烯酮亚胺论文-闫文静

烯酮亚胺论文-闫文静

导读:本文包含了烯酮亚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脒,多聚甲醛,醛,烯酮亚胺

烯酮亚胺论文文献综述

闫文静[1](2019)在《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脒作为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常用作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前体,在已有的报道中,脒可与不同类型的化合物进行环加成并制备叁嗪类、咪唑类、吡啶类、喹啉类和嘧啶类等含氮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在药物化学中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另外,烯酮亚胺作为另一种含氮化合物,其分子中含有C=C双键和C=N双键,使其同时具有联烯和烯酮的性质,但与联烯相比,累积双键上的N原子破坏了其结构的对称性,从而使得烯酮亚胺有着更为丰富的反应位点;而又由于C=N双键具有更大的极性,烯酮亚胺在某些化学性质上更为活泼。因此,脒和烯酮亚胺参与的环加成反应已引起化学研究者的高度重视。本论文首先研究了在Cu(OAc)_2催化作用下,脒与多聚甲醛进行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多聚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经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多聚甲醛与2.2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0 mL的EtOAc作溶剂,25mol%的Cu(OAc)_2作催化剂,于80℃下搅拌反应16小时。在该条件下,目标产物可获得88%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该反应体系的广普性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反应的普适性较好,大多数所考察的底物可取得良好的收率。接着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其次,考察了脒与其他醛发生环加成制备1,2-二氢-1,3,5-叁嗪衍生物的反应。该实验以N-苯基苄脒与苯甲醛反应作为标准反应,分别考察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溶剂种类及用量、反应温度以及物料配比对反应的影响,最终得到最优反应条件为:0.2 mmol的苯甲醛和2.1 equiv的N-苯基苄脒作原料,1.5 mL的EtOAc作溶剂,10 mol%的ZnI_2作催化剂,于80℃下进行。在该反应条件下反应可获得76%的最高收率。然后在最优条件下对反应的广普性进行了考察,大多数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最后,本论文研究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通过一系列条件优化,最优反应条件为:0.1 mmol的3-(邻甲苯基)-N-对甲苯磺酰基-2,2-二羧酸二乙酯和2.3 equiv的N-(2,2-二苯基亚乙烯基)苯胺作原料,1.0 mL的CHCl_3作溶剂,0.8 equiv的SnCl_4作促进剂,于30℃下反应2小时,反应可获得93%的最高收率。随后在最优条件下,对氮杂环丙烷和烯酮亚胺进行了普适性研究,多数考察的底物可获得中等到良好的收率。接着对该反应机理进行了推测。本论文实现了脒与多聚甲醛/单分子醛类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以及实现了烯酮亚胺与氮杂环丙烷的环加成反应,来制备叁嗪类和咪唑烷类衍生物。本论文所发展的方法具有以下优点:⑴催化剂廉价。⑵反应条件相对温和。⑶实验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1)

白海杰[2](2019)在《烯酮亚胺与活泼亚甲基异腈的[3+2]环加成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咪唑是一种含氮杂环,在1号和3号位上各有一个氮原子。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合成功能分子中。由于在医药、农药、人工材料、人工受体、超分子配体、仿生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咪唑类化合物备受关注。因而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领域。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献中报道了多种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开发区域选择性合成功能化咪唑的新方法仍然非常重要。本论文选取的烯酮亚胺可以由简单、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备,具备良好的反应活性;在温和的条件下与活泼亚甲基异腈发生[3+2]环加成反应,为1,4,5-叁取代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简洁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叔丁醇钾攫取异腈基乙酸乙酯亚甲基中的氢质子,生成碳负离子中间体,然后亲核进攻烯酮亚胺的中间碳碳原子,经过5-endo-dig环化和1,3氢迁移生成1,4,5-叁取代的咪唑。值得注意的是,活泼亚甲基异腈酸酯与烯酮亚胺的环合只发生在烯酮亚胺的C=N双键上,具有高区域选择性,而且该环合反应的底物范围广,官能团相容性好,操作简单。(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9-05-01)

