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国债资金使用管理 积极治理乌盟生态环境(论文文献综述)
华清君[1](2020)在《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陈云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作为国家财经工作的卓越领导人,在长期的国家财经治理实践中,他始终坚持从各个时期的国情实际出发,不断研究、探索、创新、总结,彰显了非凡的国家财经治理能力,为党和人民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国家财经治理思想。陈云的财经治理能力首先源于青少年时期他在苏南勤勉忙碌的商业氛围和上海浓郁发达的商业环境中耳濡目染受到的深刻影响,此后经过长期反复踏实的财经理论学习与钻研,他的财经理论功底不断得以增强、深化和升华。这使他在长期的财经领导工作中,能够把自己财经方面的超凡天赋与财经科学理论很好地结合起来,能够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根本的理论指导和基本遵循,以苏联计划经济体制模式为主要的实践参照和理论思考,以西方经济理论与实践为重要的思想启发和借鉴运用,从而在建立和完善国家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结构等重大决策实践过程中,在对社会再生产各个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行保障开展治理的过程中,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制订、实施有效的治理策略,在每一次危机的紧要关头,他常常临危受命,并总是不负众望,一次又一次使国家和人民转危为安。研究陈云同志国家财经治理的理论渊源、实践历程和建立的丰功伟绩,其间显现着鲜明独特的思想脉络,主要可以概括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等六个方面。陈云关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着眼于从上层建筑角度发挥制度促进经济发展的保障激励作用,从生产关系角度发挥利益攸关方促进经济发展的能动创造作用,从资源配置角度发挥要素促进经济发展的效率引领作用,从再生产过程角度发挥各环节促进生产发展的导向联动作用。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明确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以及实现这个中心任务应当构建的体制机制,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核心和目的,也是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所围绕的核心和目的,旨在阐明发展依靠什么,如何激发活力,而其他各个思想分支,是为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的思想服务的。陈云关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的思想,着眼于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在与时俱进不断改革中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不断改善。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基本路径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脉络和主线,旨在阐明经济如何发展,成果如何分配,对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以及对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对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有着决定性影响。陈云关于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的思想,着眼于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维护理性的计划执行控制。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资源配置的根本方法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精髓和动力,旨在阐明经济发展所需的要素如何组织,应当怎样配置,是对如何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而在资源配置上作出的制度安排。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思想,服从于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思想,服务于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思想,决定着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思想。陈云关于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的思想,着眼于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运用政策工具稳定市场物价,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动态监控与理性校正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关于对经济运行实行休养和调理的机制,是诊治手段,旨在阐明如何监控经济运行过程,经济运行如何回归理性,因而是对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其他分支思想的再运用。陈云关于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的思想,要求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坚持把政治标准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选拔任用干部的根本要求,指出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始终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思想上的基本建设。陈云的这一思想,着力于解决财经治理的力量源泉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支柱和载体,旨在阐明治理活动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如何形成长久的依靠,因此是践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个思想分支的主体力量,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中最能动最根本的部分,是保证思想正确执行和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根本依靠。陈云关于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的思想,要求把有利于人民、满足人民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工作中坚持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而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作决策,因此是解决干部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问题,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根基和活的灵魂,旨在阐明治理思想的思想方法以及如何发挥作用,是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保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方法论基础。陈云财经治理实践的一个显着特点,就是始终保持积极而又稳妥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根据具体情况运用相应的规律和财经理论,不因顺境而冲动,也不因困难而气馁,始终把握好国民经济运行的效益效率和安全稳定,循序渐进,稳扎稳打。这在根本上是由他的治理思想的理论品格所决定的,就是在财经治国中始终坚持风险思维,防止犯颠覆性错误。陈云财经治理的思想与实践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宝贵财富。新时代,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有助于我们更清醒地认识和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既保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有助于我们更加注重公平正义,妥善处理分配问题;有助于我们在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过程中,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我们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更好地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改革的双轮联动,避免陷入改革和市场经济治理中的形而上学。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发端并形成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逐步成熟于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丰富并发展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主要作用于以发展对人民有利的社会生产力为根本目标、以克服纠正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重点任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奠基了坚实的基础。他的思想不仅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发挥了巨大作用,许多相关思想对于今天的财经治理实践仍有着指导意义,必然为一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继承,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而令其焕发出新的思想魅力。
龙小燕[2](2019)在《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文中认为新时代、新常态和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宏观调控的理论与实践提出了新要求,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作为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最重要的两大经济政策,加强协调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阐述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概念、梳理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上,对比了我国宏观调控和西方国家干预、供给学派等理论的区别与联系,提出应统筹兼顾处理好短期与长期、供给与需求、总量与结构、速度与质量四大关系,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两大政策应加强协调配合,以实现宏观调控目标为核心导向,短期应着力熨平经济周期波动,适时适度发挥政府投资的需求管理优势,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长期应着眼优化经济结构,通过供给管理激发市场活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优质增长;同时应加强两大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论文回顾了美国自大萧条后、日本和德国自二战后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发展历程,尤其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各国运用两大政策应对金融危机的相关措施;介绍了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两大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总结了各国运用两大政策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增长、利用国债助力实现两大政策目标的经验做法。论文运用不同的实证模型分析了两大政策在维护经济平稳增长、促进结构优化和加强政策工具协调配合的现状,探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首先,运用VAR模型分析实际GDP增速、赤字率与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关系。研究证明,货币供给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正相关;财政赤字率变化通常与GDP增速变化方向负相关。赤字财政政策短期可能会诱导货币供给增加,但长期会因挤出效应有损于经济增长;货币供给对赤字影响较小,但在增加产出的同时可能会造成通货膨胀。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类型的组合形式取决于具体的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权衡。分析认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两大政策效力都有期限约束;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宏观政策执行需把握好力度,尤其是应充分考虑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在政策传导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第二,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就两大政策对全国及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两大政策各自对各地区各次产业结构的影响力均不一样,在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中难以发挥合力。分析认为,单靠任一政策调整结构的作用有限,两大政策缺乏全面系统的协调配合机制,缺乏两大政策实施的配合端口,且各地情况和执行方式差异较大,效果不一。第三,从央行资产负债表角度分析,认为利用国债丰富外汇投资未能解决外汇波动带来的基础货币供给调节难题。