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济南市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赵好[1](2021)在《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了解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相关影响因素;(2)了解不同城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意识/态度、行为和性健康服务需求情况,分析比较城市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将济南、广州、成都三个城市的中等职业学校分类,在学校内按照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学生开展问卷调查,按照信息饱和原则确定访谈人数对教职工和学生开展定性访谈,收集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危险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等信息。结果:(1)基本信息: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共调查了 6492名中职学生,男生44.3%(2877/6492),女生 55.7%(3615/6492);平均年龄为(16.35±1.20)岁,15~19岁学生占98.4%。(2)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性意识/性观念/性需求: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0.1%,成都市中职学生知晓率远高于济南和广州市中职学生;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高年级、汉族、走读、来自城市居民家庭、父亲学历为中专或高中、医药卫生类学校、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更高。学生性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学校性教育(71.5%)和网络搜索(60.6%)。访谈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希望通过学校宣传材料/课程/讲座等途径获取系统且专业的性教育,若临时需要性健康知识,大部分学生会首先选择自己上网查找。分别有55.5%的男生和24.6%的女生可以接受婚前性行为,16.4%的男生和2%的女生可以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分别有56.2%的男生和16.1%的女生承认自己有性需求。(3)总体性行为发生情况:调查对象中有438人(6.8%)报告发生过性行为,学生首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75.8%(332/438),访谈结果显示,大部分学生都有自我保护意识,表示如果发生性行为会使用安全套;男生肛交性行为(包含异性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4.1%(119/2877)。10.5%的调查对象曾尝试使用社交软件/网站/在线游戏等网络途径寻找性伴,访谈结果显示学生网络交友途径主要为QQ/微信,其次为在线游戏、娱乐软件,极少数使用陌陌/探探和同性交友软件;多名被访谈的教职工表示学校存在小部分学生通过在线游戏与陌生人交友的现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男生、一年级、喜欢同性、接受“一夜情”或上网“约炮”、有强烈性需求、曾在网络上浏览过色情信息、喜欢使用网络或手机软件与人交流的学生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比例更高。(4)总体HIV检测相关情况:71.7%的调查对象听说过HIV检测,有性行为的学生HIV检测率为14.2%(62/43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女生、知晓艾滋病防治知识、没有发生过性行为、听说过HIV检测、不能接受发生“一夜情”或上网“约炮”、不赞同同时有多个性伴、未曾尝试使用网络途径寻找性伴的学生HIV检测意愿更高。(5)三城市中职学生知识、态度、行为和健康服务需求的差异:济南、广州和成都三城市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54.5%(1767/3241)、57.5%(1071/1863)和76.7%(1064/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6.063,p<0.001);性行为发生率分别为济南7.4%(241/3241)、广州5.6%(105/1863)和成都6.6%(92/13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31,p<0.001)。三城市中济南市中职学生参加过学校开设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相关课程、活动的比例最低;成都市中职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获取性知识的比例均较高,广州其次,济南的比例最低。结论:济南、广州和成都市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且存在危险性行为,学生HIV检测意愿较高但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检测率较低。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性行为发生情况和性健康知识来源不同,且部分中职学生存在知行分离现象。提示中职学校艾滋病防治工作应根据不同城市的情况分别开展防艾教育,加强学生防艾生活技能培训,在有性行为的学生中进一步加强宣传HIV检测。
张敏[2](2020)在《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接纳与自我隐瞒的现况,探讨社会适应能力与自我接纳、自我隐瞒之间的关系。2.通过半结构访谈法,从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自我隐瞒的角度进一步挖掘影响其社会适应能力较深层次的真实想法,以补充量性研究无法获得生活体验的相关信息。3.