张绍辉[3](2019)在《手性β—双烯酮亚胺的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外消旋丙交酯聚合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丙交酯(聚乳酸),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可降解材料,近年来在组织工程、药物缓释、环境材料、服装纤维、微电子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聚丙交酯降解性能、物理与机械性能都与高分子链的立体化学结构相关。因此设计合成手性催化剂催化外消旋丙交酯开环聚合来制备高规整度的聚丙交酯是目前该领域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研究发现手性镁配合物是该反应的优良催化剂,这类催化剂具有催化活性高、无毒、生物兼容性好、立体选择性好等特点。因此,开发新型手性镁配合物来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手性胺和手性氨基醇为手性源设计并合成出新型手性β-双烯酮亚胺配 体 CF_3C[NHCH(CH_3)Naph]CHC[N(2,6-Et_2C_6H_3)]CH_3(HL_1)、CF_3C[NHCH(CH_3)Naph]CHC[N(2,6-~iPr_2C_6H_3)]CH_3(HL_2)、CF_3C[NHCH(CH_2OCH_2Ph)~iPr)]CHC[N(2,6-Me_2C_6H_3)]CH_3(HL_3)、CF_3C[NHCH(CH_2OCH_3)~iPr]CHC[N(2,6-~iPr_2C_6H_3)]CH_3(HL_4)、CF_3C[NHCH(CH_2OCH_2Ph)~iPr]CHC[N(2,4,6-Me_3C_6H_2)]CH_3(HL_5)、CF_3C[NHCH(CH_2OCH_2Ph)~iBu]CHC[N(2,6-Me_2C_6H_3)]CH_3(HL_6)、CF_3C[NHCH(CH_2OCH_3)Ph]CHC[N(2,6-~iPr_2C_6H_3)]CH_3(HL_7)、CF_3C[NHCH(CH_2OCH_2Ph)~iPr)]CHC[N(2,6-~iPr_2C_6H_3)]CH_3(HL_8)和CF_3C[NHCH(CH_2OCH_2Ph)~iBu)]CHC[N(2,6-~iPr_2C_6H_3)]CH_3(HL9)。然后将这些配体与 Mg~nBu_2 反应制 得 相 应 的 镁 配 合 物{CF_3C[NCH(CH_3)Naph]CHC[N(2,6-Et_2C_6H_3)]CH_3}Mg(nBu)(THF)(1)、{CF_3C[NCH(CH_3)Naph]CHC[N(2,6-~iPr_2C_6H_3)]CH_3}Mg(nBu)(THF)(2)、{CF_3C[NCH(CH_2OCH_2Ph)~iPr)]CHC[N(2,6-Me_2C_6H_3)]CH_3}Mg(nBu)(3)、{CF_3C[NCH(CH_2OCH_3)~iPr]CHC[N(2,6-~iPr_2C_6H_3)]CH_3}Mg(nBu)(4)、{CF_3C[NCH(CH_2OCH_2Ph)~iPr]CHC[N(2,4,6-Me_3C_6H_2)]CH_3}Mg(nBu)(5)、{CF_3C[NCH(CH_2OCH_2Ph)~iBu]CHC[N(2,6-Me_2C_6H_3)]CH_3}Mg(nBu)(6)、{CF_3C[NCH(CH_2OCH_3)Ph]CHC[N(2,6-~iPr_2C_6H_3)]CH_3}Mg(nBu)(THF)(7)、{CF_3C[NCH(CH_2OCH_2C_6H_4)~iPr)]CHC[N(2,6-~iPr_2C_6H_3)]CH_3}Mg(THF)(8)和{CF_3C[NCH(CH_2OCH_2C_6H_4)~iBu)]CHC[N(2,6-~iPr_2C_6H_3)]CH_3}Mg(THF)(9)。所有配体和配合物都通过了核磁共振和红外光谱鉴定,配合物的结构还通过了 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另外,手性镁配合物1-9可以高效催化丙交酯聚合反应,得到杂规聚丙交酯,杂规度可达中等及以上(P_r=0.60-0.92)。(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19-04-18)

