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论文文献综述)
钱芳,纵瑞奇,王军,王志勇[1](2021)在《新疆地区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新疆地区汉、维、哈族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为制定叶酸个性化增补方案提供依据。方法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随机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4个县市的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4 555例育龄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其中汉族2 162人,维吾尔族1 376人,哈萨克族1 017人。收集育龄妇女的一般资料,采集静脉血样,检测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比较新疆地区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在人群中的分布情况。结果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育龄妇女MTHFR C677T主要基因型分别为CT、CT和CC,MTHFR A1298C主要基因型均为AA,MTRR A66G主要基因型分别为AA、AG和AG,三者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型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7.28、192.18、381.02,P<0.05)。汉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育龄妇女MTHFR C677T主要等位基因分别为T、C和C,MTHFR A1298C主要等位基因均为A,MTRR A66G主要等位基因均为A,三者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等位基因分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72.72、194.48、387.33,P<0.05)。结论新疆地区汉、维、哈族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应加强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测定,指导叶酸个性化增补方案,以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发生率。
包丽娥,申东生,杨勇,张宏磊,郭晓晓[2](2021)在《甘肃地区叶酸代谢相关酶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甘肃地区育龄女性叶酸代谢关键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C677T、A1298C位点,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A66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及地理位置是否有关,为指导孕期叶酸补充提供参考。方法使用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检测受检者MTHFR C677T、A1298C位点,MTRR A66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采用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是否符合遗传平衡。使用SPSS23.0统计软件对甘肃省内不同区域、不同年龄育龄女性的上述基因多态性位点的基因型分布进行比较,并将该研究的等位基因频率数据与其他省份的相应数据进行比较。结果甘肃地区4 935例育龄女性中,MTHFR C677T位点CC、CT及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29.6%、49.3%、21.1%;MTHFR A1298C位点AA、A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8.9%、28.1%、3.0%;MTRR A66G位点AA、A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9.5%、43.5%、7.0%。省内不同地区、不同年龄育龄女性的上述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甘肃地区育龄女性MTHFR C677T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长春、廊坊、淄博、郑州、眉山、湖北、湘潭、云南、南宁、阳江、海南等地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A1298C位点等位基因频率与长春、廊坊、淄博、郑州、湖北、湘潭、南宁、阳江、海南等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RR A66G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长春、廊坊、银川、淄博、郑州、眉山、湖北、湘潭、云南、南宁等地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甘肃地区育龄女性MTHFR和MTRR的上述基因多态性与年龄及省内地理位置无关,但与非西北地区的外省部分区域存在差异。
覃含麦,莫应田,刘初斌,蒙慧勤,覃启妹,胡季芳,鲁衍强[3](2021)在《荔波县布依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布》文中研究说明目的研究贵州省荔波县布依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1月在荔波县中医院进行围孕期保健的457名布依族健康女性,采集口腔黏膜上皮脱落细胞,抽提基因组DNA,使用荧光定量PCR检测MTHFR C677T、MTHFR A1298C及MTRR A66G基因多态性。结果荔波县布依族女性MTHFR基因C677T位点CC、CT及TT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1.3%(280名)、33.7%(154名)及5.0%(23名);MTHFR基因A1298C位点AA、AC及CC基因型频率分别为45.5%(208名)、43.8%(200名)及10.7%(49名);MTRR基因A66G位点AA、AG及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3.6%(245名)、38.7%(177名)及7.7%(35名)。荔波县布依族女性MTHFR基因C677T位点C、T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8.1%(714名)和21.9%(200名);MTHFR基因A1298C位点A、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67.4%(616名)和32.6%(298名);MTRR基因A66G位点A、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3.0%(667名)和27.0%(247名)。MTHFR C677T和A1298C两位点连锁共有7种组合,频率最高的是CC/AC(30.6%)。结论研究荔波县布依族女性MTHFR和MTRR基因多态性的群体遗传学特征为指导科学增补叶酸营养、实施个性化孕期保健提供了依据。
