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等离激元共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等离激元共振,LSR,金属纳米颗粒,非均匀
等离激元共振论文文献综述
[1](2019)在《鲁远甫与李光元团队提出一种偏好非均匀介电环境的新型等离激元共振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光电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鲁远甫正高级工程师与李光元副研究员团队主导的研究在窄线宽格点型等离激元共振模式取得进展。相应成果为"Yang XH, Xiao GL, Lu YF, et al. Narrow plasmonic surface lattice resonances with preference to asymmetric dielectric environment [J]. Optics Express, 2019, 27:25384-25394(偏好非均匀介电环境的窄线宽格点型等离(本文来源于《集成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赵世奇,王帅,郝宏亮,程志涛,李欢欢[2](2019)在《阻尼金属纳米颗粒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体系构建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失相时产生热电子和空穴对,当金属纳米颗粒与半导体或其他环境介质发生强相互作用时,热电子会快速转移到半导体导带,表现为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本文介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概念、特点,采用真空技术构建了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体系,探讨了其在光催化和光电子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促进真空镀膜与纳米技术融合,推动真空科学的发展,拓展了真空镀膜技术的应用领域。(本文来源于《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期刊2019-11-15)
吴亚南,袁栋栋,王俊俏[3](2019)在《基于等离激元共振的高强度低阈值激光器》一文中研究指出纳米激光器作为纳米级相干光源,在生物医学传感、成像、光通信、超快光谱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本文的理论计算工作中,我们利用一个基于等离激元共振的结构来设计一个具有高强度低阈值的激光器。所述结构由金膜衬底和具有对称性的金圆盘阵列组成,即传播表面等离激元结构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结构的组合,可以产生两种等离激元共振模式。通过选择适当的增益介质,可以激发不同的等离激元共振模式,得到不同波长的激光输出,并且激光器的阈值较低。经过进一步计算,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结构的激光器相比,传播表面等离激元与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结构的激光器有高出两个数量级的激光输出强度。(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朱伟,沈爱国,胡继明[4](2019)在《等离激元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用于零背景SERS与磁共振成像导航下的肿瘤光线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几十年来,肿瘤逐渐成为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头号杀手",其具有易转移,易复发,易致死等特点,针对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备受人们关注[1]。本文制备出了普鲁士蓝包覆贵金属金纳米粒子和金纳米棒复合材料,实现了叁键的氰基SERS的信号输出而用于浅表皮肿瘤的无干扰拉曼检测,其中普鲁士蓝是含铁元素的配合物并具备光热和光动力转换效力的敏化分子,从而赋予了纳米复合材料具备MR成像和肿瘤光线治疗功能,即实现了SERS和MR成像协同光线治疗的诊疗一体化。同时,纳米复合材料引入了透明质酸分子,可增加纳米复合材料的生物相容性,并也赋予纳米复合材料的对肿瘤的主动靶向功能。已查阅文献得知[2],此工作首次利用叁键特征的谱带信号输出而达到SERS引导的浅表皮肿瘤的光线治疗,有望推动叁键分子更多的用于活体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5](2019)在《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稀土荧光粉由于其显色性好以及荧光寿命长等优点,一直作为重要的荧光转换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发光二极管(LEDs)系统中。然而相比于其他稀土荧光粉,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由于固有本征发光效率低,能量失配以及荧光寿命过长等问题,严重危害了整个发光二极管系统,尤其是白色发光二极管(WLED)的色彩质量和能源效率,因此迫切需要开发有效的途径增强其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1-3]。本文中,我们介绍了一种利用等离激元共振效应(SPR)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的普适性解决方案。作为一种等离子信号放大器,银核壳层隔绝纳米粒子(Ag-SHINs)被有效负载在稀土荧光颗粒周围,通过精确调控壳层隔绝纳米粒子的内核尺寸、壳层厚度,从共振峰位置、距离效应以及负载浓度等几个方面系统地研究Ag-SHINs对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壳层隔绝模式中,惰性壳层可以有效阻止荧光淬灭,而Ag内核提供的强光电场可以对荧光信号的发光强度和量子效率同步进行增强。通过调控SPR效应可以有效地加速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的内量子能量转移过程,对荧光强度、荧光寿命性能进行同步优化。这对于LED技术体系尤其是白光照明WLED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 20)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11-03)
李棚,项莉萍,张明存,刘明明,傅强[6](2019)在《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结构的传感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表面晶格共振模(SLRs)和表面等离激元极化激元(SPPs)耦合效应,设计纳米领结阵列/介质/银膜复合结构,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探索利用共振耦合效应实现纳米传感的物理机制和有效途径,发现在横向领结阵列作用下,银膜界面介质折射率传感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有着极大效应的提升。(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10期)