运用VECM模型就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流通中的现金(M0)、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的影响分别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的冲击总体有限:国库现金对M0变动影响的最大贡献率为35%,对M1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为10%,对M2变动的最大贡献率仅为6%。分析认为,我国央行持有国债占央行总资产的比重低、流动性弱,国债市场尚不完善,国债期限结构与发行管理难以满足央行公开市场操作需求等因素制约了国债各项功能的发挥。同时,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中央国库资金转化为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管理有待提高。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着力从供给侧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结合我国面临的国内外新形势,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总体战略基调、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基本机制及相关政策建议。两大政策短期应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的优势,应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适当发挥政府投融资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利用国债优势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长期应注重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优质增长,发挥供给管理的优势,支持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加大端口扶持力度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在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优化国债管理的同时,应利用国债打破外汇占款与人民币发行的直接联系,增加利用国债、国库现金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动权,完善人民币发行机制,促进国债和人民币国际化。
徐纯[3](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潘俊[4](2015)在《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文中认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及其风险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有效识别和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将有助于避免债务危机,进而防范财政风险和宏观金融风险的发生。目前社会各界评价地方政府债务状况大多着眼于债务规模,却忽视了发债成本,从而导致盲目举债,过高的偿债压力将会对地方政府带来巨大的风险和成本。要想防控债务风险,不仅仅需要关注债务规模风险,更应去关注债务的偿还能力。另一方面,解决中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关键在于遏制软预算约束下的地方政府过度融资冲动,需要以市场化的资本成本去引导地方政府进行合理的投资,并通过形成地方债的市场化定价机制,优化地方政府投资效率,因此,债务融资成本成为防控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目前,地方政府债务累积主要是由于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进行融资的结果,其中,通过融资平台向银行借款曾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但随着政府清理融资平台贷款,银行在最近两年逐渐控制贷款规模,同时囿于信托产品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融资平台公司更多转向发行城投类企业债券进行融资,通过发行城投债筹措的资金成为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本文在探讨制度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影响的同时,选择城投债作为研究切入点,藉此探讨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及其风险问题,具备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研究主要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采用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不同的制度环境因素影响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风险及成本的具体效应及作用路径。首先,文献梳理与理论剖析结合,并通过制度背景解析,理清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关键影响因素及其成本效应的作用机制。其次,探讨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等制度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的影响,利用30个省份的地方政府债务审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的影响因素及经济后果。然后,选择2006-2012年期间的省级政府(含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样本,搜集城投债相关数据,并选取金融生态环境总指数及其所属的地区经济基础、政府治理水平两个维度的数据,同时利用省级政府财政透明度评估指数,来检验各类制度环境因素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效应及其程度,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1)中国目前的制度情境下,财政分权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财政权力越大,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也就越大。因为自财税体制改革以来,我国仍然存在财权与事权不匹配的现象,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无法满足事权的支出需求,地方政府不得不通过融资平台进行借贷。同时,财政分权程度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风险也具有正向影响效应。另一方面,中国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省级政府间的透明度差异较大,财政信息公开严重不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财政透明度越高,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也就越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财政透明度得分高,说明政府敢于披露自身资产负债等财务信息,更加易于接受纳税人、投资者的监督,政府官员肆意进行债务规模扩张的行为大大收敛,从而降低了融资规模,相应的偿债风险也随之降低。(2)我国的金融生态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地区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地方政府的融资渠道和融资成本。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越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越低。围绕转轨经济中政府主导经济发展的典型特征,应主要以四个指标来评价金融生态环境:地方政府治理、地区经济基础、地区金融发展和制度与信用文化。其中,地区经济基础和政府治理水平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有着显着的降低效应。地区经济基础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着的影响效应,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地区经济基础越好,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越低;而财政分权进一步强化了经济基础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即在控制其他因素的情况下,财政分权程度越高,经济基础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效应越大。发达的经济水平、优化的经济结构、良好的私人部门发展环境等等,有助于地区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使得该地区经济发展受到公众的信任和认可,投资者不会对该地区发行的城投债要求过高的收益率,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同时基于分税制的制度背景,财政分权程度高,代表该省份的经济基础较为雄厚、拥有的可控财力较为厚实,会进一步强化经济基础降低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政府治理构成了良好金融生态环境的重要基石,政府治理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之间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政府治理水平能够有效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而法制环境较完善时,政府治理对融资成本存在相对较弱的降低效应。实证检验同时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与债务融资成本正相关,即固定资产投资越大,资金需求量越大,在资金供给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市场上的融资成本便会上升。此外,经济结构与融资成本显着正相关。这是由于第一、二产业占比越高,经济的活跃度越低,造成货币的流通速度降低,从而对货币供应产生间接影响,使得融资成本提高,尤其以第一产业占比对融资成本的影响最大。(3)中国政府财政透明度水平仍然较低,但呈现出上升趋势,同时省级政府间的财政透明度差距依然很大。财政透明度作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的一种声誉机制,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会有一定的影响效应。实证检验发现,财政透明度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具有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即财政透明度越高,融资成本越低。基于信号传递理论,财政透明度得分高,说明政府敢于披露自身资产负债等财务信息,未来违约风险降低,自然就会带来融资成本的降低。加入政府干预程度变量后,财政透明度降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的效应减弱。因为良好的政府与市场关系会弱化财政信息透明度影响债务融资成本的信号传递效应。本研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规范政府债务融资行为和防范政府债务风险,提升政府财务透明度与推进政府会计改革,以及加快政府发债市场化进程、建立规范化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示意义:一是通过确定举债融资方式、资金使用范围和偿债资金来源,促使地方政府合理安排支出、降低激进举债的动机与能力,以有效控制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及风险。二是合理划分政府职能范围,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积极完善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并建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交易和风险定价的市场体系,将是治理和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的重要途径。三是积极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通过尽快推进政府会计准则的制定与完善,来规范和约束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编制;并加强政府财务信息披露模式及监督、反馈机制的构建与优化,增强政府财政透明度,从而为地方政府的信用评级制度建立、地方政府债务治理纳入官员考核以及地方政府债券市场化定价等奠定基础。未来的研究将进一步考察政府信用评价、文化传统等非正式制度等对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与成本的影响效应,并着重关注地方政府债券发行、使用和偿还过程中涉及的相关研究主题。
