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电晕性能论文-王粉婷,陈红生,王文进,武传刚

耐电晕性能论文-王粉婷,陈红生,王文进,武传刚

导读:本文包含了耐电晕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薄膜烧结线,抗高频脉冲性能

耐电晕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王粉婷,陈红生,王文进,武传刚[1](2019)在《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烧结线的抗高频脉冲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比分析高频脉冲试验中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及薄膜烧结线抗高频脉冲电压能力的差异,对薄膜烧结线的抗高频脉冲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纳米填料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抗高频脉冲性能显着增强;经过5%拉伸后,薄膜的抗高频脉冲性能各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随着测试电压的升高,薄膜烧结线的抗高频脉冲性能均下降;浸漆有益于提升薄膜烧结线的抗高频脉冲性能。(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石慧,王静雅,孙宇宁,于钢,刘立柱[2](2018)在《聚酰亚胺/氧化铝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逐层流延铺膜及热亚胺化法制备了掺杂层纳米氧化铝含量不同的聚酰亚胺/氧化铝(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耐电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叁层结构,掺杂层中纳米Al_2O_3颗粒分散均匀,纳米Al_2O_3的加入会降低PI基体的排列有序度。加入纳米Al_2O_3颗粒后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热稳定性和耐电晕性能提高。当掺杂层无机含量为16%时,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比纯PI薄膜提高了48倍。(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8年11期)

赵伟,陈昊,范勇[3](2019)在《疏水性气相SiO_2改性环氧树脂的耐电晕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砂磨机将疏水性气相SiO_2纳米粒子分散到无溶剂环氧树脂(Epoxy,EP)中,经加热固化后制备了不同掺杂量的疏水性气相SiO_2/EP复合材料,通过XRD检测和SEM表征,证实疏水性气相SiO_2纳米粒子以无定形态均匀分散在EP中。疏水性气相SiO_2/EP复合材料的理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其热稳定性、介电常数、介电损耗和电导率均随纳米SiO_2粒子掺杂量的增加而有所升高;纳米SiO_2粒子掺杂量为2wt%时,击穿场强达到最大值为24.66kV/mm,较纯EP材料提高了21.35%;疏水性气相SiO_2/EP复合材料耐电晕寿命随纳米SiO_2粒子掺杂量增加而增加。在室温、80kV/mm电场强度下,纳米SiO_2粒子掺杂量为8wt%时,疏水性气相SiO_2/EP耐电晕寿命可达42.7h,是纯EP的18.9倍。(本文来源于《复合材料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杨瑞宵[4](2018)在《聚酰亚胺/纳米SiO_2-Al_2O_3耐电晕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酰亚胺(polyimide,PI)由于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和电气绝缘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及电气电子等领域。近年来,随着交流变频调速电机得到广泛应用,对绝缘材料的耐电晕性能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因此耐电晕材料的设计研制已成为材料科学的研究热点。本文采用纳米SiO_2-Al_2O_3材料掺杂到PI基体中,制备了具有高耐电晕性能的纳米电介质材料。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与热液法结合的方式,制备了纳米SiO_2-Al_2O_3分散液,采用原位聚合法将所制备的纳米SiO_2-Al_2O_3与PI复合,并采用流延法和浸胶法制备了PI/纳米SiO_2-Al_2O_3单层和多层复合薄膜。采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纳米粒子及复合薄膜的微观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纳米SiO_2-Al_2O_3为无定形结构,并且在其中形成了Si—O—Al结构,其平均粒径约为15~20nm;纳米SiO_2-Al_2O_3粒子的引入降低了PI分子链的有序化程度,但对PI基体的亚胺化程度影响不大,纳米SiO_2-Al_2O_3粒子在PI基体中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径小于30 nm,且多层复合薄膜层间介面清晰,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热稳定特性研究表明,纳米SiO_2-Al_2O_3掺杂量的增加,有助于提高PI/纳米SiO_2-Al_2O_3薄膜的热稳定性,叁层复合薄膜的热性能优于单层薄膜。薄膜的力学性能分析显示,纳米SiO_2-Al_2O_3粒子的引入会降低PI/S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与单层薄膜相比较,采用浸胶法制备的叁层复合薄膜具有更高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而采用五层复合结构可以进一步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五层复合薄膜A_(18)A_(22)PA_(22)A_(18)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分别为152MPa和45%。宽频介电谱分析表明,叁层PI/纳米S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均随SiO_2-Al_2O_3掺杂量的增加而增大,叁层复合薄膜较单层薄膜具有更低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介电强度分析表明叁层PI/纳米S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介电强度要优于单层薄膜,采用五层复合结构可以在保证纳米粒子掺杂量的同时,进一步优化材料的介电强度特性。电导特性测试表明,叁层PI/纳米SiO_2-Al_2O_3复合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且随着纳米SiO_2-Al_2O_3掺杂量的增加,复合薄膜的受陷载流子密度呈增大趋势。电晕特性研究表明,PI分子端基,纳米粒子的分散状态和复合材料的层合结构均会影响复合薄膜耐电晕性。PI分子端基对薄膜的耐电晕性能的影响表现为:端苯基>端酐基>端胺基;薄膜中二次粒子变形后,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会提高,当拉伸比为10%时,掺杂量为15wt%的叁层复合薄膜在155℃,80k V/mm场强下的耐电晕寿命为14.7h,较未拉伸薄膜提高了41%;对薄膜层合结构的研究表明,在SiO_2-Al_2O_3掺杂量相同时,通过对薄膜层合结构的设计可以提高复合材料的耐电晕寿命。不同场强条件下的电晕测试结果表明,在155℃下,外推至场强为20k V/mm时,采用浸胶法制备的掺杂量为20wt%的叁层PI/纳米S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耐电晕寿命为3230.05h,是Kapton 100CR的3.65倍;纳米SiO_2-Al_2O_3的加入可以显着提高PI薄膜在电场下的反应活化能,但是不能单纯以反应活化能的高低来判断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在分析大量电晕测试结果以及电晕老化前后薄膜形貌、结构变化的基础上,提出了纳米粒子、聚合物基体、层合结构叁者关系模型,认为PI/纳米SiO_2-Al_2O_3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机理可以概括为纳米粒子的空间电荷反电场作用,无机物粒子的屏蔽作用,纳米粒子对电荷的疏导作用,层合结构的分压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8-06-01)

