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印楝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印楝,多酚,微波萃取,抗氧化
印楝叶论文文献综述
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张燕平,段琼芬[1](2015)在《微波辅助提取印楝叶多酚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筛选微波辅助提取印楝叶总多酚的工艺条件,并测定印楝叶总多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通过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考察萃取温度、萃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印楝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清除2,2-联苯基-1-苦基肼基(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及还原力测定实验评价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微波辅助印楝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62℃,萃取时间40 min,乙醇体积分数48%;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萃取温度>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时间;验证实验得到印楝叶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2.96%,与理论值相对误差为1.33%。印楝叶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6 mg·L?1,·OH自由基的IC50约为15 mg·L?1,在较低浓度时印楝叶多酚具有较强还原能力。结论印楝叶多酚在低浓度时表现出较维生素C更强的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期刊2015年11期)
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段琼芬[2](2015)在《印楝叶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福林-肖卡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在750 nm波长测定印楝叶中多酚含量。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印楝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体外实验评价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印楝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印楝叶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3.12%,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同浓度下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强于Vc,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4.6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9.8 mg/L。清除羟自由基(·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3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85 mg/L。(本文来源于《精细化工》期刊2015年01期)
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段琼芬[3](2013)在《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优选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和最佳提取工艺,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研究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提取工艺。结果显示,微波法提取印楝叶总黄酮的较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乙醇浓度70%、提取时间30 min,经验证显示该提取工艺结果稳定。微波萃取法提取印楝叶总黄酮时间短,生产成本低,提取效率高。(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7期)
Oluwole,Busayo,Akinola,Gabriel,Olaiya,Omotoso,Oluwafunmike,Sharon,Akinola,Olufunke,Olubusola,Dosumu,Esther,Tomi,Adewoye[4](2011)在《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肝脏形态学及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肝脏形态学、肝脏氧化性应激标志物及部分肝脏酶类的影响。方法: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不同治疗组大鼠分别口服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500mg/kg)或二甲双胍(150mg/kg),疗程8周,每周测量大鼠的血糖水平及体质量变化。8周后麻醉处死大鼠。取肝组织制成切片,希夫染色法染色,并测量肝匀浆中丙二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含量;下腔静脉采血,分离血浆,检测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结果:二甲双胍及植物提取物均能显着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且与糖尿病模型组相比,治疗组的体质量明显增加(P<0.05)。光学显微镜下,各组大鼠的肝脏形态学无明显差别。植物提取物治疗组大鼠的血浆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而丙二醛含量明显下降(P<0.05)。结论: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对糖尿病大鼠有明显的降糖作用,而肝脏形态学及肝毒性标志物没有明显变化。(本文来源于《中西医结合学报》期刊2011年12期)
范刚,杜娟,尹鸿翔,张艺[5](2011)在《印楝叶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与遗传变异的关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印楝叶的高效液相色谱(HPLC)指纹图谱,并分析其化学成分与遗传变异的关系。方法:采用HPLC法进行指纹图谱研究,运用简单序列重复间扩增多态性(ISSR)技术分析遗传多样性,利用聚类分析研究二者的关系。结果:建立了印楝叶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峰。分别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化学成分进行聚类分析,13个种源分为两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结论:所建立的指纹图谱稳定、可靠、重复性好;不同种源印楝叶药材化学成分与遗传变异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本文来源于《中国药房》期刊2011年07期)
范刚,普元柱,杜娟,尹鸿翔,张艺[6](2010)在《HPLC测定印楝叶中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测定印楝叶中槲皮素、异鼠李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检测波长为360nm,流动相为0.2%醋酸-乙腈(65:35)。结果槲皮素、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0.42~2.10μg(r=0.9999)、0.08~0.32μg(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30%、98.68%,RSD分别为1.73%、1.67%。结论所建方法操作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控制印楝叶药材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华西药学杂志》期刊2010年03期)
