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建筑意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徽州建筑,意境,诗境,画境
建筑意境论文文献综述
姜子豪[1](2019)在《徽州建筑意境美解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徽建筑是徽州地区别具一格的文化,其发展受到独特的地理位置和经济文化影响。徽州建筑风格体现了诗境、画境、禅境耦合之美,告诉我们在追随时代先进科学与建筑技术的同时,也应该重视传统审美文化的学习与研究,不断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在与时俱进的同时,还需立足传统,兼具民族传统文化之气韵。(本文来源于《广西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邢洪涛[2](2017)在《中国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形象具有几何的抽象性、朦胧性。而意境恰好最适于表现特定的境界的氛围,建筑在意境创造上具有氛围表现的契合性。在建筑实践中,意境的创造有着独特的体现。在我国园林建筑传统上,着重意境艺术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样才能给观赏者丰富的信息与感受。(本文来源于《建材与装饰》期刊2017年44期)
吴保春,盖建民[3](2017)在《道教建筑意境与道教体道行法关系范式考论——以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道教建筑意境这一研究新视野出发,以龙虎山天师府为案例,对道教建筑思想与道教思想关系新范式进行考论,揭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道教建筑深受道教心性、道教科仪等道教体道行法宗教实践影响;在此实践过程中,道教建筑意境主要表现为心性意境、神志意境等仙道意境;而这一仙道意境也为道教建筑本质特征,乃是道教建筑与其他传统建筑本质差异所在。(本文来源于《世界宗教研究》期刊2017年03期)
莫晓捷[4](2017)在《简议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建筑意境及其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全球化时代,如何在建筑设计中体现鲜明的中国风尚,已经是所有设计师面临的时代课题。为此,设计师必须正确理解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主旨,从美学视角出发来提取我国传统建筑的意境特征,并将其抽象运用于现代建筑设计,大力营造崇尚自然、中和追求、虚静空灵的现代建筑意境,实现民族特色与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本文来源于《建筑设计管理》期刊2017年02期)
张黎晴[5](2016)在《论建筑写作与建筑意境的解读》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通常作为日常居住所必需的生活空间得以存在,而建筑写作对建筑具有记录、评价与解释等作用。应当说,写作与建筑不仅在结构上具有某种相似性特征,它们也在审美与文化上相互关联、甚至交织。建筑为建筑写作提供了必要的空间或场地,那些曾经发生过文学故事的建筑场所,还被灌输进了历史记忆及其所承载的精神与文化。建筑写作对于建筑意境的揭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能为建筑意境作出富有意义的阐释,这种解读不仅可以构建一个独特的氛围与语境,更是对建筑意义的一种社会、历史与文化的建构。(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城市版)》期刊2016年03期)
姜竞[6](2015)在《浅谈建筑意境的分类与比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阐释建筑意境的相关概念,从美学的角度对建筑意境做出了四种分类:壮美意境、崇高意境、优美意境、空灵意境,进而对这四种意境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释与比照。(本文来源于《戏剧之家》期刊2015年21期)
郑炜[7](2015)在《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的问题是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应用。在全球化的影响之下,中国建筑在得到巨大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城市中的建筑表现雷同,现代建筑破坏了城市原有的历史、文化风貌。而人们也认识到了这种情况的挑战性。对于如何更好的利用建筑来体现继承中的发展,就有必要追寻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现象及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而在这些现象和因素之中,意境和禅宗无疑是让人印象深刻的。禅宗从日本走向世界,在全球范围内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就目前的国内社会氛围来说,禅无疑也是个热门话题,现在许多建筑中人们也乐于将禅作为设计元素来运用到自身的实践之中,但是在这一过程里,我认为有些探索还需要对禅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和理解,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禅宗与意境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是研究的基础。