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函子论文-刘洋,王正萍,许庆兵

伴随函子论文-刘洋,王正萍,许庆兵

导读:本文包含了伴随函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范畴,函子,伴随对

伴随函子论文文献综述

刘洋,王正萍,许庆兵[1](2014)在《关于伴随函子的等价定义》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是范畴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其定义涉及多个量且难以理解。介绍了伴随函子的几个等价定义,证明了各个定义的相互等价性,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伴随函子的定义,并给出了伴随函子的应用例子。(本文来源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4年01期)

苑呈涛,汤建钢[2](2013)在《简单图范畴与群范畴之间的一对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群中元素的交换性,构造了一个函子G:groups→s-graphs,并且构造了其反向函子F:s-graphs→groups,证明了F恰是G的伴随函子.(本文来源于《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04期)

郭巧玲,李蕊[3](2011)在《弱群扭曲模范畴上的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引入了弱群扭曲结构,统一了Hopf模、相关Hopf模、Yetter-Drinfeld模,证明了在弱群扭曲模范畴上,忘却群作用和群余作用的函子都有各自的伴随函子.(本文来源于《嘉兴学院学报》期刊2011年06期)

许丽丽,辛林[4](2009)在《由伴随函子对导出的Comma范畴》一文中研究指出设C、D是范畴,F:C→D,G:D→C是共变函子,且(F,G)是一个伴随函子对.对于C中任意给定的对象C.主要研究Comma范畴GC与FF(C)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9年03期)

吴毅清,文蕴[5](2005)在《自由函子及其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证明了由集合范畴到f-模范畴的自由函子的存在性,构造了自由函子的伴随函子.(本文来源于《数学理论与应用》期刊2005年04期)

孙建华,李尚志[6](2002)在《分次环与模范畴上的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 G是有限群 ,R是强 G-分次环 .本文证明了 R Re-与 Hom Re(R,- )都是从模范畴 R - mod到 Re- mod的“纯量”限制函子 F的伴随函子 ,并且两个函子 R Re-和Hom Re(R,- )是自然同构的 .(本文来源于《数学杂志》期刊2002年03期)

杨志英[7](2001)在《范畴的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了两个 Grothendieck范畴之间的关系及一般伴随函子之间的关系 .所得结果对研究各种代数结构是有用的(本文来源于《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01年02期)

陈吉象[8](1998)在《涉及迹同伦范畴的几对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K.A.Hardie与K.H.Kamps研究过固定空间B上的迹同伦范畴([1]).他们引进了两对伴随函子PB┤NB与m┤m,此处m:AB是固定映射,PB:HBHB与m:HAHB是函子.我们在[2]中引进了分裂的范畴纤维化L:HbHB,并且证明了L┤J,J┤L.本文首先将PB┤NB推广到PBb┤NBb#,其中b:BB是任一固定映射,并且我们还得到涉及迹同伦范畴Hb与Hb的两对伴随函子,此处Hb是Hb的对偶.特别,Nb┤Pb不同于PB┤NB.(本文来源于《数学学报》期刊1998年03期)

陈焕艮[9](1993)在《加法范畴上的伴随函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改进了文[1]的结论,证明了:加法范畴上的伴随函子都是加法函子。(本文来源于《工科数学》期刊1993年03期)

伴随函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群中元素的交换性,构造了一个函子G:groups→s-graphs,并且构造了其反向函子F:s-graphs→groups,证明了F恰是G的伴随函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伴随函子论文参考文献

[1].刘洋,王正萍,许庆兵.关于伴随函子的等价定义[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

[2].苑呈涛,汤建钢.简单图范畴与群范畴之间的一对伴随函子[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3].郭巧玲,李蕊.弱群扭曲模范畴上的伴随函子[J].嘉兴学院学报.2011

[4].许丽丽,辛林.由伴随函子对导出的Comma范畴[J].宁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

[5].吴毅清,文蕴.自由函子及其伴随函子[J].数学理论与应用.2005

[6].孙建华,李尚志.分次环与模范畴上的伴随函子[J].数学杂志.2002

[7].杨志英.范畴的伴随函子[J].聊城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

[8].陈吉象.涉及迹同伦范畴的几对伴随函子[J].数学学报.1998

[9].陈焕艮.加法范畴上的伴随函子[J].工科数学.1993

标签:;  ;  ;  

伴随函子论文-刘洋,王正萍,许庆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