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若干临床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岭军[1](2021)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社会工作参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研究 ——以S市A医院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彭雪茹[2](2021)在《基于循证的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构建》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以2016年更新的JBI循证保健模式为指导,在综合最佳文献证据、临床情景访谈资料、多轮专家咨询的基础上,构建符合我国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情形、贴近临床的跌倒预防方案,为老年精神科工作者提供最佳的患者跌倒预防策略。研究方法:在2016年JBI循证理论指导下,通过全面地检索和评价主题相关中、英文文献,提取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的文献证据;通过选取临床一线医护、后勤人员进行焦点访谈,获取临床现行的跌倒预防有效措施,补充并完善跌倒方案条目;通过选取省内临床经验丰富的护理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对初步构建的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进行专家论证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方案。研究结果:对63篇英文文献和29篇中文文献进行了证据综合,32名临床医护及后勤人员开展了焦点访谈,20名老年精神专科护理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最终构建了方案包括一级条目4项:跌倒风险评估、跌倒风险管理、环境管理、文化与制度管理;二级条目13项:入院评估、住院动态评估、制定个性化策略、多学科多部门合作、药物管理、病房环境评估与改进、恰当的医护配比、合理保护性约束、使用辅助设备、质量改善等;三级条目57项的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研究结论:本研究所构建的方案是结合了最佳文献证据、临床情景、专家论证与判断的护理实践成果,方案内容全面具体,不仅可为老年精神科跌倒评估工作提供指导、为管理者制定本土化的跌倒管理方案提供参考,还能为临床建立更优效的跌倒防控体系提供借鉴。具备科学性、可靠性与可行性,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袁源[3](2021)在《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证候分布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通过对社区范围内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相关资料的横断面研究,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为临床医学提供最新的睡眠障碍流行病学依据,更好地指导社区中老年人睡眠障碍的中西医预防和干预措施,提高社区中老年人身心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方法本课题运用调查问卷,通过对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年龄在45周岁及以上的常住中老人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资料、既往史、生活方式、近1个月用药情况、睡眠相关社会因素、体育锻炼情况等信息,并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睡眠质量,广泛性焦虑量表评估焦虑程度,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估抑郁程度,中医症状调查表调查睡眠障碍患者中医症状,运用统计学方法,分析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得出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睡眠障碍的中医证候分布结论。结果1社区中老年人睡眠情况:调查对象的PSQI总分均值7.29±5.76,睡眠正常者(PSQI总分≤7)165人,睡眠障碍者(PSQI总分>7)83人,睡眠障碍患病率33.47%。睡眠障碍组睡眠时间因子、睡眠效率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催眠药物因子、PSQI总分平均得分更高(因子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睡眠质量更差。睡眠障碍组上床时间更早,入睡时间延长,起床时间更早,睡眠时间更短,睡眠效率更低。2社区不同特征中老年人睡眠情况统计结果: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职业、既往疾病、使用药物、出现睡眠问题可能原因、体育锻炼、焦虑、抑郁者的睡眠障碍发病率差异显着(P<0.05),而不同性别、月收入、饮食习惯、吸烟、饮酒者睡眠障碍发病率差异不显着(P>0.05)。3睡眠质量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总频率、每周体育锻炼频率、焦虑、抑郁、睡眠环境不适、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婚姻满意度、家庭关系和谐度、睡前不良习惯、午睡时间过长、其他因素(如生闷气、睡前想太多、照顾孩子等)是睡眠质量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其中年龄、焦虑、抑郁、睡眠环境不适、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对婚姻不满意、家庭关系不和谐、睡前不良习惯、午睡时间过长、其他因素(如生闷气、睡前想太多、照顾孩子等)的OR>1;而文化程度、体育锻炼总频率、每周体育锻炼频率的OR<1。4睡眠障碍中医证候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果:中医证候因子分析归纳总结出6个中医证候,占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24.1%)、肝郁肾虚证(21.7%)、肝郁化火证(14.6%)、心肝脾虚证(13.2%)、阴虚火旺证(13.2%)、心脾两虚证(13.2%)。聚类分析归纳总结出6个中医证候:肝郁化火证、肝郁脾虚证、心脾两虚证、心胆气虚证、心肝肾虚证、肝肾阴虚证。结果与因子分析结果类似。结论1北京市朝阳区社区中老年人睡眠障碍总体患病率33.47%,睡眠障碍组睡眠时间因子、睡眠效率因子、睡眠障碍因子、催眠药物因子、PSQI总分平均得分更高(因子得分越高,睡眠质量越差),睡眠质量更差。睡眠障碍组上床时间更早,入睡时间延长,起床时间更早,睡眠时间更短,睡眠效率更低。2年龄、文化程度、体育锻炼总频率、每周体育锻炼频率、焦虑、抑郁、睡眠环境不适、生活、学习或工作中的重大事件、婚姻满意度、家庭关系和谐度、睡前不良习惯、午睡时间过长、其他因素(如生闷气、睡前想太多、照顾孩子等)是睡眠质量的独立相关因素。3睡眠障碍中医证候,按照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肝郁脾虚证、肝郁肾虚证、肝郁化火证、心肝脾虚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主要病位在心、肝、脾、肾,病性以虚为主,虚实夹杂。
耿景殿[4](2021)在《颅脑损伤部位及伤后社会功能损害与精神伤残等级的相关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随着工业化进程、都市化以及交通事业的发展,意外伤害如交通事故、坠落、暴力等导致颅脑损伤事故频发。颅脑外伤患者往往存在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等问题,严重影响伤者的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因此,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伤残等级的鉴定案件不断增多。由于此类案件涉及经济赔偿,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之间赔偿数目相差较大,在对被鉴定人精神伤残等级客观、正确的评定尤能体现法律的公正性和维护受害人的利益。故而对被鉴定人精神伤残等级的正确评定就成为司法精神病学鉴定实践中的重要课题。本研究将探讨颅脑损伤患者不同颅脑损伤部位及伤后日常生活能力、社会功能的客观指标与精神伤残等级的关系,为提高鉴定精神伤残等级意见的准确性提供更为客观的理论和实践应用依据。方法收集汕头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年-2020年精神伤残等级鉴定案例201例进行分析。按照鉴定等级分组,比较不同精神伤残等级案例的人口学特点及损伤特征;综合被鉴定人临床影像学CT或MRI结果统计颅脑损伤部位,探讨损伤部位数目之和与伤残等级关系;综合运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SDS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成人智残评定量表(Adult intellectual disability rating scale,IDRS)等日常活动能力与社会功能量表,评估被鉴定人伤后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损伤程度,探讨日常生活能力及社会功能损伤程度与精神伤残等级相关性,并评定量表评分在精神伤残等级间的界限值,以图找出两者间的数理关系。