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日常政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改革开放,国家与社会,国企工人,日常政治
日常政治论文文献综述
张天翼[1](2019)在《新国企工人日常政治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978年后的中国在农业、工业以及对外开放政策上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改革开放说是改革,其实是一种革命,在中共的政治话语中,改革开放被认为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正是这个伟大革命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飞跃!面对自上而下的变革,工人阶层(阶级)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文将讨论在“国家—社会”的结构下,市场如何影响工人。以本文分析的仪征化纤公司为例,与计划经济时代的鞍钢、洛阳拖拉机厂等老国企相比,宝钢、仪征化纤可称之为改革开放之初国家重点投资的大型国有企业,可称之为新国企。从改革初期极具“优越感”到后来的“危机感”的浮现,国企工人阶层的自我身份认知出现了波动,市场介入后,工人的身份认同的重心发生了转移,即工人更加注重经济效益的获得,逐渐从政治地位向社会地位转移,但很可惜的是,工人在市场下弱竞争性导致了工人对社会地位的诉求并不能得到有效表达,因此导致了工人原先的优越感丧失,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工人逐渐对自身身份的认同进一步弱化。但是国企工人对国家认同并未发生太大的变化。面对这场结构性的影响,各个代际的工人几乎表现出了共同的反应,工人作为一个阶层,代际的传承具有相当的稳定性,面对相同的问题,不同代际的选择依然遵循一定的固有逻辑。工资待遇是矛盾的中心,改革开放的过程其实也是分配不断变化的过程,改制之后,工人们原有的福利不再享有,经济利益成为了工人行动选择的首要诉求,在这样的社会变革下,工人的行动选择呈现出一定的被动性。这种被动型其实来源于工人的“路径依赖”。改革开放后,工人的革命性被弱化了,时代赋予了工人改革的目标,工人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主力军,改革初期,工人们的适应性很好,国企工人将自己的奋斗完全与国家的兴衰联系在一起,将其视为“爱国主义”,国企的存活依赖于国家整体的策略以及决策,企业往往是国家计划的执行者,其目标是完全就业和工人工作保障,甚至是完成国家战略目标。劳动者并不被视为可以交换的商品,工资水平的制定不在企业而在国家,与其说是企业的父爱般的关怀不如说是国家“父爱般”的关怀,工人的岗位具有“半体制”的特性,工人普遍认为自己的工作是“铁饭碗”。然而当市场介入后,虽然工人们仍然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但市场的力量重新将工人的地位洗牌,工人因为其在市场中的弱竞争性,导致工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存能力,这一点在国企工人中尤为突出,因为国企工人“半体制”的身份,国企工人一方面要充分理解国家决策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另一方面却不得不为自己的工资发愁。工人至此完成了从革命的工人向改革的工人的转变。当然,在新时代,中共将工人阶级放在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上,工人的政治地位进一步提升,工人政治社会化问题的解决指日可待。(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4-15)
云淑萍[2](2018)在《从幕后到台前的日常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改革开放前日常生活被国家政治浸融,到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分化下回归日常政治生活,折射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国家、社会、市场关系调整的反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日常政治表明了党对基层矛盾背后的利益冲突的正视与采取的解决方式,日常政治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治理的目的。通过让利益相关主体尤其是普通大众在参与、协商、博弈中实现自己的权益,有助于化解基层矛盾,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社会稳定。但日常政治的成熟发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文化等。(本文来源于《广西社会科学》期刊2018年07期)