基于相互作用机制分析,初步完成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方法本研究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量性研究运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艾滋病临床研究中心门诊病人202例进行《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量表》、《自我接纳问卷》和《自我隐瞒量表》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第二部分: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体验研究采用目的抽样法选12名在参与第一部分现况调查中的艾滋病患者进行质性研究,挖掘影响艾滋病患者自我接纳、自我隐瞒对社会适应的内心深层次的想法,以半结构式访谈法收集资料,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第三部分: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通过前期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自我接纳、自我隐瞒的现状调查及对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分析,以及结合半结构化访谈内容进行提炼、归纳和总结,初步设计形成干预方案;随后采用专家会议法探讨干预方案内容必要性及合理性,整理专家意见,修订和完善方案内容,形成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的干预方案。结果第一部分:(1)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得分在不同一般人口社会学资料上存在差异,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1)、年龄(P<0.001)、文化程度(P=0.011)、职业(P=0.005)、经济收入(P=0.008)、确诊时间(P=0.038)对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202例艾滋病患者自我社会适应总分为(42.21±5.89)分,在三个维度中,社会交往维度得分最高,即为(19.88±3.04)分,认知意愿与角色适应两个维度得分相当,分别为(11.30±2.58)和(11.03±2.08)分;自我接纳总分和自我隐瞒的总分为(40.30±5.71)和(40.01±8.06)分,自我接纳因子的得分为(20.44±3.68)分,自我评价因子的得分为(19.86±4.30)分。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与自我接纳总分、自我隐瞒总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64、-0.325,自我接纳总分与社会适应能力呈正相关(P<0.001)、自我隐瞒总分与社会适应能力呈负相关的影响因素(P<0.001)。(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P=0.004)、年龄(P=0.021)、职业(公务员)(P=0.006)、自我接纳总分(P=0.001)和自我隐瞒总分(P=0.003)是影响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第二部分:针对自我接纳、自我隐瞒对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影响作用的质性分析,提炼出四个主题和九个亚主题:自我接纳程度的改变(艾滋病相关知识缺乏、自尊的改变)、自我调节存在个体差异(自我主观意愿缺乏、自发求知与鼓励)、自我隐瞒程度的改变(隐瞒病情、采取回避或逃避的应对方式)、社会交往能力的改变(社会认知的改变、社交活动的改变、家庭关系的改变)。第三部分:初步设计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方案,后经专家论证,最终设计六个干预主题,具体包括强化疾病相关知识学习、提升自我价值、调整心理问题、克服社交顾虑、强化社会支持、改变不良行为习惯。结论本课题立足于艾滋病患者的现实生活,量性研究分析影响社会适应能力的主要因素,质性研究挖掘患者深层次体验相关因素,以此构建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方案,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开展心理干预和辅导提供理论依据,但此方案在后续使用中仍需修订和完善,以应对艾滋病患者不断变化的问题和矛盾。
刘玥[3](2020)在《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目的了解2010-2014年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中HIV、梅毒、HCV的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为下一步制定天津市艾滋病、梅毒、丙肝等性传播疾病的防控措施,探索科学的干预模式提供信息和依据。方法对2010-2014年每年4-6月份首次到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门诊就诊、年龄在15岁及以上的男性就诊者开展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出生年、婚姻状况、户籍所在地、民族、最近三个月是否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最近三个月是否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是否注射过毒品、是否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一年是否曾被诊断患过性病、最近一年是否接受过干预以及最近一年是否做过艾滋病检测。本研究采用连续采样方法,样本量每年满400人即止,问卷调查结束后采集被调查者5ml静脉血进行HIV、梅毒、HCV抗体检测。采用χ2检验对不同特征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危险行为发生率、HIV感染率、梅毒感染率、HCV感染率的差异进行比较;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HIV感染、梅毒感染及HCV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4年共调查2000名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平均年龄为(30.7±9.0)岁,户籍所在地以本市为主,民族以汉族为主,婚姻状况以未婚、离异或丧偶为主。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94.1%,由2010年的98%逐年下降至2014年的89.5%,不同年龄、不同户籍、不同民族、不同婚姻状况的研究对象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无明显差异(P皆>0.05)。2010-2014年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感染率为3.8%,5年来整体呈上升趋势(χ2=12.501,P=0.014);梅毒感染率为6.2%,5年来始终在6%上下波动;HCV感染率为1.7%,不同年份间无明显差异(P>0.05)。6.5%的研究对象最近一年曾被诊断患过性病,其中梅毒既往感染率为3.1%;淋病既往感染率为0.6%;尖锐湿疣既往感染率为1.9%,不同年份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28,P=0.022),整体呈上升趋势。