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纳豆菌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雪[1](2021)在《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文中指出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具有溶栓活性强和作用时间长等优点,其作为一种新型的溶栓剂和保健食品受到广泛关注。纳豆激酶一般由枯草芽孢杆菌发酵生产,但其仍存在酶活和产量不高等问题。本论文拟以实验室前期筛选的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和60Co-γ射线组合诱变获得高产纳豆激酶菌株,并对诱变菌株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进一步提高酶活。最后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和三代测序平台对原始菌株和诱变菌株进行基因组和转录组测序,从组学角度探究诱变菌株高产纳豆激酶分子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原始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为研究对象,在紫外灯功率15 W/m2,处理时间为120 s诱变条件下,得到UV-4突变菌株的酶活最高,在24 h发酵条件下可达1282.47 IU/m L。以UV-4突变株为60Co-γ射线诱变出发菌株,在400 Gy处理剂量诱变条件下,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且高产纳豆激酶的诱变菌株,并且命名为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在摇瓶发酵培养60 h后,其酶活达到12656.46 IU/m L,比原始菌株提高l.27倍。(2)对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诱变菌株从碳源,氮源,表面活性剂方面进行发酵条件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配方为10 g/L葡萄糖,30 g/L豆粕粉,2 g/L磷酸氢二钠,1 g/L磷酸二氢钠,0.2 g/L氯化钙,0.5 g/L氯化镁,1 m L/L吐温80,发酵培养60 h,纳豆激酶酶活为15030.31 IU/m L。对诱变菌纳豆激酶酶学性质进行研究,温度低于20℃时,酶活性相对稳定,在p H 8-p H 12范围内酶活性较稳定。(3)采用Illumina Hi Seq二代测序系统和Pac Bio三代测序系统对原始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0126和诱变菌株Bacillus subtilis JNFE1126进行全基因组测序。结合全基因组数据,进行GO、COG、KEGG代谢通路、同源基因及SNP分析,发现原始菌比诱变菌多了6个CDS,在JNFE1126基因组中检测到13个插入,2个缺失和28个SNP。突变基因功能主要集中在氨基酸转运代谢,碳水化合物转运代谢,转录,能量产生和转化。(4)对原始菌株JNFE0126和诱变菌株JNFE1126发酵24 h的时间点进行转录组测序,筛选差异表达基因1425个,对差异基因进行GO,KEGG功能注释和代谢通路富集分析,探讨诱变菌株高产纳豆激酶的可能机理。结果表明,诱变菌中参与氨基酸代谢,能量产生相关的Nad B(L-天冬氨酸氧化酶),Ndh F(NADH脱氢酶)等基因表达上调,促进能量的产生,生物量的增加;纳豆激酶转录水平调控相关的Com P(组氨酸激酶)基因表达上调和Cod Y(转录因子)等基因表达下调以及分泌相关的Sec Y(内膜蛋白转座酶成分)等基因上调分别促进纳豆激酶的产生与分泌,酶活增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
张海粟[2](2021)在《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文中提出纳豆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微生态食品近年来因其溶血栓、防癌症、降血压等功效而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箭筈豌豆一直以来用作绿肥、牧草等使用,开发箭筈豌豆作为纳豆产品,可以较好的利用我国的箭筈豌豆的资源及其营养价值,提高市场上纳豆产品的多样性。本论文以箭筈豌豆为原料发酵制作纳豆,探究其发酵工艺及抗氧化能力。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市场上销售的纳豆产品中分离提取纳豆芽孢杆菌,采用菌株在酪蛋白平板培养基上产生的水解圈与自身菌落直径的比值为基础进行筛选,确定比值最大的NT-3为后续实验发酵菌株,比值为2.94。对其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及分子生物学鉴定,对比后发现NT-3与枯草芽孢杆菌特征符合,保存菌种用作后续发酵使用。(2)以箭筈豌豆为原料采用NT-3菌株发酵制作箭筈豌豆纳豆,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优化法探究箭筈豌豆纳豆的发酵工艺。探索利用Folin-酚法测定纳豆激酶酶活,建立Folin-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的相关性,发现两种方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方程为y=0.0023x+16.349,R2=0.9929。以酶活分数和感官分数计算的综合分数为指标,利用三因素三水平实验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得到的最优结果为:接种量3.1%,发酵温度36.8℃,发酵时间26.7h。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实验,测定箭筈豌豆纳豆的酶活为314.06U/m L和感官评分为40.9分,综合分数优于单因素结果。测得提取的纳豆激酶的最适反应温度为40℃,最适反应p H值为8。(3)为了探究箭筈豌豆纳豆与其他纳豆的不同,将其与传统纳豆(黄豆纳豆)和新兴纳豆(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进行了关键性能对比。通过考马斯亮蓝法测定箭筈豌豆纳豆、黄豆纳豆、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14.91±1.35%、14.75±0.60%、5.88±0.75%和18.41±0.66%。箭筈豌豆纳豆的总酚和原花青素含量优于黑豆纳豆和鹰嘴豆纳豆,总黄酮含量优于黄豆纳豆和黑豆纳豆。(4)对4种纳豆的抗氧化能力测定发现,4种纳豆的自由基清除能力均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呈现上升趋势,且箭筈豌豆纳豆的抗氧化力较好。DPPH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鹰嘴豆纳豆>黄豆纳豆;ABTS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超氧阴离子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黑豆纳豆;相同质量浓度下的还原能力,大小排序为:箭筈豌豆纳豆>黑豆纳豆>黄豆纳豆>鹰嘴豆纳豆;羟基自由基实验中,4种纳豆的清除能力排序为:黄豆纳豆>黑豆纳豆>鹰嘴豆纳豆>箭筈豌豆纳豆。
朱玉[3](2020)在《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纳豆是一种具有多种保健作用的传统发酵食品。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是由纳豆芽孢杆菌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能显着溶解体内外的血栓,被认为是一种很有研究意义的溶栓剂。本实验利用企业出口后剩余的菜用大豆等外品,使用纳豆菌发酵,以纳豆激酶活力大小作为指标,对纳豆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对纳豆激酶进行提取和初步纯化,并对其部分性质进行研究,为菜用大豆精深加工产品开发及企业出口后剩余等外品的处理带去一种新的方向。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发酵方案为:发酵温度为37℃,接种量为0.02 g/100 g,发酵时间为36小时,后熟时间为18小时,该条件下发酵的纳豆中纳豆激酶的活性为2326.60 IU/g。后熟好的纳豆外观呈黄绿色,表面附有一层均匀的白膜,没有明显的氨臭味,经搅拌后会出现不易断裂的拉丝。分别采用20%和60%饱和度的硫酸铵分段盐析去除杂蛋白质和沉淀纳豆激酶、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初步分离纯化纳豆激酶。经SDS-PAGE电泳检验,所提取的纳豆激酶的分子质量在2535 k Da之间,纯化倍数达到16.3倍,回收率为22.5%。对纳豆激酶的部分性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纳豆激酶最适温度是37℃,在低于40℃时稳定性较好;最适p H值为8.0,在p H 6.08.0的范围较稳定;纳豆激酶体外的溶栓实验结果表明:加入粗酶液(20 mg/m L)组试管内的血凝块,5 h后溶解率达到77.55±0.45%,比对照组高41.93%;10 h后溶解率达到90.25±1.90%,比对照组高59.11%,说明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等外品产生的纳豆激酶具备一定的体外溶栓功效。
