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小鼠组织分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桔梗总皂苷,左氧氟沙星,高效液相色谱,药动学
小鼠组织分布论文文献综述
程丹丹,常念伟,白钢,侯媛媛[1](2019)在《桔梗总皂苷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小鼠血浆及组织中左氧氟沙星含量,研究桔梗总皂苷对其药动学规律及组织分布的影响。方法 180只昆明小鼠随机分为两组,组Ⅰ为单独ig左氧氟沙星78 mg/kg,组Ⅱ为同时ig桔梗总皂苷65 mg/kg与左氧氟沙星78 mg/kg,采用HPLC法测定给药5、15、30、45 min及1、1.5、2、4、8 h后的血浆及肝、肺、肾组织样品中的左氧氟沙星浓度。结果血浆中内源性物质对待测物无干扰;血浆及各组织在检测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2>0.999);方法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稳定性及提取回收率均符合生物样品检测标准;组ⅠAUC0-t为(143.593±16.56),组ⅡAUC_(0-t)为(120.339±15.542),与组Ⅰ比较,组Ⅱ的AUC明显减小,T_(1/2Z)显着缩短,T_(max)明显延长,C_(Lz/F)显着增加,Cmax及Vz/F无显着性差异;肝、肺、肾组织中左氧氟沙星浓度均迅速提高并快速消除,肺组织中消除速度最快,肺中AUC减少最为明显。结论合用时,桔梗总皂苷使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消除速率明显加快,肺组织中尤为明显,故左氧氟沙星在联合含有桔梗成分的中药治疗肺部疾病时,建议分开服用。(本文来源于《药物评价研究》期刊2019年10期)
李钊,郭湘洁,朱焰[2](2019)在《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ICR小鼠血浆和组织中卡铂含量的方法,测定卡铂在ICR小鼠体内不同时间点不同组织中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ICR小鼠24只,雌雄各半,雌雄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腹腔注射给予卡铂(60mg/kg)。分别于给药后的5min、30min、60min、240min,解剖采集不同脏器组织(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睾丸(♂)、附睾(♂)、膀胱、骨骼肌);不同时间点的不同脏器分别使用匀浆机制备组织匀浆液,匀浆液采用蛋白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并用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3μm,100×2.1mm)色谱柱进行样品分析,柱温:40℃,以乙腈(10mM甲酸铵)-水(10mM甲酸铵、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min:2%-98%B,2-2.5min:98%B,2.51-4.0min:2%B;流速:0.3ml/min;MRM检测(ESI源),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72.20→294.10 (卡铂)和m/z 376.30→298.20(内标:氘代卡铂)。结果:卡铂各组织样品2.50~500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组织均有分布,组织内浓度依次为:肺>肝≈脾≈肾>心>睾丸>卵巢>子宫>附睾>膀胱>肌肉。结论:本实验测定ICR小鼠各组织中卡铂药物浓度的方法,具有快速、稳定、专属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卡铂血浆及组织的测定。(本文来源于《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与临床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暨生殖药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培训班论文汇编》期刊2019-09-20)
