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诗人传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广东,诗人,传记,汇编
诗人传记论文文献综述
吴劲雄[1](2019)在《粤诗人传记的撰述与汇编》一文中研究指出历代广东诗人传记是科研工作者进行广东文史研究的必备资料。但是,由于馆藏分散、传记来源不确定、查找地太远、阅读有限制、没有索引可供检索等,造成研究者无法如愿地找到想用之书和读到想查之传。因此,把散布在全国各大图书馆、研究机构、博物馆、高等院校及私人藏家的资源全部汇集在一起,顺应时代需求进行全新的编排,并编制完善的姓名字号索引,以影印的保真方式出版,将给各地方、各领域、各专业人士的研究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本文来源于《图书馆论坛》期刊2019年02期)
滇南野草[2](2017)在《美丽宾川,诗人云集,友谊盛会,佳作频传——记中外散文诗学会2017“百名作家宾川行·全国散文诗笔会”》一文中研究指出滇西盛夏,花红果甜,诗人兴会,宝地飞歌。全国20个省市区近百名散文诗作家,怀着满腔热忱,来到中国水果之乡云南宾川县,举行"百名作家宾川行·全国散文诗笔会"。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散文诗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海梦及夫人徐珍华和副主席田景丰、宓月、陈惠琼、王成钊、江涌等着名作家和北京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上海分会顾问桂兴华、副主席王崇党、四川德阳分会主席何志新、山西《印象》杂志社社长东林、广东江门市作协主席黄伟华、四川双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守(本文来源于《散文诗世界》期刊2017年07期)
[3](2017)在《诗人不死,诗心永在 北京查氏各界人士、中国诗歌学会、传记文学杂志社共同祭拜诗人穆旦》一文中研究指出2017年端午前夕的5月28日上午,一场纪念穆旦先生逝世40周年的活动在北京万安公墓举行。活动由北京椿龄文化书院、北京查氏联谊会、中国诗歌学会、传记文学杂志社共同组织举办。出席活动的有:中国诗歌学会常务副会长曾凡华先生、北京查氏宗亲联谊召集人查宗祥先生,北京椿龄文化书院负责人查正闰先生、穆旦先生直系亲属刘慧女士、穆旦先生家乡海宁市文联李慧明先生。查氏各界人士查秉枢、查(本文来源于《传记文学》期刊2017年07期)
罗小华[4](2016)在《两心之外无人知——评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传记电影《明亮的星》》一文中研究指出约翰·济慈(1795—1821)是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他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生平只有26岁,但其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命题,"beauty"是他笔下使用频率最高的名词。1818年济慈在写给美国友人乔治的信中说:"我认识了一位姑娘,她容貌美丽、举止优雅,就是有一点执拗的傻气,我想我坠入爱河了。"济慈英年早逝,在(本文来源于《影剧新作》期刊2016年04期)
凌喆[5](2016)在《死亡是一门艺术——论诗人传记电影《篇篇情意劫》的死亡哲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篇篇情意劫》是关于美国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与英国诗人特德·休斯的传记电影。影片讲述了从1956—1963年间,即普拉斯逝世前七年,两个诗人相识相恋的生活历程。普拉斯的自杀使得死亡成为这部电影不可避免的主题。本文认为,电影不仅尽可能客观地再现了诗人的经历,而且从预言死亡、走向死亡、濒临死亡以及创造死亡等四个阶段艺术地阐释了普拉斯的死亡哲学。(本文来源于《当代电影》期刊2016年06期)
张璐[6](2016)在《《唐才子传》与新旧《唐书》中相同诗人传记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元代辛文房的《唐才子传》是文学史上第一部唐代诗人传记专书,而新旧《唐书》里面的诗人传记,不仅具有史料价值,还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对了解唐代文学现状有着很大作用。笔者搜集了新旧《唐书》和《唐才子传》的各种版本,以中华书局1975年出版的《旧唐书》、《新唐书》、中华书局1990年出版的《唐才子传》(傅璇琮主编)作为研究底本,将这叁者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研究,并以其中的五十九篇相同诗人传记作为比较研究的基础。《唐才子传》和新旧《唐书》都各自记述了这五十九位诗人,可见这五十九位诗人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性和代表性。将这叁者比较起来,可以最大程度的还原传主本人的个性风貌,从不同角度探讨其人物形象的区别并探索其原因,了解不同创作目的下的文本内容偏重不同,研究其文学价值及不同朝代诗学观的变迁,以及分析研究这叁者之间史料的互补和相互坻牾。(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6-06-01)