周颖[3](2016)在《中高级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日常政治行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同层级的领导干部面临的压力源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各级领导干部的主要压力源和次要压力源均为"工作负荷大"和"人际关系复杂",省部级和厅局级领导的第叁位压力源均为"无法照顾家庭",县处级领导"收入不高"成为困扰他们的第叁位压力源。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工作强度之间存在较为复杂的关系:在同一职级内部,工作强度越大,心理压力越大;厅局级领导干部虽然工作强度明显高于省部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反而明显低于省部级和县处级领导干部。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日常行为内容存在关系。领导干部参会内容和自己主管工作内容间接相关时,心理压力最大;对减少接待应酬,感觉到不适应甚至盼望增加的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较大;每天阅读时间越长的领导干部,心理压力越小。批阅文件和调查研究等工作内容对心理压力无明显影响。引入工作要求-控制模型分析领导干部的心理压力,揭示高要求—低自主的心理压力失衡状态,倡导打造高要求—高自主的积极工作动力状态。(本文来源于《天津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6年04期)
丁长艳[4](2015)在《国家治理走向日常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十八届叁中全会决定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目标。构建适应中国“历史—社会—文化”需要的国家治理体系,实现国家的持续发展与有效治理是国家的基本目标。从全球治理视野看,要防止两种类型的国家治理危机:其一,发达国家治理面临的信任危机,主要(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5-11-25)
叶本乾[5](2015)在《“动员式政治”“日常政治”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探索和实践》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探索与实践是在国内外历史环境与当今政治生态双重交错中逐步展开。传统中国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官僚帝国,只有"君主"而没有"民主",中华帝国与西方封建制的社会结构、权力结构等有很大的区隔。近代以降,在"冲击-反应"的模式下传统中国被迫拉入到现代化进程中,具有激进主义倾向的"五四运动"成为当今中国民主进程的滥觞,处于转型期的中国政治运作机制"动员式政治"一直沿袭到1980年代末,中国民主遭受挫折、困顿。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增强,中国政治生活逐渐向"日常政治"转型,通过基层民主和党内民主等民主途径的探索和创新实践,逐步推动和实现人民民主和国家民主。(本文来源于《党政研究》期刊2015年04期)
罗永昊[6](2014)在《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做好日常政治思想工作,需要相关主导人员深入分析社会现实条件、特殊社会时期思想领域的特点及发展规律、个体的思想变化特点及规律。只有立足现实,按照规律顺藤摸瓜,才能从根本上认清即将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只有认清即将出现的新问题与新挑战,才能进一步明确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针对性、有效性,才能把日常政治思想工作落到实处。本文将对新形势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复杂性、开放性、融合性进行梳理归纳,并针对新形势下政工人员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本文来源于《企业改革与管理》期刊2014年10期)
李冬梅[7](2014)在《日常政治视角下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紧扣“中心工作”的实践形态和过程,紧紧围绕“乡镇基层政权做什么”以及“如何做”的问题来解答“乡镇基层政权运作的内在逻辑是什么”的问题。为此,笔者在西北部某省的双城镇展开了田野式调查和参与式观察,借助乡镇政权在一项阶段性的临时中心工作——发展特色林果业过程中对运作实态和方式的描绘来揭示乡镇基层政权的运作逻辑——策略主义。在本文中,笔者借助“日常政治”的研究视角,以社会转型为背景依托,从宏观体制到微观背景,借用“压力型体制”、“科层制”、“非程式化的半熟人社会”叁个概念,分析了乡镇基层政权运作的机遇结构;以乡镇政权、村级组织、村民互动构成的“乡域政治”过程中的实践形态为契机,选取双城镇为研究对象,以双城镇执行发展特色林果业的政策过程为研究脉络,分别从政策议题的建构、聚合“地方精英”到聚合群众认同的发展过程,描绘了一幅乡镇基层政权运作的实然图景;在运作方式上,笔者借用吴毅教授提出的“擂”和“媒”来阐释乡镇基层政权在压力型体制、科层制、非程式化的半熟人社会这叁元结构中的运作逻辑。“擂”反映了乡镇政府在压力型科层制下,面对逐级下达、层层加码并放大的“政治任务”时对上级政府的积极回应方式以及动员再动员群众形成集体行动,共同参与高压的“政治任务”。