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朴种子论文-周丽莹

厚朴种子论文-周丽莹

导读:本文包含了厚朴种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厚朴,种子油,超临界CO_2,理化性质

厚朴种子论文文献综述

周丽莹[1](2019)在《厚朴种子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hd.et Wils.)作为中国叁大木本药用植物之一,国内外的市场需求大、药用价值广、发展潜力大,具有良好的长线效益。厚朴种子即厚朴成熟后经干燥后的种子,其正常且饱满的状态下含油量高,可榨油,亦可制肥皂,在中医学中具有温中理气消食、明目益气的效果,可以用于治疗胃部胀满不适等症状。目前,厚朴种子各方向的开发使用率不足,相关研究和报道较少。本实验主要研究了厚朴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同时对厚朴种子油及凹叶厚朴(M officinali subsp.biloba)种子油中有效成分、理化性质及其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检测与分析,为厚朴今后的研究和综合开发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1.本实验利用超临界CO2萃取的方法对厚朴种子油进行了萃取与分离。在多因素并存的单因素实验基础之上,同时利用响应面优化法对萃取过程中的得油率造成诸多影响的相关参数着重进行了研究。通过响应面的交互作用建立回归方程,对厚朴种子油的超临界CO2萃取工艺中的各项影响参数进行优化配置,得到萃取厚朴种子油的最佳条件是:压力为34MPa、温度为41℃、时间为120min,理论上厚朴种子油得油率是21.825%,实际得油率是21.579%,二者的差值为0.246%。2.利用在最佳萃取工艺条件下萃取出的不同种厚朴种子油,对其进行理化性质的检测与分析。得到凹叶厚朴种子油较厚朴种子油的颜色浅,且均为澄清透明。经过数据分析,可知两种厚朴种子油的比重与水分及挥发物的数值相似,分别为0.862g/mg、0.893g/mg与0.0701%、0.0698%。但是凹叶厚朴种子油的酸值、碘值、皂化值及过氧化值均略高于厚朴,酸值为53.973mg/g、61.306mg/g;碘值为100.813g/100g、102.226g/100g;皂化值为 186.944mgKOH/g、193.463mgKOH/g;过氧化值为0.030mmol/kg、0.140mmol/kg。对于这种差异,可能是凹叶厚朴种子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高于厚朴。3.利用GC-MS,检测分析不同种厚朴种子油的成分,比较其差异性。两种厚朴种子油均含有较高不饱和脂肪酸甲酯,相对含量可到60%以上,且凹叶厚朴较高。同时,二者均以亚油酸甲酯及油酸甲酯为主,棕榈酸甲酯次之,叁种脂肪酸甲酯的相对含量可达70%以上,还含有少量的木蜡酸甲酯、二十叁烷酸甲酯、二十五烷酸甲酯、硬脂酸甲酯、蜡酸甲酯及亚麻酸甲酯。二者所含脂肪酸甲酯的种类及相对含量上的差异说明树种和地域上的不同对其脂肪酸的构成有影响。4.利用不同种厚朴种子油对DPPH自由基、ABTS自由基、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及对铁离子还原能力进行检测与分析,从而确定种子油的抗氧化活性。当浓度达到2.0mg/mL时,厚朴种子油、凹叶厚朴种子油对叁种自由基及对铁离子的还原能力最强,分别为 84.45mg/mL、84.35mg/mL;55.60mg/mL、47.29mg/mL;81.50mg/mL、79.38mg/mL;0.2219mmol/L、0.2167mmol/L。结果表明,两种厚朴种子油均具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厚朴种子油的抗氧化能力更强,二者且均低于Vc。因此,两种厚朴种子在医药、食品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所含大量的不饱和脂肪酸,有益于人体健康,从而展现了其开发利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东北林业大学》期刊2019-04-01)

谭美,杨志玲,杨旭,程小燕,李公荣[2](2018)在《不同生境内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厚朴(Houpo9a officinalis)种群实生更新方式和影响因素,在遂昌县桂洋林场内选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3个不同生境,设置种皮和铁丝网罩交叉处理试验,研究不同生境内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和不同处理间厚朴种子萌发率均有显着差异(P<0. 05),在针叶林内去除假种皮且罩铁丝网时厚朴种子萌发率最高,而保留假种皮时厚朴种子萌发率均为0。厚朴在幼苗前期(4~8周)死亡率最大,之后趋于稳定,在针叶林内幼苗存活率最高,但不同生境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生境内厚朴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显着差异(P<0. 05),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林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枯枝落叶厚度对厚朴种子野外萌发有显着影响,其中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对厚朴幼苗生长影响最大。针叶林最适合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假种皮、动物取食和生境异质性是造成厚朴种子野外萌发率低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本文来源于《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期刊2018年10期)