2010-2014年27.6%的研究对象最近三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34.4%的研究对象最近三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0.9%的研究对象注射过毒品,8.5%的研究对象与同性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暗娼(χ2=15.491,P=0.004)、临时性伴(χ2=83.447,P<0.001)和同性肛交(χ2=13.211,P=0.010)3类危险行为发生率整体呈上升趋势。40-49岁(χ2=10.251,P=0.036)、在婚(χ2=9.562,P=0.023)、近1年未被诊断患过性病者(χ2=10.309,P=0.010)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16-19岁(χ2=32.231,P<0.001)、知晓艾滋病相关知识(χ2=5.312,P=0.021)、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者(χ2=12.353,P<0.001)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比例高于其他人群;16-19岁(χ2=19.636,P=0.001)、外省户籍(χ2=38.012,P<0.001)、未婚(χ2=48.657,P<0.001)、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χ2=38.452,P<0.001)、最近1年接受过干预者(χ2=4.897,P=0.027)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比例高于其他人群。2010-2014年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最近一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为29.7%;最近一年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的比例为18.2%,最近一年接受过社区药物维持治疗/清洁针具提供/交换的比例为2.9%,最近一年接受过同伴教育的比例为5.7%。16~49岁年龄组近3个月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χ2=5.823,P=0.016)、近3个月与临时性伴发生过性行为(χ2=14.725,P<0.001)、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χ2=18.577,P<0.001)的比例均明显高于50岁以上年龄组。与同性发生肛交性行为(OR=7.807,95%CI=4.663~13.071)是HIV感染的危险因素;年龄在50岁以上(OR=1.311,95%CI=1.081~1.591)、与同性有肛交性行为(OR=2.372,95%CI=1.420~3.961)、最近1年被诊断患过性病(OR=5.312,95%CI=3.329~8.476)是梅毒感染的危险因素;注射过毒品(OR=79.821,95%CI=25.047~254.374)是HCV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不容乐观,该人群对非艾滋病传播途径和艾滋病的临床表现了解较少且存在知行不统一现象。梅毒和尖锐湿疣是天津市需重点关注的两类性病;50岁以上、有性病既往史者是梅毒防控的重点人群;16-19岁、外省户籍、未婚、有性病既往史者是艾滋病、梅毒防控工作应共同关注的人群;注射吸毒者是丙肝防控的重点人群。应将梅毒控制工作纳入艾滋病防治管理机制中,强调两者联合防控;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艾滋病检测比例较低,干预工作开展不到位,应加大艾滋病干预检测力度。
熊捷[4](2019)在《地方立法的“扩张”与“回应” ——以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为例》文中提出我国立法遵循法制统一原则和不抵触原则。但地方立法对中央上位法的进行“扩张”的现象时有发生。而地方立法在我国立法体制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地方社会生活的影响重大。因而,如何理解地方立法的“扩张”十分重要。本文在我国中央一地方立法权限的划分下,从地方视角出发,考察处于地方的地方立法的“扩张性,”条款,并分析其法“扩张性”条款的表现形式、合法性的质疑以及合理性的基础。本文以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为例,并以其预防和干预的措施条款为研究重点,具体来说,就以艾滋病检测、艾滋病人隐私保护条款为重点。采用法社会学的分析方法,梳理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立法体系很难认定地方立法的扩张,也无法解释地方立法扩张的原因。因此,本文从地方的视角出发,将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置于地方社会中,结合四个地方艾滋病疫情,通过比较发现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作出扩张性规定有其理由,即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中的扩张性条款是对地方艾滋病疫情的回应。也就是说,各地方艾滋病疫情呈现不同的特征,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扩张。由此可以看出,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的扩张,是回应地方艾滋病疫情控制需要。当四个地方艾滋病的蔓延己成为一种紧急状态,通过立法予以回应这一事实具有合理性。除此之外,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因具有很强的回应性而在我国的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当然,这种立法上的扩张也是有限度的,不能违背法制统一原则。而对于这一原则的理解我们不能仅停留在观念中,更需要通过法律技术加以实现。另外,法律所具有的特殊时空性,表明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的扩张是暂时的。当地方艾滋病疫情不再严重时,也就是其疫情得到控制时,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并在立法的法制统一和不抵触原则指导下,逐渐趋向与上位法保持一致,实现法治。
