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159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阮颖(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医院352100)

【中图分类号】R54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48-02

【摘要】目的总结我院收治的经冠状动脉造影与心肌坏死标记物证实为急性心肌梗死159例患者的心电图资料,探讨心电图做为常见与无创检查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9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资料,分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分析房性早搏、室性早博、房室传导阻滞在两组中出现的比率,对照组160例健康体检人群。结果ST段抬高型:房性早博28例(47.5%),室性早博46例(57.5%),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0例,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房性早博42例(53.2%),室性早搏45例(56.9%),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比例21例(26.6%),第三度房室传导比例22例(25.3%)。对照组房性早搏8例(5%),室性早搏5例(3%),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1.2%),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0例。结论ST段抬高型与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比例高于正常普通人群,非ST段抬高型房室传导比例高于ST段抬高型与正常普通人群。

【关键词】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急性心肌梗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而导致心肌坏死,典型的临床表现为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血清坏死标记物增高以及心电图进行性改变。本文探讨急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经冠脉造影与心肌坏死标记物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59例。其中男98例,女61例,年龄50-80岁,平均年龄65.54±10.67(精确至小数点后2位)。159例患者分为两组,一组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8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79例,两种性别年龄及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病史吸烟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对照组160例,为50-80岁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普通人群。

1.2研究方法

患者入院后常规记录12导联心电图。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段弓背向上抬高0.1mv以上。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结果见表1。

表1159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分析

注:STEMI与NSTEMI比较,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χ2=22.238,P=0.000)、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χ2=23.573,P=0.000)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TEMI与对照组比较,房性早搏(χ2=59.465,P=0.000)、室性早搏(χ2=91.008,P=0.000)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STEMI与对照组比较,房性早搏(χ2=71.277,P=0.000)、室性早搏(χ2=89.431,P=0.000)、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χ2=36.164,P=0.000)、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χ2=45.799,P=0.000)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溶栓剂、PCI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广泛应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病死率明显下降,病理性Q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下降,非Q波型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发生率相应增加,本文心电图仅表现为第一度房室传导阻滞21例,第三度房室传导阻滞22例均发生在非ST段抬高型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缺血性头晕、晕厥并无典型的胸痛症状,因此对此类型的患者应高度重视,以免误诊延误治疗。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基本病因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狭窄堵塞,导致相应心肌严重缺血而导致各种心律失常,如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

标签:;  ;  ;  

159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回顾性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