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黄顺坛,潘楚灶,唐顺利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黄顺坛,潘楚灶,唐顺利

导读:本文包含了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前列腺癌,PSA密度(PSAD),游离PSA比值(f,t,PSA),活组织检查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文献综述

黄顺坛,潘楚灶,唐顺利[1](2019)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结合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在灰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SA密度(PSAD)结合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 PSA)百分比(f/tPSA)在灰区(PSA 4~10 ng/ml)前列腺癌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行前列腺穿刺活检PSA灰区患者临床资料,依病理结果分前列腺癌(PCa)组和前列腺增生(BPH)组,对比f/tPSA及PSAD的差异,评价PSAD和f/tPSA预测前列腺癌的价值。结果前列腺癌病理确诊53例,两组的PSAD和f/tP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a组比BPH组:0.12±0.05 vs 0.15±0.06,(0.26±0.12) ng·ml~(-1)·cm~(-3)vs (0.20±0.10) ng·ml~(-1)·cm~(-3),P<0.05]。结论 PSAD和f/tPSA是诊断灰区前列腺癌较理想的参数,有鉴别诊断价值。(本文来源于《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邹维,李卓[2](2018)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别选取61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及61例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fPSA、tPSA、fPSA/tP 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水平。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及PSA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fPSA/tPS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组tPSA>10μg/L、fPSA/tPSA<0.16及PSAD≥0.15μg·L~(-1)·cm~(-3)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SA、fPSA/tPSA及PSAD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参考指标。(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鲍彤[3](2016)在《抗生素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特异抗原异常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生素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异常患者血清PSA和游离PSA(f PSA)指标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80例老年PSA异常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给予环丙沙星治疗3 w,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PSA相关参数水平变化,同时对研究组不同病理类型患者血清PSA水平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治疗后血清总PSA(t PSA)及PSA密度(PSAD)水平明显下降,f PSA密度(f PSAD)水平未表现出明显变化,而f PSA/t PSA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各指标变化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经穿刺活检术病理检查,15例(37.5%)前列腺癌;11例(27.5%)前列腺炎;14例(35.0%)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SA水平无显着变化,而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治疗后血清PSA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抗生素类药物可有效降低前列腺炎及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PSA水平,结合其治疗前后水平变化对前列腺良恶性病变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老年学杂志》期刊2016年17期)

张宇,韩文兴,移志刚,李庆荣,刘永强[4](2015)在《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加速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前列腺癌(PC)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1]。目前,临床上通过直肠指检(digital rectal examination,DRE)、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等诊断,但单纯依靠DRE、PSA以及FPSA的检测导致PC假阳性(本文来源于《山西医药杂志》期刊2015年01期)

邹恩泽,才艳红[5](2013)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10ng/ml时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与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比值(f/t)在PSA为4-10ng/ml时对前列腺癌诊断的意义。方法回顾行分析血清tPSA为4-10ng/ml的前列腺癌和前列腺增生83例患者。前列腺癌与前列腺增生组间采用t检验。血清中fPSA与tPSA测定通过酶免微粒子捕捉法测定。均前列腺穿刺组织学验证。结果本组中51例为前列腺增生(62%),32例为前列腺癌(38%)。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组f/t平均值分别为0.16和0.23,tPSA的平均值分别为6.63ng/ml和6.99ng/ml;两组之间tPSA、fPSA无显着行差异(P>0.05);当f/tPSA比值以0.16作为临界值时,其敏感性及特异性分别为71%、78%,有着较高的准确率率。但前列腺癌患者f/t值明显低于前列腺增生患者(P<0.01)。结论以0.16作为f/t临界值在灰区内对前列腺癌及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起到重要意义,可以有较高的准确率。(本文来源于《中国保健营养》期刊2013年07期)

