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一、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论文文献综述)

宋圆英,胡馨予,李露露,卢云[1](2021)在《基于阴疽理论治愈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文中研究表明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是临床罕见病,西医缺乏有效的治疗方式。通过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医药治疗PAP的文献分析以及临证发现,治疗本病的关键在于从痰浊瘀血论治。本研究从阴疽立论,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痰无处不在、阴疽无处不生且流注于全身,与血瘀寒凝、痰凝气阻有关。西医治疗以促进痰液排出、保持气道通畅、恢复肺功能为目的,西理中用,中医治法重在切断生痰之源,祛除痰饮之标。辨证为阳气内虚、痰瘀交阻采用阳和汤合透脓散加减,送服控涎丹温阳内托、活血除痰治愈PAP 1例。

覃松梅,叶绍色,冯广弘,赵文[2](2020)在《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总结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进行双肺同期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前、术后的护理措施。[方法]采用同期大容量双侧全肺灌洗术,并电话随访。[结果]灌洗治疗有效率100%;治疗前与治疗后血氧分压和指脉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话随访结果:9例全部脱离原来的工作场所,经全肺灌洗治疗后,7例咳嗽、咳痰和气促症状痊愈,2例再次住院灌洗,死亡率0,再次住院率(2例)22.2%。[结论]灌洗术前做好术前准备、心理护理以及教会病人有效咳嗽和缩唇腹式呼吸;灌洗术后严密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清醒前做好气道管理,清醒后进行有效的呼吸功能锻炼,预防并发症是确保病人灌洗治疗成功的关键。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优化工作环境,做好防护,预防吸入粉尘、有害气体可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

王研,杜成,孙思庆,周本昊,王瑛[3](2015)在《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监护管理》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总结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PAP)的术后监护与治疗经验。方法:分析我院4例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重症PAP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呼吸氧合功能、机械通气时间及并发症发生、处理情况。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出现呼吸功能延迟恢复1例、肢体并发症1例、低氧1例、支气管痉挛1例、低钾血症1例,经积极治疗均顺利康复。结论: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的重症PAP患者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加强围术期监测,制定合理的术后治疗计划,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可以为围术期患者的恢复提供有力的保障。

黄冠又,巫玉娟,梅丽,曹楚南,甘鸿川[4](2015)在《镰旁脑膜瘤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报告1例镰旁脑膜瘤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并文献回顾。方法:回顾并分析在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确诊的1例混合型脑膜瘤合并PAP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AP及镰旁脑膜瘤的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病理及治疗预后等。结果:该患者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及面部抽搐为主要表现,行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采用右额顶入路,肿瘤全切除,术后病理示混合型脑膜瘤,高分辨胸部CT表现为磨玻璃样影,部分融合,经支气管肺泡灌洗确诊为肺泡蛋白沉积症(PAP)。对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未行肺泡灌洗治疗,咳嗽、咳痰症状已明显好转。结论:国内外尚无脑膜瘤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相关报道,二者可能为偶然并发,但不排除某一遗传因子或基因变异同时促使两种疾病的发生,两种疾病发病原因不明,有必要从分子遗传学上继续研究。

梁桂荣[5](2014)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报道》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的临床特点及诊疗经过,总结诊疗经验,以提高临床医生对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诊治的认识,引起临床重视。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诊治的1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临床表现、肺功能、影像学及诊疗进行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男性患者,23岁,农民;(2)临床表现:反复牙龈出血、咳嗽、气促,口唇轻度紫绀,双下肺可闻及湿性啰音;(3)实验室检查:低氧血症,血象升高,血小板减少,免疫指标异常;(4)影像学检查:两肺各叶见弥漫分布片状、磨玻璃影及网格状实变影,边界模糊,以两肺下叶为着,病灶内见支气管充气征,部分病灶与正常肺组织有明显分界,呈地图样改变,两侧胸膜局限性增厚;(5)肺功能:轻度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中度弥散功能障碍;(6)骨髓细胞学检查:巨核系有轻度病态,产板功能低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未能除外;(7)肺泡灌洗液涂片: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8)经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活检:肺泡腔内有较多淡红色纤维素样凝物,很少炎细胞,肺泡间隔增厚,过碘酸-雪夫染色阳性。结论:①ITP继发PAP罕见,但当ITP患者出现咳嗽、发热或呼吸困难,抗感染疗效欠佳时,需警惕ITP继发PAP的可能;②继发性PAP发病与体内存在基础疾病或吸入某些物质有关;③胸部HRCT特征性表现为两肺弥漫分布磨玻璃影、网格状实变影及地图样改变,但也可见于其它疾病,需结合临床与之鉴别;④易合并感染,当出现咳嗽、呼吸困难加重时,积极完善检查寻找病原学依据,早期、足疗程、针对病原菌治疗以改善预后。⑤全肺灌洗术疗效较特发性PAP差,需强调基础病的治疗。

