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图论文-徐江枫,郭嘉薇

洛神赋图论文-徐江枫,郭嘉薇

导读:本文包含了洛神赋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散点构图,卷轴画,叙事画,洛神赋图

洛神赋图论文文献综述

徐江枫,郭嘉薇[1](2019)在《探究中西方叙事异同——以《洛神赋图》等故事画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长卷构图绘画《洛神赋图》和西方中世纪晚期的湿壁画《叁王出行图》为例,比较分析中西方叙事的差异性和趋向性。文章第一部分概述了所要研究的问题、相关的文献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基本概念进行定义,介绍了本次研究样本组成情况,并提出了本文的主要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从长卷式构图绘画《洛神赋图》着手,从叁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洛神赋图》的中国传统连环画式的叙事手法。第叁部分以西方叙述性绘画《叁王出行图》为例,同《洛神赋图》做比较,分析中西方叙述性绘画的异同。(本文来源于《汉字文化》期刊2019年22期)

支琪皓[2](2019)在《中西女神视觉图像的差异——《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之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绘画艺术中,女神形象的呈现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顾恺之《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作为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作品,对于洛神与维纳斯两位女神形象的描绘皆有独特艺术魅力。以《洛神赋图》和《维纳斯的诞生》为视点,运用文艺美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理论,探究《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的画面背景、绘画主要人物、绘画表现技法的差异,在研究中西方不同绘画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求达到对绘画图本差异、社会意识差异以及画家内心审美世界的探求。(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贠智力[3](2019)在《由《洛神赋图》背景山水窥探早期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体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东晋顾恺之所作《洛神赋图》,是由多个故事情节组成的类似连环画而又融会贯通的长卷,大面积山水画作为背景,千变万化的线条、图案化的造型、大胆朴实的设色及摆脱自然理性的空间意识,皆体现出明显的装饰性意味。《洛神赋图》对早期青绿山水画影响极大,本文试从装饰性视角出发,通过对《洛神赋图》山水背景的分析,窥探早期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体现。(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9年05期)

张晓彤[4](2019)在《迁想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一文中研究指出《洛神赋图》逼真地表达了《洛神赋》这一文学名作,用绘画的方法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文学作品所蕴含的诚挚情感,画家经过迁想而妙得把这种感情表达出。其美学思想"迁想妙得"的集中体现是画家能通过人物造型的客观现实来显现出诗人的主观意象。顾恺之用他独有的笔法,通过形象传递神韵,向观者塑造出一个凄美而又浪漫的爱情故事。(本文来源于《艺海》期刊2019年07期)

孙丽媛[5](2019)在《从顾恺之《洛神赋图》看艺术的自觉》一文中研究指出魏晋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也是民族融合和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型时期,人们的社会意识、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审美品味等方面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魏晋玄学与人物品藻风气的兴起,促使人们超越了既有的社会伦理规范,发现和肯定了自我,并且对当时审美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这一时期美学的发展提供了形而上和方法论的基础。在绘画艺术中,这一时期人物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绘画精神上尤其注重人物精神气质(即"神")的刻画,这在顾恺之的名作《洛神赋图》中有着最集中的体现,这足以表明了绘画在艺术上的彻底觉醒。(本文来源于《美与时代(中)》期刊2019年07期)

王涵琳[6](2019)在《中国文化于国画的流传——以《洛神赋图》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华夏人民,我们在学习和传承中国画这一传统技艺之时,在试图想要解读中国画这一古朴深沉的艺术时,我们必须先习得由世世代代生活在中国这片热土上的伟大先贤与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国文化。我们要在文化的洪流中寻找,寻找"农耕文明"下祖先的天命观,寻找"轴心时代"里先贤的思想意识,寻找"笔耕不辍"的文人的文雅诗学,寻找"中国文化"里的中国画。(本文来源于《艺术科技》期刊2019年08期)

刘工[7](2019)在《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创作心境》一文中研究指出《洛神赋图》是东晋着名画家顾恺之(348—409)的绘画作品。原作已佚,今存有宋代摹本五卷,绢本设色,分别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和美国弗里尔美术馆等处。全卷纵27.1厘米,横572.8厘米。据《晋书·文苑》载:"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今江苏无锡)人也。父悦之,尚(本文来源于《公关世界》期刊2019年12期)