[4](2017)在《镍(Ⅱ)催化烯酮亚胺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高对映选择性构建连续两个全碳季碳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Angew.Chem.Int.Ed.2017,56,13107~13111烯酮亚胺(Silyl ketene imines,SKIs)是一类含有累积多烯结构的化合物,它可以被用来合成含有季碳中心的腈类化合物.目前烯酮亚胺参与的不对称Acylation、Aldol、Mannich、Protonation等反应取得了优秀的结果.然而,由于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问题,烯酮亚胺参与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仍存在着挑战.同时,该反应可以一步高效地构建连续两个全碳季碳中心.基于此,四川大学化学学院冯小明课题组使用手性双氮氧配体/镍(II)配合物为催化剂,(本文来源于《有机化学》期刊2017年12期)

周晓容[5](2017)在《烯酮亚胺参与的碳氢键活化及环化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酮亚胺是有机合成中一类非常重要的化合物和反应中间体,其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以及天然产物全合成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本论文全面综述了烯酮亚胺的各种合成方法和参与的反应类型,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几类烯酮亚胺参与的C-H键活化反应及环化反应。主要内容如下:(1)我们将过渡金属催化C-H活化与烯酮亚胺相结合,发展了一类基于叁价铑催化的C-H活化/环化反应,以N-甲氧基苯甲酰胺和叁芳基烯酮亚胺为原料,高效便捷地合成了 一系列异吲哚啉酮类化合物。对于不同的N-甲氧基苯甲酰胺,我们可以得到两种不同的环化产物,即[4+1]环化产物3-氨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和[3+2]环化产物3-(二芳基亚甲基)异吲哚啉-1-酮类化合物。得到的[4+1]产物还可以进一步转化成其他产物。我们进行了一系列机理实验,并提出了该反应的可能机理,得到的两种不同的环化产物主要是靠N-甲氧基苯甲酰胺邻位取代基的位阻大小调控的。(2)我们进一步探究了在叁价铑催化下,各种结构的烯酮亚胺与N-甲氧基苯甲酰胺的环化反应。我们发现,不同结构的烯酮亚胺会导致反应得到不同的环化产物。β-烷基取代的烯酮亚胺得到[4+2]环化产物3-亚胺基异喹啉酮,而β-酯基取代的烯酮亚胺得到[4+1]环化产物3-氨基异吲哚啉-1-酮。通过理论计算,我们提出了此反应的可能机理。不同结构的烯酮亚胺受其所带基团空间位阻和电性的影响,将导致其与金属铑不同的配位方式,进而形成不同的环化产物。除此之外,得到的[4+2]产物可以进一步通过铜催化C-N偶联转化成四环产物苯并[4,5]咪唑[1,2-b]异吲哚啉-11(6H)-酮类化合物,我们可以直接以烯酮亚胺和N-甲氧基苯甲酰胺为原料通过一锅法经过铑催化环化/铜催化偶联制得该产物。这一类产物是有着重要价值的生物活性分子。(3)我们成功实现了廉价金属催化下烯酮亚胺参与的碳氢活化反应,在叁价钴催化下,以N-(2-嘧啶基)吲哚和酯基烯酮亚胺为原料,成功实现了吲哚2-位的烯胺化,并且可以进一步扩展到N-(2-嘧啶基)吡咯、2-苯基嘧啶和N-(2-嘧啶基)二氢吲哚等底物。该反应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基团适应性广,放大反应规模至克级后产率基本不受影响。得到的吲哚烯胺化产物还可以在碱的促进下进一步以较高的产率环化成一种在医药领域有着重要作用的分子:3H-吡咯并[1,2-a]吲哚-3-酮。(4)我们成功实现了锰催化下烯酮亚胺参与的碳氢活化反应。我们以1-(2-嘧啶基)吲哚和烯酮亚胺为原料,仅仅以十羰基二锰为催化剂,实现了吲哚2-位的烯胺化。在该反应条件下,不仅仅酯基烯酮亚胺可以参与反应得到直接烯胺化的产物,对酸较为敏感的叁芳基烯酮亚胺也可以参与反应,得到的是烯胺化后嘧啶基迁移的产物,且可以进一步通过氧化脱氢偶联得到苯并[c]咔唑类化合物。同时,该反应也可以放大反应规模至克级,也可以实现一锅两步反应,有着较好的实用性。(5)我们以烯酮亚胺和炔丙胺为原料,在I_2的促进下,以O_2为氧化剂简单高效地合成了5-咪唑甲醛类化合物。该反应的底物适用范围广,能以中等到良好的收率得到产物。同时,我们还发现仅在银盐的催化下,该反应也能顺利进行,得到5-位未被氧化的1,2,5-叁取代咪唑类化合物。我们提出了该反应的机理,该反应是经过亲核加成/Lewis酸催化亲电环化/氧化的串联过程得到最终产物的。(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7-04-01)

