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科方药论文-周华,李良松

伤科方药论文-周华,李良松

导读:本文包含了伤科方药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少林寺伤科秘方》,“祛瘀不伤正”,跌打损伤

伤科方药论文文献综述

周华,李良松[1](2016)在《《少林寺伤科秘方》及其方药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少林寺伤科秘方》之"少林寺经验损伤方"中载有方剂共41首,其中9首为专治相应部位之跌打损伤,5首为外用方剂。其所载方药基本符合跌打损伤"气血不流行"的病机特点。"祛瘀不伤正"是贯穿于伤科整个治疗过程,对于体弱之人时刻要顾护正气。纵观书中方剂,所有药物的用量均不大,应该考虑到了祛邪不伤正的原则。所以此书中的方药剂型虽多,但不循常规。《少林寺伤科秘方》用药以活血行气化瘀为主,兼以补养正气。通过对药物使用频率的分析,当归、桃仁、红花、乳香、没药、炙甲片、香附、枳壳、苏木使用的频率相对较高,尤其是当归,当之无愧的成为治疗伤科疾病的要药。(本文来源于《河南中医》期刊2016年03期)

夏铂[2](2007)在《中医古代伤科方药发展史要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伤科方药的研究可以发现,伤科用药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发展历程。用药上主张内外同治,出现伤科内科化趋势。治疗上形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补虚药为辅的用药原则。此外,通过统计得到使用频率最高的治伤药物和临床核心药物。总结组方规律为:以活血化瘀药为主,配伍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等补虚药,再结合症状,适当配伍解表、理气、祛风湿、清热、止血、止痛、温里等品。此研究不但帮助我们对伤科方药历史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可以从中摄取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发现其用药特点和规律,从而启发现实科研,以指导临床实践。(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07-05-01)

刘向前[3](1993)在《麻黄在伤科方药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麻黄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因李时珍云其味麻色黄而名。具有发汗、平喘、利水之功效。“麻黄乃肺经专药,故治肺病多用之“(《本草纲目》)。《刘涓子鬼遗方》所载“治金疮烦痛麻黄散方”,是麻黄在伤科方(本文来源于《中医函授通讯》期刊1993年02期)

石庆培[4](1991)在《许氏伤科熏洗方药介绍》一文中研究指出先师许钜材先生在治疗伤科疾病时擅用中药煎汤熏洗的外治法,每获良效。笔者在继承运用这一方法的过程中,证明该法对骨折、脱位、伤筋后期的组织修复以及痹证等疾患确有明显治疗效果。现将其在伤科临床中常用的熏洗方药作一简要介绍。一、方药组成许氏熏洗方1号处方:伸筋草、透骨草各10克,红花、叁棱各6克,刘寄奴、川芎、络石藤、丝瓜络、海桐皮、香樟木各10克。功效:舒筋活络,活血止痛。主治:骨折脱位,伤筋后(本文来源于《江苏中医》期刊1991年10期)

姚光[5](1988)在《《伤科方药汇粹》一书近日出版》一文中研究指出湖北第四机床厂职工医院院长杨德仁医师经数十年努力编着的《伤科方药汇粹》一书,最近已由湖北科技出版社出版。这部90多万字的专着,内容甚为丰富。它汇集了从汉代至今数百种骨伤科医药名着以及流散民间的骨伤科秘验单方和武林医治跌打损伤的秘传手抄本等资料,可谓集历代伤科诸家方药着作和武林民间秘验方于一体,共载有中草药240余味,内服方剂2300多首,外用方剂900多首,均按以法统方,以病统方,分门别类,条理清晰,且篇章各有概要,并附有方药歌诀,便于记忆掌握运用。(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1988年02期)

李国衡,叶晨阳[6](1981)在《着名伤科专家魏指薪的外洗方药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药煎汤局部热敷,是中医伤科治疗各种损伤最常用的外治法之一。早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所谓“渍形”,就是用热汤洗浴治病。以后在《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伤科汇纂》、《伤科补要》等着作中均有中药外洗方剂及其使用方法、适应证等详细记载,并逐渐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治疗方法。近代伤科名家魏指薪老中医非常重视应用中药煎汤熏冼的外治法。此法,对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后的组织修复确有显着的效果。现将魏老医师临床常用外洗方剂作一整理,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1981年10期)

顾科民[7](1963)在《关于中医伤科“接骨方药”的文献整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医伤科治疗骨折的方法,除了运用手法及固定法外,同时注意内服和外敷药物。近几年来,某些初步的实验研究证明:运用药物治疗,确有可能促进骨折的愈合。但有关骨折的内服及外用方剂,从古到今非常繁多,近代伤科诸家,所用的方药亦各有不同;然对其中那些药物是主要作用、那一方剂最为理想以及如何在前人经验基础上来制定最为确当的方剂,以便更好地提高疗效等问题,都还没有解决。为此,作者企图从中医中药理论角度上,首先对历代有关文献中所记载的“接骨”方剂,试图寻找它们在立法、组方和用药方面的某些比较带有普(本文来源于《上海中医药杂志》期刊1963年08期)

伤科方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对中国古代各时期伤科方药的研究可以发现,伤科用药是从简单到复杂,再到简单的发展历程。用药上主张内外同治,出现伤科内科化趋势。治疗上形成以活血化瘀药为主,补虚药为辅的用药原则。此外,通过统计得到使用频率最高的治伤药物和临床核心药物。总结组方规律为:以活血化瘀药为主,配伍补益气血、滋养肝肾等补虚药,再结合症状,适当配伍解表、理气、祛风湿、清热、止血、止痛、温里等品。此研究不但帮助我们对伤科方药历史有比较系统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可以从中摄取许多有益的历史经验,发现其用药特点和规律,从而启发现实科研,以指导临床实践。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伤科方药论文参考文献

[1].周华,李良松.《少林寺伤科秘方》及其方药特点分析[J].河南中医.2016

[2].夏铂.中医古代伤科方药发展史要论[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7

[3].刘向前.麻黄在伤科方药中的应用[J].中医函授通讯.1993

[4].石庆培.许氏伤科熏洗方药介绍[J].江苏中医.1991

[5].姚光.《伤科方药汇粹》一书近日出版[J].中国药学杂志.1988

[6].李国衡,叶晨阳.着名伤科专家魏指薪的外洗方药整理[J].上海中医药杂志.1981

[7].顾科民.关于中医伤科“接骨方药”的文献整理[J].上海中医药杂志.1963

标签:;  ;  ;  

伤科方药论文-周华,李良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