芪龙颗粒论文-陈伊芮

芪龙颗粒论文-陈伊芮

导读:本文包含了芪龙颗粒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芪龙颗粒,肺气虚证,变应性鼻炎,IL-4

芪龙颗粒论文文献综述

陈伊芮[1](2018)在《芪龙颗粒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4及鼻腔黏膜TLR-2表达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以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鼠全身及鼻部局部行为学的改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鼻黏膜TLR-2(Toll-like Receptor 2,TLR-2)含量变化来探讨芪龙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芪龙颗粒临床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四组分别为:空白组、模型组、芪龙颗粒组、辛芩颗粒组(阳性药物对照组)。查阅相关文献后复制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先复制肺气虚型模型,再复制AR模型),造模成功后,治疗组予以芪龙颗粒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辛芩颗粒灌胃,空白组及模型组予以等容积温生理盐水灌胃。药物灌胃2周,观察模型大鼠的一般行为学与鼻部症状改变。麻醉下取股动脉血检测血清IL-4的含量,断头处死大鼠取出鼻黏膜,检测鼻黏膜中TLR-2的表达。结果: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造模成功,除空白组外,其余各造模组大鼠有明显的抓鼻、喷嚏、流涕及活动量减少,拱背蜷卧,反应迟钝,精神萎靡不振,咳喘、呼吸急促,毛发变黄、枯槁、个别脱毛,进食减少等症状。各造模组较空白组鼻部症状累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周后两组大鼠鼻部症状累计评分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全身及鼻部症状也均得到改善,芪龙颗粒组与辛芩颗粒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IL-4:模型组血清中IL-4含量较空白组明显升高,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颗粒组与辛芩颗粒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黏膜TLR-2:模型组TLR-2呈高表达,与空白组相比,差异有非常显着的统计学意义(P<0.01);芪龙颗粒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芩颗粒组与模型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龙颗粒可有效改善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全身及鼻部症状,可减少血清IL-4含量及降低TLR-2在鼻黏膜中的表达。IL-4、TLR-2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发展,芪龙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血清IL-4、以及鼻黏膜TLR-2的表达而发挥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4-01)

樊利[2](2017)在《芪龙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课题旨在以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鼠全身一般情况与鼻局部行为学的改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变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及鼻腔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来探讨芪龙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芪龙颗粒临床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组、模型组、芪龙颗粒组、辛芩颗粒组(阳性对照组)。依据刘氏造模法复制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治疗组予以芪龙颗粒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辛芩颗粒灌胃,模型组予以等容积温生理盐水灌胃。药物灌胃2周,观察大鼠模型的鼻部症状与行为学改变。麻醉下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IL-17、IL-23的含量,断头处死大鼠取出肺组织、鼻腔粘膜,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模型复制成功后,大鼠有明显的挠鼻、喷嚏、流鼻涕及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皮毛脱落、枯槁无光泽,气喘等症状。各造模组较空白组鼻部症状累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周后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全身及鼻部症状均减轻,两组大鼠鼻部症状累计评分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IL-17、IL-2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颗粒组较辛芩颗粒组比较,IL-17血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芩颗粒组较芪龙颗粒组与空白组,IL-23血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龙颗粒可有效改善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表现,能有效抑制鼻腔粘膜、肺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可减少IL-17、IL-23在血清中的表达;IL-17、IL-23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芪龙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血清IL-17、IL-23的表达而发挥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4-01)

郑洋,陈信义[3](2014)在《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NSCLC高凝状态的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NSCLC高凝状态的疗效,并进行比较。方法:将NSCLC高凝状态患者,按1:1:1的比例随机分为叁组: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对照组,连续用药14天后评价各组药物的疗效。结果:(1)芪龙颗粒组治疗后的FIB、DD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2)芪蛭颗粒组治疗后的DD、ANG、CI较治疗前下降(P<0.05),K较治疗前延长(P<0.05),FIB、DD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P<0.05)。(3)芪龙颗粒组与芪蛭颗粒组治疗后的各项疗效观察指标在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1)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均可以改善NSCLC高凝状态,芪蛭颗粒的疗效优于芪龙颗粒。益气活血的方药选用得当可以用于治疗NSCLC高凝状态。(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07-25)

