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安溪铭选中学,362400)
摘要: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教学手段,它能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促进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发展,有效提高教师知识讲解与总结的能力,促进对教育自身的发展。本文从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语文教学空间扩大化、教师专业化、促进对教育自身的发展这四个方面,阐述了微课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关键词:微课;高中语文;作用
一、微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微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促进学生有效自主学习。高中语文教学很容易形成因学生兴趣差异,造成学生分层存在,个别学生完全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微课引导的合作学习能培养学生兴趣感和自信心,有利于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开发,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意识,有利于学生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聆听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
“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这使得学生的合作学习目标性强。其实,大部分学生是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与见解的,只不过在课堂他们怯于表现或者没有机会表现。教师可以在课余时间布置学习任务,让他们自己通过微课的学习,与同学相互交流,在分组情况下,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并且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对于发表见解学生来说是学以致用,又可以帮助其他同学解决问题。生生之间的交流比师生之间的交流会更有效。个体自我价值得到体现,在语文学习中可以获得更大的乐趣与学习动力。
二、微课扩大语文教学空间
与语文教学相关的活动离不开课堂,故会受特定时空的限制。而微课既能独立使用,又可与课堂融合,使课堂教学细致化、经典化,很好地解决了时空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在寒暑假,制作微课,以便学生随时学习,温故而知新。
高中语文教学的主要形态是高一、高二授新课,高三主要是复习课。在此阶段中,微课能发挥积极作用。高一、高二阶段有很多古文的讲授,教师可以归纳总结这些古文,然后分单元制作成微课。如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教师可以比较他们代表学说的异同,让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儒家思想:孔子主张“仁政”思想;孟子主张“义”的重要性,他的经典名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很好地体现了他“义”的主张;荀子是提出了“礼”,认为人的一些社会行为是受后天礼节所影响,人的行为是可以发生变化的。另外,孔子、孟子、荀子对于人性善恶也有着不同的认识,孔子认为人是“性相近而习相远”,孟子认为“人之初,性本善”,而荀子认为人与生俱来就想满足欲望,如果欲望得不到满足,人就会发生争执,因此他主张人性本恶。如果用微课把这些精髓呈现给学生,将会极大地启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更加客观地认识生活。
三、微课提升教师专业水平
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教师必须寻找能够增加自身专业知识的手段,平时因为工作较忙,再加上与生俱来的惰性,很多教师得过且过。但制作微课需要教师熟练掌握一些系统化知识,并且可以很好地贯穿、运用起来。如在教学韩愈的《师说》时,教师可以制作一个有关韩愈及他所处时代为什么会因为从师问题而发生争吵的微课。这些内容因为教学时间的原因,无法细细地展开,而通过微课,教师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进行展示,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体会与理解。因为那个时代依然受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影响,很多贵族不需要拜师学艺就可以承袭官职,所以很多贵族不重视教师的作用,而到了唐代,科举考试制度已经成熟,一些寒门学子有了从政的机会,他们开始改变朝廷的政治生态,十分注重从师问道的传统,以韩愈为首的一批文人十分重视教师的作用,也就有了《师说》一文。
四、微课促进教育自身的发展
目前微课的发展,是对过去“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建设的反思和修正。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也会应用大量“课堂实录”式的视频资源,但是这些资源大而全,冗长,难以直接加以使用,往往导致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微课平台是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共享和应用的基础,平台功能要在满足微课资源、日常“建设、管理”的基础上增加便于用户“应用、研究”的功能模块,形成微课建设、管理、应用和研究的“一站式”服务环境,供学校和教师有针对性选择开发。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平台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达到资源共享,有效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自身发展。
在教师制作微课的基础上,学生也可以自己寻找材料,进一步完善与补充,形成独特的学习资料并保存下来。此外,学生还可以利用平板电脑,进行碎片式的学习,针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在课堂上或者课后进行在线询问和质疑,有利于学生与教师的思想进行深度碰撞。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者疑惑,进一步完善原有的微课,让教师对所讲授的问题有了全新的认识,这是一种双赢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