杨康,朱巧玲,周少雄,庄锡伟,彭健桥,欧阳佩雯[4](2021)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育龄人群中的临床价值》文中认为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5,10-methylenetetrahydrofolate reductase,MTHFR)是人体内叶酸代谢与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代谢的关键酶,该酶具有多种基因多态性。C677T和A1298C基因多态性可影响酶的活性,其与不孕不育症、流产、出生缺陷、产后抑郁、肿瘤的发生和用药、心脑血管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阐述C677T和A1298C基因多态性的分布特征及其与孕产相关疾病的关联,以期为育龄女性的个体化预防和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一定的指导意义。
宿喜萍[5](2021)在《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城市汉族、高原藏族人群血清叶酸水平、MTHFR基因C677T、A1298C位点多态性、叶酸代谢能力与地域、种族、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探索复发性流产可能的易感基因,指导临床医师对复发性流产人群及早干预。方法:本研究共纳入200例样本,根据不同地域、种族、是否有复发性流产史,分为A1(城市汉族无复发性流产史)组、A2(城市汉族有复发性流产史)组、B1(高原藏族无复发性流产史)组、B2(高原藏族有复发性流产史)组。采用化学发光法监测血清叶酸水平,用t检验分析结果。采用PCR扩增技术筛查MTHFR基因C677T、A1298C两个位点的分布,根据位点数据判定叶酸代谢能力,分析影响叶酸代谢能力的相关性因素。应用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运用Logisti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1.血清叶酸水平测定:A1组平均为38.04±12.23nmol/L,A2组平均为30.04±15.49nmol/L,B1组平均为27.43±10.28nmol/L,B2组平均为21.48±8.9nmol/L。方差分析4组间血清叶酸水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1.559,P<0.001)。A2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A1组,B2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B1组。2.C677T、A1298C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频率分布:C677T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在A1与A2、B1与B2、A1与B2、A2与B1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B1、A2与B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1298C位点基因型、等位基因分布在A1与A2、B1与B2、A1与B1、A1与B2、A2与B1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2与B2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MTHFR基因C677T与A1298C位点联合突变分析:C677T位点CC型与A1298C位点AA型突变在复发性流产组与健康对照组间的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C677T位点CT型与A1298C位点CC型突变在组间的分布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4)。4.对4组研究人群进行叶酸代谢能力风险等级评估:A1与A2、B1与B2、A2与B2、A1与B2及B1与A2间的叶酸代谢能力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1与B1间的叶酸代谢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对4组人群叶酸代谢风险等级间的血清叶酸水平差异分析:叶酸代谢能力正常、较弱、弱人群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4.604,P<0.001)。6.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有无流产史对叶酸代谢能力有显着相关性(P<0.01),有流产史者增加了叶酸代谢能力缺乏的发生风险。结论:1.MTHFR基因多态性与复发性流产关系密切,复发性流产与血清叶酸水平及叶酸代谢能力呈正相关。2.MTHFR基因C677T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CT型、TT型突变均高于CC型。T等位基因是导致复发性流产的易感因素之一。3.MTHFR基因A1298C在汉族与藏族人群中分布有差异性,但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敏感性较低。4.影响复发性流产患者叶酸代谢能力最显着的影响因素为有流产史。
胡浩梅,杨华[6](2021)在《叶酸与不良生育的相关研究》文中认为不良生育主要包括早期复发性流产、胎儿发育异常等。不良生育给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负担,减少出生缺陷是妇产科医生的一项重要工作。不良生育发病原因复杂,是遗传及环境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叶酸与不良生育的关系始终是一个研究热点,其中叶酸缺乏或利用障碍是导致胎儿神经管畸形比较明确的一种因素。此外,叶酸缺乏还可能与早期复发性流产、男性不育及胎儿唇腭裂、先天性心脏病、唐氏综合征等其他出生缺陷有关。尽管目前相关研究较多,但其中的具体发病机制尚不清晰。近年来有许多研究从遗传基因及组蛋白修饰等表观遗传学方面阐述了叶酸缺乏与不良生育的相关性。结合近年来相关文献,从叶酸转运吸收、叶酸代谢及相关酶多态性、叶酸缺乏导致各种不良生育及其发病机制进行综述,为更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