王珍珍,郭晓青,董青,侯丽[4](2014)在《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51例NSCLC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7例、芪龙颗粒组17例、芪蛭颗粒组17例。对照组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分别同时口服芪龙颗粒1袋/次、2次/日及芪蛭颗粒1袋/次、2次/日,连服2周。观察叁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小板参数(PLT、MPV、PDW)、血凝相关指标(PT、TT、APTT、FIB、DD、FDP)变化情况。结果:组内比较:PLT、MPV、APTT、PT、T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DD、FDP值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龙颗粒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治疗后较治疗前FIB、DD、FDP值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比较:芪龙颗粒组与芪蛭颗粒组、芪龙颗粒组与对照组FIB比较,统计学有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与对照组FDP、D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可改善NSCLC高凝状态部分相关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期刊2014-07-25)

郑洋[5](2014)在《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比较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第一部分:通过回顾性临床研究,探索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实验室诊断标准,并对血栓弹力图仪指标、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评价,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医生对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识别率。第二部分:通过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液高凝状态和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进行比较性研究。方法第一部分:以住院的恶性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栓弹力图仪相关指标、血常规相关指标、凝血试验相关指标为观察指标,制定调查表,收集病例。以血栓弹力图仪测得的结果为参照,分析不同标准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发病率、灵敏度和特异度,探讨适用于临床、简便易行的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实验室诊断标准,并用Fisher判别分析各项指标在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中的价值。第二部分:以门诊及住院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并符合气虚血瘀证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血小板相关指标、凝血试验相关指标、血栓弹力图仪相关指标、中医气虚血瘀证症状积分及KPS评分为观察指标,按1:1:1的比例将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叁组: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对照组,连续用药14天后评价各组药物的疗效。结果第一部分:纳入统计分析的恶性肿瘤患者共132例。(1)用血栓弹力图仪(TEG)筛选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发病率为37.12%。(2)①凝血酶原时间(PT)缩短>3s;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3s;③纤维蛋白原含量(FIB)>4g/dL;④D-二聚体含量(DD)>300ug/L;⑤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以满足上述2项或2项以上为标准筛选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测得的发病率为38.64%,灵敏度为71.4%,特异度为80.7%。(3)用Fisher判别对全部观察指标,包括R、K、ANG、MA、 CI、WBC、HGB、PLT、MPV、PDW、PT、APTT、TT、FIB、DD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到诊断方程:6.8×K+1.8×MA-3.3xR>100,该诊断方程测得的发病率为38.64%,灵敏度为91.8%,特异度为92.8%。(4)用Fisher判别对除TEG指标以外的其它指标包括WBC、HGB、PLT、MPV、PDW、PT、APTT、TT、FIB、DD在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诊断中的价值进行分析,得到诊断方程:8.1×PLT+O.7×DD-36.8、APTT>1000,该诊断方程测得的发病率为32.58%,灵敏度为63.3%,特异度为85.5%。第二部分:纳入统计分析的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并符合气虚血瘀证患者共61例,其中芪龙颗粒组21例,芪蛭颗粒组20例,对照组20例。(1)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观察指标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差异(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体倦乏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芪龙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有效率为66.7%,生活质量疗效判定21例患者均为稳定。(2)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DD、PDW, ANG、CI值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K值较治疗前延长(P<0.05);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面色晦暗、体倦乏力、疼痛、肌肤甲错、肢体麻木、头目眩晕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KP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但升高的幅度无临床意义。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气虚血瘀证的有效率为60%,生活质量疗效判定20例患者中1例改善,19例稳定。