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基础呼吸论文-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

土壤基础呼吸论文-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

导读:本文包含了土壤基础呼吸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采煤塌陷区,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熵,基础呼吸

土壤基础呼吸论文文献综述

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1](2018)在《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究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及其演变归因,有助于监测复垦土壤质量演变,并为提高复垦土壤质量提供科学依据。利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了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MBC)与基础呼吸(SBR)随复垦年垦的变化及其与土壤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复垦土壤MBC和微生物熵(q SMBC)随复垦年限呈增加趋势;复垦土壤SBR均显着高于对照,土壤代谢熵(q CO2)随复垦年限趋于降低,复垦后土壤微生物量逐渐恢复,同时土壤微生物对碳源利用效率逐渐提高,说明土壤环境逐渐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长。土壤MBC与碱解氮、总氮和有机碳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反映土壤养分缺乏是复垦后土壤微生物生长的主要限制因素。土壤代谢熵(q CO2)与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MBC均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p H呈显着正相关(p<0.05),说明氮磷等元素的缺乏以及较高的土壤p H环境是限制微生物生长的重要因素。这些对全面监测复垦后土壤质量的演变,并指导今后的复垦工作具有重要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期刊2018年08期)

杨红,刘合满,曹丽花,徐唱唱,曹舰艇[2](2018)在《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基础呼吸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为阐明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碳动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升温实验,研究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碳通量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土壤基础呼吸速率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降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土壤层次及海拔高度土壤基础呼吸速率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局部表现为振荡变化的特征,二者之间呈极显着(P<0.01)负相关指数函数关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土壤基础呼吸累积碳通量呈增加趋势,且培养的前14 d土壤累积碳通量增幅明显,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土壤基础呼吸累积碳通量与培养时间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对数函数关系。总体来看,温度升高将加速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呼吸碳排放。(本文来源于《浙江农业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沈晨,范利超,韩文炎[3](2017)在《pH和肥料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茶园土壤添加不同用量石灰处理形成叁种不同pH值的土壤,采用室内培养法,通过添加菜籽饼和硫酸铵,研究了pH及碳氮互作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的28天中,土壤基础呼吸速率表现出先高后低的趋势,不同pH值的茶园土壤以pH 4.05的土壤最高,显着高于其它2个土壤,pH 4.22土壤次之,pH 3.60土壤最低;添加菜籽饼可以显着增加土壤的呼吸速率,加氮对土壤基础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明显;同时添加菜籽饼和氮肥在pH 4.22的土壤呼吸有协同增效作用,但在pH 3.60和pH 4.05的土壤不明显。试验还表明,土壤基础呼吸与土壤微生物量碳呈极显着正相关,但与土壤水溶性有机碳含量相关性不明显。(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7年05期)

谷盼妮,王美娥,陈卫平[4](2015)在《环草隆对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氮矿化、基础呼吸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土壤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复合污染广泛存在,而城市草坪除草剂的应用使城市绿地土壤的农药污染问题成为了新的关注点。为了准确评价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农药污染生态风险,选择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以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基础呼吸以及土壤酶活性为指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探讨了草坪除草剂环草隆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的生态毒理效应。结果表明:(1)土壤有机氮矿化、基础呼吸、芳基硫酸酯酶和碱性磷酸酶对重金属和环草隆污染响应较为敏感,脲酶和蔗糖酶对重金属和环草隆污染不敏感。(2)环草隆浓度为0~1 000 mg·kg~(-1)范围内,和污染较轻的样点N土壤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线性相关关系显着,和污染较为严重的样点D和G土壤的芳基硫酸酯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线性关系显着。(3)土壤中环草隆对样点D和G土壤芳香硫酸酯酶活性、对样点N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抑制(激活)率的EC10分别为568 mg·kg~(-1)、1 306 mg·kg~(-1)(抑制值)和56 mg·kg~(-1)(激活值)、99 mg·kg~(-1),EC50分别为1 901 mg·kg~(-1)、3 806 mg·kg~(-1)、2 321 mg·kg~(-1)。以上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土壤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谷盼妮,王美娥,陈卫平[5](2015)在《环草隆与镉复合污染对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基础呼吸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环草隆是北方城市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草坪除草剂,重金属镉是土壤中常见的重要污染物,二者在土壤生态系统中存在联合暴露的潜在风险。为了准确评价城市绿地土壤重金属和农药复合污染的生态风险,选择不同重金属污染程度的土壤为研究对象,在室内模拟条件下,探讨了环草隆与镉复合污染对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基础呼吸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环草隆与镉复合污染对各试验指标的影响均达到极显着水平(P<0.01);与镉复合污染能明显改变环草隆的微生物毒性效应,并且Cd对环草隆毒性效应的影响与二者浓度配比有很大关系,Cd浓度由1 mg·kg-1升高到10 mg·kg-1,环草隆浓度与样点G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变化率的线性关系由正相关变为负相关;复合污染下,根据剂量-效应关系计算的EC50值27.6~848mg·kg-1,远远高于环草隆草坪建议施用量(3.33 mg·kg-1);土壤中环草隆与镉复合污染的联合毒性效应受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含量影响较大,另外,二者复合效应也会随污染物浓度及试验指标的不同而不同。以上研究结果能够为城市土壤重金属和除草剂复合污染生态风险评价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方法。(本文来源于《生态毒理学报》期刊2015年04期)

