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碳库组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洞庭湖,血防林,碳密度,关联分析
碳库组分论文文献综述
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黎蕾[1](2019)在《洞庭湖区血防林生态系统碳库组分关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野外实地调查数据和湖南省森林资源清查资料,洞庭湖流域生态血防林生态系统各组分的碳贮量、碳密度及其关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血防林乔木层各器官的碳贮量和碳密度分配呈现出树干>树枝>树根>树叶的规律,树干在乔木层的碳贮量和碳密度最大,为1.93 TgC和21.48 t·hm~(-2),占整个乔木层的68.76%,而树叶最小,为0.08 TgC和0.84 t·hm~(-2),仅占整个乔木层的2.70%。血防林生态系统碳贮量和碳密度分别为23.42 TgC和260.70 t·hm~(-2),其中土壤层碳密度、乔木层、林下植被和枯落物分别占整个血防林生态系统碳密度的87.59%、11.98%、0.28%和0.15%。血防林乔木层树干、树枝、树叶、乔木地上部分、乔木层地下部分(树根)的碳密度存在极显着相关性(P<0.01),乔木层、林下植被和枯落物碳密度存在显着性相关(P<0.05),树叶与林下植被存在显着性相关。生态血防林的立木蓄积量与乔木层碳密度存在极显着的线性关系(P<0.001),与林下植被的碳密度拟合曲线系数降低且呈极显着性负相关(P<0.01),与枯落物碳密度的拟合度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本文来源于《湖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5期)
郭振[2](2019)在《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体中碳库组分的研究方向》一文中研究指出指出了砒砂岩与沙单独存在时均为自然界两种风化产物,且利用有效性较低,然而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成土"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长期以来通过人为的耕作施肥和再利用,已经使"复配土"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长期实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效应,介绍了"复配土"的新研究方向。主要从砒砂岩与沙复配的背景、碳库组分和碳库矿化的基础、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质量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复配土"质量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绿色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张玉军,郭凤民,孙桂琴,王升,李楠[3](2018)在《不同种植年限月季土壤有机质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有机质及活性有机质对提高月季种植的土壤质量及改善城市绿地生态效应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研究了不同种植年限月季的土壤有机质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以分析土壤有机质对月季种植年限的响应特征,从而为月季种植时土壤质量的改善和植被建设的生态效应评价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及不同组分活性有机质含量在6-10年的种植年限范围内累积效果显着,有机质达到12.92g/kg;高、中、低活性有机质分别达到1.30g/kg、3.32g/kg、7.00g/kg;土壤活性有机质的比例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而增大,不同月季种植年限的土壤有机质的碳库管理指数均高于100,随种植年限增加而变大。月季种植年限的延长,改善了土壤有机质的活性状况和土壤碳库质量,增加了土壤的碳汇功能。(本文来源于《园林科技》期刊2018年03期)
王纯,刘兴土,仝川[4](2018)在《盐度对滨海湿地土壤碳库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从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活性组分出发,分析了湿地土壤碳库组分对盐度变化的响应特征。同时分析了土壤有机碳3种稳定机制,评述了土壤碳稳定性与盐分中主要离子的博弈。并在基于研究滨海湿地碳固定与稳定的基础上,提出了土壤碳稳定与营养元素循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土壤碳稳定与微生物及酶学机制的关系研究、借助稳定同位素技术多要素多过程耦合研究等科学问题展望。以期为了解未来中国海平面上升背景下湿地碳截获潜力的可能演变趋势及其应对策略,为发展和完善中国湿地土壤碳循环理论奠定科学基础。(本文来源于《地理科学》期刊2018年05期)
