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叔丁基甲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脱烷基化,3-甲基-6-叔丁基苯酚,分子筛
叔丁基甲基苯酚论文文献综述
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1](2019)在《微孔分子筛对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微孔分子筛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开展研究,探讨影响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以期为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HY,ReUSY,USY,LaY,ZMS-5,Hβ等微孔分子筛为催化剂进行性能评价,采用X射线衍射、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N_2物理吸附仪和化学吸附仪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与催化剂活性数据进行关联。结果 Y型、Hβ分子筛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其中USY催化剂具有较好的转化率,最高达到68.6%,ZSM-5具有最优选择性,最高接近100%。结论催化剂的活性主要受比表面积、孔道结构、酸密度及酸强度等的影响,比表面积及孔道结构决定原料的转化率高低,酸密度及酸强度等影响目标产物的选择性,强酸位的存在会导致深度脱烷基化的发生。(本文来源于《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李新明[2](2018)在《S-(+)-4-(2-甲基丁基)联苯酚的定量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S-(+)-4-(2-甲基丁基)联苯酚是制备液晶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对以S-(+)-4-(2-甲基丁基)联苯、乙酰氯、叁氯化铝为原料先制备S-(+)-4-(2-甲基丁基)联苯乙酮,与氧化剂过硫酸钾反应得到的S-(+)-4-(2-甲基丁基)联苯酚,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S-(+)-4-(2-甲基丁基)联苯酚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比较了相同型号的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的分析误差。结果表明,使用填充柱或毛细管柱测试S-(+)-4-(2-甲基丁基)联苯酚的含量,均可得相同的分析结果。(本文来源于《煤炭与化工》期刊2018年04期)
叶烨,梁炜,谈伟琳,蔡荣[3](2018)在《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叔丁基酚迁移量的UPLC法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的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和4-叔丁基酚。采用二氯甲烷提取4-叔丁基酚和BHT,使用Eclipse plus C18柱,流动相为水和甲醇,线性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结果表明,BHT和4-叔丁基酚在0.4~1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1%~117%,RSD为0.4%~6.6%。本方法简捷、可靠,可为不同制剂中BHT和4-叔丁基酚的迁移量测定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工业杂志》期刊2018年02期)
陈赟,王慧敏,熊康宁,李理波[4](2017)在《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获得工业操作温度下甲基异丁基甲酮萃取高浓煤化工含酚废水中酚类物质及溶剂回收的过程模拟和设计基础数据,测定了在常压下、70℃时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四元体系的液液相平衡数据,并用Hand方程和Othmer-Tobias方程验证了数据一致性.文中还利用NRTL和UNIQUAC模型对所测实验数据进行热力学关联,采用模拟软件回归得到二元交互作用参数.结果表明,两种模型关联计算得到的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模型计算的相对均方根偏差均小于0.02,说明两个模型回归得到的二元交互作用参数均能对实验数据进行精确预测.因此无论是从防堵塞还是从提高萃取效率角度,甲基异丁基甲酮在较高温度下的萃取应用均具有很好的工业价值.(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7年10期)
楚惠元,刘涛,李冰,刘万毅[5](2017)在《磺化硅胶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磺化硅胶为催化剂,叔丁醇和间甲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3-甲基-6-叔丁基苯酚,考察了酚醇物质的量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最佳的工艺条件为:酚醇物质的量比为1∶1,催化剂用量为0.3g,反应时间为2.5h,反应温度90℃。产品的平均收率为96.2%。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容易制备,可回收利用,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河套学院论坛》期刊2017年03期)
张瑞瑞,李超,李韵姿,刘榕焱,徐思蔚[6](2017)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室内灰尘和底泥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及其代谢产物》一文中研究指出1.引言合成酚类抗氧化剂(SPAs)是一类芳香环被邻位受阻烷基取代的化合物,常被用来作为添加剂和防腐剂来延缓油脂或者食品的氧化分解、变质,延长一些消费品的使用寿命,提高食品等的稳定性。目前,在多种环境介质(水,灰尘,食品等)中均已检出SPAs。BHT,作为代表性的SPAs,在环境中不稳定,容易产生BHT-Q,BHT-CHO,BHT-OH以及BHT-COOH等代谢产物。BHT及其代谢产物具有一定的毒性,比如对小鼠的肝毒性、肾毒性等。所以,它们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来源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7-05-17)
