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集复用折中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MIMO,多址接入信道,广播信道,协作信道
分集复用折中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胡安国,丁杰,陈万培[1](2014)在《四节点无线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一文中研究指出讨论了一个四节点无线网络,并将该四节点无线网络划分MIMO,MAC,Broadcast,Cooperative模型。讨论了四种不同模型的DMT上界。理论结果表明该模型可获得的最大分集值为4,最大复用值为2;协作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分集值或者复用值,但是,协作并不能完全模拟MIMO系统。当复用增益较低时,协作模型与MIMO模型具有相同的DMT。当复用增益较高时,受复用增益的限制,分集增益为零。(本文来源于《现代电子技术》期刊2014年09期)
胡安国[2](2014)在《多节点协作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通信速率,在速率提高的同时需要保证通信的质量。空间的散射环境会引起信号的衰减,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MIMO系统引入空间分集可以有效地抵抗衰落。同时,MIMO系统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空间散射环境增加复用增益。本文主要建立了叁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MARC模型;第二个模型是多中继模型;第叁个是一个四节点无线网络模型。分别研究了这叁种模型的分集复用折中(DMT)。因为DMT代表着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的关系。它是在高信噪比时评价不同多天线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它具有易于处理和对比明显的优势。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本文首先建模了一个两用户协作的MARC模型,区别于与传统的MARC模型的是本文中的用户之间可以协作。本模型中所有的节点均是单天线,而且中继是全双工的工作方式。我们将该模型分为非成簇系统和两种成簇系统,这两种成簇系统分别是:成簇case one和成簇case two。分别计算了该模型在这叁种系统时的DMT上界,以及中继采用DF协议时可获得的DMT。结果表明,在成簇case one系统可以获得该模型的最佳DMT;由于复用增益的限制,协作系统只能在低复用增益时模拟MIMO系统;本文的模型比传统的MARC模型具有较好的DMT;单天线的限制使DF协议在非成簇系统以及成簇case two系统时可以获得该系统的最佳DMT。本文其次建模了一个多个中继间协作的多中继协作网络。与以往的多中继系统不同的是:本文中的多个中继之间可以相互接收和转发对方的信号。本文多中继模型中所有的节点均是单天线,而且中继采用全双工的工作方式。我们将该模型分为非成簇系统以及成簇系统,分别研究了这两种系统的最佳DMT以及中继采用DF协议时可获得的DMT。结果表明,DF协议在系统成簇时不能获得该模型的最佳DMT,在非成簇系统时可以获得该系统的最佳DMT;并且成簇系统可以模拟MIMO系统,但是由于单天线的限制使得只能模拟低复用增益时DMT。最后一个模型是四节点的无线网络模型。这个四个节点模型包括两个发送节点和两个接收节点,并且每个节点都是单天线。该模型可分为MIMO模型、广播信道、多址信道以及协作信道,我们分别研究了这四种模型的DMT,并给出了DMT的对比图。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出,广播信道和多址信道具有相同的DMT,并且在这四种系统中它们的DMT性能最差;MIMO系统的DMT性能最好;协作系统可以模拟MIMO系统,但是由于单天线限制了复用增益的值,协作系统并不能完全模拟MIMO系统。本文的工作对以后解决多天线节点以及中继采用半双工求解DMT等问题时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期刊2014-05-01)
胡安国,陈万培,乔科[3](2013)在《一种新的多中继协作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一文中研究指出考虑了一种新的多中继协作网络模型,在这种模型中,每一个中继节点都可以接收和转发其他中继节点的信息。对网络几何中成簇与非成簇的概念以及分集复用折中公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了该模型在非成簇系统、成簇系统时的分集复用折中上限以及采用DF方案时可获得的分集复用折中,并给出了4种情况下的仿真图。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在成簇时具有最佳的分集复用折中。(本文来源于《国外电子测量技术》期刊2013年11期)