折开娥,张莉莉,张凌燕[7](2020)在《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叶酸补充预防新生儿缺陷性疾病效果》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甲硫氨酸合成还原酶(MTRR)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补充叶酸预防新生儿缺陷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10月4621例于本院优生优育门诊咨询计划妊娠的育龄妇女,根据自愿原则分为两组,观察组(2745例)妊娠前采集静脉血检测MTHFR C677T、A1298C位点、MTRR A66G位点基因多态性,根据基因突变情况评估叶酸利用能力风险等级,并给予个性化叶酸补充指导;对照组(1876例)采用传统叶酸补充方式。观察两组新生儿缺陷性疾病、不良妊娠结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MTRR A66G位点基因分型、等位基因与中国常模比较无差异,2745例叶酸利用能力正常549例(20.0%),略差247例(9.0%),较差823例(30.0%),很差1126例(41.0%);获得随访4431例(96.0%),观察组妊娠后(2732例)发生自然流产(0.11%)、早产(0.15%)、21-三体(0.09%)、神经管畸形(0.09%)、唇腭裂(0.09%)、胎儿生长发育受限(0.06%)、先心病发生率(0.09%)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THFR C→T检测指导个体化补充叶酸可降低新生儿缺陷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质量。
张思浓[8](2020)在《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中国心脑血管患病及死亡率逐年攀升,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住院总费用每年超过千亿。建立以患者为中心,以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危险因素管理为突破口的全程综合防治管理模式,是开展重大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关键。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已广泛用于疾病诊断、疾病易感性评估、药物遗传学分析等领域。常用SNP检测技术包括测序、实时荧光PCR、DNA芯片杂交、质谱等,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基因检测结果,但须依赖昂贵的设备、专业的人员,操作步骤繁琐,检验结果回报时间(Turn-Around Time,TAT)长,因而在资源有限的实验室普及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为此,亟需开发快速准确、操作简单、性价比高的分子诊断适宜技术,可应用各级医疗机构、基础临床实验室、疾控中心等多种场合,特别是可利于对大规模人群进行风险基因的快速筛查,以及时干预心脑血管慢性疾病,实现个性化预防和治疗。2007年起,侧向流层析技术(Lateral Flow Assay,LFA)被用于SNP检测领域。通过LFA装置对等位基因特异性产物分析,可快速读取基因型结果。与已有SNP检测方法相比,其检测成本低,不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操作人员易于培训,适用于多种场景应用。然而在获取等位基因特异性产物时,均需要先PCR扩增目的片段,再进行等位基因区分。如何建立PCR扩增与等位基因区分同时完成,再结合层析装置实现SNP检测简化步骤,缩短TAT,对方法学进一步改进意义重大。在国家重大新药创制课题支持下,本论文首次建立扩增受阻突变体系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ARMS-PCR)结合金磁微粒层析装置(GoldMag-LFA)进行SNP分型,称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可通过一步扩增,同时进行目的片段获取与等位基因区分,再利用金磁微粒层析装置对结果进行判读。利用该方法实现了叶酸代谢关键酶基因多态性MTHFR C677T、MTHFR A1298C、MTRR A66G的检测。该方法准确、简便、快速,使用该技术研制的MTHFR C677T基因检测试剂盒于2014年被国家药监局认定为“国家创新医疗器械产品”,并已应用于临床检验和大规模筛查。同时,课题组其他成员也将该技术应用于CYP2C19、ApoE、PLD3、ALDH2等多个SNP位点检测方法的建立。初始设计的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对于单个SNP位点,采用两管PCR扩增反应和两个层析装置,分别实现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检测,且保证SNP检测的特异性、灵敏度和准确度。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进一步建立四引物ARMS-PCR(Tetra-primer AMRS-PCR)和金磁微粒层析装置相结合的SNP检测方法,称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该法通过一管PCR反应和一个层析装置即可完成SNP分型。与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相比,还可节省至少30%的检测时间。此外,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还实现了以全血作为模板直接进行扩增,省略了DNA提取步骤,大大缩短了SNP检测所需的时间,适于开发自动化平台,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建立了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基于一条共同引物和两条等位基因特异性引物的设计,通过两个ARMS-PCR反应实现了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的一步扩增,之后利用两个金磁微粒层析装置分别对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特异性产物进行检测。