(3)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FIB、DD值、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芪龙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无显着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但高出的幅度无临床意义。(4)芪龙颗粒组与芪蛭颗粒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实验室观察指标、中医气虚血瘀证症状总积分、KPS评分在两组间的比较中经统计学分析均无显着差异(P>0.05)。结论第一部分:(1)通过TEG筛选:①反应时间(R)<5min;②凝固时间(K)<lmin;③α角(ANG)>72°;④曲线的最宽距离(MA)>70mm。满足上述任何1项,可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2)通过血常规和凝血试验筛选:①凝血酶原时间缩短(PT)>3s;②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缩短>3s;③纤维蛋白原含量(FIB)>4g/dL;④D-二聚体含量(DD)>300ug/L;⑤血小板计数(PLT)>300×109/L。满足上述2项或2项以上者,建议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3)通过诊断方程筛选:8.1×PLT+0.7×DD-36.8x APTT>1000,满足上述方程,建议作为临床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的参考标准。(4)在诊断恶性肿瘤血液高凝状态时,TEG的价值要优于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TEG的各项指标中R、K、MA的价值要优于ANG、CI,且K>R>MA;血常规及凝血试验相关指标中APTT、DD、PLT的价值要优于FIB、WBC、HGB、MPV、PDW PT、TT,且APTT>PLT>DD。第二部分:(1)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均可以改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改善气虚血瘀证候,缓解相关的临床症状。(2)在改善NSCLC血液高凝状态、治疗气虚血瘀证方面,芪蛭颗粒的疗效优于芪龙颗粒。(3)芪龙颗粒与芪蛭颗粒对NSCLC血液高凝状态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无改善作用。(4)益气活血的方药选用得当可以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血液高凝状态。(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王珍珍[6](2014)在《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观察“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对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影响,探讨益气活血类中药在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治疗中的作用。2.方法本课题入选51例有效病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为叁组:芪龙颗粒组17例,芪蛭颗粒组17例,对照组17例。予常规抗肿瘤和对症支持治疗。芪龙颗粒组同时冲服芪龙免煎颗粒1袋/次,2次/日,连服2周;芪蛭颗粒组同时冲服芪蛭免煎颗粒1袋/次,2次/日,连服2周。分别于治疗前1天及治疗第15天2个访视点收集资料,评价指标包括实验室指标(血小板参数及血凝指标)、中医血瘀症状积分变化、KPS评分。3.结果①血小板参数:叁组组间比较PLT、MPV、PDW,P均>0.05,统计学无差异;芪蛭颗粒组治疗前后PDW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②血凝指标(APTT、PT、TT)叁组组间、组内比较APTT、PT、TT、P>0.05,无统计学差异。③血凝指标(FIB):芪龙颗粒组治疗前4.39(1.15)至治疗后3.83(0.90),P<0.05;芪蛭颗粒组治疗前4.05(1.14)至治疗后3.26(0.77),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前4.42(1.13)至治疗后4.62(1.75),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芪龙颗粒组3.83(0.90)与芪蛭颗粒组3.26(0.77)、芪龙颗粒组3.83(0.90)与对照组4.62(1.75)FIB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④血凝指标(DD):芪蛭颗粒组治疗前404(594.5)降至治疗后352(519.5)、对照组治疗前496(433.5)升至治疗后552(524.5),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352(519.5)与对照组552(524.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⑤血凝指标(FDP):芪蛭颗粒组治疗前5.6(7.85)至治疗后5.20(5.90),对照组治疗前7.90(7.6)至治疗后8.90(8.25),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5.20(5.90)与对照组8.90(8.25)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⑥中医症状评分:芪龙颗粒组、芪蛭颗粒组治疗前后体倦乏力、舌暗瘀斑、中医症状总分比较,P<0.05有统计学差异;芪龙颗粒组与对照组、芪蛭颗粒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体倦乏力、舌暗瘀斑、中医症状总分),P<0.05,有统计学差异。⑦中医症状疗效评价:芪龙颗粒组中医症状总缓解率41.1%较对照组0%比较、体倦乏力缓解率58.8%较对照组11.7%比较、舌暗瘀斑缓解率35.3%较对照组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芪蛭颗粒组中医症状总缓解率52.9%较对照组0%比较、体倦乏力缓解率58.8%较对照组11.7%比较、舌暗瘀斑缓解率47.0%较对照组0%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⑧KPS评分:叁组治疗前、治疗后KPS评分比较,叁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均>0.05,无统计学差异。4.结论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在改善NSCLC高凝状态方面具有一定疗效,体现在芪龙颗粒组能降低FIB值,芪蛭颗粒组能降低FIB、DD、FDP值,芪蛭颗粒较芪龙颗粒降低FIB值更具有优势;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均能降低患者气虚血瘀证症状总评分,具体体现在患者体倦乏力、舌暗瘀斑的改善。(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4-05-01)

