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马尾杉,炭团菌,乙酰胆碱酯酶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论文文献综述
张会,石绵绵,李伟,吴水生,王明兹[1](2019)在《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Hypoxylon investiens NX9的次级代谢产物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炭团菌Hypoxylon investiens NX9的次级代谢产物及其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活性.将菌株H.investiens NX9进行液体发酵20 L,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4.448 g有机粗提物,采用色谱技术从中分离到6个萘酮衍生物和1个倍半萜类化合物,根据核磁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S)-regiolone (1)、3,4-dihydro-3,6,8-trihydroxy-3-methyl-naphthalenone (2)、xylarenone (3)、(3S,4R)-3,4-dihydro-3,4,5-trihydroxynaphthalen-1(2H)-one (4)、4,5-dihydroxy--tetralone (5)、3,4-dihydro-3,4,8-trihydr-oxy-1-naphthalenone (6)和xylaranol B (7).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实验显示化合物3具有一定的活性,ρ_(IC50)为5.23 mg·mL~(-1).研究表明以药用植物的内生菌为资源,是发现活性药物的一条有效途径.(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齐博文,莫婷,张鑫,闫雅如,徐溪平[2](2019)在《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蛇足石杉中分离鉴定出27株内生真菌,其中茎和叶中分布较多,根中分布较少;用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其中1株属于担子菌门,其余26株菌分属于子囊菌门3纲5目6科9属26种,其中优势菌株为子囊菌门子囊菌纲小丛壳目小丛壳科刺盘孢属,占总菌株的48. 15%;分别采用Ellman's法和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筛选发现,4株内生真菌粗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2. 5~62. 4 mg·L~(-1);部分内生真菌粗提物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 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 2~51. 3 mg·L~(-1),显示其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进一步通过LCMS-IT-TOF分析对其中一株内生真菌HS2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17个单体化合物,包括6个聚酮类、4个二苯醚类、7个杂萜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9年15期)
段丽红,王春宝,李映红,吴正治,李利民[3](2019)在《纳米载药胶束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个重大的社会和医学难题。石蒜生物碱作为乙酰胆碱酯酶(AChE)抑制剂,具有治疗AD的潜力,但其体内分布广泛,毒副作用较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增强石蒜生物碱的大脑靶向性,提高其生物利用度并降低毒副作用,本研究成功地以血脑屏障内皮细胞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作为治疗AD的靶点,采用温和条件下的点击化学,实现了对石蒜生物碱的负载,将纳米药物载体高选择性地、定量铆钉在靶向低密度脂蛋白表面,形成纳米载药胶束。方法:运用TLC生物自显影法和Ellman法对两种纳米载药胶束抑制AChE的活性进行研究。结果:加兰他敏胶束和力可拉敏胶束可显着抑制AChE活性,并呈现显着的量效关系,加兰他敏胶束溶液和力可拉敏胶束溶液的抑制率分别最高达到了93.0%和85.0%;而相同含药浓度时,加兰他敏胶束溶液的抑制率稍高于力可拉敏胶束溶液的抑制率。结论:两种胶束都可显着抑制AChE活性,其中加兰他敏胶束效果更佳。(本文来源于《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期刊2019年07期)
刘德,吴鑫,匡佩琳[4](2018)在《6种茶叶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6种茶叶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方法采用改良的Ellman酶促反应来检测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以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为指标,计算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结果 6种茶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当萃取物浓度为1mg/mL时,宁红茶表现出很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平均抑制率高达64.41%。云台山毛尖和靖安白茶抑制率较高均在50%以上,分别为56.27%和54.42%。狗牯脑、庐山云雾茶和铁观音抑制率分别为34.53%、29.62%、21.47%。当萃取物浓度下降为0.1 mg/mL时,萃取物抑制活性有明显下降, 6种茶的平均抑制率均小于30%。结论 6种茶叶中云台山毛尖、宁红茶和靖安白茶有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可为开发相关的功能性食品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期刊2018年24期)
杨慧霞,陈欣雨,杨晨娜,杜灵洁,胡秀荣[5](2018)在《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荚蒾属植物中含有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的物质。文章对日本荚蒾叶片中AChE抑制物的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结果显示:日本荚蒾叶片提取液对AChE的抑制活性较高,在提取液浓度为1 mg/mL时抑制率为68.5%;最适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20 min;同时,各有机溶剂的萃取组分在1.0 mg/mL时的AchE抑制率分别为:石油醚组分80.76%、乙酸乙酯组分75.68%和正丁醇组分48.74%,且石油醚相和乙酸乙酯相的抑制率高于未萃取的提取液;预示这2种萃取相中可能存在活性更强的AChE抑制成分。(本文来源于《台州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赵阳,侯健,张庆光,金辄,李雪松[6](2018)在《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初步探讨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活性。方法以苯甲醛和乙酰甘氨酸作为初始原料,经Erlenmeyer-Pl9chl反应、缩合反应、水解反应、缩合反应,生成取代的6-苄基-3-硫代-1,2,4-叁嗪-5(2H)-酮类化合物,再与取代的α-氯代苯乙酮反应,得到6-苄基-3-(羟基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经Williamson反应制备得到9个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结果合成了9个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目标化合物。体外ACh E抑制活性筛选表明,所有目标化合物均具有ACh E抑制活性,其中有5个化合物在10μmol·L~(-1)浓度水平抑制活性超过了50%。结论综合体外ACh E抑制活性和分子对接结果,发现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可与ACh E的阴离子亚位点和外周活性位点区发生相互作用,具有一定的ACh E抑制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蒋小飞[7](2018)在《黄连须根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分离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黄连须根的后续应用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优化了黄连须根中5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分离纯化方法。采用乙酰胆碱酯酶体外活性测试方法对5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进行测试,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黄连中5种原小檗碱型生物碱对乙酰胆碱酯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表小檗碱最强。(本文来源于《贵州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03期)
