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沿文化论文-龚湛清

小河沿文化论文-龚湛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小河沿文化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小河沿文化,石棚山墓地,葬俗葬制,社会发展程度

小河沿文化论文文献综述

龚湛清[1](2019)在《小河沿文化墓葬探索》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是一支主要分布于辽西地区,处于仰韶时代和龙山时代交替的关键时期的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目前,经过学者们几十年的研究,已基本理清了该文化的内涵,并在文化谱系、时间序列、分布范围等相关问题上取得了很多可喜的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研究小河沿文化的相关问题奠定了基础。本文以墓葬为切入点,对小河沿文化各墓地的材料进行了综合的分析,尤其是着重研究了大南沟遗址的石棚山墓地,以盆类、钵类、豆类陶器为突破口,对石棚山墓地A、B、C叁个区的各个墓葬的年代进行了划分,并对比原报告中作者的结论,重新对墓地的葬制、葬俗、排列顺序、社会发展程度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以期对小河沿文化社会的内部结构及文化内部人群的流动,同时期各不同文化间信息的交流等相关问题做出有益的探索。第一章:绪论介绍了小河沿文化的研究简史及研究现状,结合学界诸位学者的研究成果,讲明了小河沿文化的分布范围和时间序列,并对小河沿文化的各个墓地进行了介绍,总结出小河沿文化墓葬的基本特征。第二章:研究与探索对小河沿文化的典型墓地进行研究,以石棚山墓地为例,首先把该墓地分为叁个区,并根据陶器的类型学变化,判断各墓葬的年代,找出各区墓地的排列规律,再根据随葬品的种类及器物的组合方式,确定墓葬的等级和相邻墓葬间的亲疏关系,最后结合石棚山墓地的特点,探讨墓葬背后的小河沿文化的社会组织结构、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水平等相关问题。第叁章:结语总结本文的得与失。(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6-01)

白佳依[2](2018)在《小河沿文化时期偏洞室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小河沿文化时期发掘的墓葬多为偏洞室墓仰身屈肢葬,偏洞室墓是小河沿文化时期特有的墓葬形制。参考小河沿文化偏洞室墓墓葬资料,以哈啦海沟、大南沟墓地为研究对象,对小河沿文化时期的墓葬形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8期)

方琦[3](2017)在《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综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是我国北方古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因受多重文化的影响,被史学界称为"南北荟萃的小河沿文化型"。近些年,该文化主要遗址出土了大量动物形陶器。例如,双颈连通壶、鸭形壶、鸟形壶等。这些动物形陶器的出现及使用,并不单纯是现实动物形象的写照,或是人们图腾崇拜或自然崇拜思想对象的产物,或是原始艺术的反映及文化的传承与交流。目前还未有关于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进行综合分析的研究成果。本文对小河沿文化出土动物形陶器进行研究,分析出现动物形陶器的原因以及总结动物形陶器的特别功能,以便更好了解小河沿文化先民社会生活状况和精神信仰等。(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4期)

杨钊,赵敏艳[4](2016)在《小河沿文化美学意识探析——以大南沟墓葬出土陶器、饰品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最具典型的遗存,大南沟墓葬群,出土了极为丰富的各类随葬品,堪称4500年前的艺术宝库。这不仅反映了小河沿文化较高的艺术创造力,也表现了小河沿文化的人们生活艺术化的美学意识。它从心理、认识和观念等方面都吸引着现代人的关注和探索。(本文来源于《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6年06期)

刘晓迪,王婷婷,魏东,胡耀武[5](2017)在《小河沿文化先民生活方式初探:以河北姜家梁遗址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学界普遍认为,小河沿文化先民的粟作农业活动减弱,导致其文化较红山文化出现衰落的迹象。本文对河北阳原县姜家梁遗址(小河沿文化雪山一期类型)出土的人骨进行了C、N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先民骨胶原的δ~(13)C均值(-7.0±0.3‰,n=25)和δ~(15)N均值(8.8±0.4‰,n=25),均显示粟类食物(包括粟类作物以及以之为食的动物)在先民食物结构中居重要地位;男、女性的δ~(13)C值也略存差异,表明女性从事更多的采集业。尤为重要的是,与红山文化人骨的同位素数据比较分析显示,以姜家梁遗址为代表的小河沿文化早期,粟作农业依然较为发达。显然,小河沿文化衰落的真正之谜,仍需加以认真探索。(本文来源于《人类学学报》期刊2017年02期)