郭利兵,刘鹏举,周庆祥[7](2015)在《3-甲基-4-巯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巯基化合物3-甲基-4-巯基-6-叔丁基苯酚.考察了合成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通过元素分析、NMR、质谱等手段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最佳合成条件为:在原料物质的量0.5%的碘催化下,3-甲基-6-叔丁基苯酚与氯化硫物质的量比1∶2或1.1∶2投料,0~5℃下反应,然后用锌粉、盐酸还原,锌粉用量为原料物质的量两倍,而盐酸用量为锌粉物质的量的两倍.(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5年10期)
赵德扬,魏立纲,李坤兰,王艳涛,马英冲[8](2015)在《2,6-二甲氧基苯酚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溶液中溶解行为的红外光谱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和二维相关红外技术研究2,6-二甲氧基苯酚(2,6-DMP)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水溶液(离子液体摩尔分数xIL=1.0~0.02)中的溶解行为。随着水量增大,2,6-DMP溶解度先增大而后急剧减小,对应的xIL阈值为0.1。2,6-DMP与[C4mim]BF4之间存在强相互作用,2,6-DMP上的甲氧基是重要作用位点之一;当少量的水加入[C4mim]BF4(xIL=0.1~1.0),致密的离子簇结构被解离,2,6-DMP容易与[C4mim]BF4作用,溶解度增大;随着大量水加入(0.02<xIL<0.1),离子簇完全解离为大分子水簇包围的离子对,憎水的2,6-DMP与[C4mim]BF4作用困难,溶解度减小。这种由于水量改变引起的[C4mim]BF4水溶液微观结构变化影响2,6-DMP溶解行为。(本文来源于《化工学报》期刊2015年S1期)
郭敏,李晋庆,苗壮,张杨,潘国元[9](2014)在《2,2-亚甲基-二(4,6-二正丁基苯酚)磷酸钠/凹凸棒土/二氧化硅复合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喷雾干燥技术制备了一系列无机纳米粒子(凹凸棒土和/或二氧化硅)与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NA11)复配的复合成核剂.研究了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与结晶行为的影响.采用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偏光显微镜(POM)、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等对复合成核剂在聚丙烯中的分散和对结晶行为的影响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并且对复合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种复合成核剂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改善明显,聚丙烯的刚性迅速增加,其中叁元成核剂对聚丙烯刚性的提高更显着,该成核剂在0.2%用量下对聚丙烯力学性能的改善效果,相当于同等添加量下纯NA11的改性效果.微观形态研究表明叁元复合成核剂体系中,叁组分形成了相互隔离的分散状态,使有机成核剂和无机纳米粒子可以在聚丙烯基体中实现良好分散.(本文来源于《高分子学报》期刊2014年08期)
王广兴,王守凯,焦宾,王丽丽[10](2014)在《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3-甲基苯酚、异丁烯为原料,酚铝为催化剂进行烷基化反应制备了3-甲基-6-叔丁基苯酚。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催化剂的制备温度130℃,催化剂的用量为1.0%(重量比),反应温度135℃,反应时间3 h,收率达83.5%以上,同时进行了稳定性实验。(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4年05期)
叔丁基甲基苯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S-(+)-4-(2-甲基丁基)联苯酚是制备液晶材料的重要中间体。对以S-(+)-4-(2-甲基丁基)联苯、乙酰氯、叁氯化铝为原料先制备S-(+)-4-(2-甲基丁基)联苯乙酮,与氧化剂过硫酸钾反应得到的S-(+)-4-(2-甲基丁基)联苯酚,采用气相色谱法使用S-(+)-4-(2-甲基丁基)联苯酚进行了定量分析,并比较了相同型号的填充柱和毛细管柱的分析误差。结果表明,使用填充柱或毛细管柱测试S-(+)-4-(2-甲基丁基)联苯酚的含量,均可得相同的分析结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叔丁基甲基苯酚论文参考文献
[1].王伟,张凡,杨恬甜,裴霏,罗小林.微孔分子筛对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影响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李新明.S-(+)-4-(2-甲基丁基)联苯酚的定量分析[J].煤炭与化工.2018
[3].叶烨,梁炜,谈伟琳,蔡荣.注射用埃索美拉唑钠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和4-叔丁基酚迁移量的UPLC法测定[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18
[4].陈赟,王慧敏,熊康宁,李理波.甲基异丁基甲酮-苯酚-邻苯二酚-水液液相平衡数据测定与关联[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
[5].楚惠元,刘涛,李冰,刘万毅.磺化硅胶催化合成3-甲基-6-叔丁基苯酚[J].河套学院论坛.2017
[6].张瑞瑞,李超,李韵姿,刘榕焱,徐思蔚.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测定室内灰尘和底泥中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及其代谢产物[C].持久性有机污染物论坛2017暨第十二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2017
[7].郭利兵,刘鹏举,周庆祥.3-甲基-4-巯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研究[J].河南科学.2015
[8].赵德扬,魏立纲,李坤兰,王艳涛,马英冲.2,6-二甲氧基苯酚在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水溶液中溶解行为的红外光谱分析[J].化工学报.2015
[9].郭敏,李晋庆,苗壮,张杨,潘国元.2,2-亚甲基-二(4,6-二正丁基苯酚)磷酸钠/凹凸棒土/二氧化硅复合成核剂改性聚丙烯的研究[J].高分子学报.2014
[10].王广兴,王守凯,焦宾,王丽丽.3-甲基-6-叔丁基苯酚的合成[J].广东化工.2014
标签:脱烷基化; 3-甲基-6-叔丁基苯酚; 分子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