吴戈[5](2014)在《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地球这个蓝色星球上,水覆盖了地球表面约71%的面积。水是一切生命的源泉,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水利是指如何有效开发、管理、调节、控制、疏导和保护各类水资源,实现水旱灾害的预防治理以及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的各项活动与政策。我国是农业和人口大国,粮食安全事关国家存亡,水利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我国水情复杂,防洪安全事关国泰民安,从古至今都把防洪作为一件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基础设施是指为现代农业建设、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利工程设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洪、供水、粮食、经济和生态安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水作为一种无可替代的资源,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其重要性和稀缺性日益凸显。如何利用水利工程设施用好有限的水资源,实现趋利避害,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重道远。全文紧密围绕财政政策促进水利基础设施投入这个主题,综合运用了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实证和规范分析方法。以相关理论作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通过回顾建国后水利基础设施发展各个阶段以及对现状的分析找出了制约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主要问题。在梳理目前中央和地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以及对水利基础设施投资来源、用途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归纳分析出政策制定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还借鉴了具有典型意义发达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文字最后给出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具有较强操作性的财政政策建议,并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配套政策予以论述,力求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体系。首先提出了全文研究的基本设想,通过对选题背景的梳理论证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概念、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投融资渠道和投融资机制体制进行具体辨析、借鉴。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并指出了可能的创新点以及存在的不足。接着通过借鉴相关理论包括水利发展阶段理论、科学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等,论述水利基础设施的公益性、基础性和战略性来证明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是非常必要的,进而通过数理统计的方法论证了今后一个阶段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目标实现的可行性。文章第三部分是提出问题部分,对建国以来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三个阶段做了回顾,从安全性、经济性和舒适性性的供需关系视角来分析了三个阶段的特征;通过综合分析当前工作的薄弱环节和依据阶段性发展规律研判未来一段时期的趋势,指出了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问题进行分析,首先按照中央和地方两个层面系统梳理了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并对这些政策的效果做出了相应的评价;接着从来源和投向两个角度对资金进行了结构性分析,并结合分水利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分析了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最后在综合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当前以及今后一个阶段哪些方面政策需要改进,为下面提出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打好基础。由于人类开发利用水资源一般均经历一个类似的发展过程,因而分析研究国外水利的发展以及水利投入模式,对我国水利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第六部分力图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基础上对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的财政政策这个问题给出自己的解答:首先明确了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发展财政政策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接着分别从财政政策工具、水利发展目标以及政府与市场协同等三个视角提出政策建议。最后,考虑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涉及经济社会方方面面,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因而需要其他配套政策予以扶持。
徐龙[6](2010)在《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由于林业生态工程的公共物品特征,国家投资一直是其建设的主导形式。其中,投资管理体制是影响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关键与核心。长期以来,由于受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和影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滞后于国家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影响和制约了林业生态建设。因此,探索建立符合林业生态工程特点、科学合理的投资管理体制,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的迫切需求。本文的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展开的,并得出了以下研究结论:第一,对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演变过程的研究表明:随着林业分类经营模式的改革,商品林投资主体已经形成多元化格局,其经营模式也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竞争机制,但林业生态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依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传统的“基数法”管理模式,较之计划经济时期没有明显的改变。只是在管理权限上强化了国家综合部门计划资金管理职能,弱化了部门管理职能,明显表现出“一放一收”的特征。第二,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特征研究表明:相对其他工程而言,林业生态工程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经济属性特征。其中,自然属性将导致投资管理的不可控性加大;社会属性将导致诸如生产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因素对投资效果的潜在威胁更加明显;而经济属性中的公共物品特征将导致投资管理中可供选择的激励和约束等市场工具明显缺乏。第三,显然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演变过程和其投资管理特征的研究,还不足以构成构建合理投资管理体制的有效依据。为此本文以三北防护林为重点,对目前中国“五大”林业生态重点工程的投资管理体制的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全面评价。这一研究表明:在投资结构方面,投资主体多元化趋势有所加强,但政府主导投资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投资总体规模上,林业生态工程呈现快速、持续上升趋势,但单位投资增长并不明显;在投资管理上,虽然明确责任到省,但由于宏观管理体制的原因,林业生态工程的责任主体实际处于虚置状态;在投资规划与决策方面,尚未建立起十分有效地科学规划与决策机制。第四,划分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结合林业生态工程实践,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分别是: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竣工后管护阶段与后评估阶段,明确了不同投资建设阶段的特点与任务。第五,构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建立了林业生态工程长效投入保障机制,主要包括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资渠道、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纳入公共财政范畴、鼓励引导社会资金进行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等;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组织管理结构模式,研究确立了中央和省级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中心的组织管理系统应按矩阵式设置;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项目管理的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监理制构建的框架与建议等。第六,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的构建。研究确定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是建设单位、政府与社会,客体是经济业务与投资管理活动;提出了投资前期准备阶段、投资实施阶段、竣工决算阶段投资内部控制的重点架构;提出了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五个阶段与内部控制体系八要素可以构成一个包括四十个点的矩阵等。
刘传庚[7](2009)在《政府矿产资源产业援助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第一章我国矿产资源产业发展状况一、矿产资源产业的界定矿产资源是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赋存于地壳或地壳上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物质等。联合国《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产业分类标准》中的第2类矿业和采石业,我国《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 4754-2002)中的B类采矿业,主要包括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黑色金属矿采选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非金属矿采选业、其他矿采选业,均是以不可再生资源为采掘对象,
苏明,刘军民,张洁[8](2008)在《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经过了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效显着。但由于我国仍未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发展阶段,人口压力持续,资源瓶颈凸显,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趋势仍在继续,总体上来说,我国环保投入与
王志芳[9](2008)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炭在我国一次性能源的生产和消费中占到70%以上,为国民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长期以来对煤炭开采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煤矿区林业复垦率很低,与国外发达国家复垦率相差很大。从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现状以及目前煤矿区生态恢复的要求看,在煤矿区复垦中应该大幅度提高林业复垦的比例,以加快煤矿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步伐。对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现状的分析表明,造成目前煤矿区林业复垦率低的主要原因不是技术问题而是资金短缺问题,而资金短缺的主要原因则是融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不畅。构建新的适合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融资机制已经迫在眉睫。本文以林业融资理论和相关经济学理论等为支撑,在详细分析我国煤炭生产和消费以及煤矿区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实践和融资体制的“政府主导、市场介入、社会参与”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补充了煤矿区土地复垦融资理论研究不足的缺陷,实现了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主体的多元化、融资渠道的扩大化、融资方式的多样化。在此融资机制中,重点对政府主导的方式、途径、市场融资方式及其创新、社会参与方式等作了详细的阐述,并完善了融资机制的相应配套措施和政策建议。最后,结合山西省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试点改革进行了实证分析和论证,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本文对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主要内容及实施方式作了重点的阐述。政府主导作用的发挥不仅要通过拓宽税费、发行国债、政策性金融和横向财政转移支付等方式主动承担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筹集的重任,还应该全面推广和完善矿山生态恢复治理保证金制度、建立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等激励和约束煤炭企业复垦行为,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市场介入方式中,主要通过设立专业的煤矿区林业复垦投资公司进行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将资产证券化以及BOT融资方式及其衍生融资方式等引入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作为政府融资机制和市场融资机制的有益补充,可通过捐赠、发行生态林业彩票等社会参与方式调动公众对煤矿区林业复垦的积极性。
