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族群迁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辽西走廊,族群迁徙,文化交流
族群迁徙论文文献综述
崔向东[1](2019)在《从辽西走廊看朝阳地区早期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一文中研究指出辽西走廊是中原与东北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的的重要通道,早在红山文化时期已见雏形。朝阳处于辽西地域的核心,大凌河廊道从朝阳地区穿过。这一地区的平刚、柳城、白狼为辽西古廊道的重要枢纽。辽西古廊道在民族迁徙和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黄权生,孙健[2](2018)在《华夷之辨:明代苗疆族群迁徙与移民记忆的历史阐释——以麻阳为切口》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移民史和民族史研究关注移民史实与移民族裔成分的讨论,但缺乏对地方移民文献"作伪"的解释。元末明初,身处苗疆的麻阳地方的土着人口,通过明廷招抚,由"化外之民"变为"编户齐民",实现了地域族群政治身份和价值态度转换的历史进程。地域族群在政治认同与自我身份认知的巨变,虽不能说明区域人口再生产的事实,却揭示了军籍家族对所谓"移民记忆"重构的影响。随着原麻阳地方族群身份的转换,麻阳成为中央政府经略贵州和苗疆的战略中心。麻阳以北,以是否"入籍"为标准,成为区分"王化"所及的政治边界。麻阳土着的身份转变,为后来麻阳人口外迁奠定基础。华夷之辨不仅仅存在于政治、军事的移民行为当中,以所谓"移民记忆"为标志的族群地域文化心理认同和中原向心力,是明初以来王朝政治经营边地留下的政治遗产。(本文来源于《铜仁学院学报》期刊2018年12期)
李玲玲[3](2018)在《论先秦族群迁徙融合与华夏民族主体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先秦族群迁徙融合是华夏民族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族群迁徙的规模和范围有所不同,华夏民族形成时期其主体是不断变化的。华夏民族的原胚和最初主体是汇聚和融合于中原的炎黄族群;到尧舜禹时期,除了中原地区的晋陕豫联盟外,东夷族群的加入使华夏民族主体得以扩大;夏商时期,夏商族群的扩展迁徙使夏商族群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主体;周代分封制的建立实现了族群的大范围融合,华夏民族的主体不再以少数族群为主,而是发展成为真正的融合性主体。(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10期)
张媚玲,邹念琴[4](2018)在《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述论》一文中研究指出关于泰-傣诸族群的问题,国内外学者已有了百余年的研究,主要侧重于环东南沿海直至与云南、东南亚相连接区域,且国别区隔明显。对于滇藏缅印交角地区泰-傣诸族群的研究,尚未得见系统、整体性的成果面世。本文拟围绕涉及该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族源、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等叁个方面的零散研究进行梳理并加以评述,以期从整体联动性的视野对泰-傣诸族群在滇藏缅印交角区的研究空间做进一步深入拓展,同时,针对后续研究提出建议:族源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以地缘政治及文明交汇区域为整体历史背景的长时段探究有待开启;相关文献资料的搜集、翻译和整理有待深化;小尺度地域空间的微观研究有待推进;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文来源于《民族学刊》期刊2018年04期)
关尾史郎,田卫卫[5](2018)在《“五胡”时期西北地区汉人族群之传播与迁徙——以出土资料为中心》一文中研究指出前言根据镇墓瓶、随葬衣物疏、墓志、柩铭乃至砖画、壁画等各类出土丧葬文物,可以对"五胡十六国"时期(以下简称"五胡")西北地区丧葬文化传播与媒介的汉人族群之迁徙做一试论。本文"地区社会的视角"这一理论受到了以古代日本列岛东北地方太平洋沿岸地区为对象的平川南氏研究成果的很大启发。~1对被编入行政地位平等的陆奥国的这一地区,平川熟练运用编纂史料和出土史料,对于低其一级的郡的级别上各自拥有丰富(本文来源于《丝绸之路研究集刊》期刊2018年00期)