结果1、在精神伤残等级评定的201例鉴定案例中,男性161例(80.1%),女性40例(19.9%);年龄16~90岁,平均年龄(43.02±16.86)岁;未婚55(27.2%)例,已婚或离异146(72.3%)例;职业:工人74(57.4%)例,农民14(10.9%)例,学生及知识分子15(11.6%)例,个体商户19(14.7%)例,自由职业4(3.1%)例,退休3(2.3%)例;损伤原因:车祸187(93.0%)例,坠落5(2.5%)例,暴力7(3.5%)例,其他2(1.0%)例。轻、中、重度颅脑损伤在性别(χ2=2.751,P>0.05)、年龄(χ2=8.945,P>0.05)、婚姻(χ2=2.904,P>0.05)、职业(χ2=7.458,P>0.05)、颅脑损伤与伤残等级评定时间间隔(χ2=2.430,P>0.05)、颅脑损伤方式(χ2=7.264,P>0.05)、颅脑损伤程度情况(χ2=6.343,P>0.05)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本研究中轻度精神伤残132例,占65.7%;中度精神伤残51例,占25.4%;重度精神伤残18例,占9.0%。在颅脑外伤患者的诊断中,前三位分别为器质性人格改变(190例,占94.5%),器质性遗忘症(140例,占69.7%),器质性智能障碍(111例,占55.2%);第4~10位分别为神经症样综合征,精神病性症状群,情感障碍,失语,抑郁状态,意识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3、根据颅脑损伤患者影像学诊断结果将颅脑损伤部位分为蛛网膜下腔、左右额颞顶枕硬膜外、左右额颞顶枕硬膜下等39个区域,将年龄分为16-44岁(青年组)、45-60岁(中年组)、≥61岁(老年组)三组。按照年龄分组进行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间比较。结果显示,中年组的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0.025,P<0.05),青年组(χ2=4.683,P>0.05)与老年组(χ2=4.614,P>0.05)的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精神伤残等级间量表评定显示,成人智残评定量表(IDRS)适用于一级--七级伤残等级的评定;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对重度精神伤残(一级--三级)、中度精神伤残(四级、五级除外)有良好的区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平均分对伤残等级的区分度不明显。依据ROC曲线初步得出,IDRS得分划定界限区间:0~9分为轻度精神伤残,10~14分为中度精神伤残,15~20分为重度精神伤残;MBI得分划定界限区间:0~45分为重度精神伤残,46~85分为中度精神伤残,85~100分为轻度精神伤残;SDSS得分划定界限区间:0~14分为轻度精神伤残,15~18分为中度精神伤残,19~20分为重度精神伤残。结论1.颅脑损伤人群主要以男性、已婚、青壮年为主;主要从事体力劳动工作,损伤程度多为轻度脑损伤;损伤原因多为交通事故伤。2.被鉴定人在性别、年龄、婚姻、职业、颅脑损伤与伤残等级评定时间间隔、颅脑损伤方式、颅脑损伤程度等方面与伤残等级无相关性。3.颅脑损伤所致精神障碍综合征中,器质性人格改变占第一位,其次为器质性遗忘症,第三为器质性智能障碍。颅脑损伤所致精神伤残等级中,轻度精神伤残(七级--十级)最多。4.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关系研究显示,在45岁-60岁年龄组,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存在明显相关性。5.成人智残评定量表(IDRS)、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的评分与精神伤残等级评定存在一定的数理关系,IDRS评分最能体现社会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与精神伤残等级评定的关系,可作为鉴定实践中精神伤残等级评定的可靠工具。
蒋宇超[5](2021)在《基于磁共振的灰白质脑网络分析方法及其精神分裂症应用》文中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多发病于青壮年时期,具有多样性的病理特征。一直以来,精神分裂症的发病机制和有效治疗是个重大的科学难题。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的脑网络技术已经成为探究精神分裂症病理机制最有力的技术手段之一。本论文基于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针对精神分裂症中特定的难点问题,发展相对应的脑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个角度,脑灰质和脑白质两个层面,验证、补充并修正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通过纵向追踪的干预研究进一步加深对精神分裂症脑网络的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干预思路。本论文可以被概括为三大部分,共包括七个主要内容。第一部分,精神分裂症作为一种神经发育/退化障碍,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的跟踪随访才能描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大脑变化。针对此问题,本研究提出和发展了两种脑结构网络方法。利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横断面数据,成功刻画出精神分裂症的脑灰质和脑白质随疾病发展的动态变化过程,对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退化假说与脑“失连接”假说进行证实、补充和融合。该部分包括以下2个主要内容:1.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影像技术可以很好地刻画出大脑灰质结构。但是,传统的脑灰质结构分析方法,比如基于体素水平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 morphometry,VBM)和基于Free Surfer的灰质皮层分析,都只能刻画出单个区域或体素的结构特征,而忽视了脑区之间的关系。此外,脑的结构特征并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发育、老化、疾病等因素出现变化,而VBM等方法无法刻画出大脑变化时不同区域之间的因果关系。为此,本论文发展了一种基于人群协变因果网络的脑灰质分析方法,通过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灰质形态学图像按照病程长短进行排序,在人群水平构建出随疾病发展的灰质结构“时间序列”。通过格兰杰因果分析构建因果网络,刻画不同脑区灰质萎缩的前后顺序,证实精神分裂症患者灰质萎缩的渐进模式,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退化假说和“失连接”假说的理论融合提供来自脑影像的灰质证据。2.为了进一步证实精神分裂症脑损伤的渐进模式,本论文提出一种脑影像分析方法——基于排序图像的渐进式大脑动态分析。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弥散张量图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按照病程长短排序后得到白质“时间序列”,利用滑动窗的策略将白质“时间序列”分割为若干个窗口,刻画白质发展的动态性。提出脑发病图谱,揭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结构异常的不同阶段,再次为精神分裂症的神经发育/退化假说和“失连接”假说的理论融合提供来自脑影像的白质证据。第二部分,针对白质的血氧水平依赖(blood oxygen level-dependent,BOLD)的功能磁共振(functional MRI,fMRI)信号,发展脑白质功能网络分析方法,努力解决白质BOLD-fMRI信号处理中的难题,从多个层面验证并扩展白质BOLD-fMRI信号潜在的生理基础以及临床价值。并将其应用到精神分裂症研究中,弥补了精神分裂症中脑白质BOLD-fMRI研究的空白,为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提供了来自白质功能信号的证据。该部分包括以下3个主要内容:1.尽管DTI可以很好地揭示白质的结构特征,但是它无法揭露白质中潜在的功能活动,同时为了进一步研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白质结构损伤和功能异常之间的关联性,本章提出一种DTI-fMRI的融合方法——基于骨架的白质功能分析。通过将白质的DTI信号和fMRI信号(即BOLD信号的时间序列)投射到一个共同的白质骨架上,实现基于骨架的白质低频振荡(low-frequency oscillation,LFO)分析,来反映白质自发活动。并系统性地评测白质LFO的可重复性、白质LFO和结构的耦合性、白质LFO和行为学的关系以及白质LFO在精神分裂症中的应用。从多种角度证实白质BOLD-fMRI信号的生理意义以及临床价值。2.基于上一部分的研究,利用BOLD-fMRI信号分别构建大尺度白质网络和灰质网络,并采用图论方法分析大尺度脑网络的网络属性包括聚类系数、最短路径长度、小世界度量、局部效率、层级性、同步性以及三个节点属性包括节点效率、节点度和节点介中心性。从网络角度来阐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白质和灰质大尺度功能网络的拓扑性如何发生改变。为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提供来自脑网络层面的证据,并为该假说补充了白质功能方面的解释机制。3.