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混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科技创新平台,科技创新体制,来源多元化,举国体制,国家战略需求,科研组织,科研管理体制,国家创新体系,学术道德,集中力量办大事
混合治理论文文献综述
吴伟[1](2019)在《探索混合治理机制 激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活力》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合治理既能够发挥层级治理的稳定性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体制优势,又能发挥市场治理的灵活性和企业主体的调节作用,有助于实现资源来源多元化、创新成果快速转移转化。近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11-08)
麦强,陈学钏,郭亚男,安实[2](2019)在《复杂性视角下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混合治理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武器装备发展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砝码。但武器装备种类多样,研制项目迥异,如何构建与其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治理模式,避免政策偏差和"一刀切"问题是当前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复杂性特征的基础上,从信息不完备性和行为多样性两个维度,将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分为简单、信息复杂、行为复杂及系统复杂四种类型,并总结出不同种类项目的治理需求。同时,在治理模式供给方面,本文分析了科层制和市场制两种基本治理机制在拓扑结构、信息及行为属性的优劣特征。基于治理需求和供给的适应性匹配思想,通过科层制和市场制的组合机制设计了针对四种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混合治理模式即计划激励型治理模式、计划竞争型治理模式、开放竞争型治理模式和开放培育型治理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项目治理措施。本文旨在提出符合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特点的治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由平台化向体系化发展。本研究是一种理论分析和模式构建,有必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本文来源于《公共管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何秀[3](2019)在《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混合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兴起,科学、技术、工程日趋交叉融合,大跨度学科交叉、跨主体协同创新的科研组织在科技创新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虽已进行了多年探索,但仍面临资源来源渠道单一、体制机制僵化、管理运行效率不高等困境,封闭、低效、僵化的科研组织治理已无法应对日益复杂、综合、交叉的重大科技创新任务。与此同时,全球范围内以美国国家实验室为代表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正从一体化治理模式走向混合治理模式,新型研发机构通过市场化运行机制激活体制机制进而形成居于层级治理和市场治理的中间形态。混合治理模式有助于实现资源来源多元化、创新成果的便捷转移转化和创新组织过程的自组织机制形成,进而激励多种创新要素聚焦于重大创新需求并提升协同创新绩效。然而这些成功实践目前尚较零散,且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混合治理内在机制尚不明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结构化、理论化和系统化深入探讨。本研究选择阿贡国家实验室、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之江实验室四个案例开展案例研究。根据已有文献梳理出混合治理的委托-代理关系、权威、适应、约束、激励等维度,提炼出混合治理的具体表征。并结合混合组织的治理机制,构建起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混合治理机制,包括决策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适应机制,这四个机制既充分发挥了层级制的稳定性,又能够充分发挥市场高能激励,协同多个治理主体以应对重大科技创新需求。最后,本研究结合当前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治理现状,从完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鼓励形成多元经费投入格局、创新人才管理和激励机制、深化考核和评估机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五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本研究的贡献在于:从混合治理视角,深入国内外情境进行比较分析,基于当前我国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窘境,着力探讨提升其创新绩效的治理机制,进而为我国走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治理困境提供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9-05-01)