翟延评[6](2013)在《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分析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及目的:肺泡蛋白沉积症(pulmonary alveolar proteinosis,PAP)是肺泡表面活性物质体内代谢失衡引起的一种综合症,以肺泡内过碘酸雪夫氏(periodic-acid Schiff,PAS)染色阳性磷脂蛋白类物质的不断沉积为特征,影响肺内气体交换,最终导致呼吸衰竭。起病隐匿,易延误诊断。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呼吸困难,有10–30%病人无症状。通常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将PAP分为三类:先天性(congenital),特发性(idiopathic)和继发性(secondary)。先天性PAP(congenital PAP,CPAP)由基因突变所致。继发性PAP(secondary PAP,SPAP)与暴露因素或系统疾病等继发因素有关。特发性PAP(idiopathic PAP,IPAP)患者体内都有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 autoantibodies,GMAbs)的异常升高, SPAP及CPAP体内GMAbs不升高。目前PAP的诊断没有统一的指南可供参考,国内PAP研究以病例报道多见,大样本的临床资料分析少见,SPAP的病例报道罕见,没有关于SPAP临床特征、继发因素及治疗预后的系统分析。PAP体内GMAbs的研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血清GMAbs可以作为IPAP的诊断指标,有较高的特异性及敏感性。(2)血清GMAbs的测定是鉴别IPAP与CPAP和SPAP的最重要方法。(3)血清GMAbs水平可以预测GM-CSF治疗的临床疗效。目前没有用于诊断IPAP的血清GMAbs的统一检测方法及诊断标准,GMAbs测定在PAP病因及发病机制,监测疾病活动性,反映疾病严重性,预测或监测治疗反应及判断预后等方面的意义都不明确,国内GMAbs的临床研究罕见,未见治疗前后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vleolar lavage fluid,BALF)中GMAbs的研究。PAP治疗目前方法比较局限,全肺灌洗(whole lung lavage,WLL)目前作为PAP的标准治疗方法,大多数患者需要重复灌洗,部分患者灌洗无效。目前暂无明确指南关于PAP病人给予WLL的治疗指征。WLL是对症治疗,不能根治PAP,且可能出现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因此大样本的评价WLL治疗的效果、并发症、安全性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基于以上PAP研究现状,本研究首先以大样本的PAP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及BALF中的GMAbs抗体的临床意义;然后总结本院5例SPAP患者并文献回顾,分析了163例SPAP患者的临床特征、继发因素及治疗预后;再通过分析本院39例IPAP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双侧全肺灌洗(bilateral whole lunglavage,BWLL)治疗IP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该研究通过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获得所有参与者签署的书面知情同意书。第一部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研究目的:1.探索PAP患者体内GMAbs在其诊断、分类方面的临床意义2.探索BWLL治疗对PAP发病基础的影响。3.探索GMAbs在评估PAP疾病严重性中的作用。方法:1. ELISA法检测PAP组(45例)、疾病对照(disease control,DC)组(24例)及健康对照(health control,HC)组(50例)血清中GMAbs水平,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分析血清GMAbs诊断PAP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确立了PAP诊断的临界值(cut-off,CO值)。2. ELISA检测20例次PAP组BWLL治疗前、治疗后7天血清GMAbs的水平,对比治疗前后变化。3. ELISA检测PAP组(26例)及HC组(20例)BALF,对比PAP组及HC组BALF中GMAbs的差异。评估BALF及血清GMAbs与反映PAP疾病严重性各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1.PAP、DC及HC三组患者血清GMAbs水平存在显着差异性(F=44.19,P=0.00),PAP组显着高于DC组患者和HC组(P=0.00),DC组与HC组无差异(p=0.94)。ELISA法检测血清GMAbs诊断PAP的CO值为光密度(opticaldensity,OD)0.049,检测PAP的敏感性为87.8%,特异性为100%,DC及HC组无一例阳性,以此CO值5例PAP血清GMAbs阴性,诊断为SPAP。2.20例次的BWLL前后血清GMAbs水平对比,灌洗前血清GMAbs OD值为0.765±0.828,灌洗后7d为0.646±0.5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1)。3.PAP组BALF中GMAbs水平(OD值0.402±0.496)明显高于HC组(OD值0.012±0.006),p=0.00。血清GMAbs水平与年龄、诊断前症状持续时间、血常规及肺功能,动脉血气各指标无明显相关性。BALF中GMAbs水平与动脉氧分压(PaO2)(r=-0.734,p=0.007)、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r=0.773,p=0.00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r=-0.712,p=0.033)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1)血清GMAbs诊断PAP的方法简单、可靠性高,对PAP临床分类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诊断PAP的一种血清学指标。2)血清GMAbs在PAP灌洗治疗前后无明显改变,提示灌洗不能使PAP改变发病基础。3)BALF中GMAbs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第二部分163例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目的:探讨SPAP患者临床特征、继发因素、治疗及效果。方法: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5例SPAP并回顾国内外文献中158例,共分析163例SPAP的临床资料。结果:163例SPAP患者男女比1.05:1,诊断前3天-5年(中位数3个月)出现症状,诊断年龄42岁。103例症状描述完整者示进行性气促66例(64.1%)、咳嗽54例(52.4%),咳痰21例(20.4%),伴发热38例(36.9%)。肺部体征不明显。98例胸部影像资料完整者示58例(59.2%)呈现双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样不透明影,10例(10.2%)“地图征”,28例(28.6%)“铺路石征”,28例(28.6%)肺间质浸润。114例资料完整者示确诊方法开胸肺活检(open lungbiopsy,OLB)为30例(26.3%),尸检22例(19.3%),经支气管肺活检(transbronchial lung biopsy, TBLB)15例(13.2%),BAL18例(15.8%)。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的占44.7%(72/161)、感染22.3%(36/161)、暴露14.3%(23/161)、免疫系统相关9.3%(15/161)、血液系统外恶性肿瘤5%(8/161),药物相关3.1%(5/161),其它继发因素2例。合并肺部感染33例,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者20例(60.6%)合并肺部感染。91例治疗及预后资料完整者示50例(55.0%)治疗有效,40例针对继发因素及对症治疗,14例(35%)有效;51例明确诊断后针对继发因素治疗同时联合全肺灌洗,36例(70.6%)有效,两者对比治疗效果差异显着(2=9.99,P≤0.05)。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有效率低于其他继发因素相关者(有效率分别为26.5%和87.5%,2=32.10,P≤0.05)。结论: SPAP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PAP的典型影像学特征比较少见。血液系统疾病是SPAP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SPAP总的治疗效果差,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效果最差,针对基础疾病治疗联合全肺灌洗可提高有效率。第三部分39例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全肺灌洗疗效分析目的:探讨IPAP患者临床特征,评价双侧全肺灌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3月至2013年3月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39例确诊IPAP患者,分析其临床特征,观察双侧全肺灌洗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39例IPAP患者男女比2.25:1,诊断前症状持续3天-10年(中位数7个月),诊断年龄中位数41岁。32例(82.1%)患者有进行性加重的气促,伴或不伴咳嗽、咳痰,4例以咳嗽咳痰为主要表现,2例以胸闷为主要表现,1例以发热胸痛为主要表现。35例PAP胸部CT示32例(91.4%)有两肺弥漫多发网格状磨玻璃样改变,3例(8.6%)病灶分布不均,32例(91.4%)可见“地图征”,33例(94.3%)形成“铺路石征”。39例患者经支气管镜检查并活检,病理证实PAP。39例患者血清GMAbs为阳性。明确诊断后根据病情需要,31例患者共进行48例次BWLL,全部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治疗前后MMRC评分、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DLCO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9.6%(35/44)患者胸部CT改善明显。3例次(6.25%)出现术中术后并发症,其中1例灌洗时出现气胸,1例心率过缓,1例灌洗后发热。随访时间(353)个月,随访期内75%(36/48)患者灌洗后无复发征象,4-52个月不复发(中位数22个月),25%(12/48)患者复发,2-43个月有效(中位数6个月)。结论:IPAP以进行性气促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铺路石征”及“地图征”。经支气管镜肺活检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双侧全肺灌洗治疗可明显改善IPAP的症状、动脉血气、胸部CT及肺功能,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随访提示大部分病人可维持较长的疗效。总结本研究为国内首次以大样本的PAP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血清及BALF中GMAbs的临床意义,采用ELISA法测定了血清的GMAbs水平,指导PAP临床诊断及分类,探索BWLL治疗前后血清GMAbs的变化;同时测定GMAbs在BALF中的水平,研究与健康人之间的差异,评估BALF及血清GMAbs在反映PAP疾病严重性中的意义。本研究总结本院5例SPAP患者并文献回顾,首次系统分析了163例SPAP患者的临床特征、继发因素及治疗预后,再通过分析本院39例IPAP患者的临床特征,探讨BWLL治疗IPAP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结果显示:1.血清GMAbs诊断PAP的方法简单、可靠性高,对PAP临床分类有重要意义,应作为临床诊断PAP的一种血清学指标。BWLL治疗不能改变IPAP发病基础。BALF中GMAbs水平可作为反映疾病严重性的指标之一2.SPAP临床表现及体征无特异性,胸部PAP的典型影像特征少见。血液系统疾病是SPAP的最常见的致病因素,感染、暴露为常见继发因素。SPAP总的治疗效果差,继发于血液系统疾病者治疗效果最差,针对基础疾病治疗联合BWLL可提高疗效。3.IPAP以进行性气促为主要表现,胸部影像主要表现为“铺路石征”及“地图征”。TBLB是主要的诊断方法。BWLL治疗可明显改善IPAP的症状、动脉血气、胸部CT及肺功能,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安全性高。随访提示大部分病人可维持较长的疗效。