尽管上一研究分别从灰质网络和白质网络两个方面进行探究,但是并没有直接评估灰质和白质之间的关系。本章采用聚类分析来识别不同的白质功能网络,并且利用功能连接刻画白质网络与灰质网络的功能连接性。通过比较精神分裂症患者和健康对照组的白质功能网络的差异,阐明灰-白质功能连接与精神分裂症的病理生理学的关系。从灰-白质连接的角度为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进行补充。第三部分,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采用两种方式(药物干预和物理干预)进行干预。通过假设驱动的研究探索药物治疗和电休克治疗(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ECT)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大脑的影响和潜在的调控机制,试图将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和临床治疗相结合。该部分包括以下2个主要内容:1.虽然前面研究从结构、功能的层面证实了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设,但是这些证据都是来自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横断面数据。本部分通过纵向追踪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大脑皮层的影响。利用基于皮层表面的形态学分析和结构协变分析,全面评估治疗前后大脑皮层形态学和结构协变网络的变化,探讨抗精神病药物对皮层厚度和皮层-皮层连通性的短期影响,通过计算网络的全局效率来表征结构协变网络的整合性,揭示皮层形态学改变和脑网络重构的潜在关系,将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和临床治疗相结合。2.虽然上一部分通过纵向追踪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干预对精神分裂症大脑皮层的影响。但是精神分裂症患者是个异质性很大的群体,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存在耐药性,也有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特殊的症状急需治疗,这就需要特殊的干预方式,比如ECT干预。针对精神分裂症中的特殊人群,本部分探究ECT干预对脑岛和海马的功能与结构的影响,试图为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提供来自特殊人群、特殊疗法的临床意义和和治疗靶点。综上所述,本论文基于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弥散张量磁共振、结构磁共振在内的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从脑结构和脑功能两个角度,发展相应的脑网络分析方法,分别从灰质、白质两个方面验证并补充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通过干预研究为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提供临床意义。
刘欢[6](2020)在《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了解上海社区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现况,根据需求设计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专项培训方案,以系统观、整体观思维来探索提升服务技能的宏观架构,构建精防公卫条线医生为主,家庭医生团队融入,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并为探索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提供参考意见。研究方法应用问卷调查法、半结构式访谈法、数理统计法、专家咨询法等。以纳入上海市第四轮公共卫生三年行动计划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项目的6个区县205名家庭医生团队人员为研究对象,用描述性分析、卡方检验等方法分析专项培训阶段性资料。培训的设计理念是启发学员用系统观来理解和处理社区心理健康问题,培养家庭医生团队能够与个体、家庭、医疗机构、学校、社会文化环境等整个系统工作。从而促进不同机构、不同部门的融合协作,并探索提升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的建议与策略,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大健康公共卫生人才培养提供参考资料。研究结果1.基本情况:学员以中青年为主,40岁及以下人群占73.17%;学历层次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占84.39%;其中48.81%公共卫生岗位人员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2.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不同岗位人员对接受培训途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医生更倾向于专科医院进修;98.05%反映非常愿意将培训内容学以致用;90.73%的学员考试成绩在80分以上,培训效果良好。3.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培训现状:48.78%的学员反映政策保障不够;81.46%认为证书含金量需提高;76.59%反映培训与工作冲突较多。家庭医生和公共卫生医生培训意愿相对较高,其中家庭医生团队对心身疾病的诊治、医患沟通与压力管理需求较高。4.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和体系:家庭医生团队反映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比较突出的问题为缺少专业人员(75.61%),缺乏知识技术(65.37%),需提升居民知识(65.85%);90.73%认为从事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应该获得报酬,但实际只有17.56%的人员有报酬;提高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人员积极性最有效的措施是制定合理报酬(93.66%),改进工作环境(74.15%),提供培训机会(68.29%)。5.能力提升远期效应:家庭医生团队较多会将精神心理知识运用在人际关系问题(57.46%)和工作问题(58.21%);专业能力的提升一定程度会推动经费投入,提升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硬件、软件和人力配置,对居民精神心理卫生知识知晓率提升也有明显促进作用。研究结论1.家庭医生团队结构比较合理,年龄和学历构成是服务能力提升的坚实基础;培训开展要结合团队人员专业背景和岗位需求设计方案。家庭医生团队对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需求较高;系统规范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专项培训比较受欢迎。2.能力提升要结合家庭医生签约精神卫生服务的推进阶段开展,争取多部门积极配合支持,确保医护人员安心参与;制定适宜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机制,有利于激发家庭医生团队的积极性,对基层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起到良好促进作用。3.公共卫生人员和家庭医生是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的主力军,可以将上海三级预防管理模式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结合,构建以精防条线公共卫生为条,其他人员辅助家庭医生管理精神障碍患者和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为块,条块结合、全社会参与的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模式。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不单单是卫生部门的精神心理疾病治疗,更多的一般心理问题干预和健康促进,需要多部门积极配合,更需要完善的基层心理服务网络和人力基础做支撑。4.非公共卫生专业背景的公共卫生岗位人员制约了社区条块结合的良性发展,公共卫生人才培养迫在眉睫;构建全面系统的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统筹兼顾公共卫生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使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衔接顺畅,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适应社会需要。5.精神心理卫生人力资源缺乏与分布不均匀短期内难以解决,积极探索市专科-区专科医联、专科医院-社区医院医联、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医联、“互联网+”跨区域医联,是快速解决现有服务资源缺乏的有效方法。