郑丹妮[4](2020)在《多菌种复合发酵低氨味纳豆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纳豆是由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大豆而成的一种历史悠久的发酵食品,具有极为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强大的保健功能。其独特的生理活性物质纳豆激酶,具有较强的纤溶活性,生物安全性好,有利于预防多种心血管疾病。我国市场上的大部分纳豆发酵产品其纳豆激酶活性不高,且大部分的国内研究关注单菌发酵纳豆工艺的优化,关于双菌混合发酵制备纳豆的研究暂时不多。因此深入研究探索双菌发酵纳豆的工艺,拓展提高纳豆激酶活力和纳豆风味的新思路是十分有必要的。本论文通过涂布平板划线分离、观察菌落形态和水解圈挑选,分离纯化出9株纳豆芽孢杆菌,购买菌种保藏中心的1株菌株,共10株,对这些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实验,并活化种子液选取合适梯度涂布到淀粉培养基和酪蛋白培养基上,以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和培养基水解圈菌落直径比值(C/H)为指标,剔除4株菌,鉴定留下6株菌株为纳豆芽孢杆菌,分别编号为N1、N2、N3、N4、N5、N6,绘制6株菌株的生长曲线图,并使用6株菌株的活化种子液发酵纳豆并测量其纳豆激酶活力。其中菌株N3和N5的生长活力和发酵纳豆后纳豆激酶酶活较其他菌株明显更优,菌株N3发酵的纳豆酶活为218.5U/g,菌株N5发酵的纳豆酶活为352.3U/g。筛选出的生长活力高产酶能力好的两株菌株N3和N5后,进行双菌发酵纳豆实验以提高酶活,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双菌株发酵纳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菌种比例(N5:N3)为4:1,接种量为8%,发酵时间为25h,发酵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发酵的纳豆,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205.2mg/100g,纳豆激酶酶活达481.8U/g远高于单菌发酵的纳豆。实验说明使用两株纳豆芽孢杆菌共同发酵纳豆,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纳豆的酶活。使用筛选出的菌株N5和酵母菌S1进行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实验以期在不降低酶活的情况下,减少发酵纳豆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并提高其感官评价评分。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的最适宜工艺条件:菌种比例(N5:S1)3:1,接种量为4%,发酵时间为45h,发酵温度为35℃。在此条件下发酵的纳豆,酶活为341.25U/g,挥发性盐基氮含量为198.66mg/100g,感官评价得分为85.71。与单菌发酵纳豆相比,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在不降低酶活的情况下,使纳豆的氨腥味有所降低,产品纳豆伴有微弱的香气,感官品质优良。实验说明,酵母菌对去除纳豆菌中令人不喜气味有一定的作用,但是工艺尚未完善,对于使用酵母菌或其他食品发酵菌种以去除纳豆中令人不喜气味的研究仍旧可以继续深入。
倪楠[5](2019)在《纳豆产品工艺优化与不良风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巨大威胁,纳豆激酶(Nattokinase)因其快速溶栓、低成本和安全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纳豆含有丰富的纳豆激酶,是优良的保健食品。纳豆的传统制作工艺以固体发酵为主,在此基础上多以纳豆冻干粉为原料开发纳豆系列产品,包括纳豆咀嚼片、纳豆饼干、纳豆复合饮料等。随着人们对纳豆激酶需求量的增加,液体发酵工艺相较于固体发酵而言更利于提高纳豆激酶的含量。纳豆相关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纳豆的特殊风味也难以被我国消费者接受,因此纳豆在我国的推广和普及非常缓慢。本研究在前期研究基础上,以纳豆激酶活力为核心指标,研究了即食纳豆的加工与储藏方式对纳豆品质的影响,优化了纳豆激酶功能性豆乳的发酵工艺,并进行了液体发酵放大生产和产品开发,探索了液体发酵豆乳中的不良风味物质,主要结论如下:即食纳豆加工与储藏研究将部分鲜纳豆进行烘干和冻干处理,分别比较4℃冷藏纳豆、-80℃冷冻纳豆、烘干后常温储藏纳豆、烘干后4℃冷藏纳豆、冻干后常温储藏纳豆和冻干后4℃冷藏纳豆在3个月内的感官和纳豆激酶活力变化。结果表明4℃冷藏纳豆保藏期7天;-80℃冷冻纳豆储藏期可延迟到60天左右;干燥的纳豆储藏期可延迟到90天左右。纳豆咀嚼片的制作以纳豆冻干粉为原料,通过添加合适的辅料,制作纳豆咀嚼片。纳豆咀嚼片纳豆粉添加量在20%~25%时制成的纳豆咀嚼片成型性好,无纳豆不良风味。纳豆激酶功能性豆乳液体发酵工艺优化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发酵豆乳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二次优化,能在更低接菌量的条件下,提高纳豆激酶表达量。该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30 h,装液量5%,初始pH5.5,接菌量1.5%。发酵豆乳中试放大生产与产品开发通过50 L发酵罐进行发酵豆乳放大生产,结果表明发酵罐放大培养产酶效率高于实验室摇瓶。综合考虑纳豆激酶活力和风味,选取42 h作为停罐时间点。将发酵豆乳进行喷雾干燥,以喷干粉为原料,添加蔬菜、水果和果冻粉制成纳豆蔬果果冻。发酵豆乳品质研究通过电子鼻、电子舌、电子眼和GC-MS对不同时间点的发酵豆乳风味物质进行了品质鉴定,同时也采用理化方法分析了发酵豆乳中蛋白质的代谢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风味成分中氮氧化合物含量降低,滋味变酸,褐色色素积累。GC-MS共检测出126种挥发性成分,与不良风味相关的主要是吡嗪类化合物,此外,酸类、醛类、酮类和醇类物质中的不良呈味物质也可能与发酵豆乳不良风味相关。理化分析结果表明豆乳发酵过程中蛋白质水解为游离氨基酸,氨基酸进一步代谢生成不良风味物质挥发性盐基氮和游离氨,游离氨可能作为前体物质加速了吡嗪类物质的合成。该研究为纳豆系列产品的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基础。
杜磊[6](2019)在《影响纳豆粉品质关键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豆源于中国传统发酵食品豆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多种生理功能。但由于发酵纳豆过程中会有特殊氨味的产生,部分国人难以接受。如果把纳豆干燥后制作成纳豆粉,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氨味,但会对纳豆粉的品质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生产出适合国人口味的纳豆粉,同时保证纳豆粉的高品质,本课题探究了不同干燥方式、不同纳豆菌菌株与不同豆子原料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选取最优发酵纳豆条件和最优纳豆干燥工艺来制作高品质纳豆粉,并对纳豆粉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三个方面。(1)不同干燥方式对纳豆粉品质影响的研究。分别比较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纳豆粉中活菌数、纳豆激酶活力的影响,并对不同干燥方式制成的纳豆粉进行感官评定。实验结果表明,在纳豆粉中水分含量保持在3%以内时,鲜纳豆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方法干燥12 h后,纳豆中的干基纳豆活菌数由2.56×109 CFU/g降低为8.97×108 CFU/g,纳豆菌的损失率为64.9%,纳豆中的干基纳豆激酶活力由6532 IU/g降低为5246 IU/g,纳豆激酶活力的损失率为19.6%,而选用热风干燥温度60-65℃干燥24 h后,虽然纳豆激酶活力的损失率较高为36.8%,但纳豆菌的损失率较低为2.3%,且纳豆烘干粉比纳豆冻干粉的感官品质更好。因此,将热风干燥技术应用于纳豆粉的工业化生产,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纳豆粉的品质,也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2)纳豆菌的优选及其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对比不同纳豆菌菌株的产芽孢率和耐热性,优选纳豆菌菌株来发酵纳豆,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实验,对优选纳豆菌菌株发酵纳豆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发酵好的纳豆利用最优干燥方式制成纳豆粉,探究优选纳豆菌菌株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纳豆菌菌株S3的产芽孢率较高、芽孢耐热性较好,因此,选择纳豆菌菌株S3用于发酵纳豆,在接种量为7%、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30 h的条件下,发酵纳豆的干基纳豆激酶活力最高为7889 IU/g,干基纳豆活菌数最高为2.99×109 CFU/g。与燕京纳豆粉对比,纳豆菌菌株S3发酵纳豆干燥后,纳豆激酶活力较大为6181 IU/g、纳豆激酶活力损失率较低为21.6%、纳豆活菌数相对较多为2.94×109 CFU/g,纳豆烘干粉的感官品质得分较高。(3)不同豆子对纳豆粉品质影响的研究。分别比较不同种类豆子和不同产地黄豆对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选取最优发酵纳豆的原料,利用最优发酵纳豆条件发酵纳豆和最优干燥纳豆方式制成高品质纳豆粉,探究高品质纳豆粉的主要组成成分和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选取东北小粒黄豆为原料,接种纳豆菌菌株S3,在接种量为7%、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30 h的条件下,发酵纳豆的纳豆活菌数和纳豆激酶活力都较高分别为3.41×109 CFU/g,8767 IU/g,其感官评价最好,同时,干燥制得纳豆粉的纳豆活菌数和纳豆激酶活力也较高,且感官评价较好。与原料黄豆粉对比,高品质纳豆烘干粉的营养价值较好,其在25℃常温条件下储存较为稳定,具有较长的储存期。本课题优选发酵纳豆的原料和菌株,优化纳豆的发酵工艺,采用热风干燥技术生产的纳豆烘干粉活菌数较高、感官品质较好,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为工业化生产纳豆粉提供了技术支持。