丁军[10](2007)在《环境产业融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发展观已成为中国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并逐渐落实成国家中长期的规划。“建设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社会”是“十一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迫切要求通过发展环境产业来控制污染,防止生态环境恶化.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20多年来,中国环境产业虽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但远不能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尚有很大差距。2005年以来的“环保风暴”打开了环境产业发展的大门,环境保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支持,但由于尚未建立起与环境产业发展相适应的融资机制和健全的融资体系,环境产业发展缺乏金融支持,投资总量不足,环境产业融资面临巨大的“资本缺口”和“债务融资缺口”,导致环境产业出现严重滞后发展的局面,因而环境产业融资问题已成为环境产业发展的首要问题。建立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框架,为环境产业融资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证资料,提高环境产业融资运行效率,促进我国环境产业融资的具体实践管理工作,是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具体来说,一是进一步明确环境产业的内涵、特征、地位,分析环境产业融资的理论基础,进而形成环境产业融资的研究框架,为环境产业融资的政策制定提供较为完整的依据,指导环境产业融资实践;二是对美、日、欧盟等发达国家环境产业融资的经验进行总结并研究其启示:三是探讨如何加强政府财政政策性融资对环境产业融资的有效支持并提出创新的融资手段;四是分析环境产业市场融资难的成因,对环境产业市场融资工具的实践运用进行创新,提高融资决策能力。论文从产业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公共经济学、金融学等角度对环境产业发展融资进行跨学科交叉性综合式研究,将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纳入全局整体性宏观层面,提升到理论和战略高度,使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研究具有系统工程特征。论文研究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环境产业是特殊的产业,其特殊性通过环境产业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运行特征体现。第二,环境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决定了政府财政及政策性融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其作为成长产业和技术密集产业,又突显了高效的市场融资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向。第三,建立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系,改革排污收费制度,开征科学合理的环境税,综合利用财政补贴、税式支出等手段,加大环境项目国债投资力度,尝试发行市政债券;加强现有政策性银行融资支持力度,建立环境产业政策性银行,设立环境产业信用担保机构,组建国家和地方环境保护基金,是加强环境产业发展财政政策性融资的政策选择。第四,环境产业市场融资支持和创新是解决环境产业投资不足、效率低下的必然选择。在市场经济下,环境产业发展更应注重市场融资的战略选择和金融创新,通过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和融资业务及技术创新;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合理运用环境项目融资,创新环境基础项目BOT、TOT、ABS及环境信托融资方式,引导资本流向环境产业,促进环境产业快速发展。第五,环境产业融资难不是无解方程。财政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是破解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特殊点,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是解决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关键点,政府作用的系统发挥是解决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前提和保证。
二、加强国债资金使用管理 积极治理乌盟生态环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国债资金使用管理 积极治理乌盟生态环境(论文提纲范文)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现有研究成果存在的不足 |
三、研究方法及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与发展过程 |
一、相关概念的提出与界定 |
(一) 国家治理 |
(二) 国家财经治理 |
(三) 陈云财经治理的特征 |
二、陈云财经治理的理论探源 |
(一) 以马克思主义财经治理的思想和方法为根本指导 |
(二) 以苏联社会主义财经管理模式为重要借鉴 |
(三) 以西方经济治理的理论和方法为必要参考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 |
(一) 两次相对集中学习积淀了系统而深厚的理论功底 |
(二) 边区和东北的理财经历开始了思想的萌芽 |
(三) 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各项工作促进了思想的初步形成 |
(四) 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历程推进了思想的逐步成熟 |
(五) 探索和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了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
第二章 陈云财经治理的实践历程 |
一、努力探求财经治理实践路径保证根据地自我供给 |
(一) 打好与法币间的“货币战争”以稳定市场 |
(二) 大力推进生产自救 |
(三) 运用再分配手段治理经济困难 |
二、成功运用财经治理综合手段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
(一) 建立财经治理的组织与制度框架 |
(二) 全面推进国民经济恢复 |
(三) 灵活运用财政货币政策和市场手段应对困难局面 |
三、充分调动财经治理制度力量稳步开展经济建设 |
(一) 健全完善计划经济体制的财经制度体系 |
(二) 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 |
(三) 把保障民生放在突出位置 |
(四) 用市场手段解决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问题 |
(五) 在加快对外贸易中解决经济发展问题 |
四、积极发挥财经治理思想作用扎实推进改革开放 |
(一) 对国民经济实行清醒地健康地调整 |
(二) 改革完善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 |
(三) 在改革中促进经济发展 |
第三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体系 |
一、财经治理的中心任务: 集中一切力量发展经济 |
(一) 发挥制度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保障激励作用 |
(二) 发挥利益攸关方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能动创造作用 |
(三) 发挥资源配置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效率引领作用 |
(四) 发挥再生产各环节在促进生产发展中的导向联动作用 |
二、财经治理的基本路径: 发挥计划与市场两方面作用 |
(一) 把计划的优越性与国情实际结合起来 |
(二) 激发市场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
(三) 坚持国民经济的计划理性与市场活性 |
(四) 协调国内经济的计划性与国际市场的风险性 |
三、财经治理的根本方法: 坚持有计划按比例与综合平衡 |
(一) 筹划稳健的计划控制总量 |
(二) 权衡协调的发展比例关系 |
(三) 保持稳固的四大平衡格局 |
(四) 坚持计划全过程理性控制 |
四、财经治理的诊治手段: 坚持适时冷静的经济调整 |
(一) 从信息情报中洞悉市场状态 |
(二) 在健全法制中整顿经济秩序 |
(三) 运用政策工具治理市场物价 |
(四) 采取综合措施促进生产发展 |
(五) 深入基层一线解除群众疾苦 |
五、财经治理的依靠力量:建设可持续的人才与干部队伍 |
(一) 国家财经治理依靠大量培养和使用专业人才 |
(二) 把大力选拔任用年轻干部作为党的重大战略和生命 |
(三) 严格干部的政治标准是国家财经治理的根本要求 |
(四) 执政党的党风问题是有关党的生死存亡的问题 |
(五) 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财经治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建设 |
六、财经治理的方法论基础:坚持丰富实用的财经治理哲学 |
(一) 坚持有利于人民的价值理性 |
(二) 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间调查研究 |
(三) 用不到百分之十的时间决策 |
第四章 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的历史地位与当代价值 |
一、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理论的基础 |
(一)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
(二) 不同经济运行模式下的财经治理具有共同的目标与手段 |
(三) 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财经治理思想的丰富发展指明了方向 |
二、对国家治理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进行了形象概括 |
(一) 陈云的市场和市场经济始终是关在“笼子”里的 |
(二) 坚持政府的宏观调控与市场的自主调节 |
(三) 政府与市场发挥作用的辩证关系 |
三、为防范国家财经治理中的颠覆性错误提供了思路 |
(一) 防范颠覆性错误是国家治理的重大命题 |
(二) 坚持人民性和计划性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思想保障 |
(三) 陈云财经治理哲学思想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有效方法 |
(四) 建立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是防范颠覆性错误的物质基础 |
结语 |
一、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各部分间的相互关系 |
二、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始终紧扣各个时期关键问题 |
三、陈云财经治理思想形成并服务于他所处的时代 |
四、陈云财经治理思想服务于时代又超越了时代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
发表学术论文 |
出版学术专着 |
成果获奖情况 |
主持科研项目 |
致谢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维护经济稳定,为“五位一体”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 |
1.2.2 发挥合力共同优化结构调整,促进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 |
1.2.3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共同实现宏观调控总目标 |
1.3 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1 宏观调控的基本概念 |
1.3.2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概念与研究范畴 |
1.3.3 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必要性 |
1.4 研究方法 |
1.4.1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 |
1.4.2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
1.4.3 历史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相结合 |
1.5 研究框架 |
1.6 创新与不足 |
1.6.1 论文创新点 |
1.6.2 论文难点与不足 |
2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相关研究 |
2.1.2 国内相关研究 |
2.2 宏观调控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关于宏观调控的理论 |
2.2.2 经济周期理论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凯恩斯主义流派 |
2.2.5 其他理论 |
2.3 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主要理论模型 |
2.3.1 IS-LM曲线——封闭经济下财政与货币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
2.3.2 米德冲突——单一政策无法兼顾内外均衡 |
2.3.3 丁伯根法则——不同经济目标需要不同的政策工具 |
2.3.4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效果不同 |
2.4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启示与不足 |
2.4.1 我国宏观调控与西方国家干预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
2.4.2 国内外理论与文献的不足 |
2.5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框架 |
2.5.1 短期注重维护经济总量基本稳定,侧重需求管理 |
2.5.2 长期注重优化结构提高经济质量,侧重供给管理 |
2.5.3 加强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提高政策合力和效率 |
3 世界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经验与启示 |
3.1 美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1.1 “罗斯福新政”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2 二战期间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3 二战后至7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4 20世纪8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5 20世纪90年代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1.6 21世纪国际金融危机前财政与货币政策及其协调配合 |
3.2 日本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情况 |
3.2.1 财政政策的演进 |
3.2.2 货币政策的演进 |
3.2.3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3 德国各阶段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情况 |
