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沉积充填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物源,碎屑组分,砾石组分,构造活动
沉积充填论文文献综述
靳亚勤,杨栋栋,蒋飞虎,靳锟锟[1](2019)在《东濮凹陷碎屑岩沉积充填特征及变化对构造活动的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濮凹陷为渤海湾盆地西南端的一陆相断陷湖盆,具有砂层薄、粒度细和非均质性显着的沉积特征。盆地在古近系的沉积演化受频繁构造活动影响显着。通过研究古近系沙河街组碎屑岩尤其是盆缘的砾岩特征,分析不同构造变革期沉积物组成类型特征及变化,明确不同时期沉积充填对断裂活动的响应:盆地形成初期兰聊断裂的活动,东西两侧物源类型差异小,组成相对单一,均以中生界碎屑岩为主;随着构造活动频发和流域面积的增加,在沙叁下文西、卫西、观城、马寨、马厂和叁春集等断裂活动,湖盆水体加深,并出现多个沉降中心,东西两侧沉积体系和物源组成发生变化,砾石成分显示西侧物源中上古生界碎屑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中生界火山岩和太古界基底变质岩逐渐增加,东侧上古生界物质比例增加;沙叁中长垣断层和黄河断层活动造成南北差异显着,出现多源混合,砾石成分复杂度最高;至沙二期北部文东、卫东、文明寨等断层活动,东部洼陷沉降幅度增加,东侧近源物质大量充填砾石成分以上古生界碎屑岩和下古生界碳酸盐岩为主。沉积物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各时期构造活动的强弱记录了盆地的演化历史,对认识同沉积断裂活动影响下储层砂体的发育及烃源岩的展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9年29期)
杨文杰,胡明毅,邓庆杰,元懿[2](2019)在《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二段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石岭组气藏条件良好,但由于其初始裂陷期的深部地层构造复杂、钻井资料有限,严重制约了火石岭组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深化对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调研研究区沉积构造背景,充分利用叁维地震资料,建立了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深层火石岭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苏家屯地区火二段划分为1个叁级层序SQ2,在叁级层序内部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SQ2-1、SQ2-2、SQ2-3,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对其沉积相类型、空间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SQ2-1至SQ2-3沉积时期为盆地初始裂陷期,研究区两侧控盆断裂持续活动,断陷湖盆由单断式向双断式演变,湖盆不断扩张,沉积体系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火二段以断陷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扇叁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扇叁角洲沉积受断裂坡折带控制显着,不同沉积体系在空间展布上分带明显,呈现出中部凹陷带湖相沉积、东西断阶带扇叁角洲相沉积的特征;纵向演化上,总体表现出湖盆持续扩张,水体不断加深,沉积物粒度向上变细的特征。根据苏家屯地区火二段的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的沉积模式,可指导该区后续的油气勘探。(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6期)
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3](2019)在《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鄂尔多斯地区在奥陶纪处于华北克拉通板块的西南边缘地区。由于受秦岭—祁连—贺兰叁叉裂谷系开裂—聚合作用的影响,奥陶纪鄂尔多斯地区与华北克拉通已开始出现明显构造与沉积作用的分异,突出表现为奥陶纪沉积期鄂尔多斯东部大规模膏盐岩沉积层的发育。古构造分析表明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总体呈现为"叁隆—两坳—一古陆"的古构造分布格局;奥陶纪经历了冶里—亮甲山期的早期边部海侵、马家沟期振荡性的整体沉降海侵以及平凉—背锅山期的西南边缘快速沉陷的古地理演化过程,表现出较强的阶段性演化特征。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整体的沉积充填作用具有以下重要特征:一是受中央古隆起控制、东西向沉积分异明显;二是随时代演进,早中期以内源沉积为主,晚期则以混源或陆源碎屑沉积为主;叁是西南边缘沉积巨厚,是奥陶纪最为活跃的构造沉降区。