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兼性寄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比较基因组分析,兼性胞内寄生菌,胞内寄生,usg
兼性寄生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雯[1](2018)在《布鲁氏菌等叁种兼性胞内寄生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生物信息学和比较基因组学分析等方法是根据未知基因与已知基因的同源性或根据已知功能蛋白的同源性及功能聚类推测相关基因对病原菌或致病过程的作用。通过比较基因组的分析,能够有效识别遗传物质改变,了解基因组的动态变化,从而加深对基因组的理解。种内比较基因组研究重要的内容是SNPs分析。本研究测序并组装了 4株布鲁氏菌中国分离株,并通过147株羊种布鲁氏菌菌株的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以确定布鲁氏菌中国分离株的特异性,并通过比较基因组学筛选中国菌株的特异性SNPs。结果表明,猪种和牛种中国布鲁氏菌分离株不存在特异性SNPs位点,羊种分离株鉴定9个特异性SNPs位点。全世界范围内的47株完整羊种布鲁氏菌基因组中,仅有与中国分离株亲缘较近关系和分离地点较近的5株菌株含有9个特异性SNPs位点。种内比较基因组学另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是泛基因组分析。本研究利用42株不同种属布鲁氏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泛基因组及其特征,同时利用核心基因组筛选布鲁氏菌检测的新靶标基因。泛基因组分析表明,1,710个基因簇组成核心基因组,约44%核心基因属于代谢类,约35%处于正向选择中。同时,本研究预测1,252个布鲁氏菌必需基因。检测靶标基因的筛选结果表明,179个基因簇为布鲁氏菌共有基因簇,且在常见病原菌中没有同源基因。本研究以BMNI_11818为例,检测结果表明,与IS711基因检测结果相比,其特异性更高,敏感性与bcsp31基因检测结果相似。种间比较基因组学的研究内容包括直系同源基因分析。本研究利用基因间的相似性和进化关系,分析常见病原菌中与胞内寄生相关的基因,构建基因缺失株进行验证。常见病原菌全基因组COG功能分析表明,信息存储和过程功能的基因在胞内生存中可能发挥主要作用,聚类和进化树结果显示,18个基因簇在兼性胞内寄生菌中均存在而胞外菌中不都存在,通过基因缺失研究发现沙门氏菌usg及其李斯特菌同源基因asd与胞内寄生相关。为进一步阐述胞内寄生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发现usg基因位于沙门氏菌操纵子pdxB-usg-truA-dedA中。为研究操纵子的功能,利用λ-Red重组系统分别构建基因缺失菌株,鉴定操纵子各基因与细胞内存活的关系,同时表达并纯化usg和truA蛋白并通过GSTpull-down法筛选与宿主互作蛋白。结果表明,该操纵子通过抵抗氧化环境可增强沙门氏菌胞内存活能力,truA基因在操纵子中起主要作用,H202能诱导usg和truA基因的表达。此外,动物试验表明,操纵子中除dedA外,其余基因均与沙门氏菌毒力相关。Pull-down试验未筛选到互作蛋白。综上所述,本研究分别从种内和种间比较基因组学的角度,阐述布鲁氏菌、沙门氏菌、李斯特菌等兼性胞内寄生菌中基因的共同特点和差异性,明确布鲁氏菌基因的相对保守性,并分析鉴定潜在的胞内寄生相关基因,研究结果对胞内寄生菌致病机制和防控技术研究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农业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昆[2](2006)在《兼性胞内寄生菌HLK1~T对人宿主细胞的感染和持续性寄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病原菌仍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比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结核等疾病都是由于病原菌的感染所致。而且,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大量致病菌的反复出现和耐药性的增加,对公众健康造成可怕的威胁。因此,对潜在病原菌的发现以及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当我们对K562细胞进行核型分析过程中,意外地发现K562细胞染色标本中有杆状细菌样的结构。为了排除该实验中相关实验试剂的环境细菌污染,我们严格控制了各种实验试剂和实验操作。然而,多次重复实验仍得到以上结果。因此,我们推论该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细胞内生菌。将K562细胞、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以及各种实验用试剂分别涂至基础血平板(5%绵羊血)上,置37℃孵箱中培养48~72小时,结果发现涂有K562细胞的平板上有菌落生成,而其它平板均无任何菌落形成。