3.3.1 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中性的财政政策和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2 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反周期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3.3 80年代初至2008年紧缩的财政政策与偏紧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3.4 2008年金融危机后主要国家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概况 |
3.4.1 美国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2 日本应对金融危机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4.3 德国应对金融危机中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3.5 国际经验的启示 |
3.5.1 两大政策共同维护经济基本稳定 |
3.5.2 两大政策配合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
3.5.3 充分利用国债功能助力两大政策实现各自目标 |
4 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历史沿革 |
4.1 从双松到双紧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3年—1997年) |
4.1.1 从双松转向双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1.2 两大政策共同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热 |
4.1.3 央行试行以国债为公开市场操作对象 |
4.2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1998年—2004年) |
4.2.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
4.2.2 共同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经济总体稳定 |
4.2.3 利用特别国债注资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亚洲金融危机 |
4.2.4 国债期限结构受限央票成为公开市场业务主力 |
4.3 双稳健的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5年—2008年) |
4.3.1 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
4.3.2 两大政策引导经济结构调整 |
4.3.3 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外汇储备进行投资 |
4.4 积极财政政策与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08年—2011年) |
4.4.1 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4.4.2 共同支持4万亿投资应对经济下滑 |
4.4.3 共同支持结构调整促进出口、投资和消费 |
4.4.4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逐步增加 |
4.5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2011年—今) |
4.5.1 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 |
4.5.2 两大政策定向扶持相关领域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4.5.3 两大政策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
4.5.4 两大政策加大国债、国库现金工具协调配合力度 |
5 两大政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与原因探析 |
5.1 实际GDP增速、赤字率及货币供给M2增速关系的实证研究 |
5.1.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5.1.2 基本检验 |
5.1.3 VAP模型建立及检验 |
5.1.4 脉冲响应函数及方差分解 |
5.1.5 实证分析结论 |
5.2 原因探析 |
5.2.1 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相互影响 |
5.2.2 政府投资波动对经济增长影响较大 |
5.2.3 货币政策目标与执行传导力度需合理把握 |
6 两大政策促进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与原因解析 |
6.1 样本数据及计量方法 |
6.1.1 样本数据选取及说明 |
6.1.2 计量方法 |
6.2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各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1 两大政策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2 两大政策促进东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3 两大政策促进中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4 两大政策促进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证分析 |
6.2.5 实证分析结论 |
6.3 原因解析 |
6.3.1 单靠任一政策作用有限,难以发挥合力促进结构调整 |
6.3.2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的机制和端口支撑 |
6.3.3 各地差异较大,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方式和效果不一 |
7 两大政策工具在协调配合中的实证分析及原因分析 |
7.1 国债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分析 |
7.1.1 外汇占款大幅波动使货币供给较为被动 |
7.1.2 外汇占款过多影响金融机构资金效率和货币政策有效贯彻 |
7.1.3 利用特别国债创新外汇管理仍未解决货币供给难题 |
7.1.4 利用“央票”等货币政策工具对冲“外汇”效率低于国债 |
7.2 国库现金对货币供给量的VECM模型实证分析 |
7.2.1 变量选择及单位根检验 |
7.2.2 国库现金影响流通中的现金(M0)的实证分析 |
7.2.3 国库现金影响狭义货币供给量(M1)的实证分析 |
7.2.4 国库现金影响广义货币供给量(M2)的实证分析 |
7.2.5 实证分析结论 |
7.3 原因分析 |
7.3.1 央行持有国债规模和比例过低 |
7.3.2 国债规模的安全区间难以确定,国债管理有待提高 |
7.3.3 国债市场尚不完善 |
7.3.4 缴税周期性特征使国库现金对货币供应量产生影响 |
7.3.5 国库现金预测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
7.3.6 中央国库现金进行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 |
7.3.7 两大政策缺乏协调配合机制 |
8 完善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建议 |
8.1 宏观经济面临的国际国内新形势 |
8.1.1 国际经济新形势 |
8.1.2 国内经济新形势 |
8.2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宏观调控的总体战略基调 |
8.3 构建宏观调控中财政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的基本机制 |
8.4 短期维护经济基本稳定,发挥需求管理优势 |
8.4.1 采用积极的财政政策与稳健的货币政策协调配合 |
8.4.2 发挥政府投融资优势,从需求侧维护总量基本稳定 |
8.4.3 利用国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
8.5 长期促进结构调整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侧重供给管理 |
8.5.1 两大政策协调配合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增长动能转换 |
8.5.2 推动相关市场经济主体改革和发展 |
8.6 加大两大政策工具协调配合力度,提高政策效率 |
8.6.1 积极稳妥扩展赤字和债务规模,进一步优化政府债务管理 |
8.6.2 善于利用国债、国库现金增加货币供应量调控的主动权 |
8.7 进一步完善其他制度供给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4)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5 论文结构与内容安排 |
第二章 文献回顾 |
2.1 理论基础 |
2.1.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1.2 信息不对称与信号传递理论 |
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外部环境分析 |
2.2.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制度视角分析 |
2.2.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金融环境视角分析 |
2.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经济发展视角分析 |
2.2.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信息透明度视角分析 |
2.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内部机制分析 |
2.3.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治理视角分析 |
2.3.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行为视角分析 |
2.3.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监管研究 |
2.3.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行为特征研究 |
2.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行为策略分析:融资成本的视角 |
2.4.1 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相关研究 |
2.4.2 制度环境因素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2.4.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其风险控制 |
第三章 制度背景 |
3.1 中国式财政分权背景分析 |
3.2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与风险状况 |
3.2.1 地方政府债务的发展历程 |
3.2.2 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3.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主要途径 |
3.3.1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3.3.2 城投债 |
3.3.3 地方政府债券发行 |
3.4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发展趋势与关键要素分析 |
3.4.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发展趋势 |
3.4.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的关键要素 |
3.5 中国制度情境下地方政府债务融资问题研究的分析框架 |
3.5.1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规模和风险的驱动因素 |
3.5.2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基于金融生态环境评价视角 |
3.5.3 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财政透明度的影响效应 |
第四章 财政分权、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4.1.1 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
4.1.2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 |
4.2 实证设计 |
4.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
4.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描述性统计 |
4.3.2 相关性分析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小结 |
第五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5.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5.1.1 金融生态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5.1.2 经济基础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5.1.3 政府治理水平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5.2 实证设计 |
5.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5.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
5.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描述性统计 |
5.3.2 相关性分析 |
5.3.3 回归结果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5 小结 |
第六章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6.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6.1.1 财政透明度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6.1.2 财政透明度、政府干预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成本 |
6.2 实证设计 |
6.2.1 样本与数据来源 |
6.2.2 变量与模型设计 |
6.3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
6.3.1 描述性统计 |
6.3.2 相关性分析 |
6.3.3 基本回归结果 |
6.3.4 补充检验结果 |
6.4 稳健性检验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启示与未来研究方向 |
7.1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1 研究结论 |