赵宾福,任瑞波[6](2015)在《再论小河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一文中研究指出自1974年内蒙古敖汉旗小河沿村南台地遗址发掘以后~([1]),小河沿文化便成为了辽西地区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热点问题。材料不少,论题也多,但看法很不一致。2013年,笔者在《小河沿文化界说》一文中,通过对燕山以北地区小河沿文化遗址材料和墓地材料的检讨,重新界定了小河沿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分布领域。明确提出燕山(本文来源于《边疆考古研究》期刊2015年01期)

陈国庆,梅术文[7](2014)在《小河沿文化火烧墓坑及烧骨葬俗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小河沿文化火烧墓坑和烧骨这两种特殊葬俗进行研究,通过与南方地区发现的相类似的葬俗对比,认为火烧墓坑葬俗来源于本地区的红烧土墓,同南方地区的火烧墓坑葬俗有较大区别。烧骨葬俗一方面是火烧墓坑的延伸,另一方面亦是埋葬特殊人群的一种特殊葬俗。(本文来源于《北方文物》期刊2014年04期)

刘雅婷,于长江[8](2010)在《喀左县朝阳洞小河沿文化洞穴遗存》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的朝阳洞(俗称"双洞子"),距县首府大城子镇东约22公里,行政区划隶属尤杖子乡后钢沟村(图1)。这里属喀斯特地貌不显,群峰迭嶂,松柏苍翠。洞之右侧不远,随山势巧置一玄青庙宇——天台寺。现已开辟为"朝阳洞风景区"。一、调查情况该洞穴即位于一主峰(海拔约865米)下,洞口南向,近洞口处顶棚早已崩坍。主洞最宽约9米,深约5米。洞口前即致陡崖坡面(图2)。1990年l0月,风景区管理部门为整治环境,遂将山洞内原堆积夷尽抛掷崖下。依据洞壁所残留的痕迹可知,仅主洞原有堆积,最厚1.6米,能分上、下二层。上层厚(本文来源于《辽宁省博物馆馆刊》期刊2010年00期)

张星德,马海玉[9](2010)在《小河沿文化的时空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陶器至少可以区分为叁个组合,基本上可以代表小河沿文化的早、中、晚叁个阶段。其早期曾与红山文化有过一个同时并存的时期,晚期最晚的器形与白燕遗址叁期同类器具有相似性,应当已进入龙山时代。从遗址分布看,燕山以南小河沿文化遗址以早期为多,少量进入了中期,晚期遗址不见,而燕山以北地区早期遗址相对较少,中期以后遗址明显增多。(本文来源于《北方文物》期刊2010年03期)

薛瑞[10](2010)在《小河沿文化等五则》一文中研究指出小河沿文化小河沿文化因首次发现于敖汉旗原小河沿乡(现四道湾子镇)白斯朗营子村而得名,距今约5000年。分布区与红山文化基本一致,经济形态为农牧结合兼狩猎。出土器物的器型、彩陶图案和纹饰具有既与红山文化有承袭关系又不尽相同的风格和特点。遗址中出现了双间式房址,墓葬中发现了男女合葬墓,证(本文来源于《松州》期刊2010年03期)

小河沿文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河沿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小河沿文化时期发掘的墓葬多为偏洞室墓仰身屈肢葬,偏洞室墓是小河沿文化时期特有的墓葬形制。参考小河沿文化偏洞室墓墓葬资料,以哈啦海沟、大南沟墓地为研究对象,对小河沿文化时期的墓葬形制、形成原因进行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小河沿文化论文参考文献

[1].龚湛清.小河沿文化墓葬探索[D].吉林大学.2019

[2].白佳依.小河沿文化时期偏洞室墓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

[3].方琦.小河沿文化动物形陶器综合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4].杨钊,赵敏艳.小河沿文化美学意识探析——以大南沟墓葬出土陶器、饰品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

[5].刘晓迪,王婷婷,魏东,胡耀武.小河沿文化先民生活方式初探:以河北姜家梁遗址为例[J].人类学学报.2017

[6].赵宾福,任瑞波.再论小河沿文化的分期与年代[J].边疆考古研究.2015

[7].陈国庆,梅术文.小河沿文化火烧墓坑及烧骨葬俗初探[J].北方文物.2014

[8].刘雅婷,于长江.喀左县朝阳洞小河沿文化洞穴遗存[J].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10

[9].张星德,马海玉.小河沿文化的时空框架[J].北方文物.2010

[10].薛瑞.小河沿文化等五则[J].松州.2010

标签:;  ;  ;  ;  

小河沿文化论文-龚湛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