高洁,王海燕,李森,龙在云,刘媛,王永堂,严军,余静,伍亚民,杨策[7](2020)在《爆炸环境下应激障碍诊治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世界军事格局的变动与社会经济的失衡,爆炸性事件越来越多,随之发生的伤后应激障碍亦引起安全与医疗领域的高度重视。爆炸伤后应激障碍包括急性应激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障碍,是一类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生活事件直接引起的心理障碍。笔者综述了近期关于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以及防护进展,旨在为研究特殊环境下的心理干预提供有益的启示。
加倩[8](2020)在《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文中指出目的:基于北京市全部急诊医保病例统计资料,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特点、疾病特点与前一年六之气(大雪、冬至、小寒)及后一年初之气(立春、雨水、惊蛰)的相似性,及大寒是否新出现与后一年运气相应的疾病,从而验证运气交接节气为大寒或立春。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为禀赋特点分析与疾病特点分析两个角度。禀赋特点分析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患者禀赋构成比较,以北京市2014-2018年的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的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计算各时间段内全部患者禀各岁运各客气的急诊人次及占比,代表该时间段的10岁运禀赋构成及12客气禀赋构成,通过曼哈顿距离(差的绝对值之和)比较大寒急诊患者的禀赋构成与其前3节气及后3节气急诊患者的相似性大小,若大寒与其前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小于大寒与其后3节气的曼哈顿距离,说明大寒患者的禀赋特点与其前3节气更接近,即于大寒时运气并未转换交接,则立春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反之则大寒应为运气交接节气;另一部分为高发与低发禀赋变化的比较,即将各节气内10岁运及12客气各禀赋的急诊人次按从高到低排序,通过各节气急诊人次较高与较低的禀赋发生变化的节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疾病特点分析以北京市2015年1月20日-2020年1月19日5年全部急诊医保统计资料,根据当年的总医保人数,计算各疾病在各节气的发病率,与各疾病120个节气的平均发病率相比较得到高发疾病;进而将5年同节气重复出现的高发疾病视为该节气的反复高发疾病;在各年各节气高发疾病中去除该节气于5年中的反复高发疾病,即去除节气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以表示该节气客运客气影响下的高发疾病,结合临床经验及中医典籍,分析比较2016-2019年大寒及其前后3节气高发疾病相似性,及大寒的高发疾病特点是否更符合下一年的运气特点,进而判断运气交接节气。结果:禀赋特点分析结果显示2014-2018年大寒不论男性女性患者均与其后一年初之气的曼哈顿距离更小,即大寒与后一年初之气各禀赋构成的相似性更高;同时各节点不论男性与女性患者均于大寒开始出现与后一年初之气相同/相近的高发及低发禀赋的变化,且符合在某岁运、客气当令时,该岁运、客气禀赋为低发禀赋,而太少相反的岁运、司天在泉相反或阴阳五行属性相反的客气则为高发禀赋这一大体规律。疾病特点分析的结果亦显示各个大寒的疾病特点更符合后一年初之气的运气相应疾病特点,出现典型的与后一年初之气运气相应的疾病群。故本研究结果支持大寒为运气交接节气。结论:本研究利用目前较为丰富的医疗大数据及规范统计学分析方法验证五运六气的交接节气,为运气交接时刻的争议提供临床数据支持,开拓五运六气周期的验证性研究,为运气起始时刻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尚可为疾病与五运六气理论的印证提供临床依据,深化五运六气理论的内涵,并为疾病预测、治未病提供指导,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意义。
孔清玉[9](2020)在《儿茶酚胺及EETs指导直立不耐受患儿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血管迷走性晕厥(vasovagal syncope,VVS)和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stural orthostatic tachycardia syndrome,POTS)是儿童直立不耐受(orthostatic intolerance,OI)的最常见类型。患儿反复出现晕厥、头晕、胸闷等症状,在体位改变、情绪紧张、长时间站立等情况时症状加重,平卧位后症状减轻,具有发病率高、反复发作、诊断困难、预后良好等特点。大样本临床数据分析有助于缩短诊疗周期。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在VVS及POT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对VVS及POTS患儿进行简单快速的自主神经功能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儿茶酚胺直接反映自主神经活动状态,VVS患者晕厥前血浆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nonepinephrine,NE)水平升高,晕厥发生时进一步快速升高;POTS患儿晕厥等症状的出现可能与直立时血浆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有关,推测高水平儿茶酚胺可能是VVS及POTS发生的重要因素。β受体阻断剂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的兴奋程度,降低儿茶酚胺水平,理论上是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药物之一,但临床实践中疗效偏差较大。目前临床上缺乏对患儿儿茶酚胺状态评价及指导β-受体阻断剂应用的有效生物学指标。直立不耐受症状的反复或持续存在严重影响患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给患儿及家长带来严重的心理及精神负担。对VVS及POTS患儿心理状态的评估及干预是此类疾病治疗中的重要环节。OI症状评分量表目前主要用于OI患儿的临床症状及治疗效果的评估,与患儿情绪障碍的严重程度是否有相关性尚未见报道。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poxyeicosatrienoic acids,EETs)是花生四烯酸经过细胞色素P450途径产生的一种内皮超极化因子,作用于临近的血管平滑肌细胞膜,产生超级化和血管松弛作用,从而引起血管舒张,血压下降。VVS及POTS患儿存在外周血管过度舒张导致血压下降,推测引起血管舒张的因子可能参与了WS及POTS的发病过程,但目前尚未见EETs是否参与VVS及POTS发病机制的研究。研究目的1.分析VVS及POTS患儿临床特征及心率、血压变异率并描绘ROC曲线,以期发现指导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指标。2.LC-MS/MS测定患儿24h尿儿茶酚胺水平,探讨NE水平指导β-受体阻断剂精准治疗VVS和POTS的临床价值;探讨儿茶酚胺、01症状评分对评估VVS和POTS患儿合并情绪障碍的预测价值,指导临床及早联合心理干预。3.测定患儿血浆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14,15-EETs水平,并与尿儿茶酚胺水平做相关性分析,初步探讨EETs指导儿童VVS及POTS治疗中的作用。研究方法1.VVS及POTS患儿临床特征及血压、心率变异性分析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确诊的VVS和(或)POTS患儿的临床资料,采集患儿的性别、年龄、体重、主诉时间、主诉症状、伴随症状、诱因、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基础心率、HUTT期间症状、HUTT阳性发作的时间、阳性发作时血压、阳性发作时心率、阳性发作时症状等临床数据并进行统计分析。记录了所有入组患儿HUTT过程中血压及心率数据,包括患儿平卧位(1、5、10min)、直立位(1、5、10min)、倾斜后(1、5、10、15、20、25、30、35min)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评估VVS和/或POTS患儿HUTT过程中的心率及血压变异性及其与阴性组、正常儿童之间是否存在差异。若患儿在HUTT过程中出现晕厥或晕厥先兆症状时回复至平卧位,则数据计入至回复平卧位前一次(未出现VVS阳性反应)时间节点的心率及血压数据。根据试验结果,患儿数据分为VVS组、POTS组、POTS合并VVS(VVS+POTS)组、阴性组、健康对照组,计算各组患儿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异系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2.儿茶酚胺指导VVS和POTS患儿精准治疗的价值本研究选取我院就诊的不明原因反复晕厥或先兆晕厥患儿38例,均经直立倾斜试验确诊为VVS,选取20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纳入研究的38例VVS患儿均在明确诊断后次日开始留取24h尿标本,采用液相二级质谱(LC-MS/MS)法检测24h尿NE水平,给予基础治疗及口服美托洛尔(0.5mg/kg.d,bid,口服3月)。通过电话及门诊随访,随访周期为3个月,随访内容包括症状发作频率和程度、治疗的依从性及药物耐受情况等并详细记录。本研究还回顾性分析了43 例 POTS 及 VVS+POTS 患儿的临床资料(POTS 19 例,VVS+POTS 24 例),均检测24h尿NE水平。19例POTS患儿均给予基础治疗及口服美托洛尔(用法同上)治疗,疗效判断同VVS。