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仁娟张文林
(山东省青岛平度市第五人民医院266742)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舒适护理在日常工作中的应用,以提高手术中患者的舒适度。方法:对300例10-86岁手术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结果:300例手术患者均能顺利完成手术,通过舒适护理,手术患者在心理、生理等方面都有很大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为99.5%。结论:日常手术采用舒适护理,减轻了病人的恐惧心理,提高了手术病人的信心,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了护理服务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3-0210-01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护理观念的更新,护理学已从注重恢复人体正常的单一功能转向以满足人的身心健康为目的的保健活动和教育活动,因此,高质量的护理已成为手术室护理人员面临的重要任务,不论何种手术,患者在术前总有些紧张情绪反应,对手术的害怕与疾病的严重性未必成正比,因此,在手术室日常工作中施行舒适护理就显得特别重要。本院手术室在日常工作中运用舒适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300例手术患者,男208例,女92例,年龄10-86岁。全麻气管插管麻醉56例,脊髓麻醉152例,局部浸润麻醉42例,神经组织50例;普外手术108例,妇产科手术125例,骨科手术38例,泌尿外科手术20例,手外科手术9例。
1.2方法
1.2.1术前访视:参加手术的巡回护士提前一天访视患者。(1)查看病历了解患者年龄、诊断、病变部位、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所需时间、既往史、家族史、过敏史等。(2)用和蔼的微笑,亲切的语言向患者先做自我介绍并简要介绍手术室环境,针对不同的病例讲解成功的实例,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解除恐惧心理。尤其对年龄较小的患儿应多鼓励一点,并可以带给患儿一些儿童喜欢的玩具或卡通图片,以增加孩子对手术的顺从性。(3)对患者四肢血管及皮肤情况进行观察,以做到心中有数,便于提高静脉针穿刺的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同时,对全身皮肤情况进行检查,是否有破溃、红肿,以便于术中摆放体位时有所注意,也便于患者在术中能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减少术中不适感。
1.2.2术中舒适护理:(1)保持手术间安静,不允许有喧闹声,室温控制在22℃-25℃,湿度为50%-60%。(2)患者进手术间时,巡回护士应亲切、热情地向患者做自我介绍,然后进行认真核查,确认患者后,巡回护士对患者所做的每一项操作都应轻、稳。为了让患者感到舒适,在摆放体位前,准备好维持手术体位所用的臂架、布类、衬垫等,按手术要求,充分暴露手术野;保证患者的舒适与安全;尽可能不影响呼吸与循环;不使肢体神经受压或过度牵扯,以防神经损伤;肢体不悬空,应托垫稳妥。仰卧时,两上肢不易外展双臂与身体间角不大于90°,以65°-75°为宜。(3)手术中,患者会感到自己丧失了尊严,因此,在麻醉及术中应注意遮盖患者,尽量减少身体暴露;术中勿谈及与本次手术无关的话题,更不要拿患者的隐私去议论;术中轻握患者的手,这一简单的动作,无声的体态语言,会让患者感受到护理人员的关爱和体贴。(4)手术结束时,帮助患者尽快麻醉苏醒,为患者擦去手术野及引流管周围的消毒液及血迹,帮助患者穿好衣裤和盖好被单,在送患者回病房时注意保护手术切口及各种引流管,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并认真与病房护士共同检查患者的皮肤,交代术中患者的情况及正在输入的液体情况等,无误后,巡回护士方可离去。
1.2.3术后访视:术后一天随访患者,查看患者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出现,同时给予一定的术后指导。鼓励和指导患者早期进行活动和功能锻炼,并了解患者对手术室的感受,请求患者对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提出亲身体验后的感想和希望,以便能今后更好的开展工作。
2、结果
所有手术患者都顺利完成手术,通过采用舒适护理,患者都能主动配合治疗,在心理和生理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善,术后随访满意度达到99.5%。
3、讨论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就是使患者能在心理、生理上能以更佳的状态配合完成手术治疗。将舒适护理运用到手术室日常护理中,能提高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度,让其感受到舒适与亲人般的温暖,在心理上有了满足感和安全感,从而为手术的顺利完成创造了条件,并增加了术后获得最大程度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舒适护理也让患者感到人文关怀,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给手术室护理队伍提高业务素质带来新动力,也激励了护理人员学习满足患者舒适需求相关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因此,运用舒适护理衡量是否为患者减轻手术中带来的不适,也是衡量医护人员服务水平的有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