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张日新

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张日新

导读:本文包含了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框架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简化,质量串

桩土结构体系论文文献综述

张日新[1](2015)在《双轴对称框架土结构体系地震输入及地震反应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合理的确定地震输入模型对高层建筑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10层、20层、30层双轴对称高层框架建筑分别建立了不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简称SSI)以及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两种分析模型确定地震动输入,基于这两种分析模型又分别考虑到了场地的线性和和非线性特征。通过计算得到比较四种模型确定地震输入的差异及不同地震输入下上部框架结构地震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了不同地震输入模型对结构地震输入及地震反应有一定影响。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在总结已有有限元方法的基础上,改进了高层建筑SSI体系地震反应分析的时域显式有限元过程。2.提出了上部结构简化为集中质量串模型的方法,通过讨论框架结构模型和质量串模型的自振特性,来验证简化建模的合理性。3.将谱比法推广到SSI体系考虑场地非线性特征中。计算和分析各种地震输入模型的地震动特征,总结地震动输入规律,研究确定高层结构合理地震输入的方法。4.对比分析各地震输入模型的高层框架结构的地震反应特征,总结其地震反应及其地震作用规律,研究高层结构合理设计准则。5.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并提出对未来工作的展望。(本文来源于《广东工业大学》期刊2015-11-01)

潘旦光,豆丽萍[2](2014)在《两相邻建筑“结构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建筑群中相邻结构存在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将上部结构简化为等效单自由度模型,采用刚性基础明置于均质土层上,系统地研究两个相同结构所构成叁维结构土结构体系中,邻近结构存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下体系存在两阶频率相近相位相反振动模态的现象,提出了孪生频率的概念。随后,探讨了孪生频率随结构与土层的频率比、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基础宽度与土层厚度比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反映两结构通过土体耦合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行波地震输入下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孪生频率的存在,易于使结构和场地产生拍的现象。(本文来源于《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期刊2014年03期)

韩杰浩[3](2013)在《地震区房屋建筑土—结构体系动力作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建立土—结构模型,依据土—结构作用机理,对土—结构体系的动力作用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基础深入地面以下部位与土壤接触会产生液化,建立模型全面分析土—结构的动力作用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3年26期)

霍峥[4](2013)在《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管桩—土—上部结构体系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础-土-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是最近抗震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但综观发展历程,绝大多数研究采用的是数值分析模拟,然后归纳总结出一些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但由于相应的模拟试验少,很多结论得不到印证。由此,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相互作用体系,并研究其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相互作用。本相互作用体系引入最近工程界较为流行的管桩作为基础,并且变化了上部结构体系方案,使之更具有广泛性。本实验首先设计并制作了一个能较好模拟土体边界条件的模型箱,并依照相似关系设计了3种不同方案的上部结构。通过对试验现象、加速度和位移动力响应以及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模型土的剪切波速等方面的结果分析,得出了管桩-土-上部结构体系在不同类型、不同激振强度、不同激振频率的地震波激励下结构体系的相互作用以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桩-土-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了上部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动力反应,反过来,上部结构也影响了下部基础的性能。结构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是单独影响结构性能的,不能单单考虑上部结构的自振频率,也不能孤立考虑场地的自振频率,应该考虑它们的共同作用。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桩-土-上部结构的地震响应分析。(本文来源于《河北工程大学》期刊2013-05-30)

