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张俊峰,高亮,李春辉,屈子程,康保林

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张俊峰,高亮,李春辉,屈子程,康保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馈风电机组,自适应控制,电压跌落深度,串联动态电阻

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文献综述

张俊峰,高亮,李春辉,屈子程,康保林[1](2019)在《基于转子串联动态电阻的自适应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基于转子串联电阻实现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的保护方式,在阻值选择时转子电流的限制效果与故障期间功率可控性之间存在矛盾的问题,通过对转子串电阻保护的理论分析,提出一种结合故障期间自适应选择转子串联电阻阻值和切换转子变换器控制模式的低电压穿越方案,能够实现根据电压跌落深度选择串联阻值且于不同故障区间内自适应切换阻值的串联动态电阻,使整个故障过程中风机处于受控状态,故障穿越更平稳,具有更好的暂态特性。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本文来源于《水电能源科学》期刊2019年02期)

邹志策,张玉荣,雷一,姚骏,李杨[2](2018)在《基于转子多阶串联动态电阻的DFIG自适应LVRT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转子串联动态电阻(SDR)保护虽然能解决转子并联撬棒保护接入导致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期间无功缺额增加、机组失控及电磁转矩过冲等问题,但其大阻值反复投切的方式会导致机组电磁转矩振荡剧烈、定子阻尼减弱及可控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多阶串联动态电阻(MS-SDR)的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分析了MS-SDR保护原理及其投切对DFIG暂态过渡的影响机理,并根据故障不同阶段控制目标划分,制定了MS-SDR的分级-分阶段投切控制策略,同时为抵消MS-SDR投入导致定子磁链衰减变慢的负面影响,设计了改进的磁链有源衰减控制策略。采用MATLAB/Simulink在不同电网电压跌落深度下对主动式撬棒、传统SDR和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比较和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故障初始过流、过压及电磁转矩过冲峰值,而且还能降低故障持续阶段保护投切引起的暂态振荡幅度,并加快机组恢复稳定速度。最后通过11 k W DFIG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仪器仪表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詹立新,周凯[3](2015)在《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电阻自适应在线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无轴承异步电机悬浮性能受转子电阻变化影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悬浮力指令观测的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电阻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分析了转子电阻变化对转矩绕组气隙磁链辨识影响的机理,并利用悬浮控制系统中悬浮力指令对转矩绕组气隙磁链敏感的特性,通过对悬浮力指令的实时观测实现转子电阻自适应在线辨识。搭建了无轴承异步电机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转子电阻自适应在线辨识方法后,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径向位移峰峰值降低了60%。(本文来源于《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5年10期)

赵海森,杜中兰,刘晓芳,王庆[4](2014)在《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能够实时准确地获取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电阻,提出一种将递推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 method,RLS)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model reference adaptive system,MRAS)相结合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该方法首先推导基于dq0坐标系下标准最小二乘法形式的电机参数辨识模型,采用带遗忘因子的递推最小二乘算法辨识得出电机电感参数;然后将上述辨识得到的电感值作为基于瞬时无功功率的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中的电机常数,并采用基于波波夫超稳定性理论设计的PI自适应律,实现不同运行状态下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以一台5.5 kW异步电机为例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文中方法适用于转速波动明显且转子电阻变化较大的复杂运行工况,且具有计算量少、准确度高以及较好的动态跟踪辨识性能;进行不考虑温升与考虑温升的转子电阻在线辨识实验对比,验证了文中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电机工程学报》期刊2014年30期)

黄进,赵力航,刘赫[5](2013)在《基于二阶滑模与定子电阻自适应的转子磁链观测器及其无速度传感器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感应电机高性能矢量控制需求,设计一种基于Super-Twisting二阶滑模理论的转子磁链观测器,并提出以其观测结果作为参考模型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方案。该观测器属于非线性滑模观测器,充分利用了辅助滑模面,因而对电机转子电阻变化以及外部扰动具有良好的鲁棒性,且反应速度优于传统电压型转子磁链观测器。而Super-Twisting理论无法处理的定子侧参数变化与扰动问题,则由并行定子电阻辨识机构进行修正。实验证明,转子磁链观测结果的相位和幅值较为准确。整套控制方案的有效性也经由仿真和实验得到验证。(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3年11期)

任振华[6](2012)在《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异步电机转子电阻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交流电力牵引优异的性能,国内外先进的大功率电力机车都已淘汰直流传动,采用叁相异步电机交流传动。间接矢量控制具有优良的动态性能,广泛的应用于异步电机的传动控制中,但是其控制性能受转子电阻参数的影响。本文通过对转子电阻的在线辨识,提高了异步电机间接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简要介绍了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的基本理论,对转子电阻变化对矢量控制的稳态和动态影响做了详细分析。由异步电机的电压方程,推导得到无功功率模型,将不含有转子电阻信息的模型作为参考模型,将含有转子电阻信息的模型做为可调模型,通过自适应机构,动态辨识转子电阻。改进了传统的电压型磁链观测器,将观测的q轴磁链与理想的磁链进行比较,通过模型自适应结构,辨识出转子电阻的实际值。文中详细分析了两种MRAS辨识方法的原理,给出了原理框图和自适应规律。针对提出的转子电阻辨识方案,设计了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转子电阻辨识的异步电机矢量控制系统。介绍了电机控制器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并给出了部分框图和软件流程图。运用Matlab软件,对基于无功功率的MRAS转子电阻辨识矢量控制系统和基于q轴磁链的MRAS转子电阻矢量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并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和实验都验证了转子电阻辨识方案的有效性。最后,分析对比了两种方案,对各自的优缺点进行了总结。(本文来源于《北京交通大学》期刊2012-06-01)

