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育学论文-施艳林,邓桦

实践教育学论文-施艳林,邓桦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践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园四季活动,民俗诗词,综合育人

实践教育学论文文献综述

施艳林,邓桦[1](2019)在《“生命·实践”教育学立场下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四季”活动设计研究——以“四季·民俗诗词”主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生命·实践"教育学是扎根于现时代、学科、实践,扎根于教育学家执着求索的精神而生长出来的一株富有时代气息和中国特点的教育学新苗。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四季·民俗诗词"主题活动的整体设计以自然四季和二十四节气及其背后连接的民俗诗词文化为主线来策划学生活动,从多维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同时促进学生对民俗诗词的认知与传承。(本文来源于《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张建国[2](2018)在《马克思实践教育学管窥——基于《新莱茵报》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马克思教育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其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探讨他以实践形式呈现的教育学即实践教育学有助于全面把握其教育思想。对《新莱茵报》的分析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以工人阶级解放为出发点,其立场基于马克思对具体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一方面向工人们传授有关社会各阶级关系的知识,促进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理解和觉醒,另一方面向工人们提供有关其他民族的知识,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注重培养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方式上,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注重表达工人们的情感,鼓励他们在改造社会中成为新人。(本文来源于《当代教师教育》期刊2018年03期)

叶澜[3](2018)在《《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一文中研究指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2月第1版教育学是一门学科吗?这个"赫尔巴特难题"是所有教育学人最希望得到正面回答的问题,也是教育从业人员尤其是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因为它关乎圈内人的社会地位、入业门槛和待遇高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叶澜在20年的"新基础教育"研究和30余年教育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研究的基础(本文来源于《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期刊2018年05期)

张旭,皇甫科杰[4](2018)在《走向中国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当代践行》一文中研究指出教育学在中国已历百余年之久,众多教育学者努力追求教育学的"中国化"虽成果显着,然终未能实现百年梦想。回望,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其内在发展逻辑,教育学在中国大体经历了由追随到自立,由简单到纷繁,由"破""立"到创生等的过程;反思,创建中国教育学的呼声日隆,并在新世纪由理念走向现实努力;实践,"生命·实践"教育学的重建探索,为中国教育学的创建树立了典范。(本文来源于《教育导刊》期刊2018年02期)

叶澜[5](2018)在《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其二)》一文中研究指出文明初创期四、独一无二的古中医学本文把古中医学作为考察华夏文明自然观的一个典型例子,首先是因为它把人体看作小宇宙,既集天地精华于一身,又与天地万物能相通;同时,中医学还把人作为独特的自然,以对象的方式开展观察、研究;以养身、防病和治病,即人类自身的生命健康作为医学的目的;以自然界的各种自然物,如花草树木、飞禽走兽,乃至矿石泥土等非生物中可用之材加工为药材;呈现出以外界自然养治人体内部自然的(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03期)

叶澜[6](2018)在《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其一)》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与教育的关系是当今我国教育学和教育改革中尚未深入触及,但却是不可不研究的重要问题。我们意识到这一点,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以下简称"新基础")深入开展、"生命·实践"教育学研究(以下简称"生命·实践"教育学)推进所致,是两项研究交互作用的产物。此文以简要回顾这一过程始,继而重点阐述本人现阶段形成的基本认识,分上下两编述之。问题生成与研究框架一、问题生成2012年是"新基础"完成了叁年"扎根"阶段研究(本文来源于《教育发展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卓立子,刘晓静[7](2017)在《语文课程实践教育学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叁维同构》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实践教育学课堂的师生关系是教学内容与师生教与学之间的叁维同构关系,它是对语文课程本体教学内容、教和学之间隐含的、深层次关系的洞察。它依据教材编制特征和文篇文本体类特征,分别构建整本教材和文本文篇课程本体教学内容及教与学之间逻辑一致的叁维同构。(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7年10期)

卓立子,邹小刚[8](2017)在《语文课程“写作实践教育学”的体系构造》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写作实践教育学"体系依据"语文课程实践教育学‘课程目的──学习手段’的‘张力’型课堂‘理想模型’",阐述语文课程"写作实践教育学""写作教学目的"下序列写作教学具体内容的构成和"写作力发展提升"时系列写作具体学习实践训练过程的造型形态。(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7年08期)

卓立子,刘刚[9](2017)在《语文课程“文篇文本阅读实践教育学”课堂构型》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阅读实践教育学课堂构思构建"课程阅读目的──阅读学习手段"的张力型课堂理想模型。基于此,文篇文本阅读实践教育学思考和构建文篇文本阅读课型的组织形式和样态。文篇文本阅读实践教育学课堂构型以定向组织和展形逻辑叁步骤进行文体支架式、比较互动式和联类融通式叁种阅读课型的构型思考。(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7年07期)

卓立子,陈伟[10](2017)在《语文课程“阅读实践教育学”构思》一文中研究指出语文课程"阅读实践教育学"构思是"实践教育学"构想的课堂"理想模型"的实践样态展示,它基于课程本体教育目的、阅读本体规律和实践自身融合统一的特点思考其坚持的两个根本原则,探索其构思实施的叁个基本方略。(本文来源于《新课程研究(上旬刊)》期刊2017年05期)

实践教育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马克思教育工人的实践活动构成其革命事业的重要部分,探讨他以实践形式呈现的教育学即实践教育学有助于全面把握其教育思想。对《新莱茵报》的分析表明,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以工人阶级解放为出发点,其立场基于马克思对具体的社会阶级关系的分析。在内容上,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一方面向工人们传授有关社会各阶级关系的知识,促进他们对自身利益的理解和觉醒,另一方面向工人们提供有关其他民族的知识,支持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注重培养工人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方式上,马克思的实践教育学注重表达工人们的情感,鼓励他们在改造社会中成为新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践教育学论文参考文献

[1].施艳林,邓桦.“生命·实践”教育学立场下民族地区中学“校园四季”活动设计研究——以“四季·民俗诗词”主题为例[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9

[2].张建国.马克思实践教育学管窥——基于《新莱茵报》的分析[J].当代教师教育.2018

[3].叶澜.《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8

[4].张旭,皇甫科杰.走向中国教育学——“生命·实践”教育学的当代践行[J].教育导刊.2018

[5].叶澜.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其二)[J].教育发展研究.2018

[6].叶澜.溯源开来:寻回现代教育丢失的自然之维——《回归突破:“生命·实践”教育学论纲》续研究之二(上编·其一)[J].教育发展研究.2018

[7].卓立子,刘晓静.语文课程实践教育学教学内容及教与学的叁维同构[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8].卓立子,邹小刚.语文课程“写作实践教育学”的体系构造[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9].卓立子,刘刚.语文课程“文篇文本阅读实践教育学”课堂构型[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10].卓立子,陈伟.语文课程“阅读实践教育学”构思[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

标签:;  ;  ;  

实践教育学论文-施艳林,邓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