李文玫,霍建国[7](2014)在《“成为一个动词”:客家女诗人张芳慈的心理传记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张芳慈是第一位出版客家诗文集的台湾客家女诗人。其诗文集为《天光日》。本论文采用心理传记学的研究取向,针对客家女诗人张芳慈所出版的作品及其所进行的生命口述传记文本进行深度的分析与书写,以呈现传主如何在社会文化处境中,展现自身的能动性与主体性——"成为一个动词"。本论文除了强调传主社会文化处境与过往生命经验的重要影响之外,同时也从生命发展的社会心理意涵,扣合着诗人诗集的出版来进行书写与分析。从诗集的出版来看,30岁以前的芳慈有着《越轨》的渴望与冲动,谱出"与诗相恋"的生命情怀;36岁有着《红色漩涡》的生命骚动,此阶段,"诗"作为一种抵抗的力量,抵抗着自我,也抵抗着体制;到41岁的母语书写与客家情感——《天光日》,此时,"诗"连结了曾经断裂的生命;再到47岁之后以"成吉思汗之名,指挥了所有的动词",此时"诗"成为一个动词,成就着生命的完足与能量。这样的发展历程并不是独一的,而是反映了台湾20世纪60年代左右出生的女性,在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历史脉络下所呈现出来的一种在地化样貌。(本文来源于《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期刊2014年00期)
胡亮[8](2013)在《“隐身女诗人”考:关于若干海子诗的传记式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野鸽子——这黑色的诗歌标题我的懊悔和一位隐身女诗人的姓名——海子:《野鸽子》0近年来,海子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显学,举凡思想探析、文本读解与传记写作,均取得了一些重要成果,已有多位学者以此名世。然而,"隐身女诗人"案一直是难以破解的斯芬克斯之谜。海子的几位传记作者,要么陷入迷雾,要么妄自猜想,要么绕开困局,均未能给出准确的答案。本文则试图在相关研究中有所突破。当然,我的目的,乃是重新启用"过时"的传记(本文来源于《西部》期刊2013年21期)
甘秋霞[9](2013)在《光影里的魅惑——从传记电影《全蚀狂爱》看诗人兰波的影像传播》一文中研究指出法国诗人兰波的故事和形象因传记电影《全蚀狂爱》得到了空前的传扬。但因商业性和艺术性的需要,传记电影对传主兰波进行了适度的加工和改写。《全蚀狂爱》在内容上着眼于艺术和性的诗意纠缠,在镜头上通过重复蒙太奇的诗意呈现和身体肉欲的赤裸张扬进行表现。这在促进大众认识和理解兰波及其诗歌艺术的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误导大众对于兰波形象的理解和接受。(本文来源于《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3年05期)
张西平,潘青[10](2013)在《魏理的中国古代诗人传记研究——以《李白的生平与诗歌》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魏理是20世纪英语世界中国古代文化典籍的最重要的翻译家,本文从他的李白传记研究入手,分析了他对李白的看法,在肯定其研究的成果同时,也从跨文化角度指出他的误读及其背后的文化原因。文章通过对魏理个人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中国典籍外译应以西方汉学家为主体,而不是以中国学者为主体。(本文来源于《中外文化与文论》期刊2013年03期)
诗人传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滇西盛夏,花红果甜,诗人兴会,宝地飞歌。全国20个省市区近百名散文诗作家,怀着满腔热忱,来到中国水果之乡云南宾川县,举行"百名作家宾川行·全国散文诗笔会"。中外散文诗学会主席、《散文诗世界》杂志社社长总编辑海梦及夫人徐珍华和副主席田景丰、宓月、陈惠琼、王成钊、江涌等着名作家和北京作家报总编辑张富英、上海分会顾问桂兴华、副主席王崇党、四川德阳分会主席何志新、山西《印象》杂志社社长东林、广东江门市作协主席黄伟华、四川双流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张守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诗人传记论文参考文献
[1].吴劲雄.粤诗人传记的撰述与汇编[J].图书馆论坛.2019
[2].滇南野草.美丽宾川,诗人云集,友谊盛会,佳作频传——记中外散文诗学会2017“百名作家宾川行·全国散文诗笔会”[J].散文诗世界.2017
[3]..诗人不死,诗心永在北京查氏各界人士、中国诗歌学会、传记文学杂志社共同祭拜诗人穆旦[J].传记文学.2017
[4].罗小华.两心之外无人知——评英国诗人约翰·济慈传记电影《明亮的星》[J].影剧新作.2016
[5].凌喆.死亡是一门艺术——论诗人传记电影《篇篇情意劫》的死亡哲学[J].当代电影.2016
[6].张璐.《唐才子传》与新旧《唐书》中相同诗人传记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16
[7].李文玫,霍建国.“成为一个动词”:客家女诗人张芳慈的心理传记学研究[J].生命叙事与心理传记学.2014
[8].胡亮.“隐身女诗人”考:关于若干海子诗的传记式批评[J].西部.2013
[9].甘秋霞.光影里的魅惑——从传记电影《全蚀狂爱》看诗人兰波的影像传播[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
[10].张西平,潘青.魏理的中国古代诗人传记研究——以《李白的生平与诗歌》为中心[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