蔡金来,董丽,潘芳芳,高峥,徐美华[6](2012)在《412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及骨转移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FPSA)与总(TPSA)比值(F/T)的结果及骨转移的特点。方法对412例Pca患者术前血清TPSA、FPSA含量和F/T比值及99mTC-MDPECT全身骨骼显像分为二组进行分析。结果无骨转移组为25.5%(105/412例);有骨转移组为74.5%(307/412)。307例Pca骨转移组患者,共有2907个转移病灶,97.5%(2834/2907)显示为"热区"病灶,2.5%显示为"冷区"病灶(73/2907)。有Pca骨转移组血清TPSA、FPSA和F/T分别是97.9±59.4μg/L,10.2±8.1μg/L和0.09±0.04;无ca骨转移组29.6%(16/54),分别是24.8±23.0μg/L,4.4±3.4μg/L和0.12±0.05;二组有显着性差异(P<0.01)。TPSA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487,P<0.05)。当PSA<10μg/L,骨转移率为2.6%;当PSA 10~20μg/L,为10.5%;PSA 21~50μg/L,为52.6%;PSA 51~100μg/L,为92.7%;PSA>100μg/L,为100%。F/T比值与骨转移程度呈负相关(r=-0.641,P<0.05)。F/T<0.15者,有84%的Pca患者有骨转移;F/T<0.10者,100%的患者有骨转移。结论血清F/T比值小于0.15者,必要时行ECT全身骨骼显像。骨转移的好发部位依次是盆骨、椎骨和肋骨。(本文来源于《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期刊2012年01期)

蔡金来,董丽,潘芳芳[7](2011)在《412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及骨转移结果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的结果及骨转移特点。方法从2003年1月至2010年12月经病理证实、且术前血清TPSA、FPSA、F/T比值及~(99)Tc~m-MDP SPECT全身骨显像等资料完整的412例前列腺癌患者,按有、无发生骨转移分为2组,进行回顾性分(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11-08-24)

聂增尧[8](2009)在《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较的临床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检测被公认为诊断前列腺癌(PCa)的最具临床价值的标志物。但PSA对PCa的诊断缺乏特异性;它只对前列腺组织特异,在前列腺良性疾病时,PSA也不同程度增高。血清中PSA(即PSA总量tPSA)是以一种α-抗胰蛋白酶结合的复合物(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09年04期)

马连学[9](2009)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利用两株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的单克隆抗体(抗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和抗血清中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建立了定量测定血清中F-PSA含量的免疫放射分析方法。该方法的最小检测限为0.04μg/L,批内变异系数≤4.0%,批间变异系数≤10.5%,平均回收率为102.7%。该法与CIS公司生产的放免试剂盒比对的相关方程为y=0.965 1x-0.001 1,相关系数r=0.996 4。本研究建立的F-PSA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灵敏度高,定量分析效果较好,适用于临床诊断。(本文来源于《同位素》期刊2009年01期)

宁炎[10](2008)在《血清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及其比值(F/T)在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慢性前列腺炎及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检测110例BPH、205例慢性前列腺炎、15例PCa患者及56例健康对照者的T-PSA、F-PSA,并计算出相应的F/T值。结果3组患者与健康对照组之间T-PSA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PH患者的F/T与PCa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T-PSA有助于区分前列腺癌和良性前列腺疾病。(本文来源于《国际检验医学杂志》期刊2008年08期)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tPSA)比值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依据病理检查结果分别选取61例前列腺癌(前列腺癌组)及61例良性病变患者(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fPSA、tPSA、fPSA/tP 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水平。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及PSAD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fPSA/tPS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前列腺癌组tPSA>10μg/L、fPSA/tPSA<0.16及PSAD≥0.15μg·L~(-1)·cm~(-3)例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PSA、fPSA/tPSA及PSAD均可作为前列腺癌的诊断参考指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参考文献

[1].黄顺坛,潘楚灶,唐顺利.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结合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在灰区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9

[2].邹维,李卓.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对老年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

[3].鲍彤.抗生素治疗对老年前列腺特异抗原异常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6

[4].张宇,韩文兴,移志刚,李庆荣,刘永强.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J].山西医药杂志.2015

[5].邹恩泽,才艳红.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4-10ng/ml时游离PSA与总PSA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J].中国保健营养.2013

[6].蔡金来,董丽,潘芳芳,高峥,徐美华.412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及骨转移的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2

[7].蔡金来,董丽,潘芳芳.412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游离与总量比值及骨转移结果分析[C].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核医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11

[8].聂增尧.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中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较的临床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

[9].马连学.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免疫放射分析方法的建立[J].同位素.2009

[10].宁炎.血清游离/总前列腺特异抗原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8

标签:;  ;  ;  ;  ;  ;  

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论文-黄顺坛,潘楚灶,唐顺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