VVS+POTS患儿的治疗采用了包括基础治疗在内的个体化干预。所有患儿均于3月后进行最终效果评估。以晕厥及晕厥先兆症状的发作频率作为主要的疗效判断指标。参与评分的症状包括:晕厥、头晕、恶心、心悸、头痛、双手震颤、胸闷、视物不清共8个症状,当症状总评分降低大于50%时定为治疗有效。采用ROC曲线分析24h尿NE指导VVS及POTS选用美托洛尔的预测价值。3.儿茶酚胺及OI量表在VVS及POTS患儿情绪障碍评估中的作用本研究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存在直立不耐受症状的儿童42例,年龄9~14岁,均经HUTT确诊为VVS或POTS。采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量表(SCARED)及儿童抑郁量表(CDI)对患儿进行焦虑及抑郁性情绪障碍评估,采用儿童OI症状评分量表进行症状评分。根据量表评分结果,将患儿分为焦虑及非焦虑组,抑郁及非抑郁组。以上量表评分均在入组儿童确诊并取得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之后,由入组儿童自行填写。SCARED所得各样本均数与全国常模组比较,CDI所得各样本均数与2010年王君等进行的合肥地区城乡中小学CDI评估数据比较。所有患儿均在明确诊断后次日开始留取24尿标本,采用LC-MS/MS法检测24h尿儿茶酚胺水平,将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将VVS及POTS患儿的心理量表评分与01症状评分进行关联分析,采用ROC曲线评估症状评分量表对VVS和POTS患儿合并情绪障碍的预测价值。4.EETs指导VVS和POTS患儿准治疗价值的初步探讨本研究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儿童医疗中心住院的存在直立不耐受症状的儿童38例,均经HUTT确诊为VVS或POTS(VVS 26例,POTS 12例)。采用ELISA检测患儿 24h尿14,15-EET(DHET)水平,并将患儿24h尿14,15-EET水平与年龄、体重、24h尿量、14,15-EET浓度、基础收缩压、基础舒张压、基础心率、24h尿Na+、K+、CL-、Ca2+、24h尿儿茶酚胺、卧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进行关联分析。结果1.VVS及POTS患儿临床特征及心率、血压变异性分析结果(1)当患儿存在OI症状且排除器质性病变后应行HUTT明确是否为VVS及POTS,VVS及POTS患儿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及卧、立位试验过程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变异系数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2)VVS组直立倾斜及卧、立位收缩压变异系数均高于POTS组(P<0.05),直立倾斜及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均低于POTS组(P<0.01);VVS组直立倾斜及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均低于VVS+POTS组(P<0.01),卧、立位舒张压变异系数低于 VVS+POTS 组(P<0.05)。(3)POTS组直立倾斜位收缩压变异系数低于VVS+POTS组(P<0.05),卧、立位收缩压及舒张压变异系数均低于VVS+POTS组(P<0.05),直立倾斜及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VVS+POTS组(P<0.01)。(4)VVS组、POTS组、VVS+POTS组、阴性组患儿组内比较,直立倾斜位心率变异系数均明显低于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10.47%时,可作为行HUTT检查的参考指标。2.VVS及POTS患儿24h尿去甲肾上腺素结果及临床价值(1)VVS患儿24h尿NE水平有明显个体差异(离散系数44.63%),且与其基础收缩压、舒张压显着相关(r=0.604;P<0.001)和(r=0.400;P<0.05)。(2)依据美托洛尔的疗效进行ROC曲线分析,曲线下面积为0.926(95%置信区间为0.848到1),当24h尿NE=34.84μg/24h时,其预测美托洛尔对VVS有效的灵敏度为70%,特异度为100%。(3)VVS+POTS患儿24h尿NE水平低于单纯POTS患儿(P<0.01);男性患儿更易出现单纯的POTS,而女性POTS患儿则较容易合并VVS(P=0.01)。美托洛尔治疗单纯POTS的有效性为84.21%。3.儿茶酚胺及OI量表在VVS及POTS患儿情绪障碍评估中的作用(1)VVS患儿SCARED总分及各分量表评分高于常模组(P<0.01),VVS焦虑组SCARED总评分及各分量表评分高于非焦虑组(P<0.01);焦虑组OI症状评分高于非焦虑组(P<0.01)。(2)Pearson分析显示VVS组症状评分与SCARED评分呈显着相关(r=0.691,P<0.001)。根据患儿的OI症状评分及是否合并焦虑,ROC曲线下面积为0.911(95%置信区间为0.804到1),当VVS患儿症状评分=8.5时,其预测儿童OI症状评分量表评估VVS患儿合并焦虑的灵敏度为81.3%,特异度为91.7%。(3)VVS组CDI评分与常模组比较(P>0.05);VVS抑郁组CDI评分高于合肥常模组(P<0.01),VVS抑郁组OI症状评分高于非抑郁组(P<0.001)。(4)Pearson分析显示VVS患儿的OI症状评分与CDI评分有相关性(r=0.46,P<0.05)。根据患儿的症状评分及是否合并抑郁,ROC曲线下面积为0.688(95%置信区间为0.476到0.899),当VVS患儿症状评分=7.5时,其预测儿童OI评分量表评估VVS患儿合并抑郁的灵敏度87.5%,特异度为55%。(5)POTS组患儿SCARED评分高于全国常模组(P<0.05),POTS焦虑组患儿SCARED总分、躯体化/惊恐、简明焦虑量表评分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1),“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怖”各项评分高于非焦虑组(P<0.05)。POTS患儿均存在明显的学校恐怖症。POTS焦虑障碍患儿NE水平低于非焦虑患儿(P<0.05),降低的人数比率高于非焦虑患儿(P<0.05)。(6)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OTS患儿的0I症状评分与SCARED评分呈显着相关(r=0.71,P<0.01)。根据患儿的症状评分及是否合并焦虑障碍,ROC曲线下面积为1(95%置信区间为1),当POTS患儿症状评分=8.0时,其预测儿童OI症状评分量表评估POTS患儿合并焦虑的灵敏度为100%,特异度为100%。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POTS患儿的0I症状评分与CDI评分有相关性(r=0.625,P<0.05)。4.EETs指导VVS和POTS患儿稍准治疗的初步探讨(1)VVS患儿24h尿14,15-DHET(EETs)水平与24小时尿量相关,与卧位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呈弱相关。(2)POTS患儿24h尿14,15-DHET水平与患儿24小时尿量相关,与24h尿Na+呈强相关(r=0.668,P=0.018),与 24h 尿 Ca2+呈中度相关(r=0.485,P=0.11),与24h尿CL-呈中度相关(r=0.539,P=0.07);与24小时尿多巴胺呈中度相关(r=0.512,P=0.089),与 24 小时尿NE 呈弱相关,(r=0.346,P=0.271)。结论1.心率及血压的变异系数可作为VVS及POTS患儿自主神经功能状态判断的参考指标;当卧、立位心率变异系数≥10.47%时,可以建议行HUTT检查。2.VVS患儿24h尿NE个体差异明显,24h尿NE水平可作为选择美托洛尔治疗VVS的参考指标。3.POTS+VVS患儿24h尿NE水平低于单纯POTS的患儿。单纯POTS男性多于女性,女性患儿POTS+VVS更多见;β-受体阻断剂治疗单纯POTS患儿的有效性高,但剂量需个体化。4.VVS及POTS患儿合并焦虑及抑郁性情绪障碍的比率较高;POTS合并焦虑障碍儿童24h尿NE低于非焦虑儿童。5.情绪障碍与患儿直立不耐受症状评分呈正相关,OI症状评分高的患儿存在焦虑及抑郁性情绪障碍的可能性更大,症状也更为严重。6.EETs可能对VVS及POTS患儿体内的升压因素起到一定的拮抗效应,对POTS患儿效应可能更为明显。
赵慧慧[10](2020)在《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效果,拟探索一套高效、安全、便捷的干预方式,为躯体形式障碍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也为该疗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108例躯体形式障碍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A组(可敏索码熵家棋组n=36)、对照组B组(认知行为组n=36)、对照组C组(支持性治疗组n=36),三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及支持性疗法进行为期2周的心理干预,每3天一次,40-60min/次,出院一月后随访。在干预前、干预后及随访时采用躯体形式症状筛查量表(Screening for Somatoform Symptoms-7,SOMS-7)、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AMD)评定三组患者的躯体症状及焦虑抑郁情况。结果:研究结束时收集有效资料108例,三组各36例,无脱落及失访患者。(1)组内比较:三组患者SOMS-7、HAMA及HAMD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在干预后及随访时,较干预前均持续降低。