王欢[7](2019)在《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纳豆菌(Bacillus natto)是从纳豆中分离的益生菌,它的益生特性除了与自身代谢过程中分泌的活性成分有关外,还与抵达人体肠道的活菌数存在关联。目前对于纳豆菌的研究,多聚焦于其代谢产物方面。对于高活性纳豆菌及其在体外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从市售纳豆中分离筛选获得一株产蛋白酶能力强且发酵性能优良的菌株,优化其固态发酵工艺,在此基础上对风味进行改良,并研究固、液(发酵物及种子液)两种载体的纳豆菌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包括四个方面:(1)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对比研究。利用目标菌株强耐热性,共分离得到17株菌,依据菌落形态初筛,产蛋白酶能力复筛,生理生化鉴定,最终从3种纳豆中各筛选获得一株产蛋白酶能力强的纳豆菌A1、B2、C2,再分别以黄豆为发酵基质进行初发酵,结果表明:纳豆菌C2的发酵性能最优,其纳豆菌增殖能力(增殖倍数116)、黏液产率(5.93±0.70%)、拉丝长度(14.80±3.56 cm)均优于其它两株菌。对其液体培养条件测定,结果发现其最适生长温度37℃,最适初始生长pH7.0。(2)纳豆菌C2固态发酵工艺优化及风味纳豆初探。以活菌数为判定标准,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确定纳豆菌C2最佳固态发酵工艺,在此基础上对其风味进行改良。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接种温度60℃、浸泡水pH7.0、接种量7%、发酵时间36 h,此条件下活菌数高达2.6×1010 CFU/g,较优化前提高了近6倍;辣味纳豆的最佳配方为:十三香粉4‰、食盐1.0%、辣椒粉2.5%、味精2.0‰;酸甜味纳豆的最佳配方为:橘味香精2.0‰、酸梅粉4.0‰、蔗糖2.0%、橘粉4.0%。(3)纳豆菌C2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将固、液两种载体的纳豆菌C2接种于不同pH、不同黏度(通过琼脂添加量改变)的模拟胃液中,通过存活率曲线,分析其在模拟胃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pH值越低,纳豆菌C2存活率越低;纳豆菌C2存活率还与模拟胃液黏度有关,其中,0.3%琼脂添加量的模拟胃液中,纳豆菌存活率最高;固态载体的纳豆菌存活率大于液态载体的纳豆菌存活率,在胃液中作用3 h后,固、液两种载体的纳豆菌C2的最低存活率(pH1.5,琼脂添加量0.0%)分别为52.1±2.5%、41.3±1.9%,根据上述试验结果可发现纳豆菌C2在胃液中稳定性良好。(4)纳豆菌C2在模拟肠液中的稳定性研究。试验探讨了胰酶,胆盐,黏度对固、液两种载体的纳豆菌C2的影响。结果表明:胰酶,胆盐对纳豆菌C2均有损伤作用,并且损伤具有协同性;在模拟肠液中,纳豆菌C2存活率随黏度增加而降低,即不添加琼脂时,纳豆菌存活率最高。固态载体的纳豆菌存活率大于液态载体的纳豆菌存活率,在肠液中作用4 h后,固、液两种载体下纳豆菌C2的最低存活率(同时添加胰酶、胆盐,琼脂添加量0.0%)分别为22.0±0.9%、16.3±0.9%,根据以上试验结果可发现纳豆菌C2在肠液中具有稳定性。本研究最终获得一株产蛋白酶能力高且发酵性能优良的纳豆菌C2,其(固、液两种载体)经过胃肠液后的最低存活率分别为11.4%、6.7%,若食用以纳豆菌C2最佳工艺发酵的纳豆,最终在肠道内存留的活菌数达2.9×109CFU/g,即有足够多的纳豆菌可在肠道内发挥益生作用。
邹颖[8](2018)在《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及其发酵产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鉴定》文中指出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由纳豆菌(Bacillus natto)产生的丝氨酸蛋白酶。高活力的纳豆激酶产品开发成为具有溶栓功效的功能性食品领域的研究热点。选择特色的发酵底物,并对发酵培养基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是降低纳豆激酶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本文以荞麦为底物通过液态发酵同时获得高活性纳豆激酶、富含多酚的发酵产物,为利用纳豆菌开发具有显着溶栓、抗氧化活性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单因素法优化基础培养基,蛋白酶活从423.38 U/mL提升至1340 U/mL,纳豆激酶酶活从340.45 U/mL提升至630U/m L。在基础培养基中添加糙米和荞麦可显着促进纳豆菌产纳豆激酶、蛋白酶。采用浸泡蒸煮处理四种谷物、延长发酵时间可显着提高其发酵产物的蛋白酶酶活、纳豆激酶酶活。添加谷物(尤其是荞麦)发酵,可显着提高纳豆菌液态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谷物多酚、肽类物质与微生物代谢产物是发酵产物发挥抗氧化活性重要的物质基础。(2)以荞麦为原料,通过常温浸泡、加水打浆、联合耐高温α-淀粉酶的前处理方法,获得以荞麦为底物的发酵培养基。采用酶法制备大豆蛋白酶解产物,作为补充氮源添加至发酵培养基,并对比其与商业大豆蛋白胨作为补充氮源时菌体生长规律以及代谢物质(酶、可溶性蛋白、还原糖、多酚及抗氧化物质)变化规律,通过优化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揺瓶、2.5 L发酵罐条件,可制备具有高纳豆激酶活性(152.5 FU/mL,与商业大豆蛋白胨组相比,酶活提升了38%)、富含谷物多酚(0.109 mg/mL)且具有强抗氧化活性的发酵产物(27.43μmol Trolox equiv/mL)。本研究所制备的加脱脂乳粉的纳豆冻干粉的酶活及稳定性显着高于国产纳豆冻干粉,可以与着名进口商品媲美。(3)从发酵产物中共分离鉴定出8种多酚类化合物:咖啡酸、原儿茶酸、丁香酸、绿原酸、儿茶素、芦丁、牡荆素、金丝桃苷。采用超滤、乙醇分级沉淀及XAD-16大孔树脂对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获得富含抗氧化肽的洗脱组分(蛋白含量:66.51%;ORAC:1731.52μmol Trolox equiv/g)。从洗脱组分中共分离鉴定出28条多肽,在BIOPEP数据库当中搜索均未经报道,且所有肽段都包含疏水性氨基酸,其中有13条肽段含有至少一个强抗氧化氨基酸。GDKIYNVF中的IY片段、CRNLLLYPAGA中的LY片段、PWFFTST中的PW片段以及QGSGGPPIV中的GPP片段等在BIOPEP数据库中均被报道具有抗氧化活性。所鉴定的多酚、多肽是发酵产物发挥抗氧化活性重要的物质基础。
王瑞珍[9](2017)在《核桃粕固态发酵品质特性及其纳豆激酶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核桃分布广泛,种植资源丰富,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核桃粕是核桃经压榨生产核桃油后的副产物,含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是一种优良的植物蛋白资源。目前,大多企业将核桃粕用于饲料或直接丢弃,对其开发利用研究较少的同时也对环境造成了污染。本论文将采用双菌株混合发酵冷榨核桃粕,对其发酵和干燥特性进行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纳豆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Torlaspora delbrueckii)混合发酵核桃粕在接种量3%、菌种配比1:1、发酵温度31℃、发酵时间36?h的最佳条件下,纳豆激酶(nattokinase,NK)活性、L*值分别为1801.45?U/g、57.34。发酵过程中,L*值、b*值和多酚含量逐渐减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活菌数先增加后稳定,a*值、pH值、NK活性、挥发性盐基氮和多肽含量增加。发酵60 h后,L*、a*、b*值、多酚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NK活性、pH值、Bacillus subtils natto活菌数和Torlaspora delbrueckii活菌数分别保持在41.92、6.98、16.65、10.52?mg/g、1.50?mg/g、2.49%、66.19?mg/100g、2034.85?U/g、6.54、4.4×107?cfu/g、5.8×109?cfu/g的水平。