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浅析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山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思想政治教育与文化软实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软实力,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文化软实力存在着相互作用。开展在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在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原因,进而探寻在文化软实力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方法,不仅能充实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还能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文化软实力;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化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矛盾,必须依靠文化的熏陶、教化、激励作用,发挥先进文化的凝聚、润滑、整合作用”。[1]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性、社会性和文化性有机统一的教育活动,与文化软实力建设密切关联,互相促进。目前,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模式僵化、内容陈旧、方法简单等问题,与文化软实力建设的要求还相去甚远。因此,从文化软实力背景下加强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对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软实力(SoftPower)这个概念最早见于美国哈佛大学约瑟夫·奈教授的著作,他把软实力界定为文化的吸引力、制度的吸引力和掌握国际话语权的能力。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软实力”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文化所体现出来的凝聚力、亲和力、吸引力、说服力和感召力,是一种无形的、无法精确计量的力量。[2]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思想政治教育本身就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在本质上是一种灌输主流意识形态、开展意识形态教育的实践活动,最终目标是将统治阶级的意志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意志,从而维护统治阶级的合法性。

二、文化软实力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及原因

(一)思想政治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空泛导致文化软实力支柱动摇

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同志强调:“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4]因此,理想信念教育工作关系到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支柱是否稳定,关系到我国文化能否得到长足发展、能否繁荣壮大。

当前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明显存在教育空泛化等问题。在当今社会,许多人在面临各种利益诱惑时,自身理想信念趋于动摇,部分官员以权谋私现象也对社会上造成了不良影响。此外,部分民众对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产生怀疑,在社会环境日趋复杂的状况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提供有针对性的方案,导致部分民众理想信念日趋动摇。

(二)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精神欠缺导致对内文化凝聚力削减

当代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全体民众的精神支柱,也是文化软实力的动力之源。以往在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培养上,过多关注表面化、形式化的东西而忽视了内涵培养。通常,我们只是关注搞了多少活动,开了多少会议,设了多少教育基地,而从未真正关心这些活动和会议是否真正落实到受教育者的思想深处。思想政治教育中民族精神培育的缺乏,不仅妨碍了对历史的反省与传承,同时也削减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凝聚力。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道德教育与现实脱节导致文化价值认同错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存在一系列问题,比如官员贪污腐败、个别学者学术不端以及道德败坏等。当前道德教育工作,大多数只停留在概念性、口号式的宣传工作之中,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脱节十分严重,难以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参与热情,再加上当前社会缺乏相应的践行机制,导致道德教育工作往往流于表面,难以深入人心,更不要说是引起民众的价值认同与价值实践。

三、文化软实力背景下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一)坚持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就是要帮助人们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用理想信念凝聚人们的思想共识,使之成为人们的思想动力。从而引导人们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和制度自信,必须更好地根植于文化自信。只有引导人们深刻地认识和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和创造当代中国文化,才能使其更好地坚守、坚持当代中国的发展特色和发展道路,才能更深刻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现阶段人民群众对我国核心价值观认同的最大公约数,是人民群众对科学价值观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聚人民群众的价值共识,只有人民群众完全接受了价值观的核心思想,才会在整个民族中形成一种向心力,进而激发整个民族的创造力,以推动中华民族的发展。

(二)坚持以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为依托传播主流文化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也是立国之本,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绝的动力源泉。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维护和传播社会主流文化,需要对多元文化进行整合与统领,对与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相反的内容进行批判和反击,使不同的文化相互吸收、融化、调和而趋于一体化。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了抵制西方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我们一定要学会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精髓和营养,坚定自己的文化自信,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创新和改造,让优秀的文化传统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使中华传统文化不断发扬光大,并最终转化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三)坚持以文化载体来满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需要

有效运用文化载体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在当今社会,必须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结合起来。任何知识、文化都包含一定的价值取向,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民群众的成长。因此,要注重把知识传授和价值导向结合起来,把学习科学知识和加强思想修养结合起来,在智育活动中注重价值观培养,使人们牢固确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还需要把文化产品创造和文化环境营造结合起来。先进的文化产品鼓舞人向前,落后的文化产品引人误入歧途。在当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很重要的就是要创造一种优良的文化环境,并以这一优良的文化环境去塑造人。因此,创造好的文化产品和营造好的文化环境对于以文化人可谓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进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与时俱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文化软实力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49,150.

[2]张国祚.文化软实力研究需寻求共识的几个问题[J].决策探索,2014,(24).

[3]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4]习近平.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EB/OL〕.中国共产党新闻网,2012-11-17.

标签:;  ;  ;  

浅析文化软实力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