黄晓婷[5](2018)在《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碳库组分及其稳定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壤是主要的碳库之一,土壤有机碳库的微小变化,都将对全球碳循环的动态平衡造成深刻影响,特别是是农田生态系统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不容小觑。水稻土是一种独特的土壤类型,以有机碳含量高,固碳潜力大为特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稻生产国,水稻土的成土母质多样,深刻影响着土壤碳的固持容量与稳定性。研究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碳库组分特征及其稳定机制,对缓解气候变化、实现农业可持续生产均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同发育类型的水稻土为研究对象,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野外采样与室内分析实验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理论分析与实地检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物理与化学分组方法,借助核磁共振技术、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其土壤碳库活性有机碳组分及其稳定性维持的物理、化学与微生物机制进行测定与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总有机碳(SOC)、溶解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微生物量碳(MBC)、轻组有机碳(LFOC)含量分别介于6.24g/kg—46.8g/kg、37.9—118mg/kg、3.65g/kg—22.5g/kg、40.4 mg/kg—257mg/kg、3.68g/kg—10.1g/kg。含水量、pH、铵态氮、硝态氮、有效磷(AP)、全磷(TP)、土壤机械组成等因子是影响土壤有机碳库组分的关键要素。(2)砖红壤型水稻土以1-0.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其它发育类型的水稻土均以<0.25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最高。黑土、紫色土、盐碱土型水稻土均以1-2 mm粒级有机碳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高;红壤、砖红壤型水稻土以<0.25mm粒级团聚体对土壤有机碳的贡献率最大。(3)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的优势化学结合稳定形态均为铁铝键合态有机碳。ω(烷基碳)/ω(烷氧碳)与ω(疏水碳)/ω(亲水碳)两个指标揭示出,由红壤发育而成的水稻土有机碳化学分子结构稳定性较强。(4)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的微生物群落构成存在明显差异,土壤类型是影响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主要因子之一。土壤微生物对有机碳稳定性具有一定的影响,土壤真菌细菌比值越高,土壤有机碳活度越高。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真菌细菌比值高低表现为:红壤型水稻土<盐碱土型水稻土<砖红壤型水稻土<黑土型水稻土<紫色土型水稻土。(5)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活性有机碳组分与总有机碳比值具有一致性规律。EOC/SOC比值及土壤有机碳活度的结果揭示,黑土型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较强。<0.25mm粒级团聚体的有机碳含量、土壤中铁铝键合态有机碳的含量是本研究中影响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有机碳稳定性差异的关键因素。(本文来源于《福建师范大学》期刊2018-03-26)
张娇阳,梁楚涛,董昌平,辛奇,薛萐[6](2016)在《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野外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黄土丘陵区基于坡耕地改造或演变的7种土地利用方式的土壤碳组分及碳库各指数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坡耕地相比,其余土地利用方式均能提高土壤碳固持能力,增加土壤碳组分含量、土壤碳库指数(CPI)和碳库管理指数(CPMI),其中有机碳(TOC)、活性有机碳(LOC)及非活性有机碳(NLOC)含量分别较坡耕地增加了42%~125%,36%~136%和31%~161%,总的来说天然灌木林和人工乔木林的改善作用最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LOC/TOC为46.00%~57.29%,活度(A)为0.87~1.44,其中果园、天然灌木林和梯田的活度最高。土壤碳组分、碳库管理指数和主要化学指标间具有显着的相关性,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固持能力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研究》期刊2016年04期)