(2)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合发酵核桃粕在接种量9%、菌种配比1:1.5、发酵温度42℃、发酵时间36?h的最优条件下,NK活性、L*值分别为1871.83?U/g、39.56。发酵过程中,L*值、b*值和多酚含量逐渐减小,pH值先降低后升高,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活菌数先增加后稳定,a*值、NK活性、挥发性盐基氮和多肽含量增加。发酵60?h后,L*、a*、b*值、多酚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多肽含量、挥发性盐基氮含量、NK活性、pH值、Bacillus subtils natto活菌数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活菌数分别保持在38.59、7.04、15.61、10.34?mg/g、1.64?mg/g、4.03%、61.70?mg/100g、1880.35?U/g、5.77、3.3×108?cfu/g、6.7×109?cfu/g的水平。(3)分析了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合发酵核桃粕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动态变化。核桃粕总游离氨基酸含量为12.56?mg/g,必需氨基酸仅有4种,含量为0.15?mg/g。蒸煮后总游离氨基酸含量明显增加,为24.17?mg/g,主要包括丙氨酸(62.31%)和甘氨酸(33.60%)。发酵60?h后游离氨基酸含量减少(3.12?mg/g),主要是丙氨酸和甘氨酸被微生物代谢利用,18种游离氨基酸均检测出,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达到63.14%。与核桃粕相比,发酵后苦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无味氨基酸含量增加,而甜味氨基酸含量减少。研究了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合发酵核桃粕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核桃粕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烃类(78.44%)、芳香烃类(6.39%)、酯类(4.15%)和醛类(1.01%)。蒸煮后主要挥发性成分为烯烃类(68.57%)、酯类(8.47%)、醛类(3.73%)和醇类(1.49%)。发酵60?h后挥发性成分为烯烃类(75.36%)、酯类(5.79%)、醇类(1.66%)和杂环化合物(0.81%)。相比核桃粕,发酵后酯类、醇类和酸类物质的含量增加。(4)研究了干燥处理对核桃粕发酵品NK活性的影响。对于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Torlaspora delbrueckii混合发酵品、Bacillus subtils natto与Lactobacillus plantarum混合发酵品,冷冻干燥效果最佳,其次是真空干燥。冷冻干燥24?h和真空干燥(40℃干燥60?h),NK活性仍可达到干燥前的34.7243.22%。
焦苗苗[10](2017)在《纳豆活菌数与酶活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纳豆菌(Bacillus natto)是一种传统发酵食品—纳豆的生产菌种,可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具有多种保健功能的生理活性物质。纳豆激酶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具有较强的溶解血栓的功能,已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控制。目前对于纳豆菌和纳豆激酶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如何提高活菌数和酶活,对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的研究较少。因此,本课题从纳豆中分离筛选得到产纳豆激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对其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该菌与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的稳定性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产纳豆激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以纳豆激酶的酪蛋白水解活性和纤溶活性为依据,通过脱脂牛奶平板从市售纳豆中分离并反复初筛得到37株菌株,再经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复筛得到1株产纳豆激酶活性较高的菌株CN11,其粗酶液的酶活为5856.85 U/mL;经菌体与菌落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性鉴定,该菌株属于芽孢杆菌属;再结合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及其产纳豆激酶的特点,综合判定该菌株为纳豆芽孢杆菌。该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7℃,最适生长p H为7.0,传代培养20代以内遗传特性稳定。(2)纳豆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以纳豆激酶活性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纳豆菌CN11的液体和固体发酵最佳产酶条件,在此基础上探讨活菌数与酶活的关系。结果表明,液体发酵最佳培养基组成和条件为:蔗糖2.5%,酵母粉2%,MgSO4 0.05%,CaCl2 0.02%,KH2PO40.1%,K2HPO4 0.3%,培养基初始pH 7.0,接种量2%,装液量40 mL/250 mL,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60 h;固体发酵最佳条件为:接种量6%,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48 h。纳豆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呈正相关关系,且液体发酵条件下呈极显着正相关,相关系数R=0.82。(3)纳豆菌对模拟胃肠道消化液的耐受性研究。将纳豆菌CN11与不同pH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作用不同时间,观察其活菌数变化,分析其对消化液的耐受性。结果表明,纳豆菌CN11在pH 1.5、pH 2.5、pH 3.5的人工胃液中作用3 h后,活菌数分别从2.8×108 CFU/mL、2.5×108 CFU/mL和2.6×108 CFU/mL下降至8.9×107 CFU/mL、1.7×108 CFU/mL和2.2×108 CFU/mL;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后,活菌数从4.2×108 CFU/mL缓慢上升至5.7×108 CFU/mL;在0.3%(w/v)的胆盐培养基中培养4 h后,活菌数从4.3×108 CFU/mL下降至3.0×108 CFU/mL。这表明纳豆菌CN11对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均有较强的耐受性。(4)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的稳定性研究。将纳豆菌CN11分别进行液体发酵和固体发酵,得到粗酶液和固体发酵物两种不同形式的纳豆激酶样品;将该样品在不同pH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溶液中处理不同时间,观察纳豆激酶活性变化,分析其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粗酶液和固体发酵物在pH 1.5、pH 2.5、p H 3.5的人工胃液中作用3 h,纳豆激酶剩余活力分别为9.6%、50.3%、61.1%和26.6%、58.3%、78.1%;在人工肠液中作用4 h后,剩余活力分别为65.9%和83.8%;在0.3%(w/v)的胆盐溶液中作用4 h后,剩余活力分别为87.3%和89.7%。可见,纳豆激酶对pH 1.5的人工胃液耐受性较差,对pH 2.5和pH 3.5的人工胃液、人工肠液和胆盐溶液耐受性均较强,且固体发酵物中的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具有更高的稳定性。
二、纳豆菌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纳豆菌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纳豆激酶简介 |
1.1.1 纳豆激酶的结构与理化性质 |
1.1.2 纳豆激酶的生理功能 |
1.1.3 纳豆激酶的应用 |
1.2 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
1.2.1 枯草芽孢杆菌简介 |
1.2.2 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研究现状 |
1.2.3 枯草芽孢杆菌产纳豆激酶机制与代谢调控研究 |
1.3 基因组与转录组学分析 |
1.3.1 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简介 |
1.3.2 基因组与转录组学在芽孢杆菌中的应用 |
1.4 立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菌株 |
2.2 主要试剂 |
2.3 培养基的配制 |
2.4 仪器设备 |
2.5 实验方法 |