(2)组间比较:(1)干预前:三组患者SOMS-7、HAMA及HAMD量表总分及各项因子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后:三组患者SOMS-7总分及症状数、HAMD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评分最高,B组次之,A组评分最低;HAMA总分三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A组评分低于其余两组,且与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三组患者SOMS-7总分及症状数、HAMD总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评分高于其余两组,且与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AMA总分三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评分最高,B组次之,A组评分最低。结论:(1)采用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水平、缓解躯体症状,对疾病治疗具有良好促进作用。(2)在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躯体症状的干预上,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起效速度优于认知行为疗法及支持性疗法,且远期效果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二、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若干临床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若干临床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循证的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1 绪论 |
1.1 相关概念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1.6 技术路线 |
2 研究方法 |
2.1 文献检索与证据综合 |
2.1.1 确立循证问题 |
2.1.2 制定检索策略 |
2.1.3 文献筛选 |
2.1.4 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等级分级 |
2.1.5 文献证据综合 |
2.2 焦点访谈 |
2.2.1 纳入访谈对象 |
2.2.2 制定访谈提纲 |
2.2.3 访谈步骤 |
2.2.4 资料转录与分析 |
2.3 专家咨询 |
2.3.1 拟定两轮专家咨询表 |
2.3.2 选定咨询专家 |
2.3.3 咨询时间与方式 |
2.3.4 数据统计与分析 |
3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与证据综合结果 |
3.1.1 文献检索结果 |
3.1.2 文献质量评价与证据预分级结果 |
3.1.3 文献证据综合结果 |
3.2 焦点访谈与初版方案构建结果 |
3.2.1 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3.2.2 访谈详情 |
3.2.3 主题分析结果 |
3.2.4 访谈析出条目 |
3.2.5 初版方案构建结果 |
3.3 专家咨询结果 |
3.3.1 专家基本信息 |
3.3.2 专家积极系数 |
3.3.3 专家权威程度 |
3.3.4 专家协调程度 |
3.3.5 专家意见修改结果 |
3.4 构建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 |
4 讨论 |
4.1 本方案构建的必要性与本方案优势 |
4.2 本方案构建的科学性 |
4.3 本方案对临床实践的意义 |
5 结论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创新性 |
5.3 研究局限性及启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综述 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干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读研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3)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证候分布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睡眠障碍发病机制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1 睡眠障碍定义、分类和诊断工具 |
2 睡眠障碍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
3 睡眠障碍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睡眠障碍中医病因病机及证候分布研究进展 |
1 睡眠障碍中医病名溯源 |
2 睡眠障碍中医病因病机研究 |
3 睡眠障碍中医证候分布研究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1 研究方案 |
1.1 研究对象 |
1.2 纳入排除标准 |
1.3 研究方法 |
1.4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分布规律 |
2.2 焦虑、抑郁情况 |
2.3 社区不同特征中老年人睡眠情况统计 |
2.4 社区中老年人不同焦虑、抑郁者睡眠情况统计 |
2.5 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相关因素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 |
2.6 社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因子分析 |
2.7 社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证候聚类分析 |
3 讨论 |
3.1 社区中老年人睡眠情况分析 |
3.2 睡眠质量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 |
3.3 睡眠障碍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
结语 |
1 结论 |
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一般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2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
附录3 广泛性焦虑量表 |
附录4 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 |
附录5 中医症状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4)颅脑损伤部位及伤后社会功能损害与精神伤残等级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研究材料和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颅脑损伤者一般人口学资料比较 |
3.2 颅脑损伤者精神障碍诊断与等级评定结果 |
3.3 颅脑损伤特征比较 |
3.4 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比较 |
3.5 精神伤残等级与社会功能量表评分关系 |
3.6 不同精神伤残等级的IDRS、MBI、SDSS量表评分比较 |
3.7 三组量表界限值判定 |
3.8 三组量表评定与鉴定意见一致性分析 |
3.9 精神伤残等级的多元logistics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颅脑损伤被鉴定人的一般人口学情况 |
4.2 颅脑损伤者的精神障碍诊断与等级评定 |
4.3 颅脑损伤原因、程度与精神伤残等级的关系 |
4.4 颅脑损伤部位与精神伤残等级关系 |
4.5 不同精神伤残等级与IDRS、MBI、SDSS评分差异 |
4.6 IDRS、MBI和 SDSS评分与精神伤残等级区分度关系 |
4.7 量表界值判定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创新性和不足、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述 颅脑损伤致精神伤残的等级司法评定研究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2 论文 |
附录3 致残程度分级划分依据 |
附录4 智残评定量表 |
附录5 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 |
附录6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 |
附录7 格拉斯哥昏迷量表评定(GCS) |
在读期间发表的文章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基于磁共振的灰白质脑网络分析方法及其精神分裂症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多模态磁共振成像 |
1.2.1 结构磁共振成像 |
1.2.2 弥散磁共振成像 |
1.2.3 血氧水平依赖的功能磁共振成像 |
1.2.4 脑白质的功能磁共振信号 |
1.3 脑网络研究方法 |
1.3.1 结构脑网络 |
1.3.2 功能脑网络 |
1.3.3 网络属性分析方法 |
1.4 精神分裂症概述 |
1.4.1 精神分裂症的脑“失连接”假说 |
1.4.2 精神分裂症的磁共振研究现状 |
1.4.3 精神分裂症的干预研究 |