范利超,韩文炎,李鑫,李治鑫[6](2015)在《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茶园及相邻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并试图寻求其与土壤有机碳(SOC)、水溶性有机碳(WSOC)、微生物生物量碳(MBC)的关系。结果表明茶园和林地土壤有机碳、土壤呼吸积累量、水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且茶园均值大于林地。在0~100 cm土壤层次内,茶园土壤质量敏感性指标(WSOC/SOC)平均值、代谢熵(q CO2)平均值均大于林地,微生物熵(q MBC)平均值小于林地。茶园和林地土壤基础呼吸速率与SOC、WSOC及MBC呈显着正相关,向后筛选回归模型表明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依次为SOC>MBC>WSOC,对林地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作用则为WSOC>SOC>MBC。茶园土壤代谢作用强于林地,但茶园有机碳库的稳定性比林地差,不利于土壤有机碳库的积累,为促进茶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茶园土壤需要更加科学合理的施肥和耕作措施。(本文来源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范利超,杨明臻,韩文炎[7](2014)在《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室内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水分和添加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呼吸速率随着培养时间的变化而变化;温度对土壤呼吸的影响显着,在25℃条件下土壤呼吸碳积累量最大;水分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不显着,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60%时,土壤呼吸碳积累量最大;添加外源有机质可以显着地增加土壤呼吸速率,且不同类型有机质对土壤呼吸速率的激发效应不同,土壤呼吸碳积累量表现为菜饼>尿素>腐熟猪粪>茶树枯落物>CK;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有机质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一定范围内与有机质添加量呈显着的线性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4年06期)

王威,张玉玲,马震,陈彭[8](2014)在《石油类污染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石油类污染物进入土壤环境,会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微生物活性等产生危害,进而影响土壤呼吸强度。以某石油类污染场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取样,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对污染发生后包气带、含水层的土壤现状微生物量、土壤化学指标、基础呼吸作用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土壤呼吸强度首要受微生物量影响,其次受硝酸盐、氨氮、亚硝酸盐等因子影响。石油污染对土壤基础呼吸强度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对浅层土壤(0.5 m)、地下水位变动带(1.5 m)的土壤基础呼吸强度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本文来源于《科技导报》期刊2014年07期)

陈璟,杨宁[9](2013)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基础呼吸及代谢熵的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中的土壤呼吸特征,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土壤基础呼吸(SBR)及代谢熵(qCO2)的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它们与土壤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阶段中的SBR、qCO2存在明显差异,从裸地(Ⅰ)、草本群落(Ⅱ)、灌木群落(Ⅲ)到乔木群落(Ⅳ)阶段,SBR显着增强(P<0.05),qCO2显着减小(P<0.05)。每个恢复阶段,土层深度从0~20 cm、20~40 cm到40~60 cm,SBR显着减弱(P<0.05),qCO2显着增加(P<0.05)。从Ⅱ、Ⅲ至Ⅳ阶段,根际(R)与非根际(S)的SBR显着增加(P<0.05),SBR的R/S显着减小(P<0.05);而qCO2逐渐减小(P>0.05),qCO2的R/S逐渐上升(P>0.05),SBR与qCO2均表现出R>S的特点。相关分析表明,SBR与土壤微生物量碳(SMBC)、土壤温度(SST)呈极显着正相关(P<0.01),与土壤容重(SBD)呈显着负相关(P<0.05);qCO2与SMBC呈极显着负相关(P<0.01),与ST呈显着负相关(P<0.05),与SBD和pH值呈显着正相关(P<0.05)。这些对于构建植被恢复技术体系具有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13年06期)