马莉莉,马涛,王宝祥,辛萌,武元伟[5](2018)在《聚酰亚胺/改性六方氮化硼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硅烷偶联剂Z6020对六方氮化硼(h-BN)进行改性,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聚酰亚胺/改性氮化硼(PI/f-BN)复合薄膜。利用红外光谱仪、自制调频耐电晕装置和宽频介电谱测试仪对复合薄膜进行测试,采用光学显微镜对薄膜耐电晕老化后的击穿孔形貌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棒板空气间隙为1 mm,脉冲电场强度为50 k V/mm,占空比为50%,频率为20 k Hz的测试条件下,随着f-BN含量的提高,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呈先增加后缩短的趋势。当f-BN含量为15%时,复合薄膜的介电常数最大,耐电晕寿命最长。(本文来源于《绝缘材料》期刊2018年04期)

吴旭辉[6](2018)在《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对PI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变频牵引电机是高速列车核心设备之一,其绝缘状态直接影响列车的安全稳定运行。聚酰亚胺薄膜因其优异的电气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变频牵引电机匝间绝缘,但在实际运行工况下,由于受到高频陡脉冲的作用,变频电机绝缘因电晕放电而出现过早失效的现象。在聚酰亚胺薄膜中添加纳米粒子可以有效提高材料的绝缘性能,但纳米粒子在材料中的团聚现象制约着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进一步提升,而通过对纳米粒子表面改性可以改善其团聚现象。近年来,等离子体因能改善材料的表面性能而被应用于聚合物材料的表面改性,并有望被用来改性纳米粒子的表面特性。因此,研究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对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影响对于提升变频电机绝缘寿命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搭建了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试验平台,利用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纳米氧化铝进行表面改性,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得到了性能优良的聚酰亚胺纳米薄膜,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纳米粒子在薄膜中的分散特性,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了薄膜的化学结构,基于介电频谱研究了薄膜的介电特性。通过去极化热刺激电流法得到了薄膜的热刺激电流曲线,利用热刺激电流分析方法计算了薄膜陷阱能级密度分布,采用电声脉冲法测量了薄膜的空间电荷分布,探究了异极性空间电荷对薄膜电场的影响,采用压片法研究了等离子体改性前后纳米粒子表面化学键的变化,结合界面理论,分析了纳米粒子和聚合物基体间的界面特性,探明了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的作用机制,揭示了等离子体改性纳米氧化铝对聚酰亚胺复合薄膜陷阱特性的影响机理。测量了方波脉冲电压下薄膜的耐电晕寿命,分析了基于威布尔分布的耐电晕寿命特性,对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进行了电晕老化,从薄膜介电性能、陷阱特性以及化学键断裂叁个方面探究了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对薄膜电晕老化微观过程的影响,基于能带理论,从电荷对聚合物分子链轰击作用角度阐明了聚酰亚胺纳米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提高的机理。(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8-04-01)