7.1.2 研究启示与政策建议 |
7.2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水利基础设施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
1.1.2 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任务的紧迫性与长期性 |
1.1.3 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政府责任重大 |
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水利基础设施概念 |
1.3.2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资规模的研究 |
1.3.3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渠道的研究 |
1.3.4 关于水利基础设施投融资机制体制的研究 |
1.3.5 其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可能的创新点及存在的不足 |
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分析 |
2.1 水利发展阶段的理论基础和认识框架 |
2.1.1 水利发展关系的矛盾论 |
2.1.2 水利发展需求的层次论 |
2.1.3 水利发展过程的周期论 |
2.1.4 水利发展的供求理论 |
2.2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理论基础 |
2.2.1 科学发展理论 |
2.2.2 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理论 |
2.2.4 外部性理论 |
2.3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必要性 |
2.3.1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公益性 |
2.3.2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基础性 |
2.3.3 具有支撑经济社会的战略性 |
2.4 公共财政支持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可行性 |
2.4.1 发展目标及论证 |
2.4.2 我国公共财政投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预测 |
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阶段分析及面临的问题 |
3.1 建国后水利发展概述 |
3.2 百废待兴的第一阶段 |
3.2.1 大规模水利建设期 |
3.2.2 安全性需求占据主导地位 |
3.2.3 供求差距分析 |
3.3 滞后低迷的第二阶段 |
3.3.1 水利建设相对停滞期 |
3.3.2 安全性需求继续增长 |
3.3.3 供求差距分析 |
3.4 快速增长的第三阶段 |
3.4.1 安全性和经济性需求并重 |
3.4.2 供求差距分析 |
3.4.3 差距从扩大转为缩小 |
3.5 近中期阶段 |
3.6 水利基础设施发展面临的问题 |
3.6.1 防洪减灾体系还存在突出薄弱环节 |
3.6.2 干旱缺水问题突出 |
3.6.3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
3.6.4 水资源粗放利用 |
3.6.5 水土资源保护能力不足 |
3.6.6 水环境不断恶化 |
3.6.7 体制机制障碍 |
4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回顾与分析 |
4.1 中央层面的政策 |
4.1.1 防汛抗旱减灾 |
4.1.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4.1.3 农田水利建设 |
4.1.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4.1.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4.2 地方层面的政策 |
4.2.1 湖南省 |
4.2.2 重庆市 |
4.2.3 浙江省 |
4.2.4 宁夏回族自治区 |
4.3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分析 |
4.3.1 水利投资规模分析 |
4.3.2 水利投资来源的结构分析 |
4.3.3 水利投资投向结构分析 |
4.4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及政策走向 |
4.4.1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阶段性特征 |
4.4.2 我国水利基础设施投入的政策走向 |
4.5 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 |
4.5.1 投入渠道狭窄 |
4.5.2 投资机制体制缺乏创新 |
4.5.3 投入政策亟待完善 |
4.5.4 投入质量和效益亟需改进 |
5 国外发展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经验和启示 |
5.1 发达国家的经验借鉴 |
5.1.1 美国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2 日本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1.3 发达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2 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借鉴 |
5.2.1 巴西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2 印度发展水利基础设施的经验借鉴 |
5.2.3 发展中国家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经验小结 |
5.3 国外政策对我国的借鉴 |
5.3.1 遵守水利项目筹资的基本原则 |
5.3.2 实施合理的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体系 |
5.3.3 水利基础设施投入政策与机制的阶段性 |
6 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建议 |
6.1 财政政策基本框架 |
6.1.1 基本原则 |
6.1.2 财政政策体系构建 |
6.1.3 财政政策制定和实施 |
6.2 财政政策建议——财政政策工具的视角 |
6.2.1 预算政策 |
6.2.2 财政贴息 |
6.2.3 政策性贷款 |
6.2.4 水利建设债券 |
6.2.5 政府采购 |
6.2.6 税收政策 |
6.3 财政政策建议——水利发展目标的视角 |
6.3.1 防汛抗旱减灾 |
6.3.2 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 |
6.3.3 农田水利建设 |
6.3.4 水资源节约保护 |
6.3.5 水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 |
6.4 财政政策建议——政府与市场协同的视角 |
6.4.1 引入社会资本 |
6.4.2 搭建投融资平台 |
6.4.3 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以沙坡头水利枢纽PPP项目为例 |
7 其他配套政策 |
7.1 水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
7.1.1 建设重点 |
7.1.2 建设路径 |
7.2 体制机制 |
7.2.1 完善流域和区域间的协商机制 |
7.2.2 深化水管体制改革 |
7.3 金融政策 |
7.3.1 水利项目收益权质押贷款 |
7.3.2 水利企业上市 |
7.3.3 大型水利设备设施融资租赁 |
7.3.4 防洪保险 |
7.4 水价改革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方法 |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2.基本概念、理论基础和研究综述 |
2.1 基本概念 |
2.1.1 生态工程与林业生态工程 |
2.1.2 林业投资与林业投资管理体制 |
2.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与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特征 |
2.2.1 林业生态工程的自然范畴特征 |
2.2.2 林业生态工程的社会范畴特征 |
2.2.3 林业生态工程的经济范畴特征 |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3.1 制度经济学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内部控制理论 |
2.3.4 公共选择理论 |
2.3.5 委托—代理理论 |
2.4 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 |
2.4.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2.4.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2.4.3 国内外相关研究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3.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演进及变革趋势 |
3.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进程 |
3.1.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1.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演进过程 |
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宏观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1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类别 |
3.2.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经济体制的关系 |
3.2.3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与金融体制的关系 |
3.3 中国林业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3.1 中国政府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2 林业投资管理体制改革的最新要求 |
3.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的变革趋势 |
3.4 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1 自然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2 社会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4.3 经济属性对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4.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评价 |
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与投资概况 |
4.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4.1.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概况 |
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主体与结构 |
4.2.1 投资主体 |
4.2.2 投资结构 |
4.2.3 投资规模 |
4.2.4 责任主体 |
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规划与决策 |
4.3.1 投资规划 |
4.3.2 投资立项决策 |
4.3.3 投资风险约束 |
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与标准 |
4.4.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计划管理机制 |
4.4.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4.4.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4.4.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标准机制 |
4.5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监督与调控 |
4.5.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审计机制 |
4.5.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效益评价与调控机制 |
4.6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与控制机制 |
4.6.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动力机制 |
4.6.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内部控制机制 |
4.7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4.7.1 组织管理存在着责任管理建设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
4.7.2 规划管理存在着建设目标不科学且缺乏操作性的问题 |
4.7.3 计划管理存在着投资下达时效性差的问题 |
4.7.4 项目管理存在着项目管理流于形式的问题 |
4.7.5 资金管理存在着投资效益相对较低的问题 |
4.7.6 工程评估与评价存在着投入产出缺乏评估标准和评价体系的问题 |
4.7.7 工程建设管理部门缺乏组织实施和管理工程建设的手段 |
4.8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产生的根源 |
4.8.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严重滞后 |
4.8.2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没有实行项目管理 |
4.8.3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忽视过程管理 |
4.8.4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缺乏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机制 |
4.9 本章小结 |
5.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及主要国家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 |
5.1 国外林业生态工程实践 |
5.2 国外主要国家林业建设投资管理 |