余达忠[6](2018)在《清水江流域的森林开发与多族群社会的建构——以边缘族群叁锹人的迁徙落寨和生计方式为中心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清初,森林资源开发成为清水江流域开发的主流,一个围绕木材贸易而形成的市场体系和生产体系已然形成,吸引各种人群参与到商品市场的资源竞争中,到清代中后期建构起了一个多族群社会。叁锹人就是积极参与这一区域商品市场进程的边缘族群。叁锹人的迁徙落寨和生计方式表明,僻远蛮荒的山地区域,一旦置身于商品市场中,其人口承载量和张力都会得到扩张和放大,不但会建成一个有充分包容度的多族群社会,而且,这一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也会在商品市场进程中,得到某种程度的保障。400年来,相对开放的木材商品市场及创造的经济效益,是清水江流域森林可持续开发的根本原因。(本文来源于《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1期)
李水城[7](2017)在《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一文中研究指出公元前4000年前后,来自中亚哈萨克斯坦南部和乌拉尔山西侧的部分印欧语系的族群开始向西伯利亚一带迁徙移动。与此同时,地处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族群也开始四外扩散,尤以向中国西北地区的迁徙规模最大,时间也最久。这个趋势的出现有着自然和社会的双重背景。此次大范围的族群迁徙对中国西北地区、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史前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东西方的文化交互初现于公元前叁千纪前后,早期的交往规模和速度较为缓慢。进入公元前二千纪前后,互动进程不断加快,具体表现为中国西北各地陆续出现了山羊、绵羊、牛、马及大麦、小麦等外来物种,遂导致中国西北干旱地区的混合经济模式逐渐形成,即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河谷种植粟、黍、大麦、小麦等谷物,在草原和荒漠地带则畜养牛、羊、马等家畜。这条出现在公元前3千纪、联通东西方的文化贸易通道的开凿为日后丝绸之路的诞生奠定了基石。一系列新的文化特质的交互和引入,特别是冶金术的出现,极大地推进了黄河流域的社会复杂化进程,从而导致在中原大地率先出现了最早的国家形态。(本文来源于《北京论坛(201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中的价值与秩序:文明传承与互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论文与摘要集》期刊2017-11-03)
冯智明,谢耀龙[8](2017)在《“禁风”灾难叙事与族群迁徙流动——基于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瑶族禁风节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禁风节是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瑶族独特的节日,成因与瑶族"飘洋过海"的苦难迁徙历史记忆、对风的自然崇拜和遭受风灾的现实根源有关。其从瑶族禁忌到多民族共同参与的会期和节日的历史演变是不同群体文化互动的结果,体现出族群迁徙流动对区域文化建构的影响。禁风节的生成是南岭走廊上民族关系和文化形态演变的一个缩影,也是人类学关于"流动"研究的典型案例。(本文来源于《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7年03期)
王雪[9](2017)在《中原地区夏代族群迁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族群迁徙是指一个族群整体或者以族群中的大部分为单位而进行的大规模集体迁徙。它既包括同一族群在本区域内不同地方之间的迁徙、不同族群在同一区域内的迁徙,也包括本区域族群向区域外地方的迁徙、外来族群向本区域内的迁徙。族群迁徙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演变的过程。中原地区作为夏代族群迁徙与融合的重要场所,探讨该地区的夏代族群迁徙进程,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的起源、华夏民族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学术价值与意义。