2.5.1 菌种培养方法 |
2.5.2 JNFE0126 生长曲线测定 |
2.5.3 紫外线诱变 |
2.5.4 ~(60)Co-γ射线诱变 |
2.5.5 遗传稳定性实验 |
2.5.6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发酵比较 |
2.5.7 发酵培养基优化 |
2.5.8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 |
2.5.9 纳豆激酶酶学性质测定 |
2.6 检测方法 |
2.6.1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方法 |
2.6.2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 |
2.6.3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2.6.4 SDS-PAGE电泳鉴定蛋白 |
2.7 基因组测序 |
2.7.1 基因测序和组装 |
2.7.2 基因预测和功能注释 |
2.7.3 比较基因组分析 |
2.8 转录组测序 |
2.8.1 RNA提取与纯化 |
2.8.2 lllumina测序 |
2.8.3 测序分析 |
2.8.4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枯草芽孢杆菌JNFE0126 诱变 |
3.1.1 JNFE0126 生长曲线分析 |
3.1.2 JNFE0126 的紫外线诱变 |
3.1.3 菌株的~(60)Co-γ射线诱变 |
3.1.4 诱变菌株遗传稳定性实验 |
3.1.5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发酵性能分析 |
3.2 诱变菌株JNFE1126 发酵条件优化及酶学性质检测 |
3.2.1 碳源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
3.2.2 氮源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
3.2.3 表面活性剂对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
3.2.4 纳豆激酶性质测定 |
3.3 原始菌株与诱变菌株基因组学分析 |
3.3.1 基因组结构预测 |
3.3.2 功能注释分析 |
3.3.3 同源基因分析 |
3.3.4 SNP分析 |
3.4 原始菌株和诱变菌株转录组学分析 |
3.4.1 RNA提取与纯化 |
3.4.2 测序数据质控分析 |
3.4.3 转录组质量评估分析 |
3.4.4 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
3.4.5 重要差异表达基因筛选分析 |
3.4.6 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箭筈豌豆的概述 |
1.2 纳豆的概述 |
1.2.1 纳豆的起源与发展 |
1.2.2 纳豆的营养价值 |
1.2.3 纳豆的发酵 |
1.2.4 不同类型纳豆的制作 |
1.2.5 纳豆研究现状 |
1.3 抗氧化作用 |
1.3.1 自由基 |
1.3.2 抗氧化 |
1.3.3 豆类中的抗氧化活性 |
1.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2 纳豆芽孢杆菌的筛选 |
2.1 实验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1.3 主要培养基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豆芽孢杆菌的初筛 |
2.2.2 纳豆芽孢杆菌的复筛 |
2.2.3 纳豆芽孢杆菌生理生化鉴定 |
2.2.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待测菌株的筛选 |
2.3.2 生理生化鉴定 |
2.3.3 基因序列测定和系统发育树绘制 |
2.4 小结 |
3 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优化 |
3.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3.1.1 实验仪器 |
3.1.2 主要实验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生长曲线的测定 |
3.2.2 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
3.2.3 纳豆发酵效果评价 |
3.2.4 纳豆发酵工艺的研究 |
3.2.5 响应面优化实验设计 |
3.2.6 纳豆激酶性质的测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生长曲线的绘制 |
3.3.2 纳豆激酶酶活的测定 |
3.3.3 纳豆发酵工艺单因素实验 |
3.3.4 响应面实验 |
3.3.5 纳豆激酶的性质测定 |
3.4 小结 |
4 箭筈豌豆纳豆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
4.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4.1.1 实验仪器 |
4.1.2 主要实验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豆样品供试物的制作 |
4.2.2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2.3 总酚含量测定 |
4.2.4 总黄酮含量测定 |
4.2.5 几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2.6 原花青素含量测定 |
4.2.7 生物胺含量测定 |
4.2.8 数据处理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4.3.2 纳豆样品总酚含量 |
4.3.3 纳豆样品总黄酮含量 |
4.3.4 几种抗氧化活性的测定 |
4.3.5 原花青素含量 |
4.3.6 生物胺含量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菜用大豆概述 |
1.1.1 制约菜用大豆发展的因素 |
1.1.2 菜用大豆未来发展前景 |
1.2 纳豆概述 |
1.2.1 纳豆的生产 |
1.2.2 纳豆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效 |
1.3 纳豆激酶概述 |
1.3.1 溶栓类药物 |
1.3.2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制 |
1.3.3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 |
1.3.4 纤溶酶纤溶活性常用的测定方法 |
1.3.5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研究 |
1.3.6 纳豆激酶的应用及未来发展趋势 |
1.4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与意义 |
1.4.1 课题研究背景 |
1.4.2 目的与意义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实验材料与试剂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豆发酵工艺流程 |
2.2.2 纳豆激酶提取液的制备 |
2.2.3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 |
2.2.4 蛋白质含量测定 |
2.3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确定 |
2.3.1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 |
2.3.2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正交实验 |
2.4 纳豆激酶的分离纯化 |
2.4.1 硫酸铵分段盐析 |
2.4.2 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纳豆激酶 |
2.4.3 SDS—PAGE电泳检测 |
2.5 纳豆激酶部分性质的研究 |
2.5.1 纳豆激酶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的测定 |
2.5.2 纳豆激酶最适pH值和pH稳定性的测定 |
2.5.3 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效果的研究 |
2.6 数据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纳豆成品状态 |
3.2 纳豆激酶活力测定的标准曲线 |
3.3 发酵纳豆最佳条件的单因素实验结果 |
3.3.1 发酵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3.3.2 发酵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3.3.3 接种量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3.3.4 后熟时间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 |
3.4 纳豆发酵条件优化的正交实验结果 |
3.5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结果 |
3.5.1 硫酸铵分段盐析 |
3.5.2 DEAE阴离子交换柱纯化纳豆激酶 |
3.5.3 SDS—PAGE电泳检测结果 |
3.5.4 纳豆激酶分离纯化效果评价 |
3.6 纳豆激酶部分性质的研究 |
3.6.1 纳豆激酶的最适温度和温度稳定性 |
3.6.2 纳豆激酶的最适pH值和pH稳定性 |