周伟[5](2010)在《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和损失,而现行的抗震设计理念并不能完全减小损失,因此通过分析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因为框架结构空间分割灵活,自重轻,利于抗震等优点,越来越多框架结构拔地而起。但是,因为框架结构节点应力集中,侧向刚度小,在地震的作用下很容易造成破坏。因此,对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以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的支盘桩-土-框架结构体系的振动台试验为基础,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SAP2000建立试验模型进行模拟,分析框架结构的动力特性和相互作用对上部结构的影响。首先通过静力非线性分析(push-over)方法,对模型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进行理论计算,分析模型结构各阶段的受力和变形特征、塑性铰出现的位置等,得出中、下部破坏较上部严重,这是因为结构上部承受层惯性力较大,使得结构中、下部承受弯矩较大所致。说明结构中、下部设计刚度偏柔,这对结构抗震是不利的。层间位移曲线呈弯剪型,最大层间位移角发生在结构的2~4层,最大层间位移发生在底层,说明随框架高度的增大,结构高宽比和高振型的影响显着,使结构的破坏位置发生变化。然后通过土弹簧模拟土对基础的相互作用,建立相互作用体系,将相互作用体系和刚性地基体系进行对比分析,得出考虑相互作用后体系的周期都比不考虑相互作用时增大。振型方面,考虑相互作用后,前几阶振型基本和刚性假定下保持一致,基础变形也较小,随着振型阶数的增高,其振型相差越来越大,基础的变形也越大。相互作用效应对地震反应的影响较大,相互作用体系结构底部楼层内力增大,顶部楼层的内力减小,桩-土体系有放大作用,也有减震作用。可见,在工程设计中,相互作用的影响不容忽视,需要在工程实践中予以考虑。(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夏京[6](2010)在《支盘桩—土—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设计并实现了挤扩支盘桩-土-框架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支盘桩试验)。试验中考虑并解决了模型相似设计和土体边界条件模拟这两个公认的难题,采用叁层分层土作为地基土、基础形式采用挤扩支盘桩、以12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模拟上部结构。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缩尺比例为1:10的支盘桩-土-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模型试验。再现了桩基及框架结构的震害现象。为了揭示地震作用下液化场地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的规律,同期进行了液化场地直杆桩-土-框架结构相互作用体系的振动台模型试验(直杆桩试验)。通过对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试验现象、基频、阻尼比、振型、位移反应和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反应进行计算和分析,研究了相互作用体系的地震动反应、支盘桩对结构体系的阻抗作用、地基液化对结构震害的影响和单、双跨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的差异。得出了一些主要结论:支盘桩试验方面,上部结构在y方向(单跨)的摆动幅度明显大于x方向(双跨);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桩基承台面基本保持水平,结构基本没有沉降和倾斜;平行于x方向框架上的裂缝要明显多于平行于y方向上;支盘桩的裂缝集中在第一个支盘以上部分,而且平行于x方向桩身裂缝比平行于y方向上多。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加,体系的频率逐渐降低、阻尼比逐渐增大,且x方向上框架结构顶层测点的阻尼比明显大于y方向上;由最大位移反应曲线可得,该体系上部结构位移较小,且随着振次的增加,上部结构的最大位移反应增大。上部结构顶层加速度主要由上部结构变形加速度分量组成;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各加速度分量的频谱组成向低频移动,其中以上部结构变形加速度分量最为明显。直杆桩试验方面,由于受到地基液化的影响,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桩基承台发生了明显的沉降;上部框架结构没有发现明显的裂缝;直杆桩裂缝在上覆粘土层与下伏粉土层分界处开展最为严重。随着输入地震波加速度峰值的增大,各加速度分量中摆动加速度和平动加速度向低频移动最为明显;结构摆动幅度有所加强,这与实际地震中砂土液化导致大部分建(构)筑物倾倒的现象一致。试验结果表明,相互作用对结构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均有较大的影响,支盘桩具有较好的抗压、抗拔、抗扭曲作用,双跨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明显好于单跨,地基液化对结构震害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0-04-01)

胡伟,李光范[7](2009)在《地震输入方式对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实际震害表明:地震时S波和P波均能造成桩基体系的破坏。目前的研究中大部分只考虑了剪切波的影响,但又同时认为这种简化方式可能是偏于不安全的。本文在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的基础上,针对黄土地区的单桩基础,结合ABAQUS大型有限元程序建立了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端承桩—土—结构体系的有限元无限元模型;探讨了不同地震输入方式对两者动力反应特性的影响,并总结了其中的规律。所得结论对今后的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期刊2009-05-12)

胡伟[8](2008)在《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础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且在当今仍被广泛使用的基础形式,在抗震方面具有良好的性能。但在近几次的大地震中,均发现桩基础出现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破坏现象。地震作用下,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是当前岩土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与难点。本文考虑到我国广大黄土地区当前的实际情况,针对该课题研究中常常忽视土体的真实动力力学特性的现象,结合所构建的结构性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针对饱和黄土场地以及桩-饱和黄土-结构体系进行了一系列有限元-无限元耦合地震反应分析。论文的主要内容以及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基于饱和黄土的不排水叁轴剪切试验,定义了两类超固结状态,分析总结了围压、超固结比、偏压固结比对饱和黄土不排水变形模量和不排水强度的影响规律;引入应力分担率来考察饱和黄土的结构性,结合试验研究了各种因素对其形态的影响;2.基于室内动叁轴试验,研究了五种因素,即围压、超固结比、偏压固结比、动剪应力比、加载频率,对饱和黄土动力特性,包括变形模量以及不排水强度退化规律、超孔隙水压力发展规律的影响,详细分析了各种现象规律产生的原因;3.建立了饱和黄土的基本应力应变关系式;导出了K_0正常固结饱和黄土不排水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并对其进行了考虑土颗粒之间粘结强度的修正;给出了超固结状态与正常固结状态之间不排水强度的变化关系式;考虑拉压不同性质以及中主应力影响对其进行了修正;引入似超固结的概念,建立了变形模量、不排水强度随似超固结比的变化规律;结合试验数据,探讨了结构变化对变形模量以及不排水强度的影响,给出了相应的拟合公式;基于对孔压增长模型的总结以及实验结果,提出了适合于本次研究所用饱和黄土在不排水动力加载下超孔隙水压力的增长模型;4.给出了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建立的步骤,并结合试验数据对其参数的确定进行了研究;引入结构性发挥系数,提出了相应的计算模式;建立了考虑结构性的饱和黄土动荷载作用下不排水变形模量、强度的退化规律关系式,最终构建了考虑饱和黄土结构性的动力本构模型;基于ABAQUS二次开发平台对其实现了程序开发,并进行了相应的验证;5.基于所建立的结构性饱和黄土的动力本构模型进行了场地、端承桩-土-结构体系、摩擦桩-土-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有限元分析,建立了相应的有限元-无限元相耦合的模型;研究了土层厚度变化、超孔隙水压力、土体结构性、地下水位变化,表面硬土层厚度、桩长细比、桩土界面力学行为、地震输入方式等因素对场地、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反应特性的影响,总结了相应的规律,给工程实践提出了有意义的指导与建议。(本文来源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期刊2008-09-01)