(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黄芸,梁舒艺,夏雨,李艳平,谷新萍[4](2019)在《准噶尔盆地滴北凸起早石炭世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钻井、测井、地震、古生物及地化分析资料,研究了准噶尔盆地滴北凸起早石炭世构造环境、沉积充填特征及其油气地质意义。结果表明,滴北凸起早石炭世发育半地堑式伸展断陷,发育海相复理石建造并发育海底火山喷发岩,具备烃源岩的发育环境。泉5井最新的地化分析表明,该区烃源岩发育且成熟度高,为好—较好烃源岩;这个结果改写了滴北凸起石炭系烃源岩成熟度低、无勘探潜力的认识。依据克拉美丽气田"近源隆控"的成熟勘探模式,提出滴北凸起发育"源储一体"和"近源隆控"2种模式,明确了有利勘探区带。(本文来源于《古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邓秀芹,张文选,李文厚,孙勃,周新平[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叁迭统沉积充填特征与延长组低品位含油气系统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构造-沉积耦合特征入手,分析中—晚叁迭世鄂尔多斯内陆拗陷盆地的沉积充填特征,建立"夹心千层饼"式沉积充填结构模式,着重研究低品位石油资源的类型与分布特征、沉积作用对低品位石油资源分布的控制作用,并从源储组合类型、不同类型资源分布、成藏动力、含油丰度与规模等方面对比分析低品位油气藏的特征。研究认为,延长组低品位资源为多类型混合共生资源,具有立体迭置成藏的特征;以湖盆中部长7为"核心",向上、下地层及两侧地区,低品位资源由非常规页岩油气、致密油逐渐变成特低渗、中低渗透油藏,含油丰度呈现出逐渐降低的趋势。(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4期)
张朝锋[6](2019)在《巴颜喀拉盆地叁迭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巴颜喀拉盆地叁迭系是古特提斯洋演化的直接记录,通过对叁迭系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的研究,可以恢复青藏高原古特提斯洋叁迭纪的演化过程,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以可可西里、不冻泉-治多和玛沁-甘孜地区叁迭系剖面为重点研究对象,通过岩石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等的综合研究,分析了巴颜喀拉盆地的沉积充填、物质来源以及构造特征,建立了盆地演化模型,初步取得以下认识。1.巴颜喀拉盆地叁迭纪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可可西里地区沉积相为浅海相-半深海(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不冻泉-治多地区为深海相-浅海相-半深海相-深海相-浅海(海陆交互)相;Dickinson砂岩碎屑叁角图中,叁迭系砂岩位于碰撞造山物源区,地球化学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显示大陆岛弧和活动大陆边缘为主的特征,表明盆地叁迭纪处于古特提斯洋俯冲消减,东昆仑陆缘弧与北羌塘被动大陆边缘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2.地球化学研究表明东昆仑造山带为巴颜喀拉盆地叁迭系的重要物源区,古流向和碎屑锆石年龄谱系研究显示,盆地有四个物源区。木孜塔格-布喀达坂-不冻泉地区叁迭纪古流向以SE和SSE向为主,碎屑锆石年龄谱系中前寒武纪和345~300 Ma年龄不明显,表明物源来自东昆仑造山带。玛多-达日地区叁迭纪古流向以SE和SW向为主,碎屑锆石谱系与东昆仑和西秦岭地区相似,物源来自东昆仑-西秦岭造山带。若尔盖-松潘-理塘地区古流向以SW向为主,物源来自扬子陆块西部。治多-玉树-甘孜地区古流向以NW向为主,下-中叁迭统碎屑锆石1110~820 Ma年龄突出,上叁迭统2149~1750 Ma年龄不显着、1000±100 Ma年龄特征明显,物源来自羌塘陆块和义敦岛弧。3.依据航磁特征,可将巴颜喀拉盆地及邻区划分为塔里木陆块(南部)、羌塘陆块、扬子陆块(西部)、秦-祁-昆造山带和巴颜喀拉盆地五个磁性构造单元。盆地东部松潘-甘孜地区东缘显示为NE走向的高正磁异常区,异常强度、形态与西秦岭地区相似,中-西部为低的正磁异常,该区磁性基底可能由元古宇变质岩系构成;可可西里-不冻泉-玉树地区为正负变化的块状弱磁场区,磁性基底可能由中-新元古界变质岩系构成。4.根据沉积充填和构造特征,结合区域地质演化,将巴颜喀拉盆地划分为晚二迭世-早叁迭世残洋盆地和中叁迭世-晚叁迭世边缘前陆盆地两个演化阶段;盆地叁迭系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山运动,早印支运动构造样式主要为紧闭褶皱、稀疏但普遍发育的韧性剪切构造和透入性强片理化带,晚印支运动主要为逆冲推覆构造、极为发育的韧性剪切带和褶皱构造,燕山运动以宽缓的开阔褶皱和稀疏的断层为特征,喜山运动主要表现为差异性、间歇式抬升。(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铁肖永[7](2019)在《房县盆地沉积体系及充填模式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鄂西房县盆地发育一套湖盆——河流相陆源碎屑沉积地层,该套地层具有岩相变化快、厚度不稳定、可对比性不强,受构造控制明显、化石稀少等特点,文章依据野外调查成果,系统分析房县盆地岩石地层单位的岩性岩相和地层接触关系,同时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特征,对房县盆地沉积体系及充填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蚕业》期刊2019年06期)