刘亚柯[5](2019)在《河南省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为了解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的现状,对HIV/AIDS的一般情况、社会支持状况、生命质量情况等进行调查,探讨影响社会适应的因素,为今后开展艾滋病防治工作及该群体重新融入社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河南省艾滋病高、中、低三个发病区各随机选取两个样本区,进行问卷调查。借助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量表(HIV-SA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生命质量量表(MOS-HIV)计算自我社会适应总得分,分析得分高低与患者一般情况、治疗情况、身体状况、生命质量的关系,研究影响其得分高低的因素。定性资料采用例数(%)描述,定量资料采取t检验、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社会适应的因素。结果222名研究对象中,男性自我社会适应得分为43.55±6.71,女性为40.54±7.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在35岁以下患者的自我社会适应得分为45.51±6.51,3544岁得分为43.61±6.87,4554岁得分为40.83±6.99,5564岁得分为39.48±4.02,65岁及以上得分为37.90±7.00,具有统计学意义。农民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得分为41.65±5.60,工人得分为44.28±6.63,商业/服务业人员得分为46.42±7.33,学生得分为47.63±5.0,公务员/干部得分为49.10±8.39,退休/离休得分为36.60±6.45,其他从业人员得分为40.45±5.7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从来没有接受过艾滋病ART治疗的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得分为45.88±7.61,曾经接受过治疗的得分为37.87±7.49,正在接受治疗的得分为42.85±6.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与自我社会适应能力的Pearson系数r分别为0.46、0.34,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离休/退休状态、曾经接受ART治疗、社会支持、生命质量是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的影响因素。结论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HIV/AIDS)的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得分较低,受性别、年龄、职业、经济收入、接受治疗状况、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因素的影响。
李世华[6](2013)在《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相关政策法规的知晓情况、艾滋病预防控制相关服务获得情况和需求;了解鄢陵县高中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态度,以及性行为和相关态度;评价开展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为制定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规划和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高中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在鄢陵县两所高中的二年级分别抽取两个班级,每个班级的全体学生为调查对象。将上述四个班级按学校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先对学生进行基线调查。基线调查结束一周内对干预组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主要措施包括:PPT课件集中授课,艾滋病防治宣传片播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页和宣传册发放,并现场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一个月后,用同样的问卷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估。使用EPIDATA3.1建库,通过双录入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使用SPSS13.0进行调查资料的统计分析。结果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为72.37%,对艾滋病相关的法律法规知晓的合格率仅为46.69%。76.65%的高中生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服务,其获取艾滋病相关知识的主要途径为互联网、宣传单、张贴画、展板以及电视,93.77%的高中生认为学校有必要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学生希望开展健康教育的方式依次为专家讲座、发放宣传单或宣传册、播放宣传片、张贴宣传画或举办展览、同伴教育、学校老师讲课、其他方式。59.43%的高中生接触到艾滋病病人时感到恐惧,92.61%的高中生对因输血患艾滋病的人持同情态度,78.99%的高中生对因有偿供血(即卖血)患艾滋病的人持同情态度,而对因吸毒或性乱患艾滋病的人持同情态度的比例分别为19.84%和31.52%,45.53%的高中生认为应该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强制隔离集中管理以免再传播给他人,分别有43.19%和50.19%的高中生愿意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一起用餐或学习。有52.14%的高中生愿意同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朋友继续交往。58.75%的高中生反对婚前性行为,4.67%的高中生有过性行为经历。开展健康教育工作后,干预组的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的合格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正向相关态度的比例、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等与自身干预前和对照组相比,都有显着的提高,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鄢陵县高二学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相关法律法规知晓的合格率、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持正向相关态度的比例、对婚前性行为持反对态度的比例等均较低,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运用PPT课件和发放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页和宣传册为主的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可行且效果显着。