1.5 本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1.6 本论文的组织安排 |
第二章 基于人群协变因果网络的脑灰质形态学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研究对象 |
2.2.2 图像采集 |
2.2.3 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
2.2.4 灰质体积的统计分析 |
2.2.5 人群结构协变因果网络分析 |
2.3 结果 |
2.3.1 精神分裂症的灰质萎缩 |
2.3.2 不同病程阶段的灰质萎缩模式 |
2.3.3 人群结构协变因果网络分析结果 |
2.4 讨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滑动窗动态分析的脑白质微结构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被试信息 |
3.2.2 图像采集 |
3.2.3 图像处理 |
3.2.4 体素水平的白质微结构分析 |
3.2.5 基于排序图像的渐进式大脑动态分析 |
3.2.6 层级聚类 |
3.2.7 相关性分析 |
3.3 结果 |
3.3.1 精神分裂症的脑白质微结构改变 |
3.3.2 脑白质异常的渐进模式 |
3.3.3 脑白质的层级聚类结果 |
3.3.4 脑白质与病程的相关性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DTI-fMRI的白质骨架自发活动研究 |
4.1 引言 |
4.2 方法 |
4.2.1 被试数据集 |
4.2.2 基于骨架的白质LFO分析 |
4.2.3 白质LFO可重复性分析 |
4.2.4 白质LFO和精神分裂症分析 |
4.2.5 白质LFO和结构耦合性分析 |
4.2.6 白质LFO和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
4.3 结果 |
4.3.1 白质LFO的空间分布图谱 |
4.3.2 白质LFO的可重复性 |
4.3.3 白质LFO在精神分裂症中的改变 |
4.3.4 白质LFO和FA的耦合性 |
4.3.5 白质LFO和行为学的相关性 |
4.4 讨论 |
4.4.1 白质结构异常:广泛的FA降低 |
4.4.2 白质功能异常:LFO的增高和降低 |
4.4.3 白质功能与结构的关系 |
4.4.4 白质功能结构耦合性和临床变量的关系 |
4.4.5 基于骨架的白质功能分析方法 |
4.4.6 局限性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白质fMRI的大尺度脑网络拓扑属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方法 |
5.2.1 被试信息 |
5.2.2 图像采集 |
5.2.3 图像预处理 |
5.2.4 大尺度功能网络构建 |
5.2.5 基于图论的网络属性分析 |
5.2.6 统计分析 |
5.3 结果 |
5.3.1 大尺度脑网络的拓扑属性 |
5.3.2 大尺度脑网络的节点属性 |
5.3.3 网络属性与临床变量的关系 |
5.4 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白质功能分割的灰-白质网络连接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方法 |
6.2.1 被试信息 |
6.2.2 图像采集 |
6.2.3 图像预处理 |
6.2.4 头部运动分析 |
6.2.5 白质体素的聚类分析 |
6.2.6 白质团块功能连接分析 |
6.2.7 白质团块自发活动分析 |
6.2.8 白质团块与临床变量的相关分析 |
6.2.9 评估灰质对白质信号的潜在影响 |
6.3 结果 |
6.3.1 聚类分析的白质功能团块 |
6.3.2 白质团块之间的功能连接 |
6.3.3 白质团块与灰质团块的功能连接 |
6.3.4 白质团块的自发活动 |
6.3.5 白质团块与临床变量的关系 |
6.3.6 灰质对白质信号的潜在影响 |
6.4 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大脑皮层厚度和结构协变网络的药物干预研究 |
7.1 引言 |
7.2 方法 |
7.2.1 被试信息 |
7.2.2 图像采集 |
7.2.3 图像处理与皮层厚度估计 |
7.2.4 统计分析 |
7.2.5 结构协变网络分析 |
7.2.6 结构协变与皮层厚度的关系 |
7.2.7 补充分析 |
7.3 结果 |
7.3.1 皮层厚度分析结果 |
7.3.2 结构协变网络 |
7.3.3 皮层厚度降低的TOP-N脑区的协变性 |
7.3.4 补充分析结果 |
7.4 讨论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基于脑岛功能和结构融合的ECT干预研究 |
8.1 引言 |
8.2 材料与方法 |
8.2.1 研究对象 |
8.2.2 实验设计 |
8.2.3 电休克治疗参数 |
8.2.4 症状评估 |
8.2.5 扫描参数 |
8.2.6 数据预处理 |
8.2.7 脑岛功能分割 |
8.2.8 脑岛亚区结构分析 |
8.2.9 脑岛亚区功能连接分析 |
8.2.10 脑岛变化与症状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8.3 结果 |
8.3.1 研究被试 |
8.3.2 脑岛分割结果 |
8.3.3 脑岛结构变化 |
8.3.4 脑岛功能连接变化 |
8.3.5 脑岛变化与症状改善之间的关系 |
8.4 讨论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基于海马结构分割和功能连接的ECT干预研究 |
9.1 引言 |
9.2 材料与方法 |
9.2.1 研究数据 |
9.2.2 海马分割 |
9.2.3 海马结构分析 |
9.2.4 海马功能连接分析 |
9.2.5 海马变化和症状改善的相关性分析 |
9.3 结果 |
9.3.1 海马分割 |
9.3.2 海马体积变化 |
9.3.3 海马功能连接变化 |
9.3.4 海马改变与症状缓解的相关性 |
9.4 讨论 |
9.5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论 |
10.1 本文总结 |
10.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JHU白质模板表 |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6)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资料与方法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问卷设计与实施 |
四、独立完成的课题内容 |
五、质量控制 |
六、研究内容 |
七、技术路线图 |
八、基本概念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讲师与学员基本情况 |
二、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情况分析 |
三、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访谈情况分析 |
四、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访谈 |
第四部分 讨论 |
一、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的建议 |
二、系统观指导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 |
三、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
四、系统观指导的公卫人才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培训 |
五、系统观指导的精神心理专科医联体建设 |
第五部分 总结 |
一、主要研究成果 |
二、创新点 |
三、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件1: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调查问卷 |
附件2:社区心理卫生服务组织体系调查表 |
附件3:社区全科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技能培训反馈评价 |
附件4:关于社区心理卫生服务个案访谈提纲 |
附件5:系统思维在社区全科团队中的培训效果评估表 |
附件6:系统式医学思维在全科团队中的应用课程评估表 |
附件7:普通市民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调查问卷 |
文献综述 培养家庭医生团队精神心理卫生服务系统思维能力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论文及科研情况 |
致谢 |
(7)爆炸环境下应激障碍诊治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 |
二、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致病机制 |
三、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临床类型与诊断 |
四、特殊环境爆炸伤后应激障碍 |
五、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 |
1.爆炸伤后急性应激障碍和PTSD的治疗: |
2.爆炸后适应障碍的治疗: |
六、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预后 |
1.战争环境下的爆炸伤后急性和慢性应激障碍: |
2.和平环境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预防: |
3.爆炸伤后应激障碍的防护: |
七、展望 |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文献综述一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1. 二十四节气起源 |