赵弘旸[6](2016)在《通过烯酮亚胺或碳化二亚胺中间体合成2,3-二取代喹啉的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烯酮亚胺和碳化二亚胺是有机合成中的重要反应中间体。通过这类中间体主要有两种反应类型。一种是通过分步反应机理在烯酮亚胺或碳化二亚胺的中心碳上亲核加成,另一种是通过协同机理与不饱和组分的环加成反应。本论文介绍了烯酮亚胺的形成方法及其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重要应用,在此基础上,发展了一类基于烯酮亚胺或碳化二亚胺中间体合成2,3-二取代喹啉的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我们将亚甲基环丙烷或亚甲基环丁烷基团组合到氮磷亚胺的分子内,设计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氮磷亚胺化合物,并将它与α-重氮酮反应,成功合成了喹啉并环戊烷类和喹啉并环己烷类化合物。该方法以串联反应的方式进行,涉及到烯酮亚胺中间体的生成,6π-电环化反应和1,3-碳迁移反应。我们又将这种氮磷亚胺与异氰酸酯反应,通过类似的途径合成了喹啉并吡咯啉类化合物,该反应的中间体为碳化二亚胺。(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6-10-01)

任安妮,王晨,吕萍,王彦广[7](2015)在《烯酮亚胺串联Claisen重排构筑α-烯丙基修饰的氮磺酸酯》一文中研究指出烯酮亚胺是应用于有机合成的重要反应中间体,常以Cu AAC(Copper-catalyzed alkyne-azide cycloaddition)策略制备[1],以亲核试剂捕获,能高效构筑不同结构的杂环化合物[2]。将该合成策略应用于分子内反应,可制备一系列环状化合物[3]。本工作考察了醚进攻分子内烯酮亚胺串联Claisen重排,发现在苯并氧杂五元环/六元环(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3)》期刊2015-07-28)

王锦金[8](2015)在《基于原位生成烯酮亚胺参与的若干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自从铜催化的炔-迭氮环加成反应(CuAAC)原位产生烯酮亚胺中间体的方法报道以来,烯酮亚胺的化学迅速成为有机合成化学的一个热点和前沿领域。本论为以CuAAC为基础,设计发展了一些仅有烯酮亚胺中间体的串联反应和多组分反应。主要内容如下:1.发展了一种以N-酰基炔丙胺和磺酰迭氮为原料合成二氢嘧啶-4-酮的新方法。该串联反应在Cu的催化下经历了[3+2]环加成,开环生成烯酮亚胺,分子内亲核加成,随即开环重排再关环的过程。该N-酰基炔丙胺可以通过酰氯和炔丙胺或羟基苯丙炔的Ritter反应简单制得,而磺酰迭氮也可通过磺酰氯和迭氮化钠的反应简单制得。用该方法可制得多样的二氢嘧啶-4-酮,为更多嘧啶类化合物的研究提供了基础。2.发展了一种用磺酰迭氮、丙炔酰胺和脒合成3-氨基-2-脒基丙烯酰胺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条件温和,普适性广泛且产率优良。该反应的机理是:通过CuAAC过程产生的烯酮亚胺与脒进行[2+2]环加成形成氮杂环丁烷,而由于该环不稳定,最后开环得到链状产物。通过对得到的晶体做单晶衍射,其数据显示有两个晶体属叁斜晶系的P-1空间群,其可以通过分子间的氢键二聚;有一个属单斜晶系的P21/C空间群,可以通过分子间氢键形成线性结构;还有两个虽然同属单斜晶系的P21/C空间群,但由于其分子内没有前几个分子中的π-π电子堆积,可以形成分子通道,通过弱的C-H...π键和π-π作用的范德华力将乙酸乙酯保留在分子通道内。3.发展了一种用炔丙醇乙酸酯、磺酰迭氮和苯胺高效合成多取代的(1E,2E)-烯基脒的方法,在铜催化下,端炔和迭氮环加成反应,再开环生成烯酮亚胺,它在受到苯胺的亲核进攻后,丢失了易离去基团——乙酸酯基,而形成不饱和的烯键,最终得到多取代的(1E,2E)-烯基脒。我们还用碘苯和间氯过氧苯甲酸在空气中将产物氧化偶联得到(E)-1-磺酰基-2-苯乙烯基-1H-苯并咪唑。(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5-06-01)

