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自交系论文-段智利,杨晓婷,陈洪梅,希从芳,汪燕芬

温带自交系论文-段智利,杨晓婷,陈洪梅,希从芳,汪燕芬

导读:本文包含了温带自交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配合力,杂种优势

温带自交系论文文献综述

段智利,杨晓婷,陈洪梅,希从芳,汪燕芬[1](2017)在《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个优良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为测验种,9个优良温带玉米自交系为被测系,按NCⅡ遗传交配设计配制36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曲靖和德宏3个不同生态条件下进行田间鉴评,研究其9个性状的配合力及遗传参数。结果表明:热带自交系CRN3760-1-2-2-1-1-2的产量GCA效应值最高,其次是YML46、[阿1112×T(5003×云146)]##-1-1-1-1-B、2870263-4-2-1-B-B-BB-B、IRF321、8723、23X等自交系,都具有显着的产量GCA正效应值,是组配强优势杂交组合的优良自交系。杂交组合CRN3760-1-2-2-1-1-2×23X、CRN3760-1-2-2-1-1-2×2870263-4-2-1-B-B-B-B-B、CRN3760-1-2-2-1-1-2×[阿1112×T(5003×云146)]##-1-1-1-1-B和YML46×8723具有显着的产量SCA效应值,有一定的增产潜力,可作为潜势组合在云南进一步鉴定其丰产性和稳定性。9个性状的遗传以加性基因效应为主,轴粗、百粒重和出籽率的狭义遗传力都大于55.2%,其变异由遗传引起的比重较大,宜在早代进行选择,穗粗、秃尖和穗行数的狭义遗传力低于23.2%,宜在晚代选择。(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7年03期)

黄爱花,韦新兴,吴永升,陈国品,郑德波[2](2013)在《Suwan系列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具有Suwan血缘的25个自交系作为被测系,以温带自交系掖478、黄早4、MO17、丹340作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100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Su2-6-5-1、Su2-2-2-2、Su124、Su137-3、Su102、SW93-2-2-2、SW98-1-2自交系在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大部分表现为正值,其综合性状较好,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而Su119-1、Su127和Su5-8-2综合性状表现较差,需改良后方能利用。对于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较大正效应值的组合有Su137-3×Mo17、Su112×掖478、SW93-2-2-2×丹340、SW40-3-4-2×黄早四、Su102×黄早四、Su127×Mo17,表明这些组合有显着的增产效应,有望成为苗头品种。(本文来源于《西南农业学报》期刊2013年05期)

陈洪梅,汪燕芬,姚文华,罗黎明,李佳莉[3](2011)在《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一文中研究指出用5个热带及亚热带玉米自交系和5个导入热带种质并经连续回交改良的温带玉米自交系,采用Griffing双列杂交方法III杂交,共配制90个杂交组合。2008年和2009年以大面积推广杂交种云瑞6号为对照,对供试自交系进行配合力、杂种优势及利用潜力研究。结果表明,导入热带种质并经连续回交改良的温带玉米自交系YML598、YML58的多数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为极显着正值,在杂交育种中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单株产量配合力效应值与诸多产量影响因素的配合力效应值密切相关,雌雄间隔期、秃尖与单株产量呈负相关,而其他性状与单株产量呈正相关;产量对照优势H≥10%的组合大多为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温带种质,单株产量特殊配合力效应为极显着正值的组合均为热带、亚热带种质×改良温带种质,说明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与经热带种质改良后的温带玉米种质之间仍具有较强的杂种优势,且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系与热带、亚热带供体系的杂种优势仍然存在,其所属的杂种优势群并未改变。以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为供体,采用连续回交的方法改良温带玉米自交系是利用热带、亚热带玉米种质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1年10期)

贾春林,张勇,王国良,杨秋玲,吴波[4](2010)在《长日照条件下大刍草与温带玉米自交系远缘杂交效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保护地和大田种植两种栽培模式,以大刍草新种质鲁牧2号为父本、11个温带玉米自交系为母本,对其在长日照条件下(山东地区)的远缘杂交效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大刍草新种质鲁牧2号作父本,通过错期管理,在山东地区保护地栽培和大田栽培均可实现其与普通玉米自交系的远缘杂交,获得杂交种。两种栽培模式比较,大田栽培条件下玉米杂交种产量显着高于保护地栽培,且操作简便,节省投入,有效降低了制种成本。(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0年03期)