在“一手高指标,一手乌纱帽”的加压驱动下,乡镇政权采取“目标责任制”置换文本职能,工作组重组科层制,驻村制重构乡——村关系,并且凭借任务分解中的“讨价还价”的艺术来减少任务量和通过“制度性说谎”和造假的方式来保证“政治任务”形式上的完成;在面对非程式化的半熟人社会中,乡镇政权通过千方百计的说好话、套近乎、拟亲缘化、关系的嵌套、运作等自我矮化和“怀柔”的手段来“媒”村干部和村民,最终聚合群众认同来保证任务的超前、足额完成;最后笔者使用“中心工作”和“日常政治”两个概念并结合实际调查分析两者的关系:“日常政治”被名目繁多的一项接一项的“中心工作”所代替,上级政府下达给乡镇基层政权的一项项“政治任务”构成了乡镇的日常政治,进而揭示出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策略主义。总之,文章从“运作的机遇结构、运作实态、运作方式和运作逻辑”四个维度解释了乡镇基层政权的实际运作过程和逻辑。从国家的宏观体制到乡村社会的微观背景,从议题的建构到聚合群众认同的发展过程,全方位展示了当前中西部农业型乡镇基层政权运作的实然图景和内在逻辑。通过对个案的深入分析,文章试图以小见大,分析在这种“上下之间”的叁元结构中运作的乡镇基层政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通过将县政改革和乡镇改革相结合的体制改革,加强乡镇政权的基础性权力,通过对国家授权治理形成一种国家授权、社会授权和公民授权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和谐授权格局,构建协商型秩序,进而达到一种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动态平衡。(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14-05-01)
李婧[8](2013)在《当代中国日常政治的兴起》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改革开放为界限,当代中国政治经历了一个裂变式的发展过程,市场经济的归位使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在政治生活领域,中国逐步摆脱了靠领袖权威与行政指令支配的状态,还原政治权力的公共效用,而不是继续担当在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中紧扼国家手脚的角色和功能。相应地,市场经济的运行逻辑使政治权力祛魅,成为一种平实化、服务性的力量,与市民社会的成长、公民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相协调。与权威政治渐行渐远相伴随的,是一个法律、制度、经济和文明等多方面发展水平更高的现代社会的萌生。从本质上分析,这也是两种政治形态实现交替的过程,即权威——服从政治形态式微、治理——参与政治形态成长的过程。这样的政治形态变迁恰好是当代中国日常政治兴起的背景。日常政治,简单阐述就是日常生活中原生的、通过常人和常识流露出来的政治。因此,日常政治可以在国家生活的方方面面寻到踪影。概括来说,日常政治作为一种新生的政治社会形态,在当前中国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价值秩序的重置、话语体系的转向以及行为方式的变迁叁个方面。更具体地说,在价值秩序上,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超验意义的关系上都有了不同于以往的认识和追求;在话语体系中,不论话语主体、话语形式还是话语内容,也区别于以往官方主导、以阶级斗争和革命为主的权力话语,渐次转向由民间主导的、关于社会主义发展与建设的知识话语;在行为方式上,党政官方不再追求单纯的管理角色,转而偏重其对国家发展、人民需求满足的服务性角色;社会大众也改变盲目服从的行为习惯,开始积极广泛的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由此表现可知,中国政治社会已然从精神面貌、思想价值观念、言辞与行动等多方面脱离权威的控制,逐渐进入到日常政治的视域中来。日常政治作为一种政治形态显着变革的成果,是有其多元而深刻的发生原因的,各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中国逐渐走出权威政治状态。首先,经济因素是日常政治肇兴的第一推动力,市场经济为其产生创造了物质条件,并按照市场的逻辑潜移默化的改变着中国的政治气质。其次,市民社会的成长,让民间力量成为消解权威的重要力量之一,为日常政治的产生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再次,政治本身的适应性变革也为日常政治从权威政治中脱胎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最后,从外部环境来说,国际环境的整体变迁,以及西方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治社会形态为我国的政治社会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参考范本,对当前日常政治的萌发影响深远。当前中国的日常政治刚刚崭露头角,诸多面相还在逐渐呈现的过程中,但是,从其目前所展示出来的力量分析,它在后续成长过程中,将会对中国的政治气质产生重要影响。同时,也是中国政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阶段性成果之一。基于日常政治将原本“神秘”的政治拉平到与经济、社会、文化等因素同等的地位,因而,整个体系不再处于“脱嵌”的状态。当政治社会作为一个有机体且内部各要素协调共进时,则其无疑具备了向上发展的强大动力,这也就是日常政治在中国政治社会的前景和最大价值。(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3-04-01)