巫庆辉,伦淑娴[7](2010)在《基于定转子电阻误差补偿的感应电动机自适应逆解耦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于具有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慢时变等特征的异步电动机调速系统,实现定子磁链与电磁转矩的高精度动态解耦是提高系统性能的关键.首先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建立感应电动机的积分逆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基于定、转子电阻误差补偿的感应电动机自适应逆解耦控制方法,将补偿后的积分逆模型串联到对象的输入端建立广义被控对象.复杂的感应电动机调速系统被解耦成电磁转矩与定子磁链的两个独立回路,利用线性系统理论分别对独立回路进行综合设计,实现定子磁链和电磁转矩对各自给定值的渐近跟踪.利用Matlab进行了仿真实验,实验结果验证了建议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孟庆铸,赵志广,赵宇龙[8](2008)在《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自适应理论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电阻辨识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矢量控制系统的性能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动机参数的准确测量,而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阻在运行中由于温升、集肤效应等原因,往往是电机控制系统中变化最为明显的参数之一。怎样快速、准确地辨识异步电动机的转子电阻,以提高整个控制系统的鲁棒性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转子电阻辨识方法。以瞬时无功功率作为模型,通过自适应调节得到所需的转子电阻参数。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准确、快速辨识转子电阻,并且提高了系统的鲁棒性。(本文来源于《微电机》期刊2008年03期)

赵镜红,张俊洪[9](2007)在《未知负载和转子电阻的交流感应电机自适应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自适应观测控制器设计了叁相交流感应电机调速系统,该控制器在未知电机转子电阻和负载及不需要测量磁链情况下,可同时且不受限制地单独控制电机转速(转矩)和磁链.控制器只测量转速、电压和电流信号自适应估计磁链和未知参数.用该控制方法设计了两相坐标轴磁场定向电机模型,系统不存在非线性,因此适合离散化和DSP系统的数字实现.(本文来源于《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期刊2007年03期)

张兴华[10](2005)在《基于自适应转子电阻估计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具有自适应转子电阻估计器的感应电机的逆解耦控制方法。首先通过非线性状态反馈获得感应电机的逆系统,将感应电机这个多变量、非线性、强耦合的对象动态解耦成转速与转子磁链两个二阶子系统;然后,采用模型参考自适应系统(M RA S)理论来设计转子电阻估计器,在线估计时变的转子电阻,从而保证在整个电机运行区域内,转速与磁链之间的输入输出解耦关系不变;最后,分别设计线性控制器对转速与磁链子系统进行闭环控制。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控制方案具有优良的动态和静态性能,且对电机参数变化具有强鲁棒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05年11期)

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转子串联动态电阻(SDR)保护虽然能解决转子并联撬棒保护接入导致的双馈感应发电机(DFIG)低电压穿越期间无功缺额增加、机组失控及电磁转矩过冲等问题,但其大阻值反复投切的方式会导致机组电磁转矩振荡剧烈、定子阻尼减弱及可控性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转子多阶串联动态电阻(MS-SDR)的自适应低电压穿越控制策略,分析了MS-SDR保护原理及其投切对DFIG暂态过渡的影响机理,并根据故障不同阶段控制目标划分,制定了MS-SDR的分级-分阶段投切控制策略,同时为抵消MS-SDR投入导致定子磁链衰减变慢的负面影响,设计了改进的磁链有源衰减控制策略。采用MATLAB/Simulink在不同电网电压跌落深度下对主动式撬棒、传统SDR和自适应控制策略进行了仿真比较和综合性能评估。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不仅能有效抑制故障初始过流、过压及电磁转矩过冲峰值,而且还能降低故障持续阶段保护投切引起的暂态振荡幅度,并加快机组恢复稳定速度。最后通过11 k W DFIG实验平台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参考文献

[1].张俊峰,高亮,李春辉,屈子程,康保林.基于转子串联动态电阻的自适应双馈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方案[J].水电能源科学.2019

[2].邹志策,张玉荣,雷一,姚骏,李杨.基于转子多阶串联动态电阻的DFIG自适应LVRT控制策略[J].仪器仪表学报.2018

[3].詹立新,周凯.无轴承异步电机转子电阻自适应在线辨识[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

[4].赵海森,杜中兰,刘晓芳,王庆.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与模型参考自适应法的鼠笼式异步电机转子电阻在线辨识方法[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4

[5].黄进,赵力航,刘赫.基于二阶滑模与定子电阻自适应的转子磁链观测器及其无速度传感器应用[J].电工技术学报.2013

[6].任振华.基于模型参考自适应的异步电机转子电阻辨识[D].北京交通大学.2012

[7].巫庆辉,伦淑娴.基于定转子电阻误差补偿的感应电动机自适应逆解耦控制研究[J].自动化学报.2010

[8].孟庆铸,赵志广,赵宇龙.一种基于模型参数自适应理论的异步电动机转子电阻辨识实验研究[J].微电机.2008

[9].赵镜红,张俊洪.未知负载和转子电阻的交流感应电机自适应控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2007

[10].张兴华.基于自适应转子电阻估计器的感应电机逆解耦控制[J].电气传动.2005

标签:;  ;  ;  ;  

转子电阻自适应论文-张俊峰,高亮,李春辉,屈子程,康保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