3.6.3 纳豆激酶体外溶栓效果的研究 |
3.7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4)多菌种复合发酵低氨味纳豆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纳豆 |
1.2.1 纳豆的起源与发展 |
1.2.2 纳豆的营养成分 |
1.2.3 纳豆的保健功能 |
1.3 纳豆芽孢杆菌 |
1.4 纳豆激酶 |
1.4.1 纳豆激酶理化性质 |
1.4.2 纳豆激酶生物特性 |
1.4.3 纳豆激酶活力的测定方法 |
1.5 纳豆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1.6 纳豆创新型产品 |
1.7 纳豆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进展 |
1.8 酵母菌 |
1.9 混合菌种发酵的纳豆研究进展 |
1.10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2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纯化及筛选 |
2.1 实验材料 |
2.1.1 原料 |
2.1.2 试剂和培养基 |
2.1.3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纳豆芽孢杆菌分离纯化 |
2.2.2 生理生化实验筛选 |
2.2.3 产酶能力筛选 |
2.2.4 生长曲线测定 |
2.2.5 纳豆芽孢杆菌发酵实验 |
2.2.6 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纳豆芽孢杆菌初筛 |
2.3.2 生化实验结果 |
2.3.3 产酶能力筛选结果 |
2.3.4 生长曲线 |
2.3.5 酪氨酸标准曲线 |
2.3.6 筛选菌种发酵纳豆酶活 |
2.4 本章实验小结 |
3 双菌发酵纳豆工艺条件优化 |
3.1 实验材料 |
3.1.1 原料 |
3.1.2 试剂和培养基 |
3.1.3 实验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纳豆制备 |
3.2.2 双菌发酵纳豆的单因素实验 |
3.2.3 双菌发酵纳豆的正交优化试验 |
3.2.4 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
3.2.5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 |
3.2.6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菌种比例对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3.3.2 接种量对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3.3.3 发酵时间对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3.3.4 发酵温度对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3.3.5 正交试验优化双菌株发酵纳豆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实验小结 |
4 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工艺条件优化 |
4.1 实验材料 |
4.1.1 原料 |
4.1.2 试剂和培养基 |
4.1.3 实验仪器 |
4.2 实验方法 |
4.2.1 纳豆制备 |
4.2.2 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的单因素实验 |
4.2.3 纳豆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的正交优化试验 |
4.2.4 纳豆激酶酶活测定 |
4.2.5 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测定 |
4.2.6 感官评价 |
4.2.7 试验结果统计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菌种比例对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4.3.2 接种量对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4.3.3 发酵时间对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4.3.4 发酵温度对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品质的影响 |
4.3.5 正交试验优化纳豆菌-酵母菌复合发酵纳豆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实验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纳豆产品工艺优化与不良风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纳豆概述 |
1.1 起源与发展 |
1.2 国内外食用纳豆现状 |
1.3 营养价值与生理活性 |
1.4 固体发酵纳豆的保存 |
2 纳豆菌 |
2.1 发现 |
2.2 结构 |
3 纳豆激酶 |
3.1 发现与定义 |
3.2 分子结构及生化特性 |
3.3 稳定性 |
3.4 溶栓机制 |
3.5 测定方法 |
3.6 产量优化 |
4 纳豆产品的开发现状 |
4.1 纳豆类 |
4.2 菌剂类 |
4.3 纳豆激酶类 |
4.4 其他 |
5 纳豆风味研究现状 |
5.1 风味物质鉴定 |
5.2 风味改良 |
6 立题的研究意义和目的 |
7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即食纳豆加工与储藏研究与产品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即食纳豆加工与储藏研究 |
2.2 纳豆咀嚼片的制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纳豆激酶功能性豆乳液体发酵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全豆乳液体发酵工艺优化方案1 |
2.2 全豆乳液体发酵工艺优化方案2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液体发酵中试放大培养与产品开发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1.3 试验设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发酵罐放大培养及喷干粉的制备 |
2.2 纳豆蔬果果冻制作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酵豆乳品质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与仪器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电子鼻对不同时间发酵豆乳气味的分析 |
2.2 电子舌对不同时间发酵豆乳滋味的分析 |
2.3 电子眼对不同时间发酵豆乳色泽的分析 |
2.4 GC-MS对不同时间发酵豆乳挥发性物质的分离鉴定及定性分析 |
2.5 不同发酵时间豆乳蛋白质代谢指标的测定 |
3 讨论 |
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目录 |
(6)影响纳豆粉品质关键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纳豆及其研究现状 |
1.1.1 纳豆和纳豆菌的简介 |
1.1.2 纳豆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 |
1.1.3 纳豆的研究现状 |
1.2 纳豆激酶及其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纳豆激酶的简介 |
1.2.2 纳豆激酶的理化性质 |
1.2.3 纳豆激酶的溶栓机理 |
1.2.4 纳豆激酶的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3 纳豆干燥方式及研究现状 |
1.3.1 纳豆干燥方式的简介 |
1.3.2 纳豆干燥方式的研究现状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2 不同干燥方式对纳豆粉品质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样品与主要试剂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热风干燥的方法 |
2.3.2 真空冷冻干燥的方法 |
2.3.3 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的测定 |
2.3.4 纳豆中纳豆激酶活性测定 |
2.3.5 纳豆水分含量的检测 |
2.3.6 纳豆粉感官评定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真空冷冻干燥曲线和热风干燥曲线 |
2.4.2 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纳豆活菌数的影响 |
2.4.3 真空冷冻干燥和热风干燥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2.4.4 纳豆粉的感官评价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纳豆菌的优选及其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菌种与培养基 |