邢延朋,盛国荣,王晶,吕萍,王彦广[9](2014)在《基于烯酮亚胺的吲哚合成与官能团化方法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吲哚环系化合物是一大类重要有机化合物,天然产物中许多生物碱含有吲哚骨架,多种临床上使用的治疗药物如长春花碱、利扎曲坦(rizatriptan)、佐米曲坦(zomitriptan)、舒马曲坦(sumatriptan)、他达拉非(tadalafil)等是吲哚衍生物。因此吲哚环的构筑及其官能团化研究一直受到广泛关注~1。近年来,我们开展了烯酮亚胺化学的研究~(2,3)并发展了一些列基于烯酮亚胺的杂环合成方法学。本文将报道这一系列研究的最新进展——由Cu(Ⅰ)催化的邻氨基苯乙炔与磺酰基迭氮一步合成3-重氮吲哚啉-2-亚胺,及其作为α-亚胺金属卡宾前体用于合成2-氨基和2-亚胺基吲哚衍生物的方法学(Scheme 1)~4。(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4-10-16)

邢延朋[10](2014)在《烯酮亚胺参与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反应》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化合物是最大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由于其独特的结构和性质,使得它们在许多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用途。含氮杂环化合物作为杂环化合物家族中的重要成员,在生物、医药、材料等多个领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因此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合成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研究的热点。发展简单的,安全的,高效的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新方法,一直是有机合成化学家们努力的方向。本论文全面综述了烯酮亚胺的形成方法及其在杂环化合物合成中的重要应用。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叁类基于烯酮亚胺中间体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的新反应和新方法。主要内容如下:1.发展了一种一价铜催化的磺酰迭氮,端基炔烃和氯代亚胺参与的四组分反应,高产率和高立体选择性地构筑了多功能化的2-亚胺氮杂环丁烷类化合物。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基团适应性广。我们成功地证明了该反应是按照一种新颖的平行催化的反应模式进行的,反应过程包含了两个相互平行的催化循环:CuAAC生成N-磺酰基烯酮亚胺的催化循环和铜催化的Csp2-Csp偶联反应循环。同时,所得到的产物只需经历一步简单的反应便可转化成一类结构更为新颖的四员环并七员环化合物,此种结构的化合物通过传统的合成方法是很难得到的。2.围绕4-取代丁二炔参与CuAAC反应生成的β-炔基烯酮亚胺中间体,我们发展了一种合成吡唑类和嘧啶磺酰亚胺类化合的新方法。在研究过程中,我们采取了由简入难,层层递进的研究策略。根据β-炔基烯酮亚胺与胺类化合物的亲核加成反应所得的实验结果,我们推测反应可能先后经历了两个具有高亲电反应活性位点的中间体:β-炔基烯酮亚胺中间体和联烯亚胺中间体。在此基础上,我们巧妙地选择了酰肼类化合物作为1,2-双亲核试剂来捕获β-炔基烯酮亚胺中间体及其后续产生的联烯亚胺中间体,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吡唑类化合物,这也证实了我们之前对反应机理的推测。接下来,我们进一步将此反应的应用范围扩展到了合成六员杂环化合物。应用具有1,3-双亲核反应位点的脒类化合物来捕获β-炔基烯酮亚胺中间体及其后续产生的联烯亚胺中间体,我们成功地合成了一系列嘧啶磺酰亚胺类化合物。3.发展了一类基于Staudinger反应和Wolff重排反应的串联反应,高效便捷地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苯并[b]咔唑骨架的荧光化合物。该反应经历了关键的烯酮亚胺中间体及其参与的分子内双自由基环化的反应历程,操作简便,普适性好,为构筑苯并[b]咔唑类化合物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值得指出的是,通过该方法我们首次合成了具有全新骨架的线性杂并苯类化合物以及分子中同时具有苯并[b]咔唑结构和荧蒽结构的化合物。我们还进一步对所得化合物的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定,并结合理论计算,对其荧光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我们合成的这一系列化合物具有比较宽的荧光发射波长,介于410-521nm之间,并且最高的荧光量子效率达到了62%。这就意味着我们合成的这一系列荧光分子将有可能在光电材料以及新型荧光传感器等研究领域得到比较好的应用。4.从分子内稳定叁氮唑中间体的思路出发,发现并发展了一类基于CuAAC反应合成3-重氮吲哚亚胺类化合物的新方法。该方法原料易得,操作简便,反应条件温和,基团适应范围广。我们推测反应可能经历了吲哚并叁氮唑中间体,由于磺酰基强的吸电子作用和并环结构环张力的存在,使得吲哚并叁氮唑中间体中的叁氮唑环容易发生环链异构化得到开环的3-重氮亚胺类化合物。我们进一步对3-重氮吲哚亚胺类化合物作为卡宾前体的化学进行了研究,合成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吲哚衍生物。(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期刊2014-04-01)