张晶莹,刘秀云,彭芸,周春菊[7](2013)在《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349例分类及诊断程序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间质性肺疾病(DPLD/ZRD)的分类和疾病谱,评价儿童DPLD/ILD的程序性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儿童医院内科病房2001年7月至2011年9月收治的349例DPLD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分类和程序性诊断方法进行总结和评估。结果 349例DPLD/ILD患儿最终特异性诊断321例(91.98%,321/349)321/349例(91.98%),未明确分型28例(8.02%),分类为:(1)原发性肺部疾病146例(41.84%);(2)伴肺浸润的系统疾病14例(4.01%);(3)已知原因的DPLD161例(46.13%);(4)未明确分型DPLD28例(8.02%)。非侵入性检查获得特异性诊断的有160/349例(45.85%),其中包括闭塞性细支气管炎(BO)147例、过敏性肺泡炎3例、吸入性因素致DPLD2例、系统性疾病的肺损害7例、CMV感染1例。侵入性检查获得特异性诊断的有161/349例(46.13%),其中3例皮肤活检和1例淋巴结活检诊断的系统性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分析诊断的2例过敏性肺炎和2例嗜酸性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找到肺含铁血黄素细胞诊断的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13例,肺组织病理确定诊断的间质性肺疾病40例,其中包括23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结论儿童DPLD是一组异质性疾病,疾病谱庞杂,儿童以BO、IPH、IIP为最常诊断的疾病。程序性诊断能明确本组大多数病例的诊断,非侵入性检查能使160/349例(45.85%)的病例得到特异性诊断,部分诊断不明161/349例(46.13%)仍需侵入性检查而诊断,如IIP则需通过肺活检的组织病理检查进行诊断和分类。