经多次实验证明,平板上形成的细菌集落确为K562细胞来源。只得注意的是,K562细胞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增殖能力,而且细胞培养基中无明显的细菌污染迹象。以上初步的实验结果提示,寄生在K562细胞内的细菌可能是一种新的细胞内生菌,因为目前已明确的能寄生在人类细胞内的胞内寄生菌在细胞内会大量繁殖,因此感染的细胞不能健康生长。由于该菌可能是一种新的胞内寄生菌,就有必要明确该菌在细菌分类中的地位,以及该菌的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部分:HLK1~T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对细菌的分类鉴定是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为明确HLK1~T的分类地位及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562细胞中分离获得(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06-04-01)
庞家智,R,P,Singh,S[3](1992)在《CIMMYT抗兼性寄生菌小麦的培育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一般情况下,高产、稳产二者均于品种的抗病性有关。普通小麦育种的目的是培育具有持久抗性水平的高产稳产种质资源,根据CIMMYT的多年经验以及种质资源在世界的表现已经表明,壳针孢菌(Septoria spp.)、镰刀菌(Fusarium spp.)和长孺孢菌(Helminthosporium spp.)是最主要的小麦兼性寄生病原物。本文介绍了CI-MMYT培育抗这些病原物的小麦种质资源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世界农业》期刊1992年07期)
冯书章[4](1984)在《动物兼性胞内寄生菌的免疫》一文中研究指出慢性细菌性感染严重地威胁着动物健康及食品生产,这类疾病大都与兼性胞内寄生菌有关。这些兼性胞内寄生菌不仅能够侵染实质细胞,更重要的是它们能够存活在网状内皮系统的专职吞噬细胞内,从而有效地摆脱宿主的正常防御作用,致使机体防御体系难以控制它们。对这类细菌的免疫学研究,不但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而且有助于人们揭示免疫反应,尤其是细胞免疫反应的实质。(本文来源于《兽医大学学报》期刊1984年04期)
兼性寄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前,病原菌仍是人类健康最大的威胁之一,比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腹泻、肺结核等疾病都是由于病原菌的感染所致。而且,新的细菌感染性疾病的不断出现,以及大量致病菌的反复出现和耐药性的增加,对公众健康造成可怕的威胁。因此,对潜在病原菌的发现以及病原菌致病机理的研究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人红白血病细胞系K562细胞被广泛用于实验室的研究。当我们对K562细胞进行核型分析过程中,意外地发现K562细胞染色标本中有杆状细菌样的结构。为了排除该实验中相关实验试剂的环境细菌污染,我们严格控制了各种实验试剂和实验操作。然而,多次重复实验仍得到以上结果。因此,我们推论该细胞中可能存在一种细胞内生菌。将K562细胞、RPMI 1640完全培养基以及各种实验用试剂分别涂至基础血平板(5%绵羊血)上,置37℃孵箱中培养48~72小时,结果发现涂有K562细胞的平板上有菌落生成,而其它平板均无任何菌落形成。经多次实验证明,平板上形成的细菌集落确为K562细胞来源。只得注意的是,K562细胞能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增殖能力,而且细胞培养基中无明显的细菌污染迹象。以上初步的实验结果提示,寄生在K562细胞内的细菌可能是一种新的细胞内生菌,因为目前已明确的能寄生在人类细胞内的胞内寄生菌在细胞内会大量繁殖,因此感染的细胞不能健康生长。由于该菌可能是一种新的胞内寄生菌,就有必要明确该菌在细菌分类中的地位,以及该菌的基本的生物学特性。 第一部分:HLK1~T的分离和鉴定 目的:对细菌的分类鉴定是了解其生物学功能和特性的基础。为明确HLK1~T的分类地位及其基本生物学特性,该研究从人红白血病细胞系562细胞中分离获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兼性寄生论文参考文献
[1].杨晓雯.布鲁氏菌等叁种兼性胞内寄生菌比较基因组分析及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18
[2].张昆.兼性胞内寄生菌HLK1~T对人宿主细胞的感染和持续性寄生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庞家智,R,P,Singh,S.CIMMYT抗兼性寄生菌小麦的培育方法[J].世界农业.1992
[4].冯书章.动物兼性胞内寄生菌的免疫[J].兽医大学学报.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