本文依据考古遗存,并与文献材料紧密结合,对中原地区夏代族群迁徙的态势、原因及特点等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对本课题涉及到的时间、空间范围以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中原地区夏代族群迁徙研究的历史与现状以及不足进行了分析。第二章分析夏代族群迁徙的态势。主要涉及夏族群的迁徙以及东夷族群、商族群和齐家族群的迁入等内容。夏族早期活动中心经历了由嵩山南麓向伊洛盆地的迁移,中后期随着夏政权的稳定和势力的加强,逐渐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扩张。东夷族和夏族在龙山时期交流的基础上继续保持着密切联系,并占据豫东地区,逐渐渗透入夏腹地。商族群从豫北、冀南地区迁徙到豫东西部和郑州地区,并扫清向西灭夏的重要障碍,最终灭夏,建立了商王朝。齐家族群的迁入对夏族群文化也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影响力较弱。夏代族群在向各个方向的迁徙中,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秩序。第叁章主要对造成中原地区夏代地区族群迁徙的原因进行研究。从文献记载和考古材料来看,族群迁徙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主要有自然原因、政治原因、军事原因等。第四章分析中原地区夏代族群迁徙的主要特点。此章在前文的研究基础上,认为族群迁徙的特点主要有频繁性与留守性、与军事势力的强弱密切相关、比邻而居与交互式迁徙等。第五章是结语部分。对本文的观点和相关问题进行总结。(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5-01)
赵庆淼[10](2016)在《商周时期的族群迁徙与地名变迁》一文中研究指出商周时期的族群迁徙与地名变迁,是上古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族群迁徙是关于古代人群的社会活动,地名变迁则包括地理称谓的沿革和空间位移。无论是族名和地名之间的关联,还是族群活动和地名变迁的关系,都凸显出上古阶段血缘和地缘关系交互交织的事实。商周族群迁徙的动因具有多元性,主要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和气候环境等方面。依据迁徙情形进行分类,商周族群的迁徙可以分为“都邑迁徙型”、“分封迁徙型”和“征服迁徙型”,不同的类型所引起地名变迁的情形则殊异有别。探索上古族群迁徙的资料来源比较复杂,除了典籍文献中直接、间接的叙事性文字外,还包括大量隐性的地名线索、带有传说性质的族群谱系和人物遗迹、考古学文化遗存以及出土信息明确的族氏铭文材料。商周时期存在着大量的特殊地名现象,“同地异名”就是其中的代表。“同地异名”可初步划分为“更改地名”、“地名省称”和“加缀成分”叁种类型。其中,“加缀成分”又可进一步细分为“增加地名通名”、“增加方位词和区别字”以及“复合地名”叁种亚型。总的来说,“通名”和区别性文字的增减、语音差异及时人主观认知的不同,都可能导致某一地理客体拥有两个以上不同的地名称谓。尤需注意的是,族群活动对地名变迁的影响往往也是非常重要的,“族迁地随”和国族之间的攻伐、取地都会产生新的“同地异名”现象。“异地同名”也是商周时期常见的地名现象,它的成因同样具有多元性。具体而言,除了地名用字的偶然重合外,以他国之名称呼所取他国之地、更改或调整地名构词以及地名使用者的“本位”意识、知识构成和表述习惯等因素,都会导致地名的重名现象。此外,由于“族迁地随”的广泛存在,很多地名“层化”和“异地同名”现象,其实正是因为族群的迁徙活动所造成的。较之孤立的重名地名而言,“地名组群”重合现象的史学价值要相对较高,用“族群迁徙论”来加以解释也显得更有理据。根据迁出、迁入地地名之比较,以地名播迁前后的重合程度作为标准,商周时期的“族迁地随”现象可进一步分为“完整式播迁”、“区别式播迁”和“复合式播迁”叁种类型。各个国族以单一或成组的形式在不同区域之间迁徙往复,最终造成地名的播迁轨迹在宏观上呈现交错的景象。战国秦汉以后,地名已成为国家行政区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演变沿革主要受政治因素的影响,而与人群活动的关系甚微。这一阶段的地名播迁,集中表现为地名由内地向边疆地区转移,为了适应中央集权王朝继续“张大一统”的需要,部分中土和四域地名随着帝国的扩张步伐不断外迁,从而在宏观上呈现“外放式”的局面。“地名组群”的重合现象对商周族群迁徙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这一认识,本文选取了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专题加以探讨,并初步得出以下结论:第一,商周时期存在着多个以“吴(、虞)”为名的国族,它们在名号、族系和地域上都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其中,殷末太伯所奔之“吴”实为汧河流域的(吴、虞),也即“虞、芮争讼”的虞。