罗莉娅,邓星,苟立平,汤明海,万丽[3](2019)在《UPLC-MS/MS法研究来那度胺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快速测定小鼠血浆和组织中来那度胺的浓度,并研究其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C57BL/6J小鼠腹腔给药后采集不同时间点的血浆及组织进行药代动力学分析。样品选用蛋白沉淀法处理,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BEH C_(18)(1. 7μm,2. 1mm×50 mm),流动相为乙腈-0. 3%甲酸水(40∶60),0. 5 mL·min~(-1)等度洗脱。用电喷雾电离源(ESI)正离子模式、多反应监测(MRM),选择来那度胺m/z260. 0→m/z 149. 1和内标(D3-PM) m/z 494. 2→m/z 326. 1作为监测离子对进行检测。结果来那度胺在0. 98~1000 ng·mL~(-1)线性关系良好,血浆标准曲线方程为y=9. 18×10~(-4)x-4. 64×10~(-4)(r=0. 997 5),基质效应、回收率、精密度、稀释效应、稳定性的RSD均小于15%。给药后,来那度胺在小鼠的肾、血、脾、小肠、肝等组织分布较多,其他组织中的浓度较小,尤其在脑中分布极少。结论该方法简便、准确、灵敏度高,分析时间短,可用于来那度胺在血浆及组织样品中的检测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期刊2019年14期)
郭文斐[4](2019)在《RPSA在SS2感染小鼠组织、免疫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猪链球菌2型(Streptococcus suis type 2,SS2)是人类动物源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原。核糖体蛋白SA(Ribosomal protein SA,RPSA)是一种多形性、多位点、多功能的高度保守的核糖体蛋白质,在多种细胞中广泛表达。本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工作发现RPSA介导SS2穿越血脑屏障。但是RPSA与感染相关的研究目前较少,并且关于该蛋白的组织学分布尚未有报道。RPSA分布是功能研究的基础,对感染机制与免疫互作机制非常重要。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究RPSA在SS2感染时的组织分布及其与炎症应答的关系。方法:本研究用SS2菌株JZLQ022感染ICR小鼠,利用免疫组化方法和流式细胞术分析RPSA在小鼠各个脏器的表达变化以及在外周血免疫细胞中的表达变化,同时对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对比小鼠感染SS2后的病理变化。最后,在细胞水平上,以小鼠小胶质细胞系BV2为研究对象,采用qRT-PCR技术探究RPSA与TLR的关系。结果:(1)心、肝、脑、小肠是小鼠感染SS2的主要易感器官,感染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心脏和小肠RPSA的表达在感染1d后下降明显(P均<0.01),而肝脏和脑组织在感染1d后RPSA表达升高明显,尤以脑组织为甚(P<0.001)。(2)小鼠外周血中,T细胞、B细胞以及NK细胞表面均有RPSA,其中CD4~+T细胞在感染3d后蛋白表达增多(P<0.01),而CD8~+T细胞、B细胞以及NK细胞在感染3d均呈现下降趋势(P均<0.01)。(3)BV2细胞SS2感染后TLR2、TLR5、TLR6、TLR9转录水平均显着升高(P均<0.05);以抗体封闭细胞表面RPSA再感染SS2后,TLR2转录水平下降(P<0.05),同时在BV2激活后转录增多的细胞因子IL-1β、TNF-α也表现为转录减少(P均<0.01)。结论:SS2感染后,脑组织受累最严重且RPSA表达升高最为明显,并且RPSA对TLR2的表达有促进作用,靶向封闭细胞表面RPSA可能是细菌性脑膜炎的防治方法之一,这一发现为SS2感染以及SS2脑膜炎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郝宇卉,刘志贞,刘丹,冯玉娟,解军[5](2019)在《小鼠腹白线组织中Sca-1~+成体干细胞的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背景:干细胞与经络的关系目前还停留在理论探讨阶段,亟需通过实验进行科学研究。目的:通过实验观察小鼠腹白线脂肪组织Sca-1~+成体干细胞的分布情况,为进一步探讨干细胞与任脉的关系提供实验基础。方法:选取Balb/c小鼠,通过体视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小鼠皮下胸部前正中线任脉循行部位组织形态特点。以任脉在腹部的体表标志——腹白线为研究对象,通过体视显微镜、苏木精-伊红染色、油红O染色、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腹白线组织形态特点;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多层切片观察小鼠腹白线脂肪组织Sca-1~+成体干细胞分布情况。结果与结论:①首次观察到脂肪组织呈条带状分布于小鼠皮下前正中线任脉循行部位;②首次观察到小鼠腹白线由脂肪组织构成;③首次观察到Sca-1~+成体干细胞沿小鼠任脉在腹部的体表标志——腹白线分布;④该实验只对任脉腹白线段Sca-1~+成体干细胞进行了观察,是在一个小范围的尝试,但这一尝试有可能为探讨任脉功能与干细胞功能提供实验基础与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期刊2019年17期)