梁志凯,李卓,高凤琳,姜振学,刘冬冬[8](2019)在《陆相断陷湖盆地层划分及沉积充填模式——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岭断陷是松辽盆地规模最大的一个断陷,随着页岩气勘探的兴起,长岭断陷沙河子组被证实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勘探潜力,然而前人对长岭断陷层的基础研究较少。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沙河子组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对比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岩心、录井、测井以及地震资料对沙河子组的层序地层和沉积体系进行识别和划分,总结出3种不同构造样式的沉积充填模式。研究认为长岭断陷南部地区沙河子组可划分为1个二级层序、3个叁级层序,并在层序内部识别出高水位体系域(HST)、湖侵体系域(TST)、低水位体系域(LST),建立了该区层序地层格架。在沉积过程中,沙河子组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扇叁角洲、水下扇、湖泊等多种沉积相类型,该时期无论是在陡坡带还是在缓坡带,均受到构造以及物源供给的影响较大,均以发育扇叁角洲沉积为主,湖泊相发育比较有限。依据不同的构造、沉积特征,将长岭断陷南部地区的沉积充填总结为多米诺式半地堑型层序沉积充填样式、滚动半地堑型层序沉积充填样式、非对称地堑型层序沉积充填样式这3类。其中前2种均出现巨厚页岩的发育,第3种由于两边坡度较陡,沉积物容易垮塌充填到深洼陷部位,页岩不发育。(本文来源于《能源与环保》期刊2019年05期)
程银行[9](2019)在《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松辽盆地晚白垩世(K_2)以来的火山—沉积建造保存相对较为完整,全面记录了盆的构造演化过程。论文针对松辽盆地大规模构造反转时限和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不确定性,以及构造反转与盆地内部砂岩型铀成矿是否相关等两个科学问题开展工作。对盆地南部不同构造单元内的26个油田钻孔采集了126件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样品,主要分布于地堑、地垒,样品深度在1500-4000 m,获得107件有效测年结果,显示出,松辽盆地在晚白垩世以来存在2个构造演化阶段。第一阶段是晚白垩世—古新世(70-50Ma)整体构造隆升。主要表现为(1)沉积相由湖相变为河流相。上白垩统四方台组、明水组开始沉积成岩期,碎屑物粒度开展逐渐变粗,到了古新世盆地未接受沉积,缺失了白垩纪末期至古近纪地层,表明该时期始终处于抬升剥蚀阶段。(2)基性岩浆活动相对强烈。自88-50Ma断断续续持续活动,表明持续伸展构造背景。(3)裂变径迹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的构造隆升事件在整个盆地不同构造单元均有发生,具有普遍性。第二阶段是渐新世—中新世(40-10Ma)构造反转。主要表现为(1)该阶段在松辽盆地内部分沉积物较少,部分地区仅零星沉积了中新统大安组和泰康组。(2)基性岩浆活动较弱。(3)褶皱构造、逆冲断裂构造强烈发育。这一阶段最明显的构造特征是大规模北东向褶皱和逆冲断裂构造非常发育,在盆地内部形成一系列北东向褶皱隆起和坳陷,被大安组、泰康组角度不整合覆盖。盆地南缘15.6±0.7Ma左行逆冲走滑断裂,标志着这一时期挤压构造背景。(4)锆石、磷灰石裂变径迹年代学成果资料显示,这一时期不同构造单元的隆升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盆地南部隆升时间较早,盆地西北部较晚,典型北东向断层上盘经历的构造隆升事件主要有80–50Ma和40-10Ma两个阶段构造隆升,而断层下盘并未记录40-10Ma的事件,表明断层两盘在在后一构造阶段的隆升速度不同,造成了松辽盆地由早期的正断层转变后逆断层。同时裂陷区和断垄区也明显不同,前者经历了前述两期构造事件,而后者仅经历了早期的构造事件,表明松辽盆地在后一构造事件期间并非同时经历。2个阶段太平洋板块活动明显不同。第一阶段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向为北北西向,俯冲角度较大,第二阶段板块俯冲方向由北北西向转变为北西西向,这种转变过程始于50±0.9Ma,持续到41.5±0.3Ma,与裂变径迹测年资料在50-40M构造热事件间歇相吻合。鉴于松辽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构造反转与松辽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成矿年龄吻合,首次提出了末次隆升构造制约了盆地内地浸砂岩型铀矿形成的认识。(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期刊2019-05-01)