舒志龙[8](2019)在《浅析《洛神赋图》中的道教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中,也是其中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断层的国家,多部史籍上记载中国的朝代文明交替是从至今约5000年的夏朝开始。华夏大地上的文明有本土民族的文字与神话传说以及宗教。宗教并不只是所指现在世界上的几个教派,史前社会就产生了世界各民族宗教最开始的形态。图腾与崇拜超自然的神灵,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精神意识,以及人类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文明的不断的进步,世界各民族宗教也不断地发展与完善,可以说人类的宗教史,也是人类的一部文明史。天地万物的生长与消亡,都有着其内在的难以解释的必然联系,这种因果先后的复杂与辩证关系从来不能用只言片语说的明白、讲的透彻。要谈《洛神赋图》中的道教元素,首先要理解几个关键词,即“洛神”、“赋”、“画”、“道”与“道教”。以及它们之间联系与关联,也是本文所要论述的主要内容。通过论文的深入,旌旄的来历、桂旗与毕方的联系及其在道教的作用、芝田与玄芝在《洛神赋图》中的图式表、《洛神赋图》中的文鱼与《山海经》中的文鳐鱼的关系;现结论中鲸与洪钟的关系,钟与鼓的作用;丹朱色在道教的意义、指甲在神像及古代人物画的表现也被提出来。(本文来源于《湖北美术学院》期刊2019-06-01)

杨林[9](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国画手卷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美术课程改革已经进入“核心素养”时期。美术鉴赏作为高中美术的必修课程,是高中美术课程的基础和重心,开展基于核心素养本位的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对美术教育改革尤为重要。与原有的“叁维目标”相比,以核心素养为理念的美术鉴赏教学,突出将学生的审美态度、判断力素养的养成与提升,作为课程育人的目标追求。手卷作为中国独有的一种绘画形式,蕴含着深刻的审美内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然而却长期被美术鉴赏教学所忽视。信息化时代中,当代人变得越来越浮躁,更愿意接受“快餐化”读取信息的方式,难以静下心来鉴赏中国传统绘画。高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应当加大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鉴赏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手卷的独特魅力,坚定文化自信,增强他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培养他们“图像识读”、“审美判断”和“文化理解”等核心素养。本论文以相关理论成果为依据,通过查阅资料和调查的方式针对高中阶段中国传统绘画的鉴赏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和分析,围绕《洛神赋图》开展关于手卷鉴赏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来探究手卷鉴赏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重要价值。希望本论文能够引起大家关注手卷的鉴赏教学,能够为高中美术鉴赏课程改革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天水师范学院》期刊2019-06-01)

张珊,丁洁雯[10](2018)在《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再探——从东晋南朝服饰角度谈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传顾恺之《洛神赋图》中,曹植远游冠具有南北朝晚期特点,其身衣褒博、袖式阔大,表现出明显的南北朝意趣;众神女发式大体保留了南朝"飞天紒"的特征,身衣式样基本与南朝"袿衣"一致;侍臣、船夫、女侍的穿扮也属典型的南朝中晚期服饰样式。在南北朝中晚期图像资料中,多见与曹植、众神女、侍从等仪态近似的人物形象。《洛神赋图》中"银杏"的表现手法,与南朝中晚期砖画《竹林七贤与荣启期》遵循共同的程式。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很可能是南朝中晚期,不会早于南朝,创作者并非顾氏。(本文来源于《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期刊2018年06期)

洛神赋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绘画艺术中,女神形象的呈现一直以来都是学界研究的热点问题。顾恺之《洛神赋图》与波提切利《维纳斯的诞生》作为中西方文化艺术的典型代表作品,对于洛神与维纳斯两位女神形象的描绘皆有独特艺术魅力。以《洛神赋图》和《维纳斯的诞生》为视点,运用文艺美学和艺术学的相关理论,探究《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的画面背景、绘画主要人物、绘画表现技法的差异,在研究中西方不同绘画基础上进行对比分析,以求达到对绘画图本差异、社会意识差异以及画家内心审美世界的探求。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洛神赋图论文参考文献

[1].徐江枫,郭嘉薇.探究中西方叙事异同——以《洛神赋图》等故事画为例[J].汉字文化.2019

[2].支琪皓.中西女神视觉图像的差异——《洛神赋图》与《维纳斯的诞生》之比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3].贠智力.由《洛神赋图》背景山水窥探早期青绿山水画的装饰性体现[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9

[4].张晓彤.迁想妙得——顾恺之《洛神赋图》[J].艺海.2019

[5].孙丽媛.从顾恺之《洛神赋图》看艺术的自觉[J].美与时代(中).2019

[6].王涵琳.中国文化于国画的流传——以《洛神赋图》为例[J].艺术科技.2019

[7].刘工.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的创作心境[J].公关世界.2019

[8].舒志龙.浅析《洛神赋图》中的道教元素[D].湖北美术学院.2019

[9].杨林.核心素养背景下国画手卷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教学设计及实践探究[D].天水师范学院.2019

[10].张珊,丁洁雯.传顾恺之《洛神赋图》祖本创作时代再探——从东晋南朝服饰角度谈起[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8

标签:;  ;  ;  ;  

洛神赋图论文-徐江枫,郭嘉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