范涛,梁琳,李嘉阳,李刚[6](2019)在《减蛋综合征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人工感染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观察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增殖情况以及动态变化规律,为EDSV构建载体提供理论依据与数据支持。方法选取免疫系统正常的BALB/c小鼠、T细胞免疫缺陷裸鼠(Nu)以及高度免疫缺陷小鼠(NSG)为研究对象,每品系32只,雌性,5~6周龄,经腹腔注射人工感染EDSV,分别于攻毒后1、3、5、7、14、21、28、35 d采集血清,应用间接ELISA方法进行抗体监测;选择攻毒后1、7、14、21、28 d小鼠,采集心脏、肺、肝、脾、肾、小肠、子宫、气管、食管、脑10种组织,应用荧光定量PCR相对定量比较Ct法(△△CT)进行各组织内病毒载量的检测。结果 BALB/c小鼠于攻毒后3 d即可在血清内检测到抗体的表达,14 d抗体水平达到最高,并一直维持至监测期内35 d;Nu小鼠也可于攻毒后3 d检测到抗体,表达水平较BALB/c小鼠有所降低,攻毒14 d后,Nu小鼠血清中抗体水平出现下降,至35 d抗体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NSG小鼠在整个监测过程中,抗体水平一直处于阴性状态。核酸相对定量结果显示,BALB/c小鼠感染后1 d,肝组织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达到5.45个数量级,其次由高到低依次是脾、食管、子宫、小肠、肺、气管、肾、心脏,脑组织中病毒含量最低,随感染时间的延长,各组织内病毒表达量较感染1 d均有所下降,至攻毒后28 d,肝、脾病毒表达量依然维持着较高的水平;Nu小鼠和NSG小鼠感染1 d表现为脾中病毒表达量最高,分别为3.95和4.05个数量级,其次为肝,攻毒28 d,两种小鼠体内各器官内仍可以检出阳性信号,肝、脾病毒表达量较高。结论 EDSV可刺激小鼠产生免疫应答,在免疫缺陷小鼠体内抗体水平表达量较低。该病毒在小鼠体内有肝、脾等组织嗜性,为EDSV开发成为载体以及在实验动物模型上的进一步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参考数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动物学报》期刊2019年02期)
罗玉琴,杨伟俊,阿吉艾克拜尔·艾萨[7](2019)在《毛菊苣总倍半萜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脂质体和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山莴苣素的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毛菊苣总倍半萜有效部位溶液组、脂质体溶液组和磁性纳米脂质体溶液组(加磁场)在小鼠体内不同组织器官的药物浓度;并以AUC0-12 h、平均滞留时间(MRT)和靶向效率(TE)、相对靶向效率(RTE)、靶向指数(TI)为指标评价不同剂型的靶向作用。结果尾静脉注射给药10 min后,磁性纳米脂质体组在心、肝、脾、肺、肾脏组织中山莴苣素浓度较有效部位组、脂质体组显着提高;在动物的肝部体外施加磁场,磁性纳米脂质体组肝部位的AUC0-12 h明显高于其他部位,MRT明显的延长,差异具有显着性(P<0.01);TE仅在肝部有增加,且TI大于10。结论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毛菊苣总倍半萜磁性纳米脂质体可改变药物在动物体内的分布,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提高药物在肝部位的特异性和靶向性。(本文来源于《现代药物与临床》期刊2019年01期)