陈伟光,袁静[4](2019)在《混合治理:全球产业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全球产业链治理的理论主要关注私人行为体主导治理的功能,然而有必要重新审视国家行为体在全球产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球产业治理呈现出从私人治理走向由跨国公司、多元利益相关者和国家构成多元治理主体的混合治理趋势。本文建立了全球产业治理的一个基本分析框架,对全球产业中私人行为体和国家行为体的治理作用进行梳理,厘清全球产业混合治理中行为体的互动关系,分析全球产业混合治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以提出中国参与全球产业治理的策略。(本文来源于《国外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黄胜忠,伏红勇[5](2019)在《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社会交换、信任困境与混合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中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双方"关系"入手,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对双方间的社会交换关系进行了分析,运用信任博弈理论探讨了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的信任行为。研究发现,在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中,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存在依存关系、权威关系和竞争关系;由于资源禀赋的强异质性以及治理机制的缺失,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之间存在信任困境。依据合作社不同发展阶段的公司社员与农户社员间的关系交换程度,可以采用契约治理与关系治理相结合的混合治理机制,促进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农业经济问题》期刊2019年02期)
李玉峰[6](2017)在《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浅谈》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资源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在绿色金融发展的过程中,已实现了金融结构的全面优化与升级,而且发展的方式明显改变。但需要注意的是,绿色金融的风险管控问题始终存在,需要及时采取措施予以解决。基于此,本文以绿色金融作为研究对象,阐述其存在的风险管控问题,并创新性地提出了混合治理模式,希望对绿色金融风险管控工作有所补益。(本文来源于《中国商论》期刊2017年25期)
赵红梅[7](2017)在《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不同类型企业减排策略选择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中最重要的温室气体,碳减排工作是缓解温室效应的一项重要措施,也是当前科学研究热点之一。对我国而言,节能减排仍是今后一段时间面临的紧迫任务。企业作为主要经济污染体,政府采用一定的环境政策对其进行规制成为必然的减排途径。本文基于我国即将建立的全国统一碳交所的现状,提出了一种基于“碳排放权交易政策、碳税政策,补贴政策”的混合治理框架,依据市场失灵、外部性等理论将市场中的企业类型进行划分,大致分为完全竞争市场中的对称型企业、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占据不同市场份额的不对称型企业、由于减排技术创新产生技术溢出效应的企业。并将企业减排行为进行阶段的划分,研究选择实施环境政策对企业不同阶段减排行为产生的激励和影响,重点探讨了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补贴政策对不同类型企业减排产生的激励影响。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以对称型企业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的政府-企业四阶段动态博弈模型,通过逆推归纳法求解和数值模拟分析均衡状态下叁种环境政策对政府-企业决策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政府要设定合理的碳排放权总量,否则混合治理框架失效,而碳补贴政策的实施能够较好的平衡碳税和碳交易政策对企业最优生产产量的抑制作用,提升整体的经济活跃度;第二,将市场势力因素引入到企业的博弈策略中,拓展了传统研究只针对的完全竞争市场中对称型企业,通过构建不同补贴政策下的两阶段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市场势力的存在对企业减排决策行为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拥有市场势力的企业具有较高的排放率且在市场势力的作用下,退税补贴政策对规模小、高成本的企业产生更高的生产激励;第叁,本文将企业由于技术创新而产生的技术溢出因素考虑在内,弥补了传统研究对于技术溢出率因素的忽略,构建了企业间合作和竞争两种情形下的政府-企业叁阶段动态博弈模型,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合作情形下产生的最优减排水平优于企业竞争情形,且合作情形下的减排水平与技术溢出率呈现正向相关的关系,因此政府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鼓励企业间进行研发合作,从而提高整体的减排水平和社会福利。(本文来源于《山东科技大学》期刊2017-04-11)
王向南[8](2017)在《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的形势,绿色金融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促进了金融结构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但如何解决绿色金融实践的风险管控问题,已成为绿色金融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因此,针对绿色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治理绿色金融风险的制度安排和有效模式十分必要。政府、金融机构和企业及第叁方应共同探究多边协作、混合治理的方式和路径,明确不同参与主体的功能定位和操作模式,分析推进绿色金融发展的制度保障问题,构建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激励约束综合治理系统。(本文来源于《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丁黎黎,赵红梅,王晓玲[9](2017)在《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的企业减排行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碳排放交易、碳税、碳减排补贴叁种环境政策为基础,构建了一种混合治理框架,以期探讨环境规制命令型政策与市场型政策相互影响下的激励效果。通过建立政府和减排企业间的叁阶段博弈模型,给出了在混合治理框架下,企业减排技术投资、碳排放权拍卖、产量决策与叁种环境规制政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论显示:一是当碳减排补贴与碳排放交易混合使用时,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存在增强了碳减排补贴环境政策对减排企业的激励程度;二是碳税和碳排放交易的混合使用使得政府在确定碳排放权的最终出清价格时需要考虑碳税率的影响,比传统碳排放权拍卖市场的出清价格要低;叁是政府制定的碳排放权总量不能过低,否则混合治理框架将失效。(本文来源于《系统工程》期刊2017年02期)