李富荣[9](2008)在《水—桩—土—桥墩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双柱式桥墩为研究对象,以基于Morison动水压力公式的附加水质量考虑水体对桥墩的影响,考虑了土体和桥墩混凝土的非线性特征,建立了水—桩—土—桥墩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析了地震作用下水体对桥墩的墩顶相对墩底位移、加速度、剪力和弯矩反应的影响及其动水压力影响系数。结果表明:动水压力改变了桥墩的地震反应特性,增大了桥墩顶部相对底部的位移、墩顶绝对加速度和墩底的内力。对于深水桥墩抗震设计计算,考虑动水压力的影响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本文来源于《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期刊2008年02期)

赵元一[10](2006)在《地震作用下桩—土—框架结构体系的数值模拟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作为一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研究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特殊的变截面桩,支盘桩具有非常突出的抗震性能。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目前针对支盘桩的研究特别是对支盘桩在地震作用下抗震性能的试验研究尚无。同时,研究结构-地基动力相互作用问题对正确预测结构的地震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对支盘桩-地基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及其反应规律进行研究非常必要。 本文以在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国家重点试验室完成的缩尺比例为1∶10的支盘桩-土-结构体系的振动台模型的试验资料为基础,利用计算软件ANSYS对试验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在地震作用下支盘桩-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和地震动反应规律。 在地震作用下,桩土体系有明显的滤波作用,只有与其基频相近的振动波才能较好的传递到上部结构,其余频率的地震能量大部分被吸收。地震波在由基础向承台传播的过程中也由单一的水平振动转化为承台的平动和转动两部分响应。桩体的支盘在振动中对地震能量的耗散效果明显,是影响上部结构的主要部件,并且其效果随着水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计算结果表明,支盘桩能够有效地提高基础和系统的抗震、减震能力,降低上部结构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反应,对抵御地震、减少地震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06-05-01)

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建筑群中相邻结构存在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变化,将上部结构简化为等效单自由度模型,采用刚性基础明置于均质土层上,系统地研究两个相同结构所构成叁维结构土结构体系中,邻近结构存在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根据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下体系存在两阶频率相近相位相反振动模态的现象,提出了孪生频率的概念。随后,探讨了孪生频率随结构与土层的频率比、结构之间的相对距离、基础宽度与土层厚度比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以反映两结构通过土体耦合对结构动力特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行波地震输入下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反应计算,结果表明,由于孪生频率的存在,易于使结构和场地产生拍的现象。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参考文献

[1].张日新.双轴对称框架土结构体系地震输入及地震反应特征分析[D].广东工业大学.2015

[2].潘旦光,豆丽萍.两相邻建筑“结构土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J].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2014

[3].韩杰浩.地震区房屋建筑土—结构体系动力作用分析[J].山西建筑.2013

[4].霍峥.基于振动台模型试验的管桩—土—上部结构体系的试验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3

[5].周伟.桩—土—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分析和有限元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

[6].夏京.支盘桩—土—框架结构体系动力相互作用的振动台试验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

[7].胡伟,李光范.地震输入方式对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特性的影响研究[C].现代水利水电工程抗震防灾研究与进展.2009

[8].胡伟.饱和黄土动力本构模型及其在桩—土—结构体系地震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应用[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8

[9].李富荣.水—桩—土—桥墩结构体系的地震反应分析[J].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08

[10].赵元一.地震作用下桩—土—框架结构体系的数值模拟及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6

标签:;  ;  ;  ;  

桩土结构体系论文-张日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