汪长珍,王建春[8](2012)在《肺泡蛋白沉积症8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文中认为目的讨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的诊治进展。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渐进性呼吸困难为最常见的症状,胸部高分辨率CT可提示诊断,经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液过碘酸雪夫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可确诊,全肺灌洗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结论肺泡蛋白沉积症,经纤支镜肺泡灌洗液过碘酸雪夫染色或经纤支镜肺活检、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多可明确诊断,治疗以全肺灌洗治疗为首选。

刘秀云,周春菊,彭芸,江载芳[9](2012)在《29例小儿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放射及病理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提高对小儿间质性肺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1年3月至2009年12月住院肺活检的弥漫性肺疾病患儿29例,对其临床表现、肺CT或高分辨CT(HRCT)、肺组织病理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为咳嗽29例,呼吸困难15例,肺部湿啰音7例,杵状指趾9例。胸CT或HRCT显示:19例以磨玻璃影为主,5例为结节影,5例以多发实变影为主。根据肺病理的改变,结合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确诊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8例,包括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NSIP)8例、急性间质性肺炎(AIP)3例、隐源性机化性肺炎(COP)3例、淋巴细胞性间质性肺炎(LIP)2例、呼吸性细支气管炎伴间质性肺炎(RBILD)1例、未分型特发性间质性肺炎1例;其他间质性肺疾病11例,包括弥漫性泛细支气管炎2例、过敏性肺炎2例、类脂性肺炎2例、肺泡蛋白沉着症2例、肺泡微石症1例、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1例、结节病1例。其中21例患儿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16例有效。结论小儿间质性肺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咳嗽和呼吸困难,肺CT表现主要为磨玻璃影、结节影,肺组织病理为小儿间质性肺疾病诊断的主要依据。