黄路路[10](2017)在《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混合治理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在我国兴起并得到快速的发展。然而从工程项目实践中来看,传统的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即业主—总承包企业—分包商)均通过合同治理方式进行项目管理,致使业主对于分包商的牵制力不强,一旦出现分包商违约导致项目失败,就会出现风险回流业主的现象。现实中针对此种情况出现了一种业主—总承包企业—下属工区的项目治理模式来解决风险回流业主的问题。由此,本文以委托代理理论、项目治理理论、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础,运用因子分析、扎根理论等方法对该种混合治理机制进行深入剖析。最终得出业主与总承包企业之间的合同治理机制、总承包企业内部的科层治理机制,并通过二者的耦合得到了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的混合治理机制以及止逆风险回流业主的路径,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以委托代理理论和项目治理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梳理前人研究成果,依据项目的控制权配置、风险分担、报酬激励等,从合同治理中的内在机制与外在机制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理论分析结果设计调查问卷,运用因子分析方法对其进行验证,最终得到合同治理机制维度。其次,运用文献分析法梳理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企业内部的企业管理模式与方式,以此界定总承包企业和下属工区之间的“责、权、利”。通过机制设计、制度安排、合理授权等使总承包企业与下属工区之间形成有效的科层关系。最终得出总承包企业内部的科层治理机制维度。最后,以业主-总承包企业之间的合同治理机制、总承包企业内部的科层治理机制为基础,运用扎根理论方法对相关企业和人员进行访谈,构建出大型工程项目混合治理机制,并对其作用路径、治理策略以及治理的关键点进行了分析阐述,最终得出大型工程项目风险回流业主的两条止逆路径,即风险内化和风险自留。综上,本文通过构建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混合治理机制得到了止逆风险回流业主的两条路径。一方面,为项目治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另一方面,为大型工程项目的业主与总承包商在工程实践中提供一个决策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津理工大学》期刊2017-02-01)
混合治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武器装备发展是军队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国际战略博弈的重要砝码。但武器装备种类多样,研制项目迥异,如何构建与其发展需求相适应的治理模式,避免政策偏差和"一刀切"问题是当前武器装备研制项目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在梳理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复杂性特征的基础上,从信息不完备性和行为多样性两个维度,将武器装备研制项目分为简单、信息复杂、行为复杂及系统复杂四种类型,并总结出不同种类项目的治理需求。同时,在治理模式供给方面,本文分析了科层制和市场制两种基本治理机制在拓扑结构、信息及行为属性的优劣特征。基于治理需求和供给的适应性匹配思想,通过科层制和市场制的组合机制设计了针对四种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的混合治理模式即计划激励型治理模式、计划竞争型治理模式、开放竞争型治理模式和开放培育型治理模式,并提出不同类型项目治理措施。本文旨在提出符合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特点的治理模式,有助于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武器装备研制项目由平台化向体系化发展。本研究是一种理论分析和模式构建,有必要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进行实证检验。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混合治理论文参考文献
[1].吴伟.探索混合治理机制激发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活力[N].科技日报.2019
[2].麦强,陈学钏,郭亚男,安实.复杂性视角下武器装备研制项目混合治理模式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9
[3].何秀.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混合治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9
[4].陈伟光,袁静.混合治理:全球产业治理的一个分析框架[J].国外社会科学.2019
[5].黄胜忠,伏红勇.公司领办的农民合作社:社会交换、信任困境与混合治理[J].农业经济问题.2019
[6].李玉峰.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浅谈[J].中国商论.2017
[7].赵红梅.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不同类型企业减排策略选择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7
[8].王向南.绿色金融风险管控的混合治理模式分析[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7
[9].丁黎黎,赵红梅,王晓玲.环境政策混合治理框架下的企业减排行为[J].系统工程.2017
[10].黄路路.大型工程项目总承包模式混合治理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7
标签:科技创新平台; 科技创新体制; 来源多元化; 举国体制; 国家战略需求; 科研组织; 科研管理体制; 国家创新体系; 学术道德; 集中力量办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