丁国强[9](2012)在《国家理性与日常政治》一文中研究指出许章润的《现代中国的国家理性》和许章润、翟志勇主编的《历史法学第四卷:国家理性》,都是从法理学的角度,审视了现代国家的建构。 国家理性是一个历史概念。现代民族国家的400多年历史,就是一部国家理性形成、完善和成熟的历史。没有国家理性,就无(本文来源于《中国纪检监察报》期刊2012-12-24)
齐悦辰[10](2012)在《日常政治视角下的关系与权力—对L单位的微观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城市内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为分析单位,关注点在于发掘制度背后,“具有中国特色的“关系”是如何产生的巨大效力并促使权力运作的”。通过日常政治的视角,对仍在单位制内部的行政组织的权力如何运作进行分析,意图通过对非正式场合下行政单位人际交往的特点进行观察,来找出潜藏在非正式场合下的权力运作,即关系运作,从而验证在单位以外的场合中存在着与单位内部相同效力的权力运作,与日常权力运作呈对应关系,并且是对日常政治中权力运作方式的强化和补充。对处于其中的个人而言,在这个非正式关系网络中行动,能够将关系全面渗透到结构之中,并且影响到权力关系内部资源的重新配置。非正式关系运作没有固定的结构和方式,只是以零散无序的状态存在于正式的科层运作的“后台”。关系是权力运作的基础,领导者所具有的地位及威望不仅受制于科层赋予的职位,还受制于他在其非正式的关系网络中的影响力。纵向的庇护关系网与横向的私人关系网络为地方社会中的行动者的权力运作提供了有力条件,城市地方社会中的权力运作方式与权力结构并不是简单的科层制度可以说明的,交织起来的非正式关系网络重塑了城市地方社会的权力运作方式。通过“打点”,建立好关系,能够获得更为广泛的行使权力的能力。这种关系网络在日常政治生活之中发生作用,并逐渐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在非正式的关系网络中,权力潜藏于网络中各处,并发挥作用。从微观观察的视角来看,非正式的关系运作构成了地方权力运作的最末梢,从这个角落可以窥探出来权力的动态运行。权力在行动过程中改变了原有的制度所赋予的权力方向,受到关系网络的影响,形成了新的运转轨道,在暗中重塑了地方社会的权力运作机制。个体参与到其所在的关系网络中,在关系网络的运作中发挥作用,能够产生关系权威。这种关系权威具有网络辐射性,在实际发挥作用时能够较深层次地渗透到网络中。在日常政治生活中,关系权威虽不具有制度意义上的权威性,但它们可以通过关系网络来发挥作用。(本文来源于《沈阳师范大学》期刊2012-05-25)
日常政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从改革开放前日常生活被国家政治浸融,到社会转型期不同利益主体分化下回归日常政治生活,折射了我国社会治理的发展进程,也是我国社会转型期国家、社会、市场关系调整的反映。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日常政治表明了党对基层矛盾背后的利益冲突的正视与采取的解决方式,日常政治既是基层社会治理的表现形式,也是社会治理的目的。通过让利益相关主体尤其是普通大众在参与、协商、博弈中实现自己的权益,有助于化解基层矛盾,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社会稳定。但日常政治的成熟发展仍然需要不断完善治理机制、治理文化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日常政治论文参考文献
[1].张天翼.新国企工人日常政治的研究[D].南京大学.2019
[2].云淑萍.从幕后到台前的日常政治[J].广西社会科学.2018
[3].周颖.中高级领导干部心理压力和日常政治行为研究[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6
[4].丁长艳.国家治理走向日常政治[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
[5].叶本乾.“动员式政治”“日常政治”与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中的探索和实践[J].党政研究.2015
[6].罗永昊.日常政治思想工作的创新路径[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7].李冬梅.日常政治视角下乡镇政权的运作逻辑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8].李婧.当代中国日常政治的兴起[D].华东师范大学.2013
[9].丁国强.国家理性与日常政治[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2
[10].齐悦辰.日常政治视角下的关系与权力—对L单位的微观观察[D].沈阳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