俞婷婷,郑英,丁志山,郭胜才,付再林[8](2019)在《新型姜黄素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制备新型姜黄素油酸复合物肝靶向纳米粒[Cur(OA)_2-NPs],并对其小鼠体内组织分布进行研究。方法基于前期工作按最佳工艺,应用改良的溶剂挥发法制备Cur(OA)_2-NPs并进行表征;以25mg·kg~(-1)小鼠尾静脉注射Cur(OA)_2-NPs,分别于给药后0.05,0.25,0.75,2,4,6,8,12 h,经眼球取血200μL,小鼠解剖后取肝脏、心脏、脾脏、肺脏、肾脏和脑,经过液-液萃取法提取药物,HPLC测定姜黄素油酸[Cur(OA)_2]和姜黄素(Cur)的含量,分析Cur(OA)_2-NPs体内组织分布和药物释放特性;将Cur(OA)_2和DiR荧光染料包裹到mPEG_(5000)-PLGA中制得纳米粒,按Cur剂量25 mg·kg~(-1)通过静脉注射给予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于不同时间点麻醉小鼠,将其置于785 nm激发波和820 nm发射波形成的活体红外成像系统中扫描成像,研究正常小鼠和H22荷瘤小鼠体内纳米粒的肿瘤靶向性特征。结果纳米粒呈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93.39±1.71)nm,载药量为(19.35±0.12)%,包封率为(92.32±3.13)%。血浆中除脑组织外其余组织均可检测到Cur(OA)_2分布,分布迅速,Cur(OA)_2浓度4 h内从310.33μg·mL~(-1)减少到28.94μg·mL~(-1),近90%从血管中被清除,肝脏中含量最高可达368.93μg·g~(-1);肝脏、脾脏和肾脏可检测到Cur,分别为125.72,33.60,16.81μg·g~(-1),而血浆、肺脏和脑中则无。纳米粒静脉注射后2 h左右出现峰值,其中肝脏Cur(OA)_2和Cur的浓度最高;活体成像结果也表明,小鼠体内纳米粒主要分布于肝脏和肿瘤部位,肝脏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慢慢下降,而肿瘤组织8 h左右可见强烈荧光,并于12 h左右达到峰值,随后缓慢下降,且其荧光强度显着强于肝脏部位。结论本研究完善了Cur(OA)_2-NPs的评价,为进一步研究其体内抗肿瘤作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也为难溶的、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药物开发提供了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9年03期)
许笑笑,韩光,宋沛然[9](2018)在《穿心莲有效部位中穿心莲内酯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穿心莲有效部位中穿心莲内酯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予穿心莲内酯单体(223 mg/kg)和穿心莲有效部位(600 mg/kg),1. 5 h时取心、肝、脾、肺、肾、脑、胃、肠及肌肉组织,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组织中穿心莲内酯的浓度。[结果]给予穿心莲内酯单体和穿心莲有效部位1. 5 h后,穿心莲内酯在小鼠各组织中均有分布,在胃、肠中分布相对较多;给予穿心莲有效部位后,各组织(除脑外)中穿心莲内酯含量均较给予穿心莲内酯单体后高,特别是肝、肾、胃和肌肉等组织。[结论]与穿心莲内酯单体相比,小鼠对穿心莲有效部位中的穿心莲内酯吸收率更高,生物利用度更高。(本文来源于《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8年04期)
刘慧芳,高翔,赵会娟,陈胜德,孟明[10](2018)在《3种品系小鼠iNKT细胞组织特异性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3种品系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和肝脏中iNKT细胞频率及胸腺、脾脏、肝脏iNKT细胞中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差异。方法分别以DBA/1、NOD/Lt J及C57BL/6J 3种品系小鼠为研究对象,分离健康小鼠外周血、胸腺、脾脏和肝脏的淋巴细胞,采用FCM检测各组织器官中TCRβ和CD1d四聚体双阳性的iNKT细胞频率,并根据核内PLZF和T-bet的表达水平确定iNKT1和iNKT2亚群。结果 (1) 3种品系小鼠外周血中iNKT细胞频率最低,肝脏中iNKT细胞频率最高,脾脏和胸腺iNKT细胞频率介于两者之间。其中,C57BL/6J小鼠胸腺iNKT细胞频率显着低于DBA/1及NOD/Lt J小鼠,肝脏iNKT细胞频率显着高于其他2品系小鼠; NOD/Lt J小鼠脾脏、肝脏iNKT细胞频率显着低于C57BL/6J及DBA/1小鼠。(2) 3种品系小鼠胸腺iNKT细胞中iNKT2亚群占比较高,脾脏、肝脏中iNKT细胞以iNKT1亚群为主。其中,C57BL/6J小鼠胸腺iNKT2亚群比例最低; NOD/Lt J小鼠胸腺iNKT2亚群比例最高,脾脏、肝脏iNKT1亚群比例较高。结论 DBA/1、NOD/Lt J及C57BL/6J 3种品系小鼠,同一品系小鼠不同组织器官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不同品系小鼠同一组织器官iNKT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存在很大差异。(本文来源于《医学研究与教育》期刊2018年06期)