袁宝东[3](2017)在《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发芽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厚朴种子发芽率,采用不同温度的水和不同化学药剂浸种处理,比较各处理对厚朴种子催芽效果。结果表明:65℃温水和100mg·L~(-1)的赤霉素浸泡处理均能显着促进厚朴种子的发芽率,可使种子发芽率从31%提高至80%以上。(本文来源于《防护林科技》期刊2017年02期)

马敬,罗世琼,杨占南,邸胜娟,胡娟[4](2015)在《厚朴和凹叶厚朴种子中酚类及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厚朴和凹叶厚朴叶长圆状倒卵形,其差异在于厚朴叶先端则短急尖或圆钝,而凹叶厚朴叶先端则凹缺成2钝圆的浅裂片,但种子形态差异不明显。为了评价厚朴和凹叶厚朴叶形态差异是否存在其种子中酚类及挥发性物质差异,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比较分析不同生长环境下厚朴和凹叶厚朴种子中酚类物质(包括绿原酸、芦丁、槲皮苷、槲皮素、金丝桃苷、厚朴酚和和厚朴酚)以及挥发性物质含量,结果显示,厚朴种子中绿原酸和和厚朴酚含量显着高于凹叶厚朴种子,厚朴酚则相反;而对挥发性物质,则是厚朴种子中α-蒎烯,莰烯,β-蒎烯,4-丙基甲苯,1-柠檬烯,芳樟醇,龙脑,松油醇,乙酸龙脑酯,2-(4-异丁基基苯基)丙醛,石竹烯氧化物含量均高于凹叶厚朴种子,相反,凹叶厚朴种子中β-石竹烯,α-石竹烯,姜黄烯,4(14),11-桉叶二烯,没药烯,香橙烯氧化物,β-桉叶醇,橙花叔醇含量高于厚朴种子。结果表明,厚朴和凹叶厚朴种子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特征与其叶形态特征的相适应是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调控,同时,不同生长环境显着影响厚朴和凹叶厚朴种子中酚类及挥发性物质累积。(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5年12期)

麦静,杨志玲,杨旭,陈慧,雷虓[5](2015)在《厚朴种子大小变异对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不同大小厚朴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特征。结果表明:厚朴种子大小集中在0.1~0.28 g之间,变异接近3个数量级,呈现稍偏左侧的偏态分布;种子大小与萌发能力呈正相关,发芽率、平均发芽率和日均发芽率、发芽值在3个等级间差异分别达到显着和极显着水平;种子大小对苗高、地径有一定影响,尤其是地径在各等级间差异显着。幼苗生长前期,苗高增长速率大于地径生长速率,后期苗高生长放缓,进入营养物质积累阶段;大种子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层积前与层积后都保持较高水平;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初期主要依赖内部营养物质,在育苗造林中选择较大种子可以保持较高成活率及生长优势。(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5年04期)

林小青[6](2014)在《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种子不同预处理试验,探讨了3种厚朴苗期生长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在发芽持续时间的长短,发芽率,地径、苗高生长等方面,不同预处理技术措施之间、厚朴不同种类之间,均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应根据厚朴的不同种类,选择适宜的种子预处理技术措施。凹叶厚朴、厚朴宜采用NK1、NG1,长喙厚朴宜采用NG1处理措施,进行种子的预处理,缩短发芽持续时间,出苗快而整齐,并有利苗木出土后的径、高生长。(本文来源于《安徽农学通报》期刊2014年Z1期)

石磊,徐广灿,杨红兵[7](2013)在《四唑染色法测定厚朴种子生活力的条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厚朴种子生活力的快速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四唑染色法(TTC法),设置不同的TTC浓度、染色温度和时间,研究厚朴种子生活力测定的适宜条件。[结果]TTC法测定厚朴种子生活力的适宜条件为:采用浓度0.2%的TTC溶液,在55℃的水浴中染色50 min。[结论]该法可作为厚朴种子生活力测定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3期)