张明玉,金家骏,周建华,石慧,刘立柱[7](2018)在《杜邦100CR薄膜耐电晕性能的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借助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析了杜邦卡普顿100CR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的结构,结果表明杜邦100CR薄膜呈现夹心结构,掺杂的片状无机组分主要集中在表层,掺杂厚度约10μm;表层进行无机组分掺杂的优点在于借助无机物良好的电晕阻隔效果来阻挡电晕放电向纵深发展,进而改变电晕的破坏方向;当表层有机质被电晕破坏殆尽时,表层的无机物可以迅速的塌陷形成无机物堆砌,堆砌在薄膜表面形成了屏蔽层,对内部的有机质形成了良好的保护作用;随着表面无机物的堆砌、塌陷,在这个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空洞,而形成了隔热保护层,阻隔了电晕放电产生的热量对薄膜内部的影响,防止了热击穿的提前发生,从而提高了薄膜的耐电晕性能。(本文来源于《合成技术及应用》期刊2018年01期)

罗春明,唐荣芝,张世明,唐安斌,彭宗仁[8](2017)在《纳米球状二氧化硅改善聚酯薄膜耐电晕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微乳液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的球状SiO2粒子,采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表征发现其粒径分布均匀,且为无定形或微晶结构。将纳米球状SiO2粒子以原位合成方法加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酯PET)中,采用超声分散,制备有机-无机杂化聚酯薄膜,并测试其耐电晕性能,讨论了粒径、SiO2含量和PET薄膜厚度对耐电晕电压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球状二氧化硅的引入,有机-无机网络结构的形成使薄膜内部形成反向电场,延缓了电晕老化,使相同厚度(250μm)的聚酯薄膜耐电晕电压性能提升20%左右,采用350μm厚度耐电晕PET开发的Tedler-PET-Tedler(TPT)复合背板在空气中的局部放电电压可达到1500V,能满足新型光伏组件的技术要求。(本文来源于《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7年12期)

王湄[9](2017)在《变频电机用漆包线耐电晕电、热老化性能的分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变频电机的广泛使用,变频电机用漆包线的耐电晕性能也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文章阐述了漆包线耐电晕性能在变频电机中的重要性,介绍了耐电晕性能检测涉及的各个参数,并分析了电、热老化对漆包线所造成的损害机理。(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7年18期)

王湄[10](2017)在《上升沿对漆包线耐电晕性能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上升沿对耐电晕漆包线热老化寿命的影响,使用多家不同企业生产的同一型号的耐电晕漆包线进行测试,进行结果比对,得出脉冲上升时间越短,脉冲上升沿越陡,耐电晕时间越短,反之则越长。同时强调为了保证对称的要点,下降沿时间应与上升沿时间相同,即试验波形应选择双极性对称性脉冲方波。(本文来源于《电子制作》期刊2017年18期)

耐电晕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逐层流延铺膜及热亚胺化法制备了掺杂层纳米氧化铝含量不同的聚酰亚胺/氧化铝(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对复合薄膜进行表征,并对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及耐电晕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复合薄膜具有明显的叁层结构,掺杂层中纳米Al_2O_3颗粒分散均匀,纳米Al_2O_3的加入会降低PI基体的排列有序度。加入纳米Al_2O_3颗粒后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热稳定性和耐电晕性能提高。当掺杂层无机含量为16%时,PI/Al_2O_3叁层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时间比纯PI薄膜提高了48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耐电晕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王粉婷,陈红生,王文进,武传刚.耐电晕聚酰亚胺薄膜烧结线的抗高频脉冲性能研究[J].绝缘材料.2019

[2].石慧,王静雅,孙宇宁,于钢,刘立柱.聚酰亚胺/氧化铝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研究[J].绝缘材料.2018

[3].赵伟,陈昊,范勇.疏水性气相SiO_2改性环氧树脂的耐电晕性能[J].复合材料学报.2019

[4].杨瑞宵.聚酰亚胺/纳米SiO_2-Al_2O_3耐电晕薄膜的制备、表征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8

[5].马莉莉,马涛,王宝祥,辛萌,武元伟.聚酰亚胺/改性六方氮化硼复合薄膜的耐电晕性能研究[J].绝缘材料.2018

[6].吴旭辉.等离子体改性纳米粒子对PI复合薄膜耐电晕性能影响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8

[7].张明玉,金家骏,周建华,石慧,刘立柱.杜邦100CR薄膜耐电晕性能的结构研究[J].合成技术及应用.2018

[8].罗春明,唐荣芝,张世明,唐安斌,彭宗仁.纳米球状二氧化硅改善聚酯薄膜耐电晕性能[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17

[9].王湄.变频电机用漆包线耐电晕电、热老化性能的分析研究[J].电子制作.2017

[10].王湄.上升沿对漆包线耐电晕性能的影响分析[J].电子制作.2017

标签:;  ;  ;  

耐电晕性能论文-王粉婷,陈红生,王文进,武传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