赵永驰,刘静霞,李恩玉[4](2012)在《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的中断概率及分集复用折中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提高协作通信系统的频谱效率和中断性能,给出了解码转发协议下的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系统的模型。在该模型下,提出了两种数据传输模式,并分析了该两种数据传输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推导了中断概率闭式结果及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之间的关系。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的两中继解码转发协议相比,两种传输模式的中断概率性能都有较大的提高。(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应用》期刊2012年09期)
解志斌,汪晋宽,王赟,高静[5](2009)在《MIMO系统分集复用折中及自适应链路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多输入多输出技术可以增加分集阶数或系统自由度,以往研究多侧重于最大化其中一种增益,不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的性能.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链路自适应技术的分集复用折中方法.该方法以误比特率为判决准则,依据实时信道状态信息进行自适应码率、功率分配,并通过少量比特信息反馈到发送端来确定系统的工作方式.同时,为降低计算量,通过对不同工作方式下接收端信噪比边界值的近似,给出了低复杂度的次优判决准则.本文所提算法可充分利用分集、复用增益,提高系统可靠性的同时保证了较高的传输速率,具有较小的计算量,抗扰动性强.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方法相比本文提出的折中方法具有较好的性能,满足了无线通信系统实时性、快速性的要求.(本文来源于《信息与控制》期刊2009年06期)
孙伟[6](2009)在《基于分集复用折中分析的协作分集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径传播是移动无线信道的主要特征,其引起的信号幅度衰落和时延扩展是影响信号质量的主要因素。分集技术作为一种常用抗衰落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根据分集信号的产生原理可分为时间分集、空间分集、频率分集、极化分集等多种方式。其中空间分集可以与其他多种分集方式结合,因此应用更加广泛。近年来提出的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通过多天线形成MIMO信道结构,从而充分利用了空间资源,大幅度提高了信道容量。但是移动终端由于物理条件限制很难满足传统MIMO要求,于是出现了一种利用用户间协作传输来模拟多天线结构的新技术——协作分集。由于多天线技术可以同时提供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而研究又发现提高其中一种增益会导致另一种增益的下降,所以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的合理折中渐渐成为了评价分集技术的新标准。本文在现有的研究和分析基础上,分别对同步和异步条件下的几种常用协作分集技术进行了分析,主要采用误码率和分集复用折中两种指标评估协作分集技术性能。对于同步条件下的协作分集方案,本文首先对基于Alamouti发射分集的协作分集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分别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lamouti发射分集的协作方案误码率性能随着接收天线数的增加而逐渐改善,随着信号调制阶数的增加而逐渐变差。接着本文对基于正交信号的协作分集方案进行了分析,在原模型基础上考虑了当两用户到接收端信道条件不同时系统的误码率性能,并通过引入链路自适应功率控制对协作方案进行了改进,分析结果说明,链路自适应可以有效缓解“门限效应”。其次本文分别分析了两种方案的分集复用增益折中关系,得到基于Alamouti发射分集的协作分集方案的分集复用折中曲线。分析表明随着接收天线数m的增加,协作系统的分集增益逐渐提高,而复用增益无变化。对基于正交信号协作分集方案的分集复用折中关系的分析结果说明链路自适应只能改善系统的误码率性能,而不能改善分集复用折中性能。对于异步条件下的协作分集方案。本文首先对延迟分集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和分集复用折中性能进行了理论分析,得出了用中继节点等效的分布式延迟分集的误码率性能,并进行了仿真验证。接着分析了这种分布式延迟分集的分集复用折中关系,结果表明当各路延迟信号间的延时满足一定条件时,延迟分集方案能实现与同等信道传输条件的同步重复编码的协作分集相同的分集复用增益折中。其次论文对基于分布式延迟分集的异步协作分集方案的误码率性能和分集复用折中进行了分析,并对方案的延时选择和中继转发策略做了改进。分析结果表明对方案的改进可以带来一定的性能提升。针对异步协作分集的分集复用折中关系的分析表明,当分集信号的相对延时满足一定条件时,异步协作分集方案可以实现与基于中继传输的同步协作分集方案相同或更好的分集复用折中性能。论文的相关分析从误码率以及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折中关系的角度来对协作分集方案进行了评估,为协作分集方案的设计和评价提供了参考。(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09-05-01)