陶珊珊,葛会林,袁宏球,阳辛凤[8](2018)在《测定化学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化学污染物种类与数量的日益增多,高通量测试方法显得越来越重要。基于乙酰胆碱酯酶(ACh E)抑制法原理,以多功能酶标仪为测试设备,96孔微板为暴露反应载体,建立了测定化学物对ACh E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系统研究了ACh E浓度、碘化硫代乙酰胆碱(ATCI)浓度、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DTNB)浓度对显色吸光度、吸光度变化速率、化学物测试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ACh E、DTNB、ATCI的浓度增加,吸光度均增加;吸光度变化速率与ACh E浓度呈正相关,与DTNB浓度基本无关,与ATCI浓度呈现先增后减的双相关系;随着ATCI浓度增加,灭多威剂量-效应曲线(DRC)向右移动。最终建立的优化测试条件为DTNB 0.2 g·L~(-1)、ATCI 0.2 g·L~(-1)、ACh E 0.04 U·m L~(-1)、p H 6.8、反应温度29℃及暴露时间15 min;并与国标方法进行了对比与验证,发现试剂加样顺序对毒性测定结果有显着影响。基于ACh E的微板毒性测试结果表明,灭多威的DRC呈现良好的S型曲线,可用Weibull函数有效表征,拟合决定系数R2大于0.97,空白变异控制在了±10%以内。此方法可用于化学污染物的高通量毒性检测。(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蒋小飞,张伟,熊南茜[9](2018)在《新的药根碱叁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有机合成手段合成了四个新的含叁唑的药根碱衍生物,利用1H NMR,13C NMR和MS确认了目标化合物的结构,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了抗菌和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 E)和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的活性测试。目标化合物显示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抗菌结果显示所制备的化合物抑菌MIC范围从1到64μg/m L,对一些敏感菌的活性和阳性药物罗红霉素相当。对乙酰胆碱酯酶(ACh E)的抑制也表现出较好的活性,IC50值从0.46μM到0.86μM,但这些化合物对丁酰胆碱酯酶(Bu Ch E)表现出较弱的活性IC50>100μM。药根碱叁唑具有较好的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且具有较好的选择性,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菌活性而且拓展了抗菌谱,可能成为一种新型的抗菌和治疗老年痴呆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来源于《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期刊2018年04期)
郑晓燕,王甲水,白林林,邢素珍,马伏宁[10](2016)在《四个油梨品种果实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4个油梨品种的果皮、果肉、果核的总酚含量、总抗氧化能力和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采用Folin-Ciocalteu法确定了水果提取物的总酚含量,测定水果提取物的DPPH清除率、ABTS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确定其抗氧化能力,并测定了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结果显示,4个油梨品种的果皮、果肉、果核的总酚含量为9.6~27.8 mgGAE/g干物质;DPPH、ABTS、羟基自由基清除率的IC50分别是41.7~144、27.3~2 783和20.2~323.1μg/mL;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率的IC50为202~2 042μg/mL。总体而言,油梨不同部分的抗氧化活性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从弱到强依次为果肉<果皮<果核。(本文来源于《中国南方果树》期刊2016年05期)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蛇足石杉中分离鉴定出27株内生真菌,其中茎和叶中分布较多,根中分布较少;用r DNA-ITS序列分析技术对菌株进行了种属鉴定,其中1株属于担子菌门,其余26株菌分属于子囊菌门3纲5目6科9属26种,其中优势菌株为子囊菌门子囊菌纲小丛壳目小丛壳科刺盘孢属,占总菌株的48. 15%;分别采用Ellman's法和Griess法对分离得到的内生真菌发酵粗提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和抗炎活性进行筛选发现,4株内生真菌粗提物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42. 5~62. 4 mg·L~(-1);部分内生真菌粗提物对LPS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 7 NO的产生具有抑制作用,IC50为2. 2~51. 3 mg·L~(-1),显示其具有潜在的抗炎活性;进一步通过LCMS-IT-TOF分析对其中一株内生真菌HS21的乙酸乙酯提取物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共鉴定17个单体化合物,包括6个聚酮类、4个二苯醚类、7个杂萜类。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药论文参考文献
[1].张会,石绵绵,李伟,吴水生,王明兹.闽浙马尾杉内生真菌HypoxyloninvestiensNX9的次级代谢产物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齐博文,莫婷,张鑫,闫雅如,徐溪平.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代谢产物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及抗炎活性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9
[3].段丽红,王春宝,李映红,吴正治,李利民.纳米载药胶束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作用的研究[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
[4].刘德,吴鑫,匡佩琳.6种茶叶提取物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8
[5].杨慧霞,陈欣雨,杨晨娜,杜灵洁,胡秀荣.日本荚蒾叶片中乙酰胆碱酯酶抑制物的提取工艺优化[J].台州学院学报.2018
[6].赵阳,侯健,张庆光,金辄,李雪松.6-苄基-3-芳基-7H-噻唑并[3,2-b]-1,2,4-叁嗪-7-酮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其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J].中国药学杂志.2018
[7].蒋小飞.黄连须根中原小檗碱型生物碱的分离与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J].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
[8].陶珊珊,葛会林,袁宏球,阳辛凤.测定化学物对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毒性的微板吸光法研究[J].生态毒理学报.2018
[9].蒋小飞,张伟,熊南茜.新的药根碱叁唑的合成与抗菌以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评价[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18
[10].郑晓燕,王甲水,白林林,邢素珍,马伏宁.四个油梨品种果实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及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研究[J].中国南方果树.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