2. 二十四节气在中医学中的应用 |
3. 小结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二 五运六气交接时刻的研究方法探讨 |
1. 经文解读 |
2. 天文历法溯源 |
3. 气象数据分析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 |
前言 |
(一) 以急诊患者禀赋特点分析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二) 以急诊患者疾病特点判断运气交接节气 |
1 临床资料 |
2 研究方法 |
3 结果 |
讨论 |
1 关于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可信度分析 |
2 与同类研究比较 |
3 研究意义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以立春为运气起始节气的禀赋特点比较 |
附录2 2016-2018年大寒前后3节气的高发疾病 |
简历 |
(9)儿茶酚胺及EETs指导直立不耐受患儿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VVS和POTS患儿临床特征及血压、心率变异性分析 |
前言 |
1.0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方法 |
2.0 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VVS患儿临床数据分析 |
2.3 POTS患儿临床数据分析 |
2.4 VVS合并POTS患儿临床数据分析 |
2.5 阴性患儿临床数据分析 |
2.6 临床中其他晕厥或疑似晕厥病因总结 |
2.7 VVS、POTS、VVS并POTS、阴性组临床数据 |
2.8 各组患儿变异系数统计及比较 |
3.0 讨论 |
4.0 结论 |
第二部分 儿茶酚胺指导VVS及POTS患儿精准治疗的价值 |
前言 |
1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检查方法 |
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4 24小时尿去甲肾上腺素检测 |
1.5 判断标准 |
1.6 治疗及随访 |
1.7 疗效判断 |
1.8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VVS组资料分析 |
2.1.1 VVS组与对照组基本资料 |
2.1.2 VVS组与对照组各项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 |
2.1.3 VVS患儿24h尿NE与基础血压及心率的相关性分析 |
2.1.4 VVS血管抑制型与混合型对比分析 |
2.1.5 有效组与无效组的对比分析 |
2.1.6 ROC曲线对美托洛尔疗效的预测分析 |
2.2 POTS与VVS并POTS组资料 |
3 讨论 |
4 结论 |
第三部分 儿茶酚胺及OI量表在VVS及POTS患儿情绪障碍评估中的作用 |
前言 |
1.0 对象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2 研究方法 |
2.0 结果 |
2.1 一般资料比较 |
2.2 VVS组相关资料分析 |
2.3 POTS在相关资料分析 |
3.0 讨论 |
4.0 结论 |
第四部分 EETs水平指导VVS和POTS患儿精准治疗价值的初步探讨 |
前言 |
1.0 材料及方法 |
1.1 研究对象及分组 |
1.1.1 研究对象 |
1.1.2 筛选标准 |
1.1.3 研究分组 |
1.1.4 主要仪器和设备 |
1.2 试验方法 |
1.2.1 直立试验、BHUTT |
1.2.2 SNHUTT操作步骤同前 |
1.2.3 VVS及POTS诊断标准 |
1.2.4 24h尿14,15-DHET留取及检测方法 |
1.2.5 统计学分析 |
2.0 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1.1 VVS患儿基本资料 |
2.1.2 POTS组患儿基本资料 |
2.1.3 VVS及POTS组患儿基本资料对比 |
2.2 VVS患儿14,15-DHET关联因素分析 |
2.2.1 VVS患儿24小时尿14,15-DHET关联因素分析 |
2.2.2 VVS患儿尿14,15-DHET浓度关联因素分析 |
2.3 POTS患儿14,15-DHET关联因素分析 |
2.3.1 POTS患儿24小时尿14,15-DHET关联因素分析 |
2.3.2 POTS患儿尿14,15-DHET浓度关联因素分析 |
3.0 讨论 |
4.0 结论 |
附正文图表 |
第一部分 图表 |
第二部分 图表 |
第三部分 图表 |
第四部分 图表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茶酚胺、EETs在儿童OI发病机制及指导诊治的研究进展 |
引言 |
1.交感神经系统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在直立体位中的作用 |
1.1 交感神经系统在直立体位中的作用 |
1.2 直立位的神经体液变化 |
2.VVS的评估、病因及发病机制 |
2.1 VVS相关性晕厥及先兆晕厥的评估 |
2.2 反常性代偿反射 |
2.3 对直立应力的交感神经反应及VVS中的交感神经失活 |
2.4 交感神经蛋白在VVS中的缺陷 |
2.5 中枢神经系统结构的变化 |
3.POTS的评估、病因及发病机制 |
3.1 POTS的评估 |
3.2 交感神经去神经支配可能与POTS有关 |
3.3 交感神经过度兴奋可能与POTS有关 |
3.4 POTS患者NET表达的改变 |
4.心理因素及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与VVS及POTS |
4.1 心理因素与VVS、POTS |
4.2 儿童常见心理疾病 |
4.3 去甲肾上腺素及多巴胺在儿童心理疾病中的作用 |
4.4 5-羟色胺(5-HT)系统与焦虑和抑郁 |
5.EETs、过敏性疾病与VVS和POTS |
5.1 EETs的来源及对血压的调节作用 |
5.2 过敏性疾病、EETs与VVS和POTS |
6.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部分 |
(10)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前言 |
1 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假设 |
第1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伦理原则 |
1.5 统计分析 |
第2章 研究结果 |
2.1 三组SD患者临床特征 |
2.2 三组SD患者干预前比较 |
2.3 三组SD患者干预前后对照性研究 |
第3章 讨论 |
3.1 KSS家棋疗法是对SD心理干预的新探索 |
3.2 三组SD患者一般情况分析 |
3.3 三组SD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
3.4 KSS家棋能有效改善SD患者躯体症状 |
3.5 KSS家棋能有效改善SD患者焦虑情绪 |
3.6 KSS家棋能有效改善SD患者抑郁情绪 |
3.7 KSS家棋对SD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效果分析 |
结语 |
1 研究结论 |
2 创新性 |
3 不足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四、器质性精神障碍的若干临床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医养结合模式下社会工作参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康复服务的研究 ——以S市A医院为例[D]. 李岭军.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2]基于循证的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跌倒预防方案构建[D]. 彭雪茹. 湖州师范学院, 2021(12)
- [3]社区中老年人睡眠质量及相关因素、证候分布调查研究[D]. 袁源.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4]颅脑损伤部位及伤后社会功能损害与精神伤残等级的相关性研究[D]. 耿景殿. 汕头大学, 2021
- [5]基于磁共振的灰白质脑网络分析方法及其精神分裂症应用[D]. 蒋宇超. 电子科技大学, 2021(01)
- [6]系统观指导的上海社区精神心理卫生服务能力提升研究[D]. 刘欢.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0(06)
- [7]爆炸环境下应激障碍诊治的研究进展[J]. 高洁,王海燕,李森,龙在云,刘媛,王永堂,严军,余静,伍亚民,杨策.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0(03)
- [8]基于医疗大数据对运气交接节气的探索[D]. 加倩.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9]儿茶酚胺及EETs指导直立不耐受患儿精准治疗的临床研究[D]. 孔清玉. 山东大学, 2020(08)
- [10]可敏索码熵家棋疗法对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干预研究[D]. 赵慧慧.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2)
标签:伤残等级论文; 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论文; 心理干预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抑郁发作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