刘瑶,彭顺林,尹红,邓婧,李菁[7](2012)在《芪龙颗粒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1和IL-4水平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芪龙颗粒治疗变应性鼻炎(AR)的疗效机制。方法:将自由喂养1周大鼠,按雌雄随机分为4组,即空白对照组,肺气虚型AR模型组,芪龙颗粒组,阳性药物辛芩颗粒组,每组15只。用刨花烟熏的基础上,以卵清蛋白致敏造成肺气虚型AR大鼠模型,予以芪龙颗粒(20 g.kg-1)、辛芩颗粒(20 g.kg-1)治疗2周,采用免疫荧光法检测大鼠血清IL-1,IL-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1,IL-4[(127.67±4.58),(106.87±2.04)ng.L-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组(P<0.01),芪龙组IL-1,IL-4[(86.95±4.54),(74.35±2.63)ng.L-1],辛芩组[(104.61±3.85),(88.67±2.06)ng.L-1]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1),芪龙组水平明显低于辛芩组(P<0.01)。结论:芪龙颗粒可降低肺气虚型AR大鼠血清IL-1,IL-4水平,可能是治疗肺气虚型AR的作用机制之一。(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2年14期)

张宇[8](2011)在《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证候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1目的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efractory 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 RITP)是指对采用多种治疗方案,特别是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脾脏切除术治疗无效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例。临床治疗难度大,目前尚没有标准的治疗方案,多采用西药单独或联合应用,虽能取得一定疗效,但疗效不稳定,易复发,毒副作用大,并且治疗费用昂贵,临床难以普及运用。我们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RITP是以“气虚血瘀”为主要病机变化的难治性疾病。并依据相关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以及既往应用基础性研究成果拟定治疗RITP的有效方剂芪龙颗粒。本研究希望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原则,观察芪龙颗粒治疗RITP临床中医证候变化。2方法根据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原则,芪龙组根据RITP常规治疗方案,给予芪龙颗粒。对照组在使用常规治疗方案的同时,并加用与芪龙颗粒外包装相同的安慰剂。4周为一疗程,连续观察3疗程。3结果3.1根据RITP中医疗效标准:芪龙组痊愈0例,显效11例,有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77.42%。对照组痊愈1例,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64.7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3.2治疗后两组病例临床中医症状积分:治疗1、2、3月后,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疗前比较均有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组气短懒言、倦怠自汗、血瘀、舌象在治疗3月时与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组治疗3月后出血症状分级与疗前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析中医舌象时,治疗2月与0月的差值比较时,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芪龙组较对照组有明显的优势。4结论芪龙颗粒治疗RITP临床中医症状积分及中医疗效不明显。但其对中医症状和体征有缓解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1-05-01)