雷虓,杨志玲,段红平,杨旭[8](2013)在《药用植物厚朴种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种子是植物生产的物质基础,国家濒危植物厚朴的人工栽培主要依赖种子繁殖,故而厚朴种子的质量及处理方式是决定其人工林及药材质量的关键因子。该文从形态学特征、发育生理特征、休眠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方法以及其种子萌发的生态环境因子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厚朴种子----`-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厚朴种子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0期)

农训学[9](2012)在《厚朴种子繁殖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厚朴与杜仲、黄柏并称为"叁木"药材,以干燥树干皮、枝皮和根皮入药,具有祛燥湿、散满行气的功效。用于治疗胸腹胀满、呕吐泻痢、痰多喘咳等症。厚朴已被国家列为二类保护植物和二类保护野生中药材。现将其种子繁殖方法介绍如下。1.选种和处理。选择健壮的厚朴树作为留种母株,每年10月当果鳞露出红色种子时,采摘果实,把果大、种子饱满无病的个体留作种用。厚朴种子外(本文来源于《农村新技术》期刊2012年12期)

杨占南,林俊清,余正文,胡光平,罗世琼[10](2012)在《厚朴种子挥发性物质的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收集3个不同产地的厚朴(Magnolia officinalis RendetWils)种子,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种子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目的是评价基因和环境因素对厚朴种子挥发性物质累积的影响。结果显示3个种子样品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为α-蒎烯、莰烯、β-蒎烯、对异丙基甲苯、1-柠檬烯、芳樟醇、龙脑、α-松油醇、龙脑乙酯、反-α-佛手柑油稀、β-石竹稀、α-石竹稀、没药烯、2-[4-(1-甲基-2-丙烯基)苯基]丙醛、石竹稀氧化物、3-乙基-2,5-二甲基-1,3-己二烯、β-桉叶油醇,且含量的差异不显着;种子挥发精油的含量差异显着。这一结果暗示了种子作为繁衍的遗传生命体,有高度的遗传特性,挥发性成分代谢累积过程中可能受到遗传因素支配,而生长环境条件差异,使代谢产物生源合成过程中酶的表达受到影响,从而导致挥发精油产率表现出显着差异。(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2年04期)

厚朴种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厚朴(Houpo9a officinalis)种群实生更新方式和影响因素,在遂昌县桂洋林场内选择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3个不同生境,设置种皮和铁丝网罩交叉处理试验,研究不同生境内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特征。结果显示,不同生境和不同处理间厚朴种子萌发率均有显着差异(P<0. 05),在针叶林内去除假种皮且罩铁丝网时厚朴种子萌发率最高,而保留假种皮时厚朴种子萌发率均为0。厚朴在幼苗前期(4~8周)死亡率最大,之后趋于稳定,在针叶林内幼苗存活率最高,但不同生境间差异未达到显着水平。不同生境内厚朴幼苗苗高与地径生长均表现出显着差异(P<0. 05),表现为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阔叶林。林中空气温度、湿度、光照强度和枯枝落叶厚度对厚朴种子野外萌发有显着影响,其中温度、光照强度、土壤水分和养分对厚朴幼苗生长影响最大。针叶林最适合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假种皮、动物取食和生境异质性是造成厚朴种子野外萌发率低和死亡率高的主要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厚朴种子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丽莹.厚朴种子油的超临界CO_2萃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9

[2].谭美,杨志玲,杨旭,程小燕,李公荣.不同生境内厚朴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研究[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8

[3].袁宝东.不同处理对厚朴种子发芽率的影响[J].防护林科技.2017

[4].马敬,罗世琼,杨占南,邸胜娟,胡娟.厚朴和凹叶厚朴种子中酚类及挥发性物质比较分析[J].种子.2015

[5].麦静,杨志玲,杨旭,陈慧,雷虓.厚朴种子大小变异对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种子.2015

[6].林小青.厚朴种子处理技术及苗期生长规律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4

[7].石磊,徐广灿,杨红兵.四唑染色法测定厚朴种子生活力的条件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3

[8].雷虓,杨志玲,段红平,杨旭.药用植物厚朴种子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3

[9].农训学.厚朴种子繁殖技术[J].农村新技术.2012

[10].杨占南,林俊清,余正文,胡光平,罗世琼.厚朴种子挥发性物质的评价[J].种子.2012

标签:;  ;  ;  ;  

厚朴种子论文-周丽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