基于该原理,建立了MTHFR C677T、MTHFR A1298C及MTRR A66G三个SNP位点的检测方法。2.方法学的临床评价和临床应用:基于所建立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平台,对MTHFR C677T、MTHFR A1298C和MTRR A66G基因位点分别采用1000例以上临床样本进行验证,该方法与金标准测序的符合率可达99%以上。同时,设计病例-对照试验,对脑卒中患者和正常对照的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探讨这三个基因多态性与陕西汉族人群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及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结果表明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与IS的发生具有显着相关性。可见在IS的高风险人群,如高血压、高血脂患者进行这三个位点的筛查,对于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有重要意义。3.开展了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与光学读卡仪的适配研究:设计了读卡仪的结果判读流程,并通过检测已知不同基因型的样本,得到结果判读流程中所需要关键参数,完成了试剂检测卡与仪器的适配。使用读卡仪对500例样本进行验证,检测结果与测序符合率达100%。完成准确性评估后,将读卡仪应用到临床样本的基因分型检测。4.建立了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方法:与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技术不同,该方法基于四条引物设计(包括突变型引物对和野生型引物对),在单个PCR反应管中实现两个等位基因的同时扩增和识别,并通过一个金磁微粒层析装置,完成野生型和突变型等位基因特异性产物的同时检测。该方法可在75 min内完成对全血样本的基因检测,无需提取DNA。综上所述,本研究先后建立了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与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完成了规模化中试放大并在临床中得到大量SNP检测应用,还可通过配套光学读卡仪对临床样本快速筛查进行数据化处理。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更加快速简便,应用前景广阔。所建立的方法不依赖昂贵的仪器,可适用于多种医疗机构。使用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技术平台有助于高血压患者MTHFR C677T/A1298C和MTRR A66G基因多态性的快速筛查,对潜在患病人群进行危险分层,聚焦重点人群,更好地开展用药干预和疾病管理,做好脑卒中一级预防工作。
任欢欢[9](2020)在《叶酸缺乏对小鼠精原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和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叶酸(Folic acid,FA)是机体一碳代谢循环中重要的甲基供体,在DNA合成、稳定性及修复中起关键作用。FA缺乏会导致DNA碱基错配、缺失、DNA链和染色体断裂等基因组不稳定性(Genomic instability,GIN)的发生。纺锤体组装检查点(Spindle assembly checkpoint,SAC)作为细胞有丝分裂中期与后期之间存在的一种安全监督机制,作用是确保染色体精确分配到子代细胞,防止非整倍体细胞的产生。精子的质量和密度对男性生殖至关重要,不育患者的精子质量差、密度低,并且精子非整倍体数目明显增加,非整倍体会促进GIN的发生。FA缺乏是否对SAC产生影响,SAC在叶酸缺乏导致基因组不稳定性中扮演者什么角色少有报道。本文旨在探讨FA缺乏对小鼠精原细胞(GC-1spg)基因组稳定性和SAC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FA缺乏对生殖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影响的机制。采用CCK-8、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分析(cytokinesis-block micronucleus cytome assay,CBMN-cyt)、流式细胞术、荧光定量PCR、Western bolt等实验技术;叶酸浓度为2000 nmol/L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了FA浓度为200 nmol/L、20 nmol/L和0 nmol/L时,对小鼠精原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及对FA缺乏敏感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FA对SAC相关蛋白基因表达量的影响,探讨了FA缺乏诱发生殖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的潜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1)GC-1spg细胞连续培养两周后细胞形态改变、生长速度明显降低,提示两周连续培养即可达到实验所需缺乏模型;(2)FA浓度为200 nmol/L时对细胞增殖产生明显抑制(P<0.01),且FA浓度越低增殖抑制越明显,说明FA对细胞增殖的抑制具有浓度依赖性;(3)200 nmol/L组小鼠精原细胞主要遗传损伤标志(MN,微核;NPB,核质桥;NBud,核芽)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20 nmol/L组和0 nmol/L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遗传损伤显着增加(P<0.01),且以染色体断裂有关标志微核(micronucleus,MN)和DNA异常扩增标志核芽(Nucleus buds,NBud)为主(P<0.05),因此,FA为200 nmol/L时已经不能维护细胞基因组稳定性;(4)FA浓度为200 nmol/L时,发现其凋亡率与正常对照组无显着差异,FA浓度为20 nmol/L和0 nmol/L时,细胞出现凋亡(P<0.05),且0 nmol/L组细胞凋亡更加明显(P<0.01),提示FA浓度低于200 nmol/L时会诱导细胞发生凋亡;(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FA浓度的降低,GC-1spg细胞中Mad 1、Mad2、Bub1、Bub 3、BubR1、CDC20、c-myc mRNA的表达量水平升高(P<0.05),且浓度越低表达量越高,Western bolt实验结果显示Mad2、Bub1、BubR1的蛋白表达量显着增高(P<0.01),Bub3 mRNA和蛋白质表达量均无统计学差异,结果证实FA缺乏时并非所有的SAC蛋白基因都会高表达,而高表达的蛋白基因具有浓度依赖性,且FA缺乏可能通过c-myc途径对SAC进行调节;(6)甲基化预测以及5—氮胞苷(5-AZA)实验结果提示SAC可能受甲基化调控。