宋琴[7](2012)在《卢湾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暗娼和吸毒人群艾滋病知信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一、卢湾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目的]了解卢湾区艾滋病疫情现状及流行特征。[方法]对本区1999-2011年的112例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及艾滋病病人(AIDS)的个案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2002-2011年阳性检出数据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本区自1999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感染者以来,1999-2011年报告现住址为卢湾区HIV/AIDS共112例,病例主要来源于其他就诊者检测(36.6%)、检测咨询(28.6%)、性病门诊(12.5%)、术前检测(10.7%)及其他羁押人员体检(6.3%)等;112例HIV/AIDS中,本市户籍53例(47.3%),外地户籍59例(52.6%);男性101例(90.2%),女性11例(9.8%),男女性别比近似9:1;年龄最小6岁,最大78岁,本地户籍30-59岁占79.2%,20-29岁及60岁以上各占9.4%,外地户籍20-49占86.6%;本地户籍HIV感染者报告在2010年后迅速上升,仅2010-2011年两年报告的病例占全部本地户籍病例的46.9%;经异性性途径传播者35例(31.3%),经同性性途径传播者39例(34.8%),经血液途径传播者(不含注射吸毒)13例(11.6%),经注射吸毒途径传播者14例(12.5%),经母婴途径传播者1例,占0.9%;年龄大于60岁的户籍人口艾滋病感染者100%经性传播,外地户籍病例50%经性传播;不同年份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发展到艾滋病病人阶段的时间构成不全相同(P<0.05),2009年后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多在短期内就发展成为艾滋病病人:抗病毒治疗40例,目前存活35例,存活率87.5%。[结论]该区艾滋病疫情处于总体低流行,特定人群高流行的态势。经性传播已经成为该区艾滋病传播的主要途径,特别男男性行为人群疫情严重,传播方式更加隐蔽。应重视老年男性人群的在艾滋病传播中的作用;需扩大监测检测覆盖面,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及时对新发现的艾滋病病人开展抗艾滋病病毒治疗,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二、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目的]了解卢湾区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免费HIV检测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获得暗娼有效问卷450份。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地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不高(57.8%),其中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5.6%,预防艾滋病措施知晓率为49.0%,所有知识中对蚊虫叮咬不会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25.3%)。暗娼最近一个月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4.2%,Logistic回归显示,与暗娼坚持使用安全套有关的因素为居住本市时间、近三个月接受过HIV检测、对多性伴态度、最近一个月发生性关系男性数。61.3%的暗娼愿意接受VCT检测,与暗娼VCT检测意愿有关的因素为月收入、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论]尽快在暗娼中开展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在娱乐场所推广使用安全套,加大VCT的宣传力度,注重宣传内容和人群的针对性,整体提高暗娼的VCT知晓率和检测意识。三、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目的]了解卢湾区社区吸毒人员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艾滋病相关高危行为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对免费HIV检测接受程度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获得吸毒人员有效问卷197份。社区吸毒人员以社工所能掌握到的吸毒者为调查对象。由经过培训的调查员面对面地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7.6%,其中艾滋病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5.6%,所有知识中对蚊虫不能传播艾滋病的知晓率最低(17.3%);最近一个月注射吸毒者中共用注射器占18.2%,与临时性伴能坚持使用安全套的仅占20%,Logistic回归没有发现与共用注射器有关的因素;49.7%的吸毒者愿意接受VCT检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发现与吸毒人员VCT检测意愿有关的因素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结论]应针对吸毒人员特点开展艾滋病宣传教育和干预工作,提高吸毒人群的艾滋病知晓率。加大VCT的宣传力度,提高吸毒人群的VCT检测意识。
李建军[8](2011)在《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和队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在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流行病学调查,了解南京市MSM人群的社会人口学、性行为基本特征;结合VCT进行MSM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并评估其效果;通过建立MSM人群队列对HIV发病率进行估计并评估失访人群对发病率的影响。方法:(1)2008年5月-2009年5月,对南京市共767名MSM进行问卷调查和血清学检测,了解其社会人口学、艾滋病相关知识与行为学特征。(2)2008年-2010年对南京市MSM人群进行基线、中期及终期评估招募调查,在每次调查过程中结合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进行强化干预,调查间隔利用社群特点进行综合干预,比较干预前后MSM人群知识知晓率、无保护性肛交等性行为变化情况。(3)2008年5月建立MSM人群队列并分别于2008年12月、2009年5月、2009年11月、2010年5月对队列人群随访调查和血清学检测。