王兆华,任立庆[7](2019)在《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的等离子体特性和光学手性。方法设计了一种可调节叁维旋转角度的风车纳米结构。在垂直入射的左圆偏振(LCP)和右圆偏振光(RCP)作用下,通过Comsol多物理场仿真软件,数值分析了不同旋转角度叁维风车纳米结构的透射光谱、表面电流分布和磁场强度。为了得到叁维风车纳米结构的手性光学特性,计算了其不对称因子。结果在透射光谱中观察到波长为925nm和985 nm两种具有不同近场耦合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模式。当旋转角从0°增加到60°时,内外模式交换各自所在的激发峰位;当旋转角为45°时,叁维风车具有较强的光学活性,其不对称因子最大值可达0.6,从而在不同的共振模式下得到了最佳的圆二色性效应。结论 LSPR模式对几何参数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可调控性,光学手性对风车结构叶片的上升程度具有很强的敏感性。研究结果可为设计新的手性光学纳米结构提供参考,为光电相互作用领域的应用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表面技术》期刊2019年08期)
周利,王取泉[8](2019)在《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与增强光催化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指表面等离激元将俘获的能量通过偶极-偶极相互作用转移到邻近的半导体或分子等激子体系中,它是等离激元非辐射弛豫的一个通道,也可作为获取和利用等离激元共振能量的一种方式.此外,等离激元能量还可以通过热电子弛豫(非辐射)和光散射(辐射)等方式耗散.等离激元各个弛豫通道之间存在着很强的关联,相关的能量转移和电荷转移过程可以将等离激元耗散的能量输送到其他体系或转换为其他能量形式.本文主要介绍了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和与其相关的能量和电荷转移过程(包括等离激元近场增强及耦合、远场散射、热电子弛豫等)的物理机制和动力学性质,并详细介绍了这些机制在增强光催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本文来源于《物理学报》期刊2019年14期)
王兆华,杨健,任立庆,王憨鹰[9](2019)在《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叁维有限元法,研究了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和局域场增强光学特性。结果可得可调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这样的高阶共振源于纳米环和纳米椭球之间的等离激元耦合。同时,在两个纳米结构耦合下,在纳米椭球上可以观察到环形电流,其产生了增强的局域电磁场。数值模拟结果表明,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偏心方向和偏心率对表面等离激元共振有着重要的影响。此结果在表面增强光谱学和生物传感方面都有着潜在的应用。(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15期)
王会丽,秦俊,康同同,张燕,聂立霞[10](2019)在《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折射率传感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器件(MOSPR)。通过构建Au周期纳米盘、Ce…YIG薄膜和TiN薄膜叁层结构,实现Au纳米盘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和TiN/Ce…YIG界面传播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显着降低了LSPR的散射损耗,并实现了磁光效应的显着增强。MOSPR的横向磁光克尔效应(TMOKE)信号的绝对值达0.21。应用这一器件制备传感器,借助磁光氧化物的强磁光效应,可以显着提高LSPR传感器的品质因数(FoM)。基于TMOKE谱进行传感,器件的FoM可达2192.4586RIU-1。该研究为高灵敏度、高FoM LSPR器件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思路。(本文来源于《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期刊2019年20期)
等离激元共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纳米颗粒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失相时产生热电子和空穴对,当金属纳米颗粒与半导体或其他环境介质发生强相互作用时,热电子会快速转移到半导体导带,表现为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本文介绍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概念、特点,采用真空技术构建了等离激元共振强阻尼体系,探讨了其在光催化和光电子学方面的应用。本研究促进真空镀膜与纳米技术融合,推动真空科学的发展,拓展了真空镀膜技术的应用领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等离激元共振论文参考文献
[1]..鲁远甫与李光元团队提出一种偏好非均匀介电环境的新型等离激元共振模式[J].集成技术.2019
[2].赵世奇,王帅,郝宏亮,程志涛,李欢欢.阻尼金属纳米颗粒膜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强体系构建及应用[C].TFC'19第十五届全国薄膜技术学术研讨会摘要集.2019
[3].吴亚南,袁栋栋,王俊俏.基于等离激元共振的高强度低阈值激光器[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4].朱伟,沈爱国,胡继明.等离激元的普鲁士蓝纳米粒子用于零背景SERS与磁共振成像导航下的肿瘤光线治疗[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5].游超瑜,林隆辉,李剑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增强红光发射稀土荧光粉光致发光性能[C].第二十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CNCLS20)论文摘要集.2019
[6].李棚,项莉萍,张明存,刘明明,傅强.基于表面等离激元共振耦合结构的传感特性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
[7].王兆华,任立庆.叁维六叶风车纳米结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研究[J].表面技术.2019
[8].周利,王取泉.等离激元共振能量转移与增强光催化研究进展[J].物理学报.2019
[9].王兆华,杨健,任立庆,王憨鹰.不对称纳米环/椭球二聚体的高阶表面等离激元共振特性[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10].王会丽,秦俊,康同同,张燕,聂立霞.基于Au/Ce···YIG/TiN结构的磁光表面等离激元共振及折射率传感器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