张雪梅,姚文华,谭静,陈洪梅,徐春霞[5](2010)在《温带高油玉米自交系与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GriffingⅥ对6个国内温带高油系和4个热带系进行组配,将组配的45个杂交组合在云南省昆明、德宏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下进行农艺性状配合力分析和遗传参数估算。结果表明:热带系YML146、CML166、CML161、CML171是综合性状配合力表现较优良的种质材料,在高油玉米生产及育种上具有较大的利用潜力,是拓宽温带高油玉米种质遗传基础较好的种质资源;产量特殊配合力(SCA)效应值为正值的组合多数为温带高油系×热带系和热带系×温带高油系,说明温带高油玉米种质与热带种质具有较大的遗传差异,该组合模式具有较大利用价值。主要农艺性状的加性方差均大于非加性方差,说明这些性状主要表现加性遗传效应,可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本文来源于《玉米科学》期刊2010年02期)

杨引福,郭强,陈婧,郑小亚,蔺崇明[6](2009)在《中国温带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及品质性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SR标记研究了40份中国温带常用糯玉米自交系的遗传变异,用32对扩增带型稳定的引物,从供试材料中检测出152个等位基因变异,每对引物检测等位基因2~9个,平均4.75个,平均多态信息量0.632;遗传多样性和聚类分析把40份供试糯玉米自交系分为4个类群;对40份糯玉米自交系籽粒的蛋白质、可溶性糖、还原糖、淀粉和赖氨酸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糯玉米籽粒营养成分中蛋白质与淀粉之间存在消长关系,可溶性糖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且随着蛋白质含量的增加,与营养品质密切有关的赖氨酸含量随之增加。(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孙朝辉,王翠玲,吴连成,库丽霞,张君[7](2009)在《温带和热带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QTL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光周期钝感自交系黄早4和光周期敏感自交系CML 288为亲本杂交所衍生的F10代重组自交系为材料,构建了覆盖玉米10条染色体的含有237个SSR标记的遗传连锁图谱;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对3种不同长短日照环境下的株高进行QTL定位,在4个地区3个不同的光周期环境下共检测到11个与株高有关的QTL.在第1条染色体1.10区域的1个QTL在各个日照条件下都能够稳定表达;位于第10染色体10.04区域的1个主效QTL PH 10在长日照条件下特异表达,且具有较大的贡献率、效应值和LOD值,推断在该区段上存在控制玉米光周期敏感性的QTL.(本文来源于《河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樊荣峰,王建林,张宝石[8](2008)在《主要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杂种优势群及其模式的研究对于提高育种准确性和预见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我国主要玉米杂交种的亲本为材料,利用SSR标记的遗传距离划分优良玉米种质的杂种优势群。选用的110对SSR引物对30份温带玉米自交系进行分析,共检测到546条带,表明该30份自交系在分子标记水平上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PIC变异范围在0.1115~0.91之间,平均为0.652,大部分集中在0.5~0.8之间。根据SSR分析结果计算30个自交系之间遗传距离并进行聚类分析,可将30份自交系划分为7个杂种优势群:第一类是P类群,有P007、齐319、丹599、沈137、178、P138和87-1共7个自交系;第二类是以黄早四等为代表的唐四平头群,共6个系,有K12、Q1261、黄野四-3、黄早四、冀35和昌7-2;第叁类是Reid群,有478、B73、K14、黄C和沈5003共5个自交系;第四类是以自330等为代表的自330群,共有4个自交系,包括中综3、中综31、自330和丹340;第五类是E28群,包括E28以及二环系—郑22;第六类是Lancaster群,包括Mo17、荻唐黄17和齐205共3个自交系;此外,鲁原92、吉63、旅28被划为一群,为其他群。(本文来源于《作物杂志》期刊2008年01期)