张亚杰,钱慧慧,刘坤平,苏以荣,李伏生[7](2016)在《施肥对玉米/大豆套作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不同施肥模式对玉米/大豆套作下土壤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方法】通过长期定位田间试验,以不施肥(CK)作为对照,按照氮磷钾施用量相同原则,设单施化肥(NPK)、70%NPK+30%秸秆(J1)、70%NPK+30%牛粪(N1)、40%NPK+60%秸秆(J2)和40%NPK+60%牛粪(N2)施肥处理,测定土壤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量碳含量,并计算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结果】与CK相比,2013年N1、J2和N2处理显着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2014年各施肥处理均显着地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除2013年NPK处理外,2013年和2014年各施肥处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均显着高于CK,其中J2处理可溶性有机碳含量最高,2013年显着高于NPK。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在2年内均表现为N1、J2和N2处理显着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最高。各施肥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均显着高于CK,其中N2处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最高。与同年CK相比,各施肥处理均显着地提高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其中N2处理土壤碳库管理指数最高。【结论】玉米/大豆套作下,40%化肥与60%牛粪配施(N2)是提高桂西北喀斯特地区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和碳库管理指数的最佳方案。(本文来源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03期)
杨文佳[8](2015)在《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毛竹林对土壤呼吸组分与活性碳库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土地利用变化显着影响土壤碳库与土壤呼吸过程。天然林改造为人工林在带来较高经济效益的同时,由于植被性质和经营管理方式的改变,群落物种组成、凋落物特征、土壤物化和生物学性质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从而显着影响土壤的碳库动态特征。毛竹是我国南方重要的人工林资源,占全国竹林面积的70%左右,在亚热带区域碳平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很多营林者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将天然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毛竹林,并采取了施用化肥、增加翻耕次数以及去除林下杂草等集约经营措施。上述土地利用变化及相关经营措施的实施,将显着影响土壤碳过程,然而,目前对其影响机理尚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本项目以天然常绿阔叶林和由其改造后的毛竹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为期1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上述两种林地土壤呼吸组分(包括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与异养呼吸)与环境因子(包括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水溶性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量含量)的动态变化特征,探明了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毛竹林对土壤呼吸组分与活性碳库的影响机理,分析了土壤呼吸各组分和环境影响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取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常绿阔叶林和毛竹人工林土壤总呼吸、自养呼吸和异养呼吸均呈现显着的季节变化特征。两个林地土壤总呼吸速率最大值出现在夏季,最小值出现在冬季。两个林地土壤的自养呼吸速率夏季最高,冬季最低;而异养呼吸秋季最高,冬季最低。(2)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土壤呼吸年累积CO2排放量分别为31.60和37.25 t CO2hm-2 yr-1。常绿阔叶林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自养呼吸速率年平均值分别为2.48、1.57和0.91μmol CO2 m-2 s-1;毛竹林土壤总呼吸速率、异养呼吸速率和自养呼吸速率的年平均值分别为2.93、1.92和1.01μmol CO2 m-2 s-1。两林地土壤均表现为异养呼吸在土壤呼吸中所占比例较大。常绿阔叶林、毛竹人工林土壤异养呼吸分别占土壤总呼吸的63.57%和66.07%,自养呼吸所占比例为36.43%和33.93%。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毛竹林后,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和自养呼吸年累积CO2排放量分别增加了17.87%、22.51%和9.78%。(3)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土壤的水溶性有机碳(WSOC)和微生物量碳(MBC)含量均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土壤WSOC含量最低值均出现在2月,最高值出现在6月。