本研究探讨了不同浓度FA对GC-1spg细胞GIN和SAC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证实了:在FA浓度为200 nmol/L情况下会诱导GC-1spg细胞发生遗传损伤,该条件下会抑制细胞增殖,细胞未发生凋亡,FA浓度低于200 nmol/L时GC-1spg细胞遗传损伤加重会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提示FA浓度为200nmol/L GC-1spg细胞已经达到缺乏状态。研究证实了FA缺乏会引起SAC基因和c-myc mRNA以及SAC蛋白高表达,并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合甲基化预测结果,提示FA缺乏时SAC可能受c-myc通路或者甲基化调控。
刘占梅[10](2020)在《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FA、HCY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探讨青海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为子痫前期患者的早期检查诊断、及时预防提供理论及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化分组病例研究方法,收集100例2017年9月至2019年10月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产检诊断为子痫前期的孕妇作为观察组(子痫前期组),同时收集100例同期(与观察组怀孕天数相同)在青海省人民医院产检的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正常妊娠组)。收集并记录所有临床实验入选对象的一般资料:年龄、孕次、产次、怀孕天数、高血压家族史、体重、坐位血压、尿蛋白;采集所有入选对象的外周静脉血,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E)对血清叶酸(FA)水平进行检测;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LSA)对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进行检测;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法对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进行检测。记录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一般资料,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特点。所得记录数据采用SPASS20.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并行统计学分析。比较青海西宁地区健康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水平差异,比较两组血液中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特点。结果:1.两组对象一般情况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年龄方面对比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孕次、产次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怀孕天数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在高血压家族史方面比较无差异(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体重方面比较有差异,观察组的体重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坐位血压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血压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尿蛋白方面比较有差异(P<0.05),对照组尿蛋白阴性,观察组尿蛋白阳性。2.两组对象血清叶酸水平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叶酸水平比较显示,对照组血清中叶酸水平正常,观察组血清叶酸平均水平降低(P<0.05)。3.两组对象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显示无差异性(P>0.05)。4.两组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显示,对照组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表达多为CC型,观察组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表达多为CT型及TT型。结论:1、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体重增加,坐位血压升高,尿蛋白出现并增高,符合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基本诊断标准;2、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叶酸水平降低,这为此类患者治疗可以从补充叶酸方面入手,提供治疗思路及依据;3、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不高,因此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是否具有特异性,有待进一步研究;4、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型呈CT型及TT型分布,这一结果对于提前预防治疗及诊断子痫前期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二、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新疆地区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资料与方法 |
1.1研究对象 |
1.2方法 |
1.2.1仪器与试剂 |
1.2.2检测方法 |
1.3统计学方法 |
2结果 |
2.1一般资料比较 |
2.2 Hardy-Weinberg遗传平衡检验结果 |
2.3基因型频率比较 |
2.4等位基因频率比较 |