(4)用EpiData 3.0软件双轨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工作表进行数据处理(逻辑性检测、缺漏项回访、重新赋值等),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南京市MSM人群年龄分布以20-40岁为主,占85.3%,单身比例80.1%,大专以上学历比例70.5%,月收入1,001-3,000元者最多,占55.2%;AIDS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96.2%,但是最近半年多性伴比例为36.9%,无保护肛交的比例为55.3%,20.6%曾与女性发生过性行为,其中只有27.9%的受试者坚持每次使用安全套;(2)结合VCT进行MSM人群高危行为综合干预结果显示,基线调查606人,中期616人,终期400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分别为97.6%、98.0%和9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最近半年无保护性肛交率由基线调查的58.1%,下降到中期和终期调查的43.2%和49.2%,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P<0.05),最近一次肛交过程未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分别为42.2%、32.5%和36.0%,显着下降(P<0.05),最近半年有多个性伴(>2个)的比例经由20.8%下降为15.5%(P<0.05),最近半年与女生发生过性行为的比例也呈下降趋势(基线20.8%,中期15.6%,终期15.5%,P<0.05);现症梅毒的感染率从基线的11.4%下降至中期调查的7.5%和终期调查的7.8%(P<0.05);(3)南京市MSM两年队列随访率为44.8%,HIV发病率为3.5/100人年(95%CI:1.8-5.2/100人年),在队列研究过程中,第6个月随访时失访对象的高危行为情况更严重,随后三次随访失访人群与随访人群与HIV相关的行为学指标没有显着差异。结论:(1)南京市MSM人群高危行为情况不容忽视,需要加强对MSM人群的宣传和干预,促进MSM人群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愿咨询检测意愿,促进阳性感染者的发现,控制传染源,减缓HIV蔓延的趋势;(2)结合VCT进行MSM人群高危行为综合干预降低了MSM人群的高危性行为和现症梅毒感染率;(3)南京市MSM的HIV发病率为3.5/100人年,但失访对象具有较高比例高危行为,依据现有随访资料估计的发病率水平可能被低估。
朱艳文,王美花,杨慧,徐丽芳,张昌庆,苗成林,张明玉,石志林[9](2011)在《2008年济南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文中认为[目的]了解济南市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性行为特征、艾滋病及梅毒感染状况。[方法]2008年1012月,对在济南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的男男性行为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和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抗体检测。[结果]调查542人,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84.51%。最近1年接受过有关预防艾滋病服务的占55.97%;相关知识信息的主要来源为网络(占64.66%)、电视(占43.46%)、免费宣传材料(占42.93%)、报刊(占41.62%);65.93%的人通过网络寻找性伴;24.56%的人同时与女性有性行为,最近半年内平均性伴数为4.23±8.08人;68.35%的人最近6个月与男性性伴发生肛交性行为时未能每次都使用安全套。HIV抗体阳性检出率为1.55%,梅毒抗体抗体阳性检出率为5.31%。[结论]MSM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但普遍存在高危性行为。
贾卓,阮师漫,王美花,张昌庆,石志林,朱艳文,孟祥超[10](2010)在《2006-2009年济南市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常规监测结果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掌握济南市近年来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HIV)感染状况及相关人口学特征,为制定艾滋病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常规监测的形式,每季度一次对新流入的外来妇女进行HIV检测,蛋白免疫印迹试验确认。对每位被调查者逐一问卷调查,并对来自不同省份、不同职业和文化背景的女性HIV感染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06-2009年共监测1 049人,发现HIV感染者11例,HIV阳性检出率为1.05%,以异性性传播及静脉吸毒感染为主,现3例为艾滋病病人,3例死亡,阳性感染者中有3例传给配偶,1例传给子女。结论该人群HIV感染情况明显高于济南市其他高危人群,并造成二代传播,对济南市艾滋病流行存在深远影响,需不断加强监测力度。
二、济南市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济南市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研究背景 |
研究目的 |
研究设计 |
1 研究现场 |
2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 问卷设计 |
2.2 研究对象 |
2.3 调查内容 |
2.4 现场调查 |
2.5 相关定义 |
3 资料整理与统计学分析 |
4 质量控制 |
5 技术路线 |
研究结果 |
一 问卷调查 |
第一部分:总体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研宄 |
1.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2.性意识、性观念和性需求 |
3.性行为发生情况 |
4.健康服务需求相关 |
第二部分:不同城市之间中职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行为及性健康服务需求差异研究 |
1.艾滋病防治知识及性意识纲念/性需求 |
2.网络交友及性行为发生 |
3.性健康服务需求 |
二 定性访谈 |
2.1 学生访谈结果 |
2.2 教职工访谈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建议 |
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青年学生艾滋病相关危险行为及预防服务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2)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立题依据 |
1.2 相关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小结 |
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意义 |
3 理论依据 |
4 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量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样本量计算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工具 |