常绿阔叶林土壤MBC含量夏秋季节较高,冬季较低;毛竹林土壤MBC含量在10-12月份较高,在7-8月较低,最低值出现在2月。常绿阔叶林改造成毛竹林后,土壤WSOC含量增加了10.26%,而土壤MBC含量则下降了6.23%。(4)常绿阔叶林和毛竹人工林土壤呼吸各组分均与土壤温度(表层5 cm处)呈极显着相关(P<0.01)。常绿阔叶林和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自养呼吸速率的温度敏感系数(Q10)值分别为1.80、1.92、1.70和2.05、1.95、2.34。常绿阔叶林异养呼吸的温度敏感性更高,而毛竹人工林是自养呼吸对温度的敏感性最高。(5)常绿阔叶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WSOC含量均呈极显着相关(P<0.01),毛竹林土壤总呼吸、异养呼吸与土壤WSOC含量均呈显着相关(P<0.05)。两个林地土壤的自养呼吸与土壤WSOC含量均无显着相关性。两个林地土壤呼吸各组分与土壤含水量及土壤MBC含量之间均无显着相关性。(本文来源于《浙江农林大学》期刊2015-06-09)
赵发珠[9](2015)在《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库及组分的响应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大规模植被恢复不仅是防止水土流失、恢复退化土壤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也是引起土壤固碳潜力变化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退耕还林工程背景下,通过整合分析(Synthesis)的方法,从大尺度分析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之后不同气候区域土壤固碳量和固碳速率的差异,以及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分布差异和变化率。且以陕北黄土丘陵区典型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分析的方法相结合,从区域尺度分析不同恢复植被类型土壤碳组分和土壤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演变规律,揭示植被恢复后土壤碳库与其土壤碳氮磷的交互作用和制约关系;阐明土壤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与土壤碳组分的响应关系;并以区域尺度土壤固碳响应机理诠释大尺度土壤固碳效益为基础,深入探讨植被恢复后土壤碳氮磷互作效应及其对土壤固碳的响应机制。取得以下主要结论:(1)大规模退耕植被恢复后土壤固碳量和固碳速率明显增加,且退耕植被恢复年限和植被恢复类型成为主要影响因素。退耕还林草工程实施后土壤固碳量增加了14.46 TG C/year(固碳速率为0.54 Mg C/ha/year),其中林地能够显着增加土壤固碳量。同时土壤固碳量和固碳速率都随着降雨量的增加而增加。退耕后植被恢复年限达20年后能够显着增加土壤固碳量而固碳速率则<10年增加的最为明显。因此,植被类型和恢复年限成为碳固定的主要影响因素,对该工程土壤固碳能力起着重要作用。(2)大规模退耕植被恢复后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特征在不同恢复植被类型有所不同,且受年均温和降雨的影响。退耕植被恢复后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频率分布分别在8–16,16–32和0–2之间。植被类型显着的影响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特征。且年均降雨量和年均温度在植被恢复的各个时期显着影响土壤C:N比值。退耕还林草之后土壤C,N和P含量之间的强相关性表明存在着“Redfield”效应。同时线性回归表明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变化率和植被恢复年限,年均温和年均降雨量之间表现出显着相关。因此,大规模退耕还林草之后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比值发生明显变化,且这种变化受气候因素影响。(3)退耕植被恢复之后浅层土壤碳,氮和磷储量增加显着,但是深层土壤增加量也不容忽视。且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特征受土层和植被类型的影响较大。退耕植被恢复后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储量分别在40–100 cm和100–20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17.56–32.96%和21.05–43.75%,22.47–44.83%和12.02–42.42%,10.34–33.00%和27.86–59.46%。表明退耕植被恢复之后能够显着影响到深层土壤碳,氮和磷储量变化。同时除了土壤C:N比之外,C:P和N:P化学计量学特征随土层增加逐渐减小。且不同植被类型土壤C:N,C:P和N:P化学计量学特征高于坡耕地。(4)退耕植被恢复对于土壤碳组分0–200 cm土层含量变化有着明显的影响。与坡耕地比较,不同退耕植被能够显着增加深层土壤可溶性碳,颗粒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储量,在0–10 cm,10–40 cm,40–100 cm和100–20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23.52–64.28%,12.50–60.00%,0.52–38.35%和1.18–24.70%;轻组有机碳储量在0–10 cm,10–40 cm和40–10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60.92–85.60%,5.97–30.38%和7.77–10.82%;而微生物碳分配比例0–10 cm,10–20 cm和20–30 cm土层分别增加了27.59–66.88%,22.25–41.21%和6.39–32.85%。