小鼠组织分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建立测定ICR小鼠血浆和组织中卡铂含量的方法,测定卡铂在ICR小鼠体内不同时间点不同组织中浓度的变化,初步探讨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特征。方法:ICR小鼠24只,雌雄各半,雌雄分别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分别腹腔注射给予卡铂(60mg/kg)。分别于给药后的5min、30min、60min、240min,解剖采集不同脏器组织(心、肝、脾、肺、肾、子宫(♀)、卵巢(♀)、睾丸(♂)、附睾(♂)、膀胱、骨骼肌);不同时间点的不同脏器分别使用匀浆机制备组织匀浆液,匀浆液采用蛋白沉淀的方式进行处理,并用液质联用(HPLC-MS/MS)检测各时间点血浆和组织器官药物浓度。采用Waters~? Atlantis T3 (3μm,100×2.1mm)色谱柱进行样品分析,柱温:40℃,以乙腈(10mM甲酸铵)-水(10mM甲酸铵、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0-2min:2%-98%B,2-2.5min:98%B,2.51-4.0min:2%B;流速:0.3ml/min;MRM检测(ESI源),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反应分别为m/z 372.20→294.10 (卡铂)和m/z 376.30→298.20(内标:氘代卡铂)。结果:卡铂各组织样品2.50~5000.00 n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精密度、准确度、稳定性均能符合生物样品分析的要求。组织分布结果表明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组织均有分布,组织内浓度依次为:肺>肝≈脾≈肾>心>睾丸>卵巢>子宫>附睾>膀胱>肌肉。结论:本实验测定ICR小鼠各组织中卡铂药物浓度的方法,具有快速、稳定、专属性高的特点,可以用于卡铂血浆及组织的测定。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鼠组织分布论文参考文献
[1].程丹丹,常念伟,白钢,侯媛媛.桔梗总皂苷对左氧氟沙星在小鼠体内的药动学及组织分布的影响[J].药物评价研究.2019
[2].李钊,郭湘洁,朱焰.卡铂在ICR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C].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基础与临床生殖药理学术研讨会暨生殖药理新技术与新方法培训班论文汇编.2019
[3].罗莉娅,邓星,苟立平,汤明海,万丽.UPLC-MS/MS法研究来那度胺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9
[4].郭文斐.RPSA在SS2感染小鼠组织、免疫细胞中的分布及其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9
[5].郝宇卉,刘志贞,刘丹,冯玉娟,解军.小鼠腹白线组织中Sca-1~+成体干细胞的分布[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
[6].范涛,梁琳,李嘉阳,李刚.减蛋综合征病毒在不同品系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J].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9
[7].罗玉琴,杨伟俊,阿吉艾克拜尔·艾萨.毛菊苣总倍半萜磁性纳米脂质体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和靶向效果[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9
[8].俞婷婷,郑英,丁志山,郭胜才,付再林.新型姜黄素纳米粒在小鼠体内组织分布的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9
[9].许笑笑,韩光,宋沛然.穿心莲有效部位中穿心莲内酯在小鼠体内的组织分布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
[10].刘慧芳,高翔,赵会娟,陈胜德,孟明.3种品系小鼠iNKT细胞组织特异性分布[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