1.5 资料收集 |
1.6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1.7 伦理原则 |
1.8 质量控制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体验研究 |
1 目的 |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 |
1 干预方案的构建过程 |
1.1 确立理论依据 |
1.2 确立干预目标 |
1.3 设计方案的主题 |
1.4 选择活动地点和时间 |
1.5 确定活动方式和实施者 |
1.6 拟定干预方案的初稿 |
2 专家论证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 |
2.1 选择咨询专家 |
2.2 专家小组会议法的实施过程 |
3 专家会议结果 |
3.1 专家一般资料 |
3.2 专家会议意见与结果 |
4 形成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修改稿 |
5 艾滋病患者评价干预方案的可行性 |
6 讨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艾滋病患者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1 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调查问卷 |
1.3 实验室检测 |
1.4 质量控制 |
1.5 统计方法 |
2 结果 |
2.1 一般人口学特征 |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2.3 性病既往感染情况 |
2.4 危险行为情况 |
2.5 艾滋病防治情况 |
2.6 不同年龄组研究对象情况 |
2.7 HI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2.8 梅毒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2.9 HCV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
3 讨论 |
3.1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 |
3.2 调查对象危险行为情况 |
3.3 调查对象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3.4 调查对象HIV、梅毒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
3.5 调查对象HCV感染情况及影响因素 |
3.6 调查对象艾滋病防治情况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
综述 国内外男男性行为人群HIV感染现状及干预措施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地方立法的“扩张”与“回应” ——以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act |
一、导论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文献综述 |
(三) 理论基础 |
(四) 研究路线和研究方法 |
(五) 概念界定 |
二、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及其扩张 |
(一) 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概况 |
(二) 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的“扩张” |
(三) 艾滋病患者的隐私保护 |
三、为什么“扩张”:从地方立法与地方社会关系切入 |
(一) 四个地方艾滋病流行情况 |
(二) 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回应地方艾滋病疫情 |
四、地方立法“扩张”的意义与限度 |
(一) 地方立法如何回应地方社会的特殊性 |
(二) 地方立法如何回应国家治理需求 |
(三) 地方立法扩张的限度 |
五、结论:地方立法及其回应性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河南省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工具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基本情况 |
3.2 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 影响河南省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社会适应能力多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自我社会适应能力状况 |
4.2 影响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自我社会适应能力的因素 |
4.3 建议 |
4.4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研究课题 |
致谢 |
(6)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样本含量计算 |
2.3 抽样方法 |
2.4 调查方法 |
2.4.1 问卷设计及调查内容 |
2.4.2 调查方法 |
2.5 调查的质量控制 |
2.6 干预方法和措施 |
2.7 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分析 |
3 结果 |
3.1 基线调查结果 |
3.1.1 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结果 |
3.1.2 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
3.1.3 预防艾滋病相关服务调查结果 |
3.1.4 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调查结果 |
3.1.5 性行为及相关态度调查结果 |
3.2 健康教育干预后效果评估结果 |
3.2.1 艾滋病基本知识调查结果 |
3.2.2 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知晓情况调查结果 |
3.2.3 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调查结果 |
3.2.4 性行为及相关态度调查结果 |
4 讨论 |
4.1 基线调查情况分析 |
4.1.1 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 |
4.1.2 鄢陵县高中生对艾滋病相关法律法规的知晓率 |
4.1.3 鄢陵县高中生预防艾滋病相关服务 |
4.1.4 鄢陵县高中生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 |
4.1.5 鄢陵县高中生性行为及相关态度 |
4.2 干预后效果评价 |