解志斌,汪晋宽,高静,王赟[7](2009)在《基于自适应链路技术的快速分集复用折中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天线系统误码率性能进行了深入分析,针对以往研究多侧重于分别提高系统分集增益或复用增益,未能充分利用多天线系统性能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适应码率、功率分配技术的多天线系统分集复用折中算法,并进一步给出具有较低计算量的快速折中算法.所提算法以系统误码率为准则,根据信道实时状态信息选择多天线系统工作方式,充分利用系统分集复用增益的同时提供了较好的抗扰动性能,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适于实际的通信环境.仿真结果表明与传统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周帆[8](2007)在《分组检测在MIMO信道分集复用折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MIMO 技术能够提供很好的空间分集增益和复用增益,研究两者如何更好的实现折中,在一方允许的范围内极大的优化另一方增益,使其符合应用实际需要,成为一个有意义的课题。本文分析分集复用折中理论,并将分组检测应用于 MIMO 系统,以获取更好的分集复用折中性能。(本文来源于《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期刊2007-08-01)
分集复用折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的通信速率,在速率提高的同时需要保证通信的质量。空间的散射环境会引起信号的衰减,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MIMO系统引入空间分集可以有效地抵抗衰落。同时,MIMO系统还可以利用丰富的空间散射环境增加复用增益。本文主要建立了叁个模型:第一个模型是MARC模型;第二个模型是多中继模型;第叁个是一个四节点无线网络模型。分别研究了这叁种模型的分集复用折中(DMT)。因为DMT代表着分集增益与复用增益的关系。它是在高信噪比时评价不同多天线系统的一种有效方式,而且它具有易于处理和对比明显的优势。本文的具体工作如下:本文首先建模了一个两用户协作的MARC模型,区别于与传统的MARC模型的是本文中的用户之间可以协作。本模型中所有的节点均是单天线,而且中继是全双工的工作方式。我们将该模型分为非成簇系统和两种成簇系统,这两种成簇系统分别是:成簇case one和成簇case two。分别计算了该模型在这叁种系统时的DMT上界,以及中继采用DF协议时可获得的DMT。结果表明,在成簇case one系统可以获得该模型的最佳DMT;由于复用增益的限制,协作系统只能在低复用增益时模拟MIMO系统;本文的模型比传统的MARC模型具有较好的DMT;单天线的限制使DF协议在非成簇系统以及成簇case two系统时可以获得该系统的最佳DMT。本文其次建模了一个多个中继间协作的多中继协作网络。与以往的多中继系统不同的是:本文中的多个中继之间可以相互接收和转发对方的信号。本文多中继模型中所有的节点均是单天线,而且中继采用全双工的工作方式。我们将该模型分为非成簇系统以及成簇系统,分别研究了这两种系统的最佳DMT以及中继采用DF协议时可获得的DMT。结果表明,DF协议在系统成簇时不能获得该模型的最佳DMT,在非成簇系统时可以获得该系统的最佳DMT;并且成簇系统可以模拟MIMO系统,但是由于单天线的限制使得只能模拟低复用增益时DMT。最后一个模型是四节点的无线网络模型。这个四个节点模型包括两个发送节点和两个接收节点,并且每个节点都是单天线。该模型可分为MIMO模型、广播信道、多址信道以及协作信道,我们分别研究了这四种模型的DMT,并给出了DMT的对比图。通过对比图可以看出,广播信道和多址信道具有相同的DMT,并且在这四种系统中它们的DMT性能最差;MIMO系统的DMT性能最好;协作系统可以模拟MIMO系统,但是由于单天线限制了复用增益的值,协作系统并不能完全模拟MIMO系统。本文的工作对以后解决多天线节点以及中继采用半双工求解DMT等问题时提供帮助。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集复用折中论文参考文献
[1].王锐,胡安国,丁杰,陈万培.四节点无线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J].现代电子技术.2014
[2].胡安国.多节点协作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D].扬州大学.2014
[3].胡安国,陈万培,乔科.一种新的多中继协作网络的分集复用折中[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
[4].赵永驰,刘静霞,李恩玉.两路中继协作通信的中断概率及分集复用折中性能分析[J].计算机应用.2012
[5].解志斌,汪晋宽,王赟,高静.MIMO系统分集复用折中及自适应链路实现[J].信息与控制.2009
[6].孙伟.基于分集复用折中分析的协作分集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
[7].解志斌,汪晋宽,高静,王赟.基于自适应链路技术的快速分集复用折中算法[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8].周帆.分组检测在MIMO信道分集复用折中的应用[C].2007通信理论与技术新发展——第十二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