朱国庆,张宇,李冬云[9](2010)在《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益气活血中药复方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RITP)的临床疗效及临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原则,2007年5月至2009年10月四家医院门诊或住院共纳入病例71例。治疗组35例,对照组36例。在原治疗基础上予以芪龙颗粒或安慰剂。4周为一疗程,共3疗程,观察临床表现、出血症状、外周血象、骨髓象、肝肾功能、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7.74%,对照组为47.06%。从上病例中筛选出在整个疗程期间未用西药仅应用芪龙颗粒或安慰剂治疗的39例病例。治疗组20例,有效14例,总有效率70.00%;对照组19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31.6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用药3月后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较前改善,血小板上升,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升高。芪龙颗粒对肝、肾功能和心电图等无不良影响。结论:芪龙颗粒治疗RITP临床有效,并具有较好的临床安全性。(本文来源于《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期刊2010-10-01)

李冬云,李万辉,朱国庆,陈信义[10](2010)在《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实施管理体会》一文中研究指出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课题是国内首次进行的以中药为主治疗RITP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研究。研究实施中的难点有RITP的诊断标准及伦理学的要求等,解决方法引入了全分析集,而临床试验的双盲法及依从性也是研究实施中需重视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医药管理杂志》期刊2010年06期)

芪龙颗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本课题旨在以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大鼠全身一般情况与鼻局部行为学的改变,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7(IL-17)、白细胞介素-23(IL-23)含量变化,模型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及鼻腔粘膜病理形态学改变来探讨芪龙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可能作用机制,为芪龙颗粒临床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4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即:空白组、模型组、芪龙颗粒组、辛芩颗粒组(阳性对照组)。依据刘氏造模法复制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后,治疗组予以芪龙颗粒灌胃,阳性对照组予以辛芩颗粒灌胃,模型组予以等容积温生理盐水灌胃。药物灌胃2周,观察大鼠模型的鼻部症状与行为学改变。麻醉下股动脉取血检测血清IL-17、IL-23的含量,断头处死大鼠取出肺组织、鼻腔粘膜,观察其病理形态改变。结果: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模型复制成功后,大鼠有明显的挠鼻、喷嚏、流鼻涕及精神不振、反应迟钝,皮毛脱落、枯槁无光泽,气喘等症状。各造模组较空白组鼻部症状累计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给药2周后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全身及鼻部症状均减轻,两组大鼠鼻部症状累计评分较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IL-17、IL-23的表达均明显升高,较空白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较芪龙颗粒组及辛芩颗粒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芪龙颗粒组较辛芩颗粒组比较,IL-17血清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辛芩颗粒组较芪龙颗粒组与空白组,IL-23血清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龙颗粒可有效改善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行为学表现,能有效抑制鼻腔粘膜、肺组织中炎细胞的浸润,可减少IL-17、IL-23在血清中的表达;IL-17、IL-23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发病,芪龙颗粒可能是通过调控血清IL-17、IL-23的表达而发挥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芪龙颗粒论文参考文献

[1].陈伊芮.芪龙颗粒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4及鼻腔黏膜TLR-2表达的影响[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8

[2].樊利.芪龙颗粒治疗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制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3].郑洋,陈信义.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NSCLC高凝状态的疗效观察[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2014

[4].王珍珍,郭晓青,董青,侯丽.芪龙颗粒、芪蛭颗粒影响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相关指标的临床研究[C].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二届岐黄论坛——血液病中医药防治分论坛论文集.2014

[5].郑洋.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高凝状态的比较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6].王珍珍.芪龙颗粒、芪蛭颗粒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7].刘瑶,彭顺林,尹红,邓婧,李菁.芪龙颗粒对肺气虚型变应性鼻炎大鼠血清IL-1和IL-4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2

[8].张宇.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证候观察[D].北京中医药大学.2011

[9].朱国庆,张宇,李冬云.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C].全国中西医结合血液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10

[10].李冬云,李万辉,朱国庆,陈信义.芪龙颗粒治疗难治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研究实施管理体会[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0

标签:;  ;  ;  ;  

芪龙颗粒论文-陈伊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