5.2.1 美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2 英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3 日本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4 法国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5 印度林业建设投资与管理 |
5.2.6 国外林业生态建设投资管理的共性与特性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与实施影响研究 |
6.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阶段划分 |
6.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前期准备阶段 |
6.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阶段 |
6.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 |
6.1.4 林业生态工程竣工后管护阶段 |
6.1.5 林业生态工程后续评估阶段 |
6.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的影响因素 |
6.2.1 投资决策的影响因素 |
6.2.2 实施主体的影响因素 |
6.2.3 目标群体的影响因素 |
6.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风险分析 |
6.3.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多目标管理风险 |
6.3.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风险 |
6.3.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实施风险 |
6.3.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监督评价风险 |
6.4 本章小结 |
7.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 |
7.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实施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与基本框架 |
7.1.1 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构建的制度选择 |
7.1.2 政府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建设中具有局限性 |
7.1.3 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解决"政府失灵" |
7.1.4 构建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 |
7.2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机制 |
7.2.1 明确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主体 |
7.2.2 健全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原则 |
7.2.3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程序 |
7.2.4 确定林业生态工程投资决策内容 |
7.3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投入保障机制 |
7.3.1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稳定的投入渠道 |
7.3.2 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纳入公共财政重点支持范畴 |
7.3.3 细化和完善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财政投入政策 |
7.3.4 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
7.3.5 完善林业基金制度 |
7.3.6 建立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的筹资机制 |
7.3.7 完善有利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投资优惠政策 |
7.4 建立林业生态工程科学有效的投资组织管理机制 |
7.4.1 组织管理的重要性 |
7.4.2 影响组织管理结构设计的因素 |
7.4.3 建立组织结构模式 |
7.5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项目管理机制 |
7.5.1 项目和项目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
7.5.2 坚持的方针和原则 |
7.5.3 实行"三制"管理制度 |
7.5.4 投资计划直接到项目建设单位 |
7.5.5 明确建设单位前期和管理经费 |
7.6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资金管理机制 |
7.6.1 国库资金集中支付制 |
7.6.2 资金使用报帐制 |
7.6.3 资金使用监督管理机制 |
7.7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机制 |
7.7.1 完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质量管理考核内容 |
7.7.2 建立投资质量全过程管理制度 |
7.8 建立科学有效的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机制 |
7.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分析 |
7.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成本管理的原则 |
7.8.3 提高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投资标准,实行动态管理 |
7.9 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与评价机制 |
7.10 本章小结 |
8.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 |
8.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目标与原则 |
8.1.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体 |
8.1.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客体 |
8.1.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 |
8.1.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原则 |
8.1.5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组成要素 |
8.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机制构建的重点与环节 |
8.2.1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内部控制环境 |
8.2.2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前期准备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实施阶段的内部控制 |
8.2.4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竣工验收与决算阶段的内部控制 |
8.3 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的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 |
8.3.1 信息与沟通 |
8.3.2 投资管理内部监督 |
8.4 本章小结 |
9.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1 三北工程的主要内容 |
9.1.1 三北工程实施范围与期限 |
9.1.2 三北工程任务目标 |
9.2 三北工程实施效果与问题分析 |
9.3 新型投资管理体制在三北工程中的应用 |
9.3.1 建立科学决策机制 |
9.3.2 建立组织保障机制 |
9.3.3 建立投入保障机制 |
9.3.4 建立项目管理机制 |
9.3.5 建立质量管理机制 |
9.3.6 建立资金管理监督机制 |
9.3.7 建立监督评价与核查验收机制 |
9.4 本章小结 |
10.研究结论 |
10.1 结论 |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0.3 研究的不足之处 |
10.4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成果清单 |
致谢 |
(8)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共财政支持环境保护的理论基础 |
(一) 环境保护的基本特征。 |
1. 环境保护具有公共性。 |
2. 环境保护具有外部性。 |
3. 环境保护具有阶段性。 |
(二) 现阶段加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
1. 应正确认识环境与经济的相互关系。 |
2. 当前我国的环境形势紧迫。 |
3. 加强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
(三) 公共财政在环保中担负着重要职责。 |
二、中国财政环保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 财政环保投入存在的主要问题。 |
1. 国家财力不断增加, 但环保投入总量不足, 所占比重不高。 |
2. 环保投资结构不够合理, 真正用于环境污染治理的投资总量较小。 |
3. 地方财政投入不到位, 环保投融资机制不畅。 |
4. 环保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投资管理方式落后, 投资效果不显着。 |
5. 企业缺乏实现环保社会责任的制度安排, 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
6. 环保投融资渠道不足, 财政工具的拉动力不强。 |
(二) 中国环保投资不足的原因分析。 |
1. 环保资金需求压力急剧扩大, 超出了国家现有的投入能力。 |
2. 在环保资金来源上, 缺乏有效的财政制度保障。 |
3.环境保护投入主体不明确, 政府与企业 (市场) 职责分工尚不明晰, 多层次投融资机制不健全。 |
4.政府间环境事权划分不清, 财力与事权不匹配。 |
5.环境保护管理机构职能交叉, 机构设置不尽科学合理, 政出多门, 职责不清。 |
三、完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政策的总体思路与建议 |
(一) 建立有效的环保投入预算保障机制, 加大环境保护投入力度。 |
1. 做实211环境保护科目, 建立长期稳定的环保经费增长机制。 |
2. 逐步提高政府预算中环保投资的比重。 |
3. 稳定长期建设国债用于环保的支出。 |
4. 增加“环保专项资金”投入, 调整“环保专项资金”的使用结构, 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
(二) 建立健全与财力相匹配的环境保护事权划分机制。 |
1. 完善体制, 落实责任, 科学界定中央与地方的环境事权。 |
2. 加快资源税改革步伐, 提高地方政府环境保护的投入能力。 |
3. 强化地方财政对环保的预算投入。 |
4. 中央的环保转移支付部分可考虑“以奖代补”的激励性方式, 调动地方环保投入的积极性。 |
(三) 建立健全环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
1. 改基数法为因素法, 在转移支付公式中充分考虑环境因素。 |
2. 加强地区间基于环境因素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建设。 |
3. 将环保特别是功能区作为转移支付制度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 |
(四) 深化财税制度改革, 加强企业的环保投入责任。 |
1. 推进矿业权改革。 |
2. 完善相关环境收费政策。 |
3. 建立企业环境治理与生态恢复的责任共担机制。 |
(五) 进一步完善多方参与机制, 多渠道筹集环保资金。 |
1. 积极推进环保投资PPP模式 (公私合作) 。 |
2. 积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促进环保筹资和投资。 |
3. 扩大政策性金融融资支持。 |
4. 研究发行生态环境基金彩票。 |
5. 完善政府绿色采购制度。 |
(9)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的范畴 |
1.1.1 煤矿区林业复垦 |
1.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内在动因 |
1.2.2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外部环境 |
1.3 研究的主题和意义 |
1.3.1 研究的主题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体系和结构 |
1.6 研究的难点和创新 |
2 国内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与研究 |
2.1 国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与研究 |
2.1.1 国外主要国家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践 |
2.1.2 国外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主要研究 |
2.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和相关研究 |
2.2.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 |
2.2.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短缺的原因分析 |
2.2.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理论研究 |
2.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问题的提出 |
2.3.1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实践的思索 |
2.3.2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理论研究的不足 |
2.3.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提出 |
2.4 小结 |
3 我国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构建 |
3.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内涵 |
3.1.1 融资机制及其类型 |
3.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 |
