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格网单元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单元复制,区域控制,起算参数,六边形格网
格网单元论文文献综述
范帅博,童晓冲,雷毅[1](2018)在《基于单元复制的通用化离散格网系统生成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单元复制的通用化格网系统生成新算法。其核心是采用"简单单元复制+有效区域控制"。首先,建立坐标系,确定待计算剖分格网系统的种类,从而确定格网剖分类型的3个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确定各类多尺度格网有效控制边界。然后对多尺度格网进行合适的数学变换,计算单一叁角面格网系统单元节点坐标,并建立不同层级单元节点的关联关系。最后,以六边形格网为例展开验证,直接生成正二十面体表面格网。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可以通过调整相应的起算参数,生成各类多尺度格网。避免了传统定制算法的局限性,实现了统一化生成各类格网系统的目标,为不同剖分类型全球离散格网系统间互操作性问题研究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本文来源于《地理信息世界》期刊2018年02期)
罗娅丽,唐祥云,周鑫祺,李若晗[2](2016)在《基于格网单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能够为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角度,以格网为评价单元,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做了空间上的定量预测;并运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GIS迭置法从土地利用布局上评价建设用地布局的生态合理性。以鄂城区为例,划分了702个格网,规划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了414.54万元;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只有0.23%分布在高度敏感区内。因此,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但还应注重对森林和水域等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本文来源于《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期刊2016年04期)
马昕炜,曾永年[3](2011)在《基于格网单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格网单元为基础,结合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其中,水土流失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1年10期)
马昕炜[4](2011)在《基于格网单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在遵循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根据规划区域的自然、经济和社会条件,协调土地总供给与总需求,确定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土地利用规划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和布局的优化将会对规划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会对规划区域的生态环境有积极促进作用,也可能会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生态问题,从而影响规划区域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和建立适合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模型与方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以格网单元为基础,利用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方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的有积极影响。其中,生态安全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之一。分析了评价结果的空间尺度效应,结果表明,随着尺度的减小,大部分区域的生态环境状况指数(89%以上地区)仍处于一般状态,并呈现逐步减少的趋势,而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分级为优、差两个级别的面积逐渐增加,但对于整个区域而言,评价结果是稳定的。因此可以根据实际评价工作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格网大小。(本文来源于《中南大学》期刊2011-05-01)
赵学胜,崔马军,李昂,张美娟[5](2009)在《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单元的邻近搜索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克服传统经纬度格网与全球四元叁角网(quaternary triangular mesh,QTM)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degenerate quadtree grid,DQG)的剖分方法及相应的格网编码方案,分析了不同位置格网的邻近特征,给出了一套详细的DQG单元邻近搜索算法,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搜索速度比传统QTM格网的Bartholdi搜索算法和分解搜索算法分别提高了约100倍和30倍。(本文来源于《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章浩[6](2008)在《基于格网单元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格网单元和“以价定级”的思路,本文对土地市场发达城市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问题进行了理论和方法上的探讨,并以福州市居住用地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进目前利用样点地价数据进行空间插值和对插值结果进行土地级别划分方面存在的不足。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福州市城区居住用地的样点楼面地价进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分析地价的空间变异规律,并建立空间插值模型。(2)采用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进行内插,得到覆盖全域的网格点基准地价;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分析福州市居住用地楼面地价的空间分布规律。(3)利用遥感影像非监督分类方法,对地价栅格图像进行土地级别划分,并采用数学形态学的方法对聚类后产生的小斑块进行归并处理。通过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福州市城区居住用地楼面地价的空间分布,存在明显的二次多项式趋势;空间变异呈各向同性;半变异函数模型拟合对比和交叉验证结果显示,球状模型的拟合效果最佳,误差最小。(2)福州市城区居住用地楼面地价3500元以上的区域在中心城区连片分布;南台岛上地价在2000-3500元之间的范围主要沿闽江分布,呈带状分布。整体上,地价的分布趋势是由中心城区向四周降低。(3)采用ISODATA法,在不同参数(主要是最大分类标准差)设置条件下,对地价栅格图像进行聚类分析,并将结果进行对比,认为福州市城区居住用地土地级别划分为5级比较合适。又经K-均值法取相应类别数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上述结论。(4)利用Envi 4.2中基于数学形态学的类别集群功能,对聚类结果图中存在的小斑块进行归并处理;试验结果显示,当数学形态学算子的变换核大小设定为30时,就可以得到较好的效果。(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08-04-09)
李恒鹏,王旭强,杨桂山,金洋[7](2007)在《基于单元格网的STREAM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应用——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STREAM模型是基于单元格网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利用易于获取的地理信息,揭示气候变化及下垫面改变对水循环的复杂影响。选择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研究区,采用1979~1999年的26个降水站实测序列和不同时段的土地利用数据,应用GIS流域分析方法与空间插值技术建立300 m的流域格网信息,并通过BLAISE脚本语言实现STREAM模型与GIS的集成,应用1979~1999年水文站实测序列对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结果显示月径流量和年径流量模拟与实测值吻合良好,1980~1988年模型率定期,月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78,年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86,各年平均相对误差仅为6%;1989~1999年模型验证期,月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75,年径流量的确定性系数为0.82,各年平均相对误差为9.5%。研究证实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在流域管理与决策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07年06期)
格网单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实证研究,能够为不同城市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依据。本文从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角度,以格网为评价单元,运用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法,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结构调整所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的变化做了空间上的定量预测;并运用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和GIS迭置法从土地利用布局上评价建设用地布局的生态合理性。以鄂城区为例,划分了702个格网,规划实施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减少了414.54万元;建设用地布局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宜性,只有0.23%分布在高度敏感区内。因此,鄂城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角度是可行的,但还应注重对森林和水域等重要生态用地的保护。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格网单元论文参考文献
[1].范帅博,童晓冲,雷毅.基于单元复制的通用化离散格网系统生成算法[J].地理信息世界.2018
[2].罗娅丽,唐祥云,周鑫祺,李若晗.基于格网单元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6
[3].马昕炜,曾永年.基于格网单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
[4].马昕炜.基于格网单元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与应用[D].中南大学.2011
[5].赵学胜,崔马军,李昂,张美娟.球面退化四叉树格网单元的邻近搜索算法[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09
[6].章浩.基于格网单元的土地定级与基准地价更新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7].李恒鹏,王旭强,杨桂山,金洋.基于单元格网的STREAM分布式水文模型及其应用——以太湖上游西苕溪流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