廖洪凯,李娟,龙健[10](2013)在《喀斯特干热河谷植被类型和小生境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基础呼吸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贵州西南部典型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荒草地(Ⅰ)、小灌丛(Ⅱ)、灌木疏林(Ⅲ)、灌木林(Ⅳ)和乔木林(Ⅴ)下一般土壤、石缝土壤和石沟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其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可溶性有机碳(DOC)、易氧化有机碳(EOC)和基础呼吸量(BR)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MBC、DOC含量分别为123.2~616.8 mg kg-1和76.6~258.6 mg kg-1,EOC、BR含量分别为1.62~8.32 g kg-1和15.9~41.6 CO2μl g-1h-1。不同植被类型下,一般土壤、石缝土壤和石沟土壤MBC、DOC、EOC和BR含量均表现为:Ⅴ>Ⅳ>Ⅲ>Ⅱ>Ⅰ,差异显着,且土壤EOC与土壤总有机碳的比值总体也呈增加趋势。同一植被类型中,与一般土壤和石缝土壤相比,石沟土壤中EOC和DOC表现出了较高的含量水平。相关性分析表明,MBC、DOC和EOC可以作为喀斯特干热河谷地区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敏感性指标。(本文来源于《土壤通报》期刊2013年03期)

土壤基础呼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阐明不同海拔高度森林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不同海拔高度土壤碳动态预测提供科学依据,以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升温实验,研究不同海拔高度森林表层土壤基础呼吸对温度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土壤基础呼吸速率及土壤累积碳通量均随培养温度的升高呈增加趋势,土壤基础呼吸速率随着土壤层次加深而降低。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各土壤层次及海拔高度土壤基础呼吸速率总体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局部表现为振荡变化的特征,二者之间呈极显着(P<0.01)负相关指数函数关系。随着培养时间延长,土壤基础呼吸累积碳通量呈增加趋势,且培养的前14 d土壤累积碳通量增幅明显,之后逐渐趋于稳定。土壤基础呼吸累积碳通量与培养时间呈极显着(P<0.01)正相关对数函数关系。总体来看,温度升高将加速森林生态系统表层土壤呼吸碳排放。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土壤基础呼吸论文参考文献

[1].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邹城东滩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基础呼吸的特征[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8

[2].杨红,刘合满,曹丽花,徐唱唱,曹舰艇.藏东南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森林土壤基础呼吸特征[J].浙江农业学报.2018

[3].沈晨,范利超,韩文炎.pH和肥料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7

[4].谷盼妮,王美娥,陈卫平.环草隆对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氮矿化、基础呼吸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5

[5].谷盼妮,王美娥,陈卫平.环草隆与镉复合污染对城市绿地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氮矿化量、基础呼吸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毒理学报.2015

[6].范利超,韩文炎,李鑫,李治鑫.茶园与相邻林地土壤有机碳及基础呼吸的垂直分布特征[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5

[7].范利超,杨明臻,韩文炎.温湿度和外源有机质对茶园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4

[8].王威,张玉玲,马震,陈彭.石油类污染土壤基础呼吸作用的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导报.2014

[9].陈璟,杨宁.衡阳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基础呼吸及代谢熵的变化[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13

[10].廖洪凯,李娟,龙健.喀斯特干热河谷植被类型和小生境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和基础呼吸的影响[J].土壤通报.2013

标签:;  ;  ;  ;  

土壤基础呼吸论文-渠俊峰,葛梦玉,王坤,刘姝,候玉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