3.2.2 样品与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不同纳豆菌菌株形成芽孢实验 |
3.3.2 不同纳豆菌菌株耐热实验 |
3.3.3 优选纳豆菌菌株发酵纳豆条件优化 |
3.3.4 优选纳豆菌菌株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不同纳豆芽孢杆菌菌株的生长及芽孢形成 |
3.4.2 不同纳豆菌菌株耐热实验结果 |
3.4.3 优选纳豆菌菌株发酵纳豆条件优化结果 |
3.4.4 优选纳豆菌菌株对纳豆粉品质的影响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的豆子对生产纳豆粉品质比较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菌种与培养基 |
4.2.2 样品与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发酵纳豆的工艺流程 |
4.3.2 鲜纳豆感官评定 |
4.3.3 不同种类豆子发酵纳豆实验 |
4.3.4 不同产地黄豆发酵纳豆实验 |
4.3.5 优选豆子对生产纳豆粉品质的影响 |
4.3.6 原料黄豆粉和纳豆粉主要组成成分的检测及分析 |
4.3.7 纳豆粉的储存稳定性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不同种类豆子发酵纳豆实验结果 |
4.4.2 不同产地黄豆发酵纳豆实验结果 |
4.4.3 优选豆子对生产纳豆粉品质的影响结果 |
4.4.4 原料黄豆粉和纳豆粉主要组成成分的检测及分析结果 |
4.4.5 纳豆粉的储存稳定性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7)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纳豆简介 |
1.2 纳豆菌简介 |
1.2.1 纳豆菌的起源 |
1.2.2 纳豆菌的特点 |
1.2.3 纳豆菌的生理功能 |
1.2.4 纳豆菌代谢产物的保健功效 |
1.3 纳豆菌分离筛选鉴定的研究进展 |
1.3.1 纳豆菌分离筛选的研究进展 |
1.3.2 纳豆菌鉴定的研究进展 |
1.4 纳豆菌固态发酵工艺及风味纳豆调制的研究进展 |
1.4.1 纳豆菌固态发酵工艺的研究进展 |
1.4.2 风味纳豆的研究进展 |
1.5 纳豆菌稳定性的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1 本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6.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2 纳豆芽孢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发酵特性对比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及仪器 |
2.2.1 培养基 |
2.2.2 样品与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种分离 |
2.3.2 菌种筛选 |
2.3.3 生理生化鉴定 |
2.3.4 纳豆菌生长曲线测定 |
2.3.5 纳豆菌发酵特性对比 |
2.3.6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菌株分离及初筛结果 |
2.4.2 纳豆菌复筛结果 |
2.4.3 纳豆菌鉴定结果 |
2.4.4 纳豆菌生长曲线测定结果 |
2.4.5 纳豆菌A1、B2、C2 发酵特性对比结果 |
2.4.6 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3 纳豆菌固态发酵条件优化及风味纳豆调制 |
3.1 引言 |
3.2 材料及仪器 |
3.2.1 菌种与培养基 |
3.2.2 样品与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试验方法 |
3.3.1 黄豆浸泡过程中关键因素的确定 |
3.3.2 纳豆菌C2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 |
3.3.3 风味纳豆的初步探究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黄豆浸泡过程中关键因素的确定 |
3.4.2 纳豆菌C2 固态发酵工艺优化结果 |
3.4.3 风味纳豆的研制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4 固液两种载体的纳豆菌C2在模拟胃肠液中的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菌种与培养基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主要试剂配制 |
4.3 试验方法 |
4.3.1 种子液的制备 |
4.3.2 高活菌纳豆的制备 |
4.3.3 纳豆菌的存活率 |
4.3.4 纳豆菌C2 在模拟胃液中稳定性情况 |
4.3.5 纳豆菌C2 在人工肠液(胰酶、胆盐)中稳定性情况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豆菌C2 在人工胃液中稳定性情况 |
4.4.2 纳豆菌C2 在人工肠液中稳定性情况 |
4.4.3 纳豆菌C2 经过人工胃肠液后的存活率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及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情况 |
(8)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及其发酵产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血栓疾病概述 |
1.1.1 血栓的形成 |
1.1.2 溶栓剂 |
1.2 纳豆激酶 |
1.2.1 纳豆激酶概述 |
1.2.2 纳豆激酶的理化性质 |
1.2.3 纳豆激酶活性测定方法 |
1.2.4 微生物发酵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进展 |
1.3 自由基与人体健康 |
1.4 谷物中酚类物质的研究现状 |
1.4.1 谷物酚类化合物概述 |
1.4.2 谷物酚类化合物的存在形式 |
1.4.3 谷物中酚类化合物组成 |
1.4.4 发酵对全谷物酚类物质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1.5 谷物来源抗氧化肽 |
1.5.1 酶法制备抗氧化肽 |
1.5.2 微生物发酵法制备抗氧化肽 |
1.6 补充氮源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研究 |
1.7 本论文的立题依据和主要研究内容 |
1.7.1 立题依据 |
1.7.2 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豆菌液态发酵谷物产纳豆激酶及发酵产物抗氧化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最适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2.3.2 最适发酵条件的优化 |
2.3.3 添加谷物对纳豆菌液态发酵产蛋白酶酶活、纳豆激酶酶活的影响 |
2.3.4 纳豆菌发酵对谷物总酚迁移率、总酚残留率的影响 |
2.3.5 谷物对纳豆菌液态发酵产物、发酵产物多酚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及其代谢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摇瓶条件优化 |
3.3.2 2.5L发酵罐发酵条件的优化 |
3.3.3 2.5L发酵罐中菌体生长和代谢特性分析 |
3.3.4 纳豆冻干粉酶活稳定性的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纳豆菌液态发酵产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分离鉴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和方法 |
4.2.1 主要材料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 |
4.2.4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发酵产物多酚提取物分离与结构鉴定 |
4.3.2 发酵产物抗氧化肽导向分离鉴定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与展望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核桃粕固态发酵品质特性及其纳豆激酶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核桃研究现状 |
1.1.1 核桃开发利用 |
1.1.2 核桃粕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 |
1.2 发酵技术 |
1.2.1 固态发酵 |
1.2.2 液态发酵 |
1.3 纳豆芽孢杆菌 |
1.3.1 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 |
1.3.2 纳豆菌及其发酵产品的功能性 |
1.3.3 纳豆菌产纳豆激酶的研究现状 |
1.3.4 纳豆菌固态发酵的风味研究现状 |
1.4 乳酸菌、酵母菌 |
1.5 混合菌种发酵技术 |
1.5.1 混合菌种发酵的优势 |
1.5.2 混合菌种发酵产酶的研究现状 |
1.5.3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的风味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双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核桃粕的菌种优选研究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培养基 |