本文通过中国美学理论界近年来关于意境理论产生原因的分析,对儒家、庄子、禅宗所表现出来的美学现象进行了对比。同时,通过禅宗对于当时社会的特定人群的文化、艺术影响的分析,从而印证并确定了禅宗与意境审美学说的产生有着一定程度的因果关联,并分别总结了禅宗美学在艺术创作中的特征,和建筑意境所体现的一些特征。并将禅宗的空与有与意境的空灵进行了对应联系。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典型载体是中国古典园林,佛寺当然也具有悠远的意境存在,但是禅宗对于佛寺的影响,我认为更多的是体现在其建筑布局之中,它的艺术表现远没有古典园林那样灵活多样。在对禅宗美学如何塑造建筑意境的问题上,本文采取了用禅宗的本质特征---破除对自我的执着、破除对外部世界的执着,破除对空的执着,这叁种执着与建筑意境的空灵、感悟来进行对应,试图来解析其中所蕴含的美学意义。在这一部分,主要选取了中国建筑的景观命名、水面、石、建筑构件、亭等来进行分析。阐述了它们在空间整体、组织细节、禅理感悟所起到的各自不同的作用。禅宗的美学特点如何运用到现代建筑,从而能使建筑意境现象在新时代也能得以延续和发展,本文也从面临的困难,解决这一困难有利的宏观方面进行了分析,总的来说,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会自觉的追寻美,使得自身的所处的自然环境、物理空间、社会生活空间、精神文化空间品质的实现提升,但就难度来说,禅宗美学所体现的意境在建筑内部空间容易实现,在小尺度的建筑小品上也相对容易。但在大尺度的单体建筑上,确实存在不小的困难。我们一方面要汲取国外的先进经验,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国内禅宗在历史演进中表现的自身特点,以熟悉度为入手,加之以现代技术和方法,相信能够有效的沟通历史、现在与未来,实现建筑美学的更大发展。(本文来源于《兰州交通大学》期刊2015-04-01)
常钰玮[8](2014)在《浅析避暑山庄烟雨楼的建筑意境》一文中研究指出烟雨楼是避暑山庄湖区的一处重要景观,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整组建筑由门殿、烟雨楼、青杨书屋、对山斋、假山等组成,形成一个比较规整的园林型庭园。烟雨楼的建筑园林意境突出,成为避暑山庄美的化身。(本文来源于《沧桑》期刊2014年06期)
崔千朋[9](2014)在《论中国画理在中国现代建筑意境营造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筑的生命在于体现感官世界的深层次的感受,而这个感受恰恰体现在建筑意境的塑造上。研究中国国画的意境美是了解中国人审美观的一个必要的环节,也是研究如何做让中国人满意的现代建筑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从国画中的"留白"、光影变化、水的变化、建筑与环境的关系等几个方面分析了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中国现代建筑设计意境,阐述了国画的美学理念对建筑意境影响,指出建筑师应从传统文化内挖掘建筑意境美,提升现代建筑的生命力,以繁荣中国现代建筑创作。(本文来源于《延边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5期)
张建文[10](2014)在《谈晋祠中古典建筑意境的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诗词、历史故事或传说、色彩、季节因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古典建筑意境的营造手法,并从山西特色的古典园林——晋祠出发,分析了其内古典建筑的意境运用,旨在探索现代建筑的设计方法,传承历史文脉,注重与意境的结合,以期进行更好的建筑设计。(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4年24期)
建筑意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筑形象具有几何的抽象性、朦胧性。而意境恰好最适于表现特定的境界的氛围,建筑在意境创造上具有氛围表现的契合性。在建筑实践中,意境的创造有着独特的体现。在我国园林建筑传统上,着重意境艺术的创造,寓情于景,触景生情,情景交融,这样才能给观赏者丰富的信息与感受。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建筑意境论文参考文献
[1].姜子豪.徽州建筑意境美解析[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9
[2].邢洪涛.中国园林建筑意境营造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
[3].吴保春,盖建民.道教建筑意境与道教体道行法关系范式考论——以龙虎山天师府为中心[J].世界宗教研究.2017
[4].莫晓捷.简议传统美学视角下的现代建筑意境及其营造[J].建筑设计管理.2017
[5].张黎晴.论建筑写作与建筑意境的解读[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6
[6].姜竞.浅谈建筑意境的分类与比照[J].戏剧之家.2015
[7].郑炜.禅宗美学在建筑意境塑造中的应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2015
[8].常钰玮.浅析避暑山庄烟雨楼的建筑意境[J].沧桑.2014
[9].崔千朋.论中国画理在中国现代建筑意境营造中的应用[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4
[10].张建文.谈晋祠中古典建筑意境的营造[J].山西建筑.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