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古代计时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浮箭漏,中国古代
古代计时器论文文献综述
施祥云,王婷[1](2019)在《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1.吕才漏刻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也称吕才漏刻。这种漏刻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叁平壶,四万分壶。以四匮注水,自夜天池,入日天池,以此相注,最后水入水海中,浮箭而上,来读取刻数。2.碑漏碑漏属辊弹漏刻的一种。南宋学者薛季宣的《浪语集》中提到:在一个高、宽各66cm的屏风上,贴着"之"字形竹管。有10个约半两重的铜弹丸,计时者(本文来源于《建筑工人》期刊2019年06期)
王婷[2](2018)在《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吕才漏刻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也称吕才漏刻。这种漏刻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叁平壶,四万分壶。以四匮注水,自夜天池,入日天池,以此相注,最后水入水海中,浮箭而上,来读取刻数。碑漏碑漏属辊弹漏刻的一种。南宋学者薛季宣的《浪语集》中提到:在一个高、宽各2尺的屏风上,贴着"之"字形竹管。有10(本文来源于《人才资源开发》期刊2018年15期)
陈宁心,原媛[3](2012)在《古代计时器——水钟》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古代计时器水钟的原理研究,利用现代的技术和材料制作了水钟.采用2种方式将匀速的水流转化为其他形式变量:一种是水滴计数法,水钟计时时长15min,累计误差6s;另一种是将匀速的水流转换成质量信号,计时时长10min,累计误差2~3s.(本文来源于《物理实验》期刊2012年02期)
莫秀秀[4](2011)在《中国古代计时器产生原因探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计时器是时间测量的工具。要想取得精确的时间测量值,必须依靠专门地、具有一定精度的计时仪器。从最古老的立表测日影长度开始,中国古代计时仪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发展演变成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等计时器。本文主要是通过古代计时器这一"物"探寻隐藏于其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分析古代计时器产生的原因。(本文来源于《艺术与设计(理论)》期刊2011年03期)
莫秀秀[5](2009)在《中国古代计时器设计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时间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对时间的测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计时工具种类非常丰富,诸如钟表、手机、腕表等,在中国古代,人们也以独特的方式把握时间,如立杆测影、下漏定昏明、凭仪辩时刻等,从而为国计民生服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计时仪器是时间测量的工具,要取得精确的时间测量值,必须依靠专门的、具有一定精度的计时仪器。从最古老的立表测日影长度开始,中国古代计时仪器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逐步发展演变成圭表、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等计时器。此外,还有油灯钟、蜡烛钟、更香等其他计时器。通过对古代计时器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些计时器除有较为实用的测时功能外,还蕴含着丰富的设计思想以及隐藏于“物”背后的文化价值观念等。本文是在对古代计时器种类、构造、原理等研究基础上,着重分析计时器的造型形式、装饰风格等,由此探究计时器这一“物”后的设计观念,如时空观、时辰观、数进制、“天圆地方”宇宙观,等等。计时器在设计过程中,还注重材料的运用与测量精度之间的关系,使材料与工艺达到完美结合。此外,在讲究科学、实用的测量基础上注重对计时器审美的追求,饰以龙纹、莲花、白兔等纹样,并体现出中国古代计时器中特有的象征意义;在结合计时器构造及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巧用木偶击鼓、击钲,来增加计时器报时的趣味性。本文将一个自然学科领域中的天文学专业课题,纳入到设计学研究范畴,在以往科学技术史中专门研究古代计时器类型的基础上,深入研究计时器产生缘由、时空观念、设计观念等,力图用交叉学科的知识,探索中国古代计时器的设计思想和观念。(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9-04-20)
李卫[6](2003)在《古代的计时器漏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钟表是不可缺少的,它为我们提供了准确的时间。但是,在古代还没有钟表的时候,人们是怎样测定时间的呢?在遥远的过去,人们根据日月星辰的出没估计时间,他们观察到阳光下树影、房影的移动,进而用“立竿见影”的方法创造了最初的“表”,时间不停地(本文来源于《人民日报海外版》期刊2003-05-12)
俞家骅[7](2002)在《重塑古代计时器 弘扬民族文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姑苏城内,有一家从事古代计时仪器和古董钟表研究复制、仿制的专业机构,即由高级工程师陈凯歌为主创办的苏州古代天文计时仪器研究所。建所不到10年,已复制、仿制了 160多种古代计时器和宫(本文来源于《中国黄金报》期刊2002-11-01)
李海,崔玉芳[8](2002)在《李兰漏刻——中国古代计时器的重大发明》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中国计时器发展史上 ,北魏道士李兰发明的秤漏和马上漏刻占有重要地位 ,国内外不少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和复制 .(本文来源于《雁北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2年02期)
李迪,邓可卉[9](1997)在《关于中国古代计时器分类系统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中国古代计时器给出了一种分类系统,共分为日晷、漏刻、机械计时器、轮漏和木漏5大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1997年04期)
管成学[10](1995)在《中国古代的计时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就不乏“惜时如金”之人。那么,古人是如何计算、掌握时间的呢?下面简要介绍的就是古代几种主要的记时器。漏刻漏是脂漏壶;刻是指刻箭。是以漏壶滴水在刻箭上表示出时刻的记时器。它的发明很早,夏、商两代已广泛使用。最初的漏壶是沉箭漏,靠漏水后水位的沉降,在刻箭上标出时刻。这种漏壶有一个明显的缺点:漏速不均匀,记时不(本文来源于《教师博览》期刊1995年11期)
古代计时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吕才漏刻唐初太常博士吕才制作的四级补偿型浮箭漏,也称吕才漏刻。这种漏刻有四匮,一夜天池,二日天池,叁平壶,四万分壶。以四匮注水,自夜天池,入日天池,以此相注,最后水入水海中,浮箭而上,来读取刻数。碑漏碑漏属辊弹漏刻的一种。南宋学者薛季宣的《浪语集》中提到:在一个高、宽各2尺的屏风上,贴着"之"字形竹管。有10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古代计时器论文参考文献
[1].施祥云,王婷.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J].建筑工人.2019
[2].王婷.中国古代有哪些计时器[J].人才资源开发.2018
[3].陈宁心,原媛.古代计时器——水钟[J].物理实验.2012
[4].莫秀秀.中国古代计时器产生原因探析[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
[5].莫秀秀.中国古代计时器设计研究[D].山东大学.2009
[6].李卫.古代的计时器漏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
[7].俞家骅.重塑古代计时器弘扬民族文化[N].中国黄金报.2002
[8].李海,崔玉芳.李兰漏刻——中国古代计时器的重大发明[J].雁北师范学院学报.2002
[9].李迪,邓可卉.关于中国古代计时器分类系统的探讨[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97
[10].管成学.中国古代的计时器[J].教师博览.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