说明植被恢复之后作为有机碳固定的重要影响因素,深层土壤碳组分对于生态系统碳循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5)退耕植被恢复之后,土壤C,N和P化学计量学比值与碳组分通过相互响应,共同来调控土壤碳储量的变化。退耕植被恢复之后,在0–200 cm不同土层剖面上植被恢复对于轻组有机碳(LOFC),微生物碳(MBC)和活性有机碳(LOC)有着较大的影响。表明植被恢复之后不同的碳组分的敏感性和指示作用在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土层有所差异。C:N比值对颗粒有机碳2–53um(POC2),而C:P和N:P比值分别对活性有机碳(LOC)和微生物碳(MBC)影响最为敏感。同时不同植被恢复类型对于土壤C:N,C:P和N:P比值和对碳组分的影响具有相似性,且聚集程度较高。表明土壤C,N和P化学计量学比值与碳组分通过相互表征,共同来调控土壤碳储量的变化。(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5-03-20)
彭舜磊,于贵瑞,何念鹏,王秋凤[10](2014)在《中国亚热带5种林型的碳库组分偶联关系及固碳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亚热带森林对亚热带地区乃至中国的碳收支和碳平衡具有十分的重要作用。根据中国亚热带地区5种主要林型(杉木林、马尾松林、常绿阔叶林、阔叶速生人工林和针阔混交林)生物量的文献资料,采用关联矩阵法分析了亚热带5种林型树干、树枝、树叶、乔木层地上部分、乔木层地下部分、乔木层总碳库、林下植被碳库(包括灌木层和草本层)、死生物量碳库(包括枯立木、枯倒木、枯枝和凋落物)8个碳库间的偶联关系,利用回归方程研究乔木层、林下植被层、死生物量碳密度与立木蓄积量的关系,通过Logistic曲线探讨5种林型乔木层的最大碳密度。结果表明:1)5种林型生态系统碳库组分的碳密度和分配比例存在明显差异,但均呈现乔木层>死生物量>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2)5种林型树干、乔木层地上部分、乔木层地下部分、乔木层总碳库的碳密度之间关联性极为显着(p<0.001),它们与死生物量碳密度的关联性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碳密度与其他碳库组分碳密度相关性不显着(p>0.05),而其他4种林型的林下植被碳密度均与树干、乔木层地上部分、乔木层地下部分、乔木层总碳库、死生物量的碳密度显着相关(p<0.05);3)针阔混交林的林下植被碳密度与立木蓄积量相关性不显着,其他4种林型的乔木层总碳密度、林下植被碳密度、死生物量碳密度与立木蓄积量的回归曲线均达到显着水平(p<0.05);4)5种林型乔木层的碳密度与林龄的关系符合Logistic曲线(p<0.0001),碳密度最大值分别为194.43Mg/hm~2,110.62Mg/hm~2,260.42Mg/hm~2,175.52Mg/hm~2和157.20Mg/hm~2,它们可视为亚热带5种林型乔木层固碳潜力的参考水平。(本文来源于《第四纪研究》期刊2014年04期)
碳库组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指出了砒砂岩与沙单独存在时均为自然界两种风化产物,且利用有效性较低,然而利用两者的互补性将其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复配"成土"可以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长期以来通过人为的耕作施肥和再利用,已经使"复配土"质量有了一定的提升,为了长期实现可持续利用及生态效应,介绍了"复配土"的新研究方向。主要从砒砂岩与沙复配的背景、碳库组分和碳库矿化的基础、碳库管理指数和土壤质量的评价等内容进行了阐述,以期为提高"复配土"质量提供参考。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碳库组分论文参考文献
[1].李永进,汤玉喜,唐洁,杨艳,黎蕾.洞庭湖区血防林生态系统碳库组分关联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9
[2].郭振.砒砂岩与沙复配土体中碳库组分的研究方向[J].绿色科技.2019
[3].张玉军,郭凤民,孙桂琴,王升,李楠.不同种植年限月季土壤有机质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变化特征[J].园林科技.2018
[4].王纯,刘兴土,仝川.盐度对滨海湿地土壤碳库组分及稳定性的影响[J].地理科学.2018
[5].黄晓婷.不同发育类型水稻土碳库组分及其稳定性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8
[6].张娇阳,梁楚涛,董昌平,辛奇,薛萐.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下土壤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16
[7].张亚杰,钱慧慧,刘坤平,苏以荣,李伏生.施肥对玉米/大豆套作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16
[8].杨文佳.常绿阔叶林改造为毛竹林对土壤呼吸组分与活性碳库的影响[D].浙江农林大学.2015
[9].赵发珠.黄土丘陵区退耕植被土壤C、N、P化学计量学特征与土壤有机碳库及组分的响应机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
[10].彭舜磊,于贵瑞,何念鹏,王秋凤.中国亚热带5种林型的碳库组分偶联关系及固碳潜力[J].第四纪研究.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