烯酮亚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咪唑是一种含氮杂环,在1号和3号位上各有一个氮原子。它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和合成功能分子中。由于在医药、农药、人工材料、人工受体、超分子配体、仿生催化剂等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咪唑类化合物备受关注。因而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学研究也一直是一个热点领域。虽然在这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文献中报道了多种咪唑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但开发区域选择性合成功能化咪唑的新方法仍然非常重要。本论文选取的烯酮亚胺可以由简单、廉价、易得的原料制备,具备良好的反应活性;在温和的条件下与活泼亚甲基异腈发生[3+2]环加成反应,为1,4,5-叁取代咪唑衍生物的合成提供了高效、简洁的方法。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文献,我们提出了一种可能的反应机理。叔丁醇钾攫取异腈基乙酸乙酯亚甲基中的氢质子,生成碳负离子中间体,然后亲核进攻烯酮亚胺的中间碳碳原子,经过5-endo-dig环化和1,3氢迁移生成1,4,5-叁取代的咪唑。值得注意的是,活泼亚甲基异腈酸酯与烯酮亚胺的环合只发生在烯酮亚胺的C=N双键上,具有高区域选择性,而且该环合反应的底物范围广,官能团相容性好,操作简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烯酮亚胺论文参考文献

[1].闫文静.基于脒/烯酮亚胺合成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环加成反应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

[2].白海杰.烯酮亚胺与活泼亚甲基异腈的[3+2]环加成反应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9

[3].张绍辉.手性β—双烯酮亚胺的镁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其催化外消旋丙交酯聚合的应用研究[D].西南大学.2019

[4]..镍(Ⅱ)催化烯酮亚胺的不对称共轭加成反应:高对映选择性构建连续两个全碳季碳中心[J].有机化学.2017

[5].周晓容.烯酮亚胺参与的碳氢键活化及环化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7

[6].赵弘旸.通过烯酮亚胺或碳化二亚胺中间体合成2,3-二取代喹啉的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6

[7].任安妮,王晨,吕萍,王彦广.烯酮亚胺串联Claisen重排构筑α-烯丙基修饰的氮磺酸酯[C].中国化学会第九届全国有机化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3).2015

[8].王锦金.基于原位生成烯酮亚胺参与的若干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15

[9].邢延朋,盛国荣,王晶,吕萍,王彦广.基于烯酮亚胺的吲哚合成与官能团化方法学研究[C].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一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4

[10].邢延朋.烯酮亚胺参与的含氮杂环化合物合成反应[D].浙江大学.2014

标签:;  ;  ;  ;  

烯酮亚胺论文-闫文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