2.2.4 指标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核桃粕基本组成 |
2.3.2 微生物生长曲线 |
2.3.3 双菌种混合发酵核桃粕多肽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 |
2.3.4 双菌种混合发酵核桃粕L*值变化 |
2.3.5 双菌种混合发酵核桃粕硬度和黏性变化 |
2.3.6 双菌种混合发酵核桃粕纳豆激酶活性变化 |
2.3.7 不同菌种处理对发酵品pH值的影响 |
2.3.8 不同菌种处理对纳豆激酶纯品酶活性的影响 |
2.3.9 发酵培养基pH对纳豆激酶活性的影响 |
2.3.10 pH值对发酵品活菌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双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核桃粕产纳豆激酶和风味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培养基 |
3.2.4 试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核桃粕产纳豆激酶的单因素试验结果 |
3.3.2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核桃粕正交试验结果 |
3.3.3 混合菌种固态发酵核桃粕挥发性成分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双菌种混合固态发酵核桃粕过程中品质变化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培养基 |
4.2.4 试验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多酚含量的变化 |
4.3.2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pH的变化 |
4.3.3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挥发性盐基氮含量的变化 |
4.3.4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纳豆激酶活性的变化 |
4.3.5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活菌数的变化 |
4.3.6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可溶性蛋白质、多肽含量的变化 |
4.3.7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色泽的变化 |
4.3.8 纳豆菌与戴尔凯氏有孢圆酵母混合发酵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4.3.9 纳豆菌与植物乳杆菌混合发酵品质指标间的相关性 |
4.3.10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的变化 |
4.3.11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游离氨基酸分类 |
4.3.12 核桃粕发酵过程中的挥发性成分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干燥方式对双菌种发酵核桃粕纳豆激酶活性影响研究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材料与试剂 |
5.2.2 仪器与设备 |
5.2.3 培养基 |
5.2.4 试验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同干燥方式干燥过程中水分含量变化的比较 |
5.3.2 不同干燥方式干燥过程中纳豆激酶活性的变化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纳豆活菌数与酶活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纳豆简介 |
1.2 纳豆菌概述 |
1.2.1 纳豆菌的生物学特性 |
1.2.2 纳豆菌的生理功能 |
1.3 纳豆激酶概述 |
1.3.1 纳豆激酶的结构 |
1.3.2 纳豆激酶的理化特性 |
1.3.3 纳豆激酶的生物特性 |
1.3.4 纳豆激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
1.4 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及产酶条件研究进展 |
1.4.1 产纳豆激酶菌株的筛选研究进展 |
1.4.2 产纳豆激酶菌株发酵工艺研究进展 |
1.5 纳豆菌及纳豆激酶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1.5.1 纳豆菌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1.5.2 纳豆激酶的稳定性研究进展 |
1.6 本课题的主要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6.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2 产纳豆激酶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菌种与培养基 |
2.2.2 样品与主要试剂 |
2.2.3 主要仪器设备 |
2.2.4 主要试剂配置 |
2.3 实验方法 |
2.3.1 产纳豆激酶菌株的分离筛选 |
2.3.2 菌株的鉴定 |
2.3.3 生物学特性研究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蚓激酶的标准曲线 |
2.4.2 脱脂牛奶平板初筛结果 |
2.4.3 琼脂糖-纤维蛋白平板复筛结果 |
2.4.4 菌体与菌落形态特征 |
2.4.5 生理生化特性 |
2.4.6 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
2.4.7 生物学特性 |
2.5 本章小结 |
3 纳豆活菌数与纳豆激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仪器 |
3.2.1 菌种与培养基 |
3.2.2 主要试剂 |
3.2.3 主要仪器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纳豆菌CN11的生长曲线测定 |
3.3.2 纳豆菌CN11产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 |
3.3.3 纳豆菌CN11产纳豆激酶固体发酵条件初步研究 |
3.3.4 活菌数与酶活的相关性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纳豆菌CN11的生长曲线 |
3.4.2 纳豆菌CN11产纳豆激酶液体发酵条件研究结果 |
3.4.3 纳豆菌CN11产纳豆激酶固体发酵条件初步研究结果 |
3.4.4 活菌数与酶活的相关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纳豆菌CN11及纳豆激酶在模拟胃肠道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仪器 |
4.2.1 菌种与培养基 |
4.2.2 主要试剂 |
4.2.3 主要仪器设备 |
4.2.4 主要试剂配置 |
4.3 实验方法 |
4.3.1 纳豆菌CN11对消化液的耐受性实验 |
4.3.2 纳豆激酶在消化液中的稳定性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纳豆菌CN11对人工胃液的耐受性 |
4.4.2 纳豆菌CN11对人工肠液的耐受性 |
4.4.3 纳豆菌CN11对胆盐的耐受性 |
4.4.4 纳豆激酶在人工胃液中的稳定性 |
4.4.5 纳豆激酶在人工肠液中的稳定性 |
4.4.6 纳豆激酶在胆盐溶液中的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学术会议的情况 |
四、纳豆菌液体发酵生产纳豆激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产纳豆激酶枯草芽孢杆菌的诱变选育及组学分析[D]. 王玉雪. 江南大学, 2021(01)
- [2]箭筈豌豆纳豆发酵工艺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D]. 张海粟. 青岛科技大学, 2021(02)
- [3]纳豆菌发酵菜用大豆中纳豆激酶的提取及其性质分析[D]. 朱玉. 黑龙江大学, 2020(05)
- [4]多菌种复合发酵低氨味纳豆工艺的研究[D]. 郑丹妮. 武汉轻工大学, 2020(06)
- [5]纳豆产品工艺优化与不良风味研究[D]. 倪楠.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6]影响纳豆粉品质关键因素的研究[D]. 杜磊.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7]纳豆菌的分离筛选鉴定及其特性研究[D]. 王欢.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9)
- [8]纳豆菌液态发酵荞麦产纳豆激酶及其发酵产物中抗氧化活性物质的鉴定[D]. 邹颖. 华南理工大学, 2018(01)
- [9]核桃粕固态发酵品质特性及其纳豆激酶活性研究[D]. 王瑞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11)
- [10]纳豆活菌数与酶活相关性及在消化液中稳定性研究[D]. 焦苗苗. 陕西科技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