3讨论 |
3.1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
3.2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人群分布差异 |
3.3叶酸个性化增补方案的意义 |
(2)甘肃地区叶酸代谢相关酶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多态性位点基因的检测 |
1.2.2 观察指标 |
1.3 统计学处理 |
2 结 果 |
2.1 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 |
2.2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的多态性分析 MTHFR C677T位点: |
2.3 各年龄段间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 |
2.4 甘肃地区各区域间育龄女性基因多态性位点基因型分布比较 |
2.5 本研究与省外其他地区数据的比较 |
3 讨 论 |
(3)荔波县布依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布(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方法 |
1.3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Hardy-Weinberg平衡分析 |
2.2 基因型频率分布 |
2.3 等位基因频率分布 |
2.4 MTHFR C677T和A1298C两位点连锁和单倍型分析 |
3 讨论 |
(4)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育龄人群中的临床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MTHFR概述 |
1.1 MTHFR的基因结构 |
1.2 MTHFR基因多态性 |
T突变'>1.2.1 MTHFR 677C>T突变 |
C突变'>1.2.2 MTHFR 1298A>C突变 |
2 MTHFR基因多态性在女性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
3 MTHFR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育龄人群的临床意义 |
3.1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妊娠相关疾病 |
3.2 MTHFR基因多态性与新生儿出生缺陷相关性 |
3.3 MTHFR基因多态性与产后疾病相关性 |
4 小结与思考 |
(5)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 复发性流产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
1.1 遗传因素 |
1.2 解剖因素 |
1.3 内分泌因素 |
1.4 感染方面因素 |
1.5 凝血因素 |
1.6 免疫方面因素 |
1.7 全身性疾病 |
1.8 环境因素 |
2 复发性流产的研究进展 |
2.1 病因学 |
2.2 分子生物学 |
3 MTHFR基因研究进展 |
3.1 MTHFR基因突变 |
3.2 MTHFR基因突变对叶酸代谢的影响 |
3.3 MTHFR基因突变导致的不良孕产史 |
3.4 MTHFR基因突变与复发性流产的相关性 |
4 立题依据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排除标准 |
1.2 分组 |
1.3 技术路线图 |
2 研究方法 |
2.1 实验仪器及试剂 |
2.2 血清叶酸水平检测 |
2.3 MTHFR基因C677T、A1298C两个位点基因检测和叶酸代谢能力测定 |
3 观察指标 |
3.1 各组样本年龄 |
3.2 各组样本血清叶酸水平 |
3.3 各组样本MTHFR C677T、A1298C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 |
3.4 各组样本MTHFR C677T、A1298C等位基因分布特征 |
3.5 各组样本MTHFR C677T、A1298C基因位点联合突变分布特征与叶酸代谢能力的关系 |
3.6 影响叶酸代谢能力的因素 |
4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1 研究对象一般特征分布 |
2 病例组与对照组间均衡性检验 |
3 组间年龄差异 |
4 组间血清叶酸水平差异 |
5 哈迪-温伯格平衡检验 |
6 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 |
6.1 MTHFR基因C677T位点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 |
6.2 MTHFR基因A1298C位点组间基因型分布频率差异 |
7 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 |
7.1 MTHFR基因C677T位点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 |
7.2 MTHFR基因A1298C位点组间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差异 |
8 组间基因型联合突变分布特征 |
9 不同人群叶酸代谢能力风险等级分布 |
10 不同人群叶酸代谢风险等级间血清叶酸水平差异 |
11 叶酸代谢能力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
11.1 叶酸代谢能力单因素分析 |
11.2 叶酸代谢能力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1 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分布与种族之间的关系 |
1.1 不同种族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布特点 |
1.2 不同种族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分布特点 |
2 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分布与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 |
2.1 不同生活环境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布特点 |
2.2 不同生活环境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分布特点 |
3 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C677T、A1298C多态性分布 |
3.1 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分布 |
