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点视野计论文-魏佳

四点视野计论文-魏佳

导读:本文包含了四点视野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四点视野计,视野检查,青光眼,筛查

四点视野计论文文献综述

魏佳[1](2009)在《用于快速筛查青光眼的四点视野计的研制及正常参考值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青光眼是世界上第一大不可逆致盲眼病,且早期诊断困难,多数青光眼患者初诊时已有较严重的视神经和视野损害。而早期诊断是青光眼治疗的关键,在人群中进行筛查是尽早发现青光眼的有效措施之一。视野检查是评估青光眼视功能改变的重要手段,但常规视野计检测时间长,携带不方便,造成其在大规模筛查青光眼应用中的局限性。为了适应大规模筛查青光眼的需求,本论文研制了快速、有效、可携带的四点视野计。方法四点视野计由上位机、下位机及其通信接口构成,上位机即计算机(PC)向下位机发送命令,并对下位机传送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及分析;下位机即单片机(MCU),主要控制视野屏上发光二极管(LED)的亮度变化及检测顺序,并把受检者应答情况传递给上位机。PC与MCU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单片机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包括主程序、中断处理程序以及快速筛查、四点阈值检测、按键查询、串行数据传输等子程序。PC端软件主要采用VB6.0编制。通过设置串行端口控件MSComm,实现与单片机的串行通讯,实时显示视野检测状态;利用数据库绑定控件,创建以Access数据库为后台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对患者信息及检测数据进行存储、修改、查询等,并结合VC语言,编制检测报告单打印模块。四点视野计选择符合入选标准的50个正常受检者100只眼的视野进行检测,分为5个年龄段,≤30岁、31-40岁、41-50岁、51-60岁、≥61岁,每年龄段10人。采用四点视野计四点阈值程序两种检测策略,分别对青光眼视野缺损中最易出现异常的四个点进行静态视野检查,检查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后,得出各年龄段平均光敏感度的正常参考值范围。结果研制了快速、便携的四点视野计样机。可选择不同的程序控制视野屏LED的显示方式,并根据受检者反应,改变视野屏LED亮度值,从而进行四点视野检查。四点视野检测系统实现了界面显示、患者资料管理、检测报告单打印、数据传输及处理、检测过程实时显示等功能。本样机应用四点阈值程序两种检测策略分别对正常人四点视野的光敏感度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正常人的平均光敏感度与年龄有关,年龄越大光敏感度越低,年龄平均增加10岁,检测策略一测得平均光敏感度(MS)下降1.319dB,各年龄段MS不全相同,30岁年龄段与40岁年龄段之间MS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年龄段之间MS均有差别(P<0.05);检测策略二测得平均光敏感度下降1.225dB,各年龄段之间MS均有差别(P<0.05)。两种策略各年龄段男女之间MS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左右眼之间MS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测策略之间MS有统计学差异(t=4.513,P=0.000),检测策略一比检测策略二测得的MS低大约0.5dB。而且两种检测策略测得每眼平均检测时间均小于1分钟,与传统视野计全阈值程序平均每眼耗时12-20分钟相比,检测时间大大缩短。结论四点视野计样机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检测时间短,四点阈值程序的两种检测策略通过对正常人的四点视野分别进行检查,测得了各年龄段MS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本论文得出的正常参考值的特点与其它类型视野计的正常参考值的特点基本吻合,为继续进行临床试验提供了参考依据,本论文对四点视野计的研制为大规模筛查青光眼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来源于《天津医科大学》期刊2009-05-01)

魏佳,高卫平,贺忠江,李迎新,孙雷隐[2](2009)在《四点视野计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满足大规模青光眼快速筛查的需要,文章利用新的视野检查策略,研制了四点视野计。该由上位机、下位机及其通信接口构成,上位机即PC机向下位机发送命令,并对单片机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及分析;下位机即单片机主要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及检测顺序,并把受检者应答情况传递给上位机。单片机与PC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单片机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PC端软件采用VB6.0编制。实现了亮度控制、界面显示、患者资料管理、数据传输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可用于临床检查的四点视野计样机。该仪器结构简单、检测时间短、功能齐全、便于携带,方便进行临床实验,为将来深入人群进行青光眼快速筛查提供了条件。(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期刊2009年09期)

魏佳,贺忠江,杨久敏,高卫平,李迎新[3](2008)在《四点视野计的研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制开发用于筛查青光眼的四点视野计。青光眼是一种以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为特征的眼病,是不可逆致盲疾病首位。青光眼早期无症状,患者难以发现,有临床症状时通常已有广泛而不可逆的损害,患者视功能较难恢复。因此早期诊断是防治青光眼的关键。仅在医院等待就诊无法起到早期防治的作用。进行大规模筛查非(本文来源于《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期刊2008-05-01)

四点视野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满足大规模青光眼快速筛查的需要,文章利用新的视野检查策略,研制了四点视野计。该由上位机、下位机及其通信接口构成,上位机即PC机向下位机发送命令,并对单片机传递的信号进行处理及分析;下位机即单片机主要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变化及检测顺序,并把受检者应答情况传递给上位机。单片机与PC机之间通过串行通信方式实现数据传输。单片机软件采用C语言设计,PC端软件采用VB6.0编制。实现了亮度控制、界面显示、患者资料管理、数据传输及处理等功能,完成了可用于临床检查的四点视野计样机。该仪器结构简单、检测时间短、功能齐全、便于携带,方便进行临床实验,为将来深入人群进行青光眼快速筛查提供了条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四点视野计论文参考文献

[1].魏佳.用于快速筛查青光眼的四点视野计的研制及正常参考值测定[D].天津医科大学.2009

[2].魏佳,高卫平,贺忠江,李迎新,孙雷隐.四点视野计的研制[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9

[3].魏佳,贺忠江,杨久敏,高卫平,李迎新.四点视野计的研制[C].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2008年年会暨首届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论坛论文集.2008

标签:;  ;  ;  ;  

四点视野计论文-魏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