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车检测论文-贾丽娟

实车检测论文-贾丽娟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车检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疲劳,实车,高速公路,方向盘转角

实车检测论文文献综述

贾丽娟[1](2017)在《基于实车方向盘操作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疲劳驾驶是交通事故的关键诱因,尤其是在高速公路条件下,单调的驾驶环境使驾驶员疲劳加剧,最终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因此,开发面向实车应用的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对于安全驾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实车实验的危险性,以往的研究多是基于驾驶模拟器进行研究。本课题组前期在模拟器上的研究为本文进行实车疲劳检测研究提供了实验经验及数据分析方法。本文开展实车疲劳实验,获取实车实验数据,把握实车实验条件下的疲劳驾驶现象、分析疲劳驾驶的操作特征,提取样本在时域和频域上的疲劳指标,并在候选指标集的基础上,筛选出最优特征指标集,设计SVM分类器,开发面向实车应用的驾驶员疲劳检测算法。本文首先依托实验车golf7在快速路上开展了基于实车的疲劳驾驶实验。采集方向盘转角、车速等实验数据以及驾驶员面部视频。采用基于面部视频的专家主观评分法对样本数据打分,构建了驾驶员状态数据样本集。当前研究普遍基于驾驶行为变量的时域特征进行疲劳辨识,缺乏对操作行为参数频域特征的分析,因此本文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两个方面分析实车实验中疲劳驾驶特征。在疲劳驾驶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快速路和驾驶模拟器实验数据分别从时域和频域中提取了77个定量化的疲劳指标。为了避免所选指标与疲劳相关度较低或指标间相互依赖会降低分类器性能,本文采用前向序列浮动选择算法(sequential forward floating selection,SFFS)对指标全集进行优选,并分别以Fisher和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分类器的交叉验证准确率为指标优选准则,得到不同指标筛选条件下的10轮10倍交叉验证准确率。结果表明SVM分类器的检测精度对样本的依赖性较低,且准确率较高。为了进一步提高疲劳检测的精度,采用联合优化的方法对分类器参数与指标集进行优化,得到不同SVM参数下的最优指标子集和最高准确率。对于快速路疲劳实验数据,对SVM参数和指标集联合优化后,得到最佳惩罚权重C为8,最佳RBF(radial basis function)核函数的参数?为4,最高疲劳检测准确率达到了89.27%。最后,为了验证以上算法的有效性,基于golf7实验车在高速公路上进行了疲劳驾驶实验,对高速公路数据进行样本疲劳评分、指标提取及优选、参数联合优化后,得到了81.82%的交叉验证准确率,表明该算法可以对疲劳状态进行有效检测。(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期刊2017-05-01)

钱永产,赵海山[2](2015)在《基于zigBee的工程车辆实车性能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工程车辆实车现场检测,兼具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评估等功能于一体,操作便捷、运行稳定、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率高、精度可靠。可解决工程车辆实车性能检测技术方法落后的问题,为工程车辆安全运行、检测维护提供准确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 总第3辑)》期刊2015-10-01)

樊頔鹄,林敏,郭斌,陆艺[3](2013)在《一种实车离合器操纵机构检测评价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离合器的力学特性在实车检测中仅仅依靠特性曲线相关特征点的位置作为其评价依据,未能充分利用特性曲线所给出的信息,进而可能导致出现误判的现状,提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新方法通过分析离合器操纵机构阻尼在正程与回程之间的关系,发现离合器力学特性正程回程的算术平均值曲线与几何平均值曲线分处无阻尼曲线的上下方.经由试验与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获取离合器无阻尼力学特性曲线,通过比较叁条曲线是否满足应遵循的位置关系来判别离合器是否合格.实验结果表明,新方法的评价结果正确,且由于较充分地运用了特性曲线所给出的信息,从而大大降低了出现误判的概率.(本文来源于《中国计量学院学报》期刊2013年01期)

郑权[4](2012)在《汽车离合器扭矩实车动态检测系统》一文中研究指出轴扭矩的测量是离合器测试分析、质量检验和再开发研究的一个重点也是难点。本文从离合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出发,采用电阻应变片为扭矩传感器,通过无线数据传输技术,设计了一种能够实时动态的测量离合器扭矩的检测系统。本文采用Labview软件开发平台设计数据采集、存储和显示系统。根据扭矩传感器输出电压与扭矩实测值的换算公式,设计了扭矩传感器的子VI程序。并且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设计数据处理程序。通过将系统应用在标定的实验台架上,得到的数据的相对误差为<1.0%满量程误差,并且重复性误差为<2%,线性度为0.57%。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精度和抗干扰性。为离合器制造厂商和整车厂家在车辆运行的情况下判定离合器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春理工大学》期刊2012-03-01)

张超,于大海[5](2009)在《离合器实车动态检测系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离合器原理出发,采用无线传输技术,设计一种能实时动态遥测离合器分离与结合过程中的扭矩、转速和温度的系统。软件部分采用Labview设计,能给出扭矩测试曲线及温升特性曲线等,并能给出判别结果。本系统的设计为整车厂家和离合器生产厂家在工况情况下判别离合器性能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长春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10期)

税绍军,陈翀[6](2004)在《车用叁元催化器故障诊断系统和实车检测装置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作者在汽车的机外排放控制装置———叁元催化器的失效原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汽车叁元催化器故障诊断系统。该方案主要是检测发动机排气的参数和催化器的转化效率 ,通过这些特征参数诊断催化器故障。同时 ,对本系统采集的数据进行了分析 ,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四川工业学院学报》期刊2004年S1期)

魏林,韩树,张小明,乔新勇,武东民[7](2003)在《基于遥测扭矩的比油耗实车检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比油耗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柴油机的技术状况。通过实车检测柴油机比油耗原理和方法的研究 ,表明利用遥测测功和涡轮流量计同步测量燃油流量是实车测量柴油机比油耗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来源于《铁道机车车辆》期刊2003年S1期)

实车检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ZigBee技术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实现对工程车辆实车现场检测,兼具信息采集、处理、传输和评估等功能于一体,操作便捷、运行稳定、检测速度快、数据准确率高、精度可靠。可解决工程车辆实车性能检测技术方法落后的问题,为工程车辆安全运行、检测维护提供准确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车检测论文参考文献

[1].贾丽娟.基于实车方向盘操作特征的疲劳驾驶检测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2017

[2].钱永产,赵海山.基于zigBee的工程车辆实车性能检测系统[C].新教育时代(2015年10月总第3辑).2015

[3].樊頔鹄,林敏,郭斌,陆艺.一种实车离合器操纵机构检测评价方法[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13

[4].郑权.汽车离合器扭矩实车动态检测系统[D].长春理工大学.2012

[5].张超,于大海.离合器实车动态检测系统的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09

[6].税绍军,陈翀.车用叁元催化器故障诊断系统和实车检测装置的研究[J].四川工业学院学报.2004

[7].魏林,韩树,张小明,乔新勇,武东民.基于遥测扭矩的比油耗实车检测技术研究[J].铁道机车车辆.2003

标签:;  ;  ;  ;  

实车检测论文-贾丽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