杨萌,苏楠,陈欣,林江涛[10](2010)在《高频振荡器辅助下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总结肺泡蛋白沉积症(PAP)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高频振荡器辅助下行全肺灌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在全麻下经双腔气管插管,大容量分次肺泡灌洗,使用高频振荡器振荡灌洗侧胸廓,负压回收灌洗液。以患者症状改善及胸片或胸部CT及肺功能、动脉血气改变评价疗效。结果:5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胸片或胸部CT显示大部分阴影消失,肺功能及动脉血气好转。5例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使用高频振荡辅助法可以提高回吸收率。结论:高频振荡辅助下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是安全有效的。

二、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阴疽理论治愈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3 小结

(2)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随访内容
    1.4 统计学方法
2 护理
    2.1 灌洗术前护理
    2.2 灌洗术后护理
        2.2.1 卧位
        2.2.2 保持呼吸道通畅
        2.2.3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2.4 撤离呼吸机
        2.2.5 健康指导
3 结果
4讨论

(3)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监护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1.2方法
    1.3结果
2讨论

(4)镰旁脑膜瘤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讨论
    2.1 病因
    2.2 临床特征
    2.3 影像学表现
    2.4 病理
    2.5 治疗及预后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写索引
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对象及方法
结果
附图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肺泡蛋白沉积症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6)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分析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语词汇对照表
前言
第一部分 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的临床意义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小结
第二部分 163 例继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材料和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第三部分 特发性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特征及全肺灌洗疗效分析
    材料及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肺泡蛋白沉积症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7)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349例分类及诊断程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2.1 收集临床资料
    2.2临床观察指标
    2.3非侵入性检查
    2.4侵入性检查
2结果
    2.1儿童DPLD/ILD分类和疾病谱
    2.2 儿童DPLD/ILD的程序性诊断
3 讨论

(8)肺泡蛋白沉积症8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论文提纲范文)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
    二、临床表现
    三、影像学检查
    四、纤支镜检查
    五、肺功能检查
    六、其他辅助检查
    七、确诊及治疗情况
讨 论
    一、病因与发病机制
    二、临床表现及体征
    三、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1.血清学检查
        2.影像学检查
        3.呼吸功能检查
        4.肺泡灌洗液检查
        5.病理检查
    四、PAP的治疗
总 结

(9)29例小儿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放射及病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2.1 临床资料
        1.2.2 临床-放射-病理 (clinical-radiology-pathology, C-R-P) 诊断
        1.2.3 治疗和随访
2 结果
    2.1 临床表现
    2.2 肺CT特点
    2.3 病理结果
    2.4 最终临床诊断结果
    2.5 激素治疗与疗效
    2.6 发病缓急与疾病的关系
3 讨论

(10)高频振荡器辅助下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实验室及辅助检查
    1.3 全肺灌洗治疗
        1.3.1 灌洗前准备
        1.3.2 麻醉方法
        1.3.3 灌洗方法
        1.3.4 高频振荡器使用方法
    1.4 疗效观察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阴疽理论治愈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J]. 宋圆英,胡馨予,李露露,卢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08)
  • [2]9例肺泡蛋白沉积症病人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护理[J]. 覃松梅,叶绍色,冯广弘,赵文. 全科护理, 2020(05)
  • [3]体外循环支持下同期双侧大容量全肺灌洗术后重症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的监护管理[J]. 王研,杜成,孙思庆,周本昊,王瑛. 现代医学, 2015(04)
  • [4]镰旁脑膜瘤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并文献复习[J]. 黄冠又,巫玉娟,梅丽,曹楚南,甘鸿川. 中外医学研究, 2015(02)
  • [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继发肺泡蛋白沉积症1例报道[D]. 梁桂荣. 广西医科大学, 2014(03)
  • [6]肺泡蛋白沉积症患者临床分析及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自身抗体临床意义研究[D]. 翟延评. 广州医科大学, 2013(02)
  • [7]儿童弥漫性实质性肺疾病349例分类及诊断程序研究[J]. 张晶莹,刘秀云,彭芸,周春菊.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13(03)
  • [8]肺泡蛋白沉积症8例诊治体会及文献复习[J]. 汪长珍,王建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08)
  • [9]29例小儿间质性肺疾病临床、放射及病理分析[J]. 刘秀云,周春菊,彭芸,江载芳. 临床儿科杂志, 2012(02)
  • [10]高频振荡器辅助下行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临床分析[J]. 杨萌,苏楠,陈欣,林江涛.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0(02)

标签:;  ;  ;  ;  ;  

肺泡蛋白沉积症一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