4.2.1 干预后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知晓情况 |
4.2.2 干预后高中生对婚前性行为的态度及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病人的态度 |
5 结论 |
6 建议 |
6.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
6.2 加强沟通协调工作 |
6.3 加强艾滋病相关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工作 |
6.4 加强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相关法律法规和性健康教育在内的健康教育工作 |
6.5 加强有关科学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综述 |
1 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
1.1 学生中艾滋病的流行形势严峻 |
1.2 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堪忧 |
1.3 学生对有关健康知识有强烈的需求 |
1.4 学校开展健康教育效果显着 |
2 学校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的相关规定和要求 |
3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开展的现状 |
4 学校艾滋病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
致谢 |
(7)卢湾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暗娼和吸毒人群艾滋病知信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卢湾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分析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暗娼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吸毒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及行为调查 |
对象和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 我国艾滋病流行现状、流行因素及防治对策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和队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背景 |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 研究对象 |
2 调查内容 |
3 研究方法和步骤 |
4 资料整理及分析 |
5 实验室检测方法 |
6 质量控制 |
结果 |
1 南京市767例MSM基本特征 |
2 结合VCT进行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
3 南京市MSM人群HIV 发病率的估计及失访人群对发病率影响的分析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件A |
附件B |
附件C |
附件D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件E |
致谢 |
(9)2008年济南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人口学特征 |
2.2 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情况 |
2.2.1 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 |
2.2.2 获得预防艾滋病服务情况 |
2.2.3 获得艾滋病知识途径 |
2.3 性取向 |
2.4 性行为情况 |
2.4.1 初次性行为 |
2.4.2 最近6个月性行为情况 |
2.5 HIV与梅毒检测情况 |
2.6 HIV感染者有关情况 |
3 讨论 |
(10)2006-2009年济南市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常规监测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对象 |
1.2 方法 |
1.2.1 资料收集: |
1.2.2 调查内容: |
1.2.3 实验室检测: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外来妇女基本情况 |
2.1.1 外来妇女原籍所在地分布: |
2.1.2 外来妇女民族构成: |
2.1.3 外来妇女文化程度: |
2.1.4 既往婚姻史: |
2.1.5 外来妇女来济南原因: |
2.1.6 原籍工作情况: |
2.1.7 孕产史: |
2.1.8 输血、献血、吸毒史: |
2.1.9 婚外性行为情况: |
2.2 HIV抗体检测结果及感染途径 |
2.3 家庭内二代传播情况 |
2.4 HIV感染者管理 |
3 讨 论 |
3.1 外来妇女HIV感染率高 |
3.2 人口学特征影响艾滋病病毒流行 |
3.3 社会因素影响艾滋病病毒流行 |
3.4 防治策略 |
四、济南市1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职学生艾滋病相关风险意识、行为及服务需求研究[D]. 赵好.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21(02)
- [2]艾滋病患者社会适应能力干预方案的构建研究[D]. 张敏. 郑州大学, 2020(02)
- [3]天津市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HIV、梅毒、HCV感染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玥.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4]地方立法的“扩张”与“回应” ——以四个地方艾滋病防治立法为例[D]. 熊捷. 云南大学, 2019(03)
- [5]河南省HIV/AIDS自我社会适应能力及影响因素分析[D]. 刘亚柯. 郑州大学, 2019(08)
- [6]鄢陵县高中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现状调查及健康教育效果评价[D]. 李世华. 郑州大学, 2013(04)
- [7]卢湾区艾滋病流行特征及暗娼和吸毒人群艾滋病知信行研究[D]. 宋琴. 复旦大学, 2012(03)
- [8]南京市男男性行为人群高危行为干预和队列研究[D]. 李建军. 南京医科大学, 2011(11)
- [9]2008年济南市部分男男性行为人群艾滋病相关知识、性行为特征及HIV和梅毒感染状况调查[J]. 朱艳文,王美花,杨慧,徐丽芳,张昌庆,苗成林,张明玉,石志林. 预防医学论坛, 2011(02)
- [10]2006-2009年济南市外来妇女艾滋病病毒常规监测结果分析[J]. 贾卓,阮师漫,王美花,张昌庆,石志林,朱艳文,孟祥超.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