3.2 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分布 |
4 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 C677T、A1298C等位基因分布情况 |
4.1 MTHFR C677T等位基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特点 |
4.2 MTHFR A1298C等位基因在复发性流产患者中的特点 |
5 两种基因位点联合突变与叶酸代谢能力之间的关系 |
6 复发性流产与血清叶酸水平之间的关系 |
7 叶酸代谢能力与血清叶酸水平之间的关系 |
8 探讨影响叶酸代谢能力的相关性因素 |
8.1 年龄 |
8.2 职业 |
8.3 流产史 |
8.4 饮食 |
8.5 环境 |
9 本研究的局限性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知情同意书 |
综述 基于病因学方向探讨MTHFR基因多态性与不良孕产史之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7)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叶酸补充预防新生儿缺陷性疾病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检测及补充叶酸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一般临床资料 |
2.2 观察组各位点基因型检测 |
2.3 观察组叶酸利用能力风险分析 |
2.4 两组妊娠结局比较 |
3 讨论 |
(8)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 基于层析技术的SNP检测方法 |
1.1 免疫层析技术原理 |
1.2 基于LFA的 SNP检测方法 |
1.3 基于LFA的 SNP检测方法的局限性 |
2 ARMS-PCR结合金磁微粒层析法概述 |
2.1 ARMS-PCR技术概述 |
2.2 金磁微粒层析法概述 |
2.3 ARMS-PCR结合金磁微粒层析法的建立 |
3 叶酸代谢相关基因概述 |
3.1 叶酸概述 |
3.2 叶酸代谢相关酶及其基因多态性 |
3.3 MTHFR/MTRR基因多态性与疾病的关系 |
4 立题意义及主要内容 |
4.1 目的及意义 |
4.2 主要内容 |
4.3 研究的创新点 |
第二章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构建及性能评估 |
1 前言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3 缓冲液及保存液的配制 |
3 实验方法 |
3.1 构建MTHFR C677T/A1298C及 MTRR A66G检测阳性质控体系 |
3.2 设计及筛选ARMS-PCR引物 |
3.3 制备及优化金磁微粒层析装置 |
3.4 建立及优化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 |
3.5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性能评估 |
4 结果与分析 |
4.1 MTHFR C677T/A1298C及 MTRR A66G基因阳性质控验证结果 |
4.2 ARMS-PCR引物筛选结果 |
4.3 金磁微粒层析试纸条的优化结果 |
4.4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的优化结果 |
4.5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性能评估结果 |
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样本验证及临床应用 |
1 前言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临床样本验证 |
3.2 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试验 |
4 结果与分析 |
4.1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临床样本验证结果 |
4.2 缺血性脑卒中病例-对照试验的结果与分析 |
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通道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与光学读卡仪适配 |
1 前言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2.3 光学读卡仪 |
3 实验方法 |
3.1 设计基因分型结果判读流程 |
3.2 确定结果判读流程中的关键参数的值 |
3.3 评估光学读卡仪的分析性能 |
3.4 光学读卡仪的临床应用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结果判读流程关键参数数值分析 |
4.2 光学读卡仪对MTHFR C677T基因型判读分析 |
4.3 分析性能评估结果 |
4.4 光学读卡仪的临床应用结果 |
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构建 |
1 前言 |
2 实验试剂及仪器 |
2.1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2 主要材料和试剂 |
3 实验方法 |
3.1 设计及筛选T-ARMS-PCR引物 |
3.2 制备及优化金磁微粒层析试纸条 |
3.3 建立基因组DNA为模板的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 |
3.4 建立全血为模板的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 |
3.5 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的性能评估 |
3.6 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临床样本验证 |
4 结果与分析 |
4.1 T-ARMS-PCR引物筛选结果 |
4.2 金磁微粒层析试纸条的优化结果 |
4.3 以基因组DNA为模板的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体系优化结果 |
4.4 以全血为模板的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优化结果 |
4.5 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体系的性能评估结果 |
4.6 单通道T-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法的临床样本验证结果 |