陈林,陆永潮,林卫兵,邢凤存,陈平[10](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综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的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震以及分析测试资料,研究了长8油层组的层序地层格架、沉积特征、沉积充填的空间展布及层序控制下的沉积演化模式。结果表明,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在长7油层组—长8油层组层序的低位体系域,进一步可划分为6个准层序组,15个准层序。层序地层对比表明,长8油层组在空间上分布稳定,无明显厚度变化,地形起伏较小,发育湖盆边缘缓坡层序构成样式。沉积砂体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较低,粒度结构具有二段性,为快速堆积产物并发育波浪改造的沉积构造,具有牵引流色彩的密度流沉积特征,沉积中可见浅水虫孔、植物根迹等,总体指示浅水叁角洲环境。沉积物具有受季节性气候变化控制的多期洪泛密度流沉积特征。沉积充填的垂向、剖面和平面展布特征显示,在坡缓、浅水和快速堆积的环境下,叁角洲前缘区水道在前缘区频繁分叉改道,从而形成网结化前缘分布样式。其中,在长8油层组沉积早期为叁角洲主建设进积时期,水道限定性强,河道砂坝广泛垂向迭置;在长8油层组沉积晚期,在湖平面上升的背景下,物源供给能力减弱,研究区内叁角洲河流建设作用弱化,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受较强地改造,沉积物粒度变细,砂体的横向片状展布性增强,以加积作用、进积作用为主。整体上,长8油层组记录了一套完整的水退到水进的陆相湖盆低位充填序列。(本文来源于《石油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沉积充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石岭组气藏条件良好,但由于其初始裂陷期的深部地层构造复杂、钻井资料有限,严重制约了火石岭组勘探开发进程。为了深化对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演化特征的认识,调研研究区沉积构造背景,充分利用叁维地震资料,建立了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深层火石岭组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将苏家屯地区火二段划分为1个叁级层序SQ2,在叁级层序内部划分出3个四级层序SQ2-1、SQ2-2、SQ2-3,并在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下对其沉积相类型、空间展布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研究认为:SQ2-1至SQ2-3沉积时期为盆地初始裂陷期,研究区两侧控盆断裂持续活动,断陷湖盆由单断式向双断式演变,湖盆不断扩张,沉积体系分布范围逐渐扩大;火二段以断陷沉积为主,主要发育扇叁角洲和湖泊2种沉积相类型,扇叁角洲沉积受断裂坡折带控制显着,不同沉积体系在空间展布上分带明显,呈现出中部凹陷带湖相沉积、东西断阶带扇叁角洲相沉积的特征;纵向演化上,总体表现出湖盆持续扩张,水体不断加深,沉积物粒度向上变细的特征。根据苏家屯地区火二段的沉积演化规律,建立了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的沉积模式,可指导该区后续的油气勘探。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沉积充填论文参考文献
[1].靳亚勤,杨栋栋,蒋飞虎,靳锟锟.东濮凹陷碎屑岩沉积充填特征及变化对构造活动的响应[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9
[2].杨文杰,胡明毅,邓庆杰,元懿.小型断陷湖盆初始裂陷期沉积充填演化特征——以松辽盆地梨树断陷苏家屯地区火二段为例[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邵东波,包洪平,魏柳斌,蔡郑红,武春英.鄂尔多斯地区奥陶纪构造古地理演化与沉积充填特征[J].古地理学报.2019
[4].黄芸,梁舒艺,夏雨,李艳平,谷新萍.准噶尔盆地滴北凸起早石炭世沉积充填特征及油气地质意义[J].古地理学报.2019
[5].邓秀芹,张文选,李文厚,孙勃,周新平.鄂尔多斯盆地中—上叁迭统沉积充填特征与延长组低品位含油气系统的关系[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6].张朝锋.巴颜喀拉盆地叁迭纪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D].西北大学.2019
[7].铁肖永.房县盆地沉积体系及充填模式探究[J].广东蚕业.2019
[8].梁志凯,李卓,高凤琳,姜振学,刘冬冬.陆相断陷湖盆地层划分及沉积充填模式——以松辽盆地长岭断陷沙河子组为例[J].能源与环保.2019
[9].程银行.松辽盆地晚白垩世以来沉积充填及构造演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9
[10].陈林,陆永潮,林卫兵,邢凤存,陈平.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长8油层组层序地层特征及沉积充填模式[J].石油学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