3.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构建的理论基础 |
3.2.1 公共物品理论 |
3.2.2 外部性理论 |
3.2.3 林业融资理论 |
3.2.4 产权理论 |
3.3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构建 |
3.3.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构建的原则和基本思路 |
3.3.2 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 |
3.3.3 市场介入的融资机制 |
3.3.4 社会参与的融资机制 |
3.4 小结 |
4 煤矿区林业复垦政府主导的融资机制 |
4.1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财政融资机制 |
4.1.1 拓展政府的税费收入 |
4.1.2 加大国债发行 |
4.1.3 开展政府间横向财政转移支付 |
4.2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政策性信贷融资机制 |
4.2.1 政策性金融用于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
4.2.2 煤矿区林业复垦中运用政策性信贷融资的制约因素 |
4.2.3 政策性信贷融资在煤矿区林业复垦中的具体运用 |
4.3 煤矿区林业复垦保证金 |
4.3.1 美国矿山复垦保证金制度的主要内容 |
4.3.2 我国部分省市执行的矿山恢复保证金制度 |
4.3.3 煤矿区林业复垦保证金的建立 |
4.4 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 |
4.4.1 我国矿山生态恢复基金 |
4.4.2 煤矿区林业复垦基金 |
4.5 小结 |
5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市场介入机制 |
5.1 煤矿区林业复垦的银行贷款融资 |
5.1.1 商业银行贷款理论上的可行性分析 |
5.1.2 商业银行贷款存在的障碍 |
5.1.3 利用商业银行贷款的建议 |
5.2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直接融资 |
5.2.1 债券市场融资 |
5.2.2 股票市场融资 |
5.3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融资的尝试:资产证券化 |
5.3.1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 |
5.3.2 煤矿区林业复垦引入资产证券化的优势 |
5.3.3 资产证券化在煤矿区林业复垦中的应用 |
5.4 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融资之 BOT 及其衍生方式 |
5.4.1 BOT 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的应用 |
5.4.2 BOT 的衍生融资方式及其应用 |
5.5 小结 |
6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社会参与机制 |
6.1 社会公益性捐赠融资机制 |
6.1.1 捐赠的经济学原理 |
6.1.2 我国的社会公益性捐赠及其存在的问题 |
6.1.3 社会公益性捐赠在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中的可行性 |
6.1.4 “乡宁模式”及其对社会公益性捐赠的借鉴意义 |
6.1.5 借鉴“乡宁模式”,推进社会公益性捐赠 |
6.2 生态林业彩票融资机制 |
6.2.1 彩票的筹资功能 |
6.2.2 发行生态林业彩票的可行性 |
6.2.3 发行生态林业彩票支持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具体设计 |
6.3 农户参与煤矿区林业复垦的融资机制 |
6.3.1 农户参与林业复垦融资的可行性 |
6.3.2 农户参与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具体做法 |
6.4 小结 |
7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制度保障 |
7.1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制度障碍 |
7.1.1 煤矿区林业复垦产权不明晰 |
7.1.2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政策体系不完善 |
7.1.3 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法律制度不配套 |
7.2 完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制度建设 |
7.2.1 建立科学的煤矿区林业复垦产权制度 |
7.2.2 构建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政策支持体系 |
7.2.3 完善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相关法律制度 |
7.3 小结 |
8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实证分析 |
8.1 山西省煤炭生产和销售的历史和现状 |
8.1.1 山西省煤炭资源分布 |
8.1.2 山西省煤炭资源生产和销售情况 |
8.1.3 山西省煤炭在全国的战略地位 |
8.2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的必要性分析 |
8.2.1 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环境恢复的要求 |
8.2.2 山西省自然地理条件的要求 |
8.2.3 政策、规划的要求 |
8.3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估算 |
8.3.1 山西省煤矿区截至2004 年林业复垦费用计算 |
8.3.2 山西省煤矿区2005-2010 年林业复垦费用计算 |
8.4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的现状 |
8.4.1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费用来源及构成情况 |
8.4.2 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资金筹集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
8.5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的建议 |
8.5.1 基本原则和思路 |
8.5.2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政府主导融资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8.5.3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市场介入融资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
8.5.4 完善山西省煤矿区林业复垦社会参与融资机制的建议 |
8.6 小结 |
9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10)环境产业融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环境产业研究现状 |
1.2.2 环境产业投融资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内容 |
1.4 主要创新之处和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2章 环境产业发展及融资的理论基础 |
2.1 环境产业的定义、特征、地位 |
2.1.1 环境产业的定义、内涵及分类 |
2.1.2 环境产业的特征 |
2.1.3 环境产业的地位 |
2.2 环境产业发展理论 |
2.2.1 可持续发展论 |
2.2.2 环境经济学理论 |
2.2.3 环境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 |
2.3 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理论 |
2.3.1 帕特里克的供给引导型与需求尾随型金融发展理论 |
2.3.2 戈德史密斯的金融结构理论 |
2.3.3 麦金农和肖的金融(抑制)深化理论 |
2.3.4 90年代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关系理论 |
2.4 现代企业融资结构理论 |
2.4.1 MM理论 |
2.4.2 权衡理论 |
2.4.3 新资本结构理论 |
2.4.4 融资结构理论对环境产业融资的启示 |
2.5 政府投融资与基础产业资本形成理论 |
2.5.1 政府的经济职能和政府投融资 |
2.5.2 基础产业资本形成与政府投融资 |
2.6 融资与环境产业发展的互动机制 |
2.6.1 融资体系为环境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
2.6.2 环境产业的发展促进融资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
2.7 环境产业发展的融资困境 |
2.7.1 我国环境产业发展现状和国际比较 |
2.7.2 我国环境产业的融资困境 |
2.7.3 我国环境产业融资困境的原因分析 |
2.7.4 环境产业发展融资支持分析框架 |
第3章 环境产业融资实践活动:国际经验与借鉴 |
3.1 欧盟国家环境产业融资实践的经验 |
3.1.1 私人部门环境支出融资 |
3.1.2 公共部门环境支出融资 |
3.2 美国环境产业融资实践的经验 |
3.3 日本环境产业融资实践的经验 |
3.3.1 对产业公害防治项目的支持 |
3.3.2 政府金融机构的支持作用 |
3.3.3 税收激励措施 |
3.3.4 日本环境事业团(JEC)的作用 |
3.3.5 引导企业增加环境投入的成本选择机制 |
3.4 各国环境产业融资的经验总结 |
第4章 环境产业财政政策性融资 |
4.1 环境产业政府财政政策性融资支持的理论依据 |
4.1.1 环境物品的公共性 |
4.1.2 环境外部性理论 |
4.1.3 环境公共物品的供给与政府财政政策性融资 |
4.2 环境产业财政融资支持方向选择 |
4.3 环境产业财政融资方式的完善和创新 |
4.3.1 完善财政税收政策制度,建立中国特色的环境保护公共财政体系 |
4.3.2 加大国债对环境产业融资的支持力度 |
4.3.3 利用资本市场为国家财政融资,支持环境产业发展 |
4.3.4 尝试发行市政债券,支持环境基础产业发展 |
4.4 环境产业政策性融资体系构建 |
4.4.1 政策性金融与政策性金融机构 |
4.4.2 政策性金融的引导—虹吸—扩张机制与环境产业发展 |
4.4.3 环境产业政策性融资体系的构建 |
第5章 环境产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
5.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与银行间接融资分析 |
5.1.1 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和储蓄投资主体的转换 |
5.1.2 银行间接融资分析 |
5.2 环境产业融资支持的银行间接融资创新 |
5.2.1 商业银行信贷制度创新 |
5.2.2 商业银行融资技术创新 |
5.2.3 商业银行融资业务创新 |
5.3 加强环境产业股票融资支持力度,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 |
5.3.1 股票直接融资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 |
5.3.2 环境产业发展股票融资分析 |
5.3.3 建立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 |
5.4 创造条件,促进环境产业债券融资 |
5.4.1 企业债券融资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
5.4.2 创造条件,促进环境企业的债券融资 |
5.5 组建环境产业投资基金,促进环境产业发展 |
5.5.1 设立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
5.5.2 环境产业投资基金的组建原则 |
5.5.3 组建环境产业投资基金可能面临的障碍 |
5.5.4 案例:一个拟设立的环境基础产业投资基金的设计框架 |
第6章 环境产业项目融资 |
6.1 环境基础产业项目融资 |
6.1.1 项目融资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
6.1.2 项目融资的参与者及运作流程 |
6.1.3 项目融资资金渠道 |
6.1.4 项目融资的基本类型 |
6.1.5 环境基础项目融资特点及运作过程 |
6.2 环境基础项目BOT融资 |
6.2.1 环境基础项目BOT融资的基本特点和意义 |
6.2.2 环境资本项目BOT融资运作过程 |
6.2.3 环境基础项目BOT融资结构设计 |
6.2.4 环境基础项目TOT融资 |
6.2.5 推进环境基础项目BOT融资的认识和建议 |
6.3 环境基础项目融资证券化 |
6.3.1 资产证券化融资原理 |
6.3.2 环境基础项目证券化融资设计 |
6.3.3 环境基础项目证券化面临的关键问题与对策 |
6.3.4 环境基础项目信托融资 |
第7章 环境产业融资的政策建议 |
7.1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是解决环境产业融资的关键点 |
7.1.1 金融制度、金融制度创新:一个简单的范畴界定 |
7.1.2 我国面向环境产业的金融制度创新的最终定位 |
7.2 财政与金融的有效对接是破解环境产业融资的特殊点 |
7.2.1 财政性融资机制与金融性融资机制的关系 |
7.2.2 财政与金融融资机制的有效对接 |
7.3 政府作用的系统发挥是解决环境产业融资问题的前提和保证 |
7.3.1 系统论与政府作用的一般分析 |
7.3.2 政府系统性作用的发挥 |
第8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加强国债资金使用管理 积极治理乌盟生态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 [1]陈云财经治理思想研究[D]. 华清君. 扬州大学, 2020(04)
- [2]我国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研究[D]. 龙小燕.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9(01)
- [3]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4]制度环境与地方政府债务融资[D]. 潘俊. 南京大学, 2015
- [5]促进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财政政策研究[D]. 吴戈.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4(12)
- [6]中国林业生态工程投资管理体制研究[D]. 徐龙.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
- [7]政府矿产资源产业援助机制研究[A]. 刘传庚.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上册), 2009
- [8]促进环境保护的公共财政政策研究[J]. 苏明,刘军民,张洁. 财政研究, 2008(07)
- [9]煤矿区林业复垦融资机制研究[D]. 王志芳.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10]环境产业融资研究[D]. 丁军. 同济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