞鲃幼鱼生长及鳃组织特征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13

[4].韩秀丽,吕水,杨光.不同碱度司家营烧结矿矿相结构特征及其对冶金性能的影响[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顾舒平,尹黎燕,李洁琳,李伟.不同碱度条件下中华水韭昼夜CO_2气体交换的特征[J].植物生态学报.2009

[6].马妮娜,杨小平,P.Rioual.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水样碱度特征的初步研究[C].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8学术论文汇编.2009

[7].马妮娜,杨小平,P·Rioual.巴丹吉林沙漠地区水样碱度特征的初步研究[J].第四纪研究.2008

[8].郭兴敏,朱利,李强,沈红标,周明顺.高碱度烧结矿的矿物组成与矿相结构特征[J].钢铁.2007

[9].刘承军,孙丽枫,王德永,姜茂发.综合碱度对连铸保护渣黏性特征的影响[J].东北大学学报.2006

[10].陈旭良,蔡靖,郑平,周尚兴,丁革胜.硝化系统碱度特征与调控对策的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2006

标签:;  ;  ;  ;  

碱度特征论文-韩秀丽,刘磊,陈前冲,张玓,白冬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