王元东,张春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9](2008)在《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NCⅡ遗传交配设计,研究了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与12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的杂种优势表现。结果显示,热带群体Pop49(Tuxpeno)、Pop32(ETO)、Popstay-green和Pool34与近年来选自外引种质的P群自交系的平均产量表现较突出,其中群体Pop49与之的平均产量表现最突出;热带群体Suwan-1则与中国温带传统骨干系有着较为突出的平均产量表现。配合力分析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的sca(特殊配合力)水平较低,中国传统温带骨干系与群体Suwan-1的sca水平均较高。这表明P群自交系与群体Suwan-1则有相近的遗传背景。在温带适应性较好的P群自交系可以作为热带种质Suwan-1快速有效导入温带种质的桥梁;中国传统骨干温带骨干系则与群体Suwan-1的遗传关系较远,Suwan-1热带种质在温带可与传统温带种质构成重要杂种优势模式;群体Popstay-green和Pop49的产量gca(一般配合力)为正值较高,表现出较高的利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更好的利用来自CIMMYT的5个热带群体提供了有用的信息。(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08年01期)

张庆娜[10](2007)在《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杂种优势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选用gc1086、gc1087和gc1088 3个热带亚热带群体与1085、1095、1096、1097、1101和1102共6个中国温带骨干自交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试验,并对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SCA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植株性状特殊配合力总体表现优良的组合为1781、1778、1779、1768、1766.产量性状表现较好的组合有1794、1792、1787和1777.来自母本gc1087的组合可以选育出高产玉米品系;来自母本gc1088的组合可以选育出饲料玉米品系.(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农学学报》期刊2007年03期)

温带自交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用具有Suwan血缘的25个自交系作为被测系,以温带自交系掖478、黄早4、MO17、丹340作测验种,采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法组配出F1杂交组合100个。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对11个性状进行配合力分析,并估算群体遗传参数。结果表明,Su2-6-5-1、Su2-2-2-2、Su124、Su137-3、Su102、SW93-2-2-2、SW98-1-2自交系在穗部性状和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大部分表现为正值,其综合性状较好,利用它们作亲本,较容易组配出强优势组合。而Su119-1、Su127和Su5-8-2综合性状表现较差,需改良后方能利用。对于产量性状,特殊配合力表现为较大正效应值的组合有Su137-3×Mo17、Su112×掖478、SW93-2-2-2×丹340、SW40-3-4-2×黄早四、Su102×黄早四、Su127×Mo17,表明这些组合有显着的增产效应,有望成为苗头品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带自交系论文参考文献

[1].段智利,杨晓婷,陈洪梅,希从芳,汪燕芬.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7

[2].黄爱花,韦新兴,吴永升,陈国品,郑德波.Suwan系列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J].西南农业学报.2013

[3].陈洪梅,汪燕芬,姚文华,罗黎明,李佳莉.导入热带种质的温带玉米自交系的利用潜力[J].作物学报.2011

[4].贾春林,张勇,王国良,杨秋玲,吴波.长日照条件下大刍草与温带玉米自交系远缘杂交效果研究[J].玉米科学.2010

[5].张雪梅,姚文华,谭静,陈洪梅,徐春霞.温带高油玉米自交系与热带玉米自交系配合力分析[J].玉米科学.2010

[6].杨引福,郭强,陈婧,郑小亚,蔺崇明.中国温带糯玉米自交系遗传及品质性状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9

[7].孙朝辉,王翠玲,吴连成,库丽霞,张君.温带和热带玉米重组自交系群体的株高QTL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

[8].樊荣峰,王建林,张宝石.主要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群的划分[J].作物杂志.2008

[9].王元东,张春原,段民孝,邢锦丰,王继东.几个CIMMYT热带群体与中国温带玉米自交系杂种优势的关系[J].中国农学通报.2008

[10].张庆娜.热带亚热带玉米自交系与温带玉米杂种优势的分析[J].延边大学农学学报.2007

标签:;  ;  ;  ;  ;  

温带自交系论文-段智利,杨晓婷,陈洪梅,希从芳,汪燕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