5 本章小结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9)叶酸缺乏对小鼠精原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和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叶酸与男性不育 |
2.纺锤体组装检查点与基因组不稳定性 |
3.胞质分裂阻断微核细胞组分析(CBMN-Cyt) |
第2章 实验材料 |
2.1 实验细胞株及其选取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主要试剂 |
2.4 试剂配制 |
第3章 .实验方法与步骤 |
3.1 细胞培养 |
3.1.1 细胞常规培养 |
3.1.2 细胞分组培养 |
3.2 CCK-8检测细胞增殖 |
3.3 细胞凋亡测定 |
3.4 CBMN-Cyt实验 |
3.5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SAC相关基因m RNA表达 |
3.5.1 Trizol法提取GC-1spg细胞总RNA |
3.5.2 SAC相关基因m RNA的反转录反应 |
3.5.3 实时荧光定量PCR |
3.6 Western blotting测定SAC相关蛋白表达 |
3.6.1 RIPA裂解液提取细胞样品总蛋白 |
3.6.2 Western blotting测定SAC相关蛋白表达 |
3.6.3 Image J测定蛋白条带灰度值 |
3.7 甲基化预测 |
3.7.1 Meth primer在线预测 |
3.7.2 5-氮胞苷(5-AZA)抑制试验 |
3.8 统计学分析 |
第4章 实验结果 |
4.1 叶酸缺乏会引起细胞形态异常 |
4.2 叶酸缺乏对GC-1spg细胞活性的影响 |
4.3 叶酸缺乏对GC-1spg细胞凋亡的影响 |
4.4 CBMN-Cyt结果 |
4.5 叶酸缺乏对SAC相关基因m RNA表达影响 |
4.6 叶酸缺乏对SAC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第5章 讨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A 缩略表 |
附录B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10)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FA、HCY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2.1.3 试验仪器 |
2.2 研究方法 |
2.2.1 病例资料的收集及分组 |
2.2.2 研究标本的采集 |
2.2.3 研究标本的检测 |
2.2.4 统计学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3.1 一般资料比较 |
3.2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血清叶酸、同型半胱氨酸比较 |
3.3 两组患者血清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分布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子痫前期患者FA、HCY及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的研究进展 |
一 子痫前期患者中关于血清叶酸水平变化的目前研究报道情况 |
二 子痫前期患者中关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目前研究报道情况 |
三 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关于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目前研究报道情况 |
3.1 子痫前期患者中关于血清叶酸代谢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的研究情况 |
3.2 子痫前期患者关于血清叶酸代谢酶甲硫氨酸合酶还原酶(MTRR)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报道情况 |
四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一、 基本情况 |
二、 学习工作经历 |
三、 发表论文 |
四、MTHFR基因A1298C多态性与神经管畸形的关系(论文参考文献)
- [1]新疆地区育龄妇女叶酸代谢酶基因多态性分布的研究[J]. 钱芳,纵瑞奇,王军,王志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12)
- [2]甘肃地区叶酸代谢相关酶MTHFR、MTRR基因多态性研究[J]. 包丽娥,申东生,杨勇,张宏磊,郭晓晓.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1(24)
- [3]荔波县布依族女性5,10-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和甲硫氨酸合成酶还原酶基因多态性分布[J]. 覃含麦,莫应田,刘初斌,蒙慧勤,覃启妹,胡季芳,鲁衍强. 中国妇幼保健, 2021(19)
- [4]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基因多态性检测在育龄人群中的临床价值[J]. 杨康,朱巧玲,周少雄,庄锡伟,彭健桥,欧阳佩雯. 当代医学, 2021(21)
- [5]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复发性流产患者MTHFR基因多态性及相关因素分析[D]. 宿喜萍.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6]叶酸与不良生育的相关研究[J]. 胡浩梅,杨华.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2021(01)
- [7]基因检测指导个体化叶酸补充预防新生儿缺陷性疾病效果[J]. 折开娥,张莉莉,张凌燕. 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 2020(08)
- [8]ARMS-PCR-金磁微粒层析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基因多态性检测中的应用[D]. 张思浓. 西北大学, 2020(01)
- [9]叶酸缺乏对小鼠精原细胞基因组稳定性和纺锤体组装检查点相关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D]. 任欢欢. 蚌埠医学院, 2020(01)
- [10]西宁地区子痫前期患者血清FA、HCY水平及MTHFR C677T位点基因多态性的研究[D]. 刘占梅. 青海大学, 2020(02)
标签:基因型论文; 等位基因论文; 神经管畸形论文; arms-pcr论文; 基因多态性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