太伯、仲雍之族徙此“致邑立宗”,因号曰“吴(虞)”。成王东征后,周人封太伯、仲雍后嗣的“伯”于江左,即吴国的始封君周章,周章之弟“(虞)仲”也相继封至晋南虞国。康王时期的宜侯簋铭文是关于早期吴国徙封的重要史料,记载了王命周章后裔“侯”自吴迁至宜地为侯的整个过程。第二,在唐以前的文献记载中,今豫东北地区和鲁西南、豫东交界地带之间存在着一组较为稳定的重名地名群,包括“商丘”、“亳”、“楚(楚丘)”、“景山”、“曹”、“戎(己氏)”、“葛”和“莘(有莘之虚)”。这组地名不仅具有紧密的内在关联,且其中部分地名的地点变化适可与有关人群的移徙相衔接,更为关键的是,它们出现鲁西南、豫东地区的时间要明显晚于豫东北地区。所以,当“亳”、“戎(己氏)”分别随殷遗民和己姓之戎的迁徙而移植至宋、曹一带后,其余关联地名也会在人为影响下渐次移徙过来,最终造成这一“地名组群”在不同区域内重复出现的景象。第叁,商周时期的汾水流域和山东地区之间存在着一套相互关联的国族名、地名和人物传说,这一现象应该是区域间族群交流和政治联动的结果。其中,早期秦族和“台骀”之族的迁徙呈自东徂西之势,有关地名遗迹和人物传说也是由山东境内传播至汾水流域的。第二类包括“并”、“纪(箕)”、“”、“”、“羌”和“召”。它们的迁徙时间普遍集中在晚商阶段,迁徙方向主要是由汾水流域向山东境内流动,这股颇具规模的移民浪潮之形成,很可能与本阶段商人势力在东方的持续扩张有关。此外,陆续自汾域辗转东迁者尚有姜姓的逢、吕诸氏,前者早在晚商以前就已活动于临淄一带,后者则是随着周初太公封齐才根植于东方的。第四,商周时期汾水流域和淮、汉地区发生重合的13组国族名、地名当中,唐、鄂、方(房)、黄四者的地点变化,皆可与有关国族的迁徙流动建立相对可靠的关联。除此以外,淮河流域的姜姓许国及胡、弦、复等愧姓之国,也都具有较为明确北方来源。这些现象反映出古代族群自汾水流域南迁淮、汉地区及由此造成区域之间的民族融合,很可能是西周早期推行分封、重新构建南土政治地理格局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南开大学》期刊2016-05-01)
族群迁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传统移民史和民族史研究关注移民史实与移民族裔成分的讨论,但缺乏对地方移民文献"作伪"的解释。元末明初,身处苗疆的麻阳地方的土着人口,通过明廷招抚,由"化外之民"变为"编户齐民",实现了地域族群政治身份和价值态度转换的历史进程。地域族群在政治认同与自我身份认知的巨变,虽不能说明区域人口再生产的事实,却揭示了军籍家族对所谓"移民记忆"重构的影响。随着原麻阳地方族群身份的转换,麻阳成为中央政府经略贵州和苗疆的战略中心。麻阳以北,以是否"入籍"为标准,成为区分"王化"所及的政治边界。麻阳土着的身份转变,为后来麻阳人口外迁奠定基础。华夷之辨不仅仅存在于政治、军事的移民行为当中,以所谓"移民记忆"为标志的族群地域文化心理认同和中原向心力,是明初以来王朝政治经营边地留下的政治遗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族群迁徙论文参考文献
[1].崔向东.从辽西走廊看朝阳地区早期族群迁徙和文化交流[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2].黄权生,孙健.华夷之辨:明代苗疆族群迁徙与移民记忆的历史阐释——以麻阳为切口[J].铜仁学院学报.2018
[3].李玲玲.论先秦族群迁徙融合与华夏民族主体的演变[J].中州学刊.2018
[4].张媚玲,邹念琴.滇藏缅印交角区泰-傣诸族群的迁徙流动及族际关系研究述论[J].民族学刊.2018
[5].关尾史郎,田卫卫.“五胡”时期西北地区汉人族群之传播与迁徙——以出土资料为中心[J].丝绸之路研究集刊.2018
[6].余达忠.清水江流域的森林开发与多族群社会的建构——以边缘族群叁锹人的迁徙落寨和生计方式为中心的考察[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7].李水城.前丝绸之路的诞生:欧亚草原与中国西北的族群迁徙与交互[C].北京论坛(201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变化中的价值与秩序:文明传承与互动视角下的“一带一路”论文与摘要集.2017
[8].冯智明,谢耀龙.“禁风”灾难叙事与族群迁徙流动——基于广西临桂县宛田乡瑶族禁风节的考察[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
[9].王雪.中原地区夏代族群迁徙研究[D].郑州大学.2017
[10].赵庆淼.商周时期的族群迁徙与地名变迁[D].南开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