陈娇[7](2010)在《印楝叶及其活性物质的杀蝗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是印度传统药用植物,具有抗寄生虫,抗氧化,抗癌,抗细菌,抗病毒,抗真菌,抗溃疡,杀精,抗着床,抗糖尿病,调节免疫,杀软体动物和杀虫等生物活性。近年来关于印楝提取物杀虫方面的研究较多,但对中华稻蝗(Oxya chinensis)的杀虫活性研究较少。为开发新型植物杀虫剂,本文研究了印楝叶及其活性物质对中华稻蝗5龄幼虫的杀虫活性。在此基础上,采取生物活性追踪结合化学分离的方法对印楝叶杀蝗活性物质进行了分离及成分分析,同时研究了印楝叶提取物对中华稻蝗5龄幼虫的主要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印楝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蝗活性研究:采用石油醚、95%乙醇和水3种不同极性溶剂对印楝叶进行提取,以中华稻蝗5龄幼虫作为试虫,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印楝叶不同溶剂提取物的杀虫活性。结果表明:3种不同溶剂提取物的得率分别为2.20%、25.95%和46.80%,对中华稻蝗5龄幼虫具有较强杀虫活性的是印楝叶石油醚提取物,其次是95%乙醇提取物,水提取物未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石油醚提取物与95%乙醇提取物在25mg/mL浓度条件下,对试虫的杀虫活性差异不大,处理72h后试虫的死亡率分别为33.33%和26.67%,但两者的提取得率差异显着,所以选择95%乙醇提取物做进一步研究。2.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杀蝗活性部位的筛选:采用液-液萃取法对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初步分离,并采用浸虫浸叶法对各萃取物进行杀虫活性测定,选择杀虫活性最强的萃取物做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氯仿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部分的得率分别为13.88%、7.33%、4.22%、20.80%和48.34%。浓度为25mg/mL时,在该浓度条件下的所有测试时间段里,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部分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杀虫活性。石油醚萃取物和氯仿萃取物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杀虫活性,处理24h后,试虫的死亡率均为23.33%,处理48h后,试虫的死亡率分别为73.33%和30.00%,处理72h后,试虫的死亡率分别为80.00%和43.33%。由此可见石油醚萃取物具有最高的杀虫活性,因而对其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其48h和72h的半数致死浓度(Median lethal concentration, LC50)分别为20.0667mg/mL和14.9262mg/mL。3.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中杀蝗活性物质的柱层析分离:采用硅胶柱层析(洗脱剂为正己烷:乙酸乙酯:丙酮(8.5:1:0.5))对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进行进一步的分离,分3段收集,采用浸虫浸叶法测定柱层析各段物质的杀蝗活性,并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scopy, GC-MS)对杀蝗活性最强的柱层析段进行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柱层析第Ⅰ段物质具有最强的杀蝗活性,第Ⅱ段和第Ⅲ段物质的杀蝗活性较弱,且这两段物质的杀蝗活性差异不显着。以上叁段物质24h的LC5o分别为14.3563mg/mL、24.5616mg/mL和23.7878mg/mL。GC-MS对柱层析第Ⅰ段物质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其主要由棕榈酸乙酯、(Z,Z,Z)-9,12,15-十八碳叁烯酸乙酯、二十五烷、二十六烷、二十七烷、二十九烷、叁十烷、叁十一烷、角鲨烯和芥酸酰胺组成。4.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杀蝗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研究:通过测定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对中华稻蝗5龄幼虫的拒食、触杀、胃毒和生长发育抑制活性初步研究其杀虫作用方式,并采用浸虫浸叶法处理试虫,于处理后24h、48h和72h取出试虫中肠,制作石蜡切片,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下观察试虫中肠的病理学变化来初步研究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的杀虫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对中华稻蝗5龄幼虫的主要作用方式为拒食。光镜下,蝗虫中肠细胞肿胀,变性,继而局部脱落,严重者中肠细胞全部脱落,消融而仅剩下环肌层;电镜下,蝗虫中肠柱状细胞结构受到严重损伤:顶膜微绒毛断裂,脱落;线粒体肿胀,内嵴紊乱,并出现髓鞘样构形;粗面内质网扩张,核糖体脱落,断裂和囊泡化。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破坏试虫中肠组织正常结构和引起其中肠细胞内膜结构损伤可能是印楝叶95%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物的主要作用机理之一。(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范刚,杜娟,尹鸿翔,张艺[8](2009)在《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优选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建立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溶剂浓度、回流时间和回流次数对提取工艺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以芦丁为对照品,在波长500 nm处测定药材总黄酮含量。结果:最佳提取条件为8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每次1 h。总黄酮在0.020~0.080 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6.67%,RSD为0.96%。结论:优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经验证其结果稳定;总黄酮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快速、稳定,可用于测定印楝叶中总黄酮的含量。(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3期)
范刚[9](2009)在《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印楝(Azadirachta indica A. Juss)为楝科楝属植物,在印度阿育吠陀医学和尤那尼医学中都有广泛的应用,有“乡村药房”、“天然药库”之美称。现代研究表明,印楝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生育、免疫调节、抗氧化和降血糖等多种生物活性,被认为是一种极具开发价值的特色药用植物资源。印楝原产于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等国,后来由于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而在国际上广泛引种,资源分布较广,而为了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及特殊的异花授粉繁殖方式可能使得印楝遗传信息、化学成分、药效等均呈现出种内多样性。目的:开展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研究,探索其遗传变异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并明确印楝叶抗菌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1、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引种在攀西地区的印楝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用100条引物进行初选,最后确定适合的9条引物进行PCR扩增,并用POPGENE软件处理数据。2、以印楝叶不同溶剂部位作为试验对象,以金黄色葡葡球菌等为试验菌株,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测定其最低抑菌浓度,研究印楝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3、采用HPLC及分光光度法,建立印楝叶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和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建立其HPLC指纹图谱。4、运用聚类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和典型相关分析等数理统计学方法,探索印楝叶遗传信息、化学成分及其抗菌活性之间存在的相关性。结果:1、印楝13个种源总的PPB很高,达97.53%,Shannon指数种水平为0.5537,Nei's指数种水平为0.3803,表明印楝在物种水平上遗传多样性很丰富;种源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4702,Shannon's居群分化系数为0.4677,表明印楝种源内的遗传分化大于种源间的分化。聚类分析将13个印楝种源分为2大类,来自缅甸的11个种源聚成一类,来自澳大利亚和印度的种源聚成另外一类。2、印楝叶提取物对4种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及2种真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最强,而在40mg.mL-1浓度范围内对溶血性链球菌及白色念珠菌没有抑制作用。同时还发现,印楝叶水煎液抗菌活性最强,甲醇提取部位抗菌活性次之,石油醚部位抗菌活性最弱。3、建立了印楝叶中芦丁、槲皮素、异鼠李素及总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芦丁在0.2~1.6g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9.24%;槲皮素在0.42~2.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0.30%;异鼠李素在0.08-0.32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98.68%;总黄酮在0.020-0.080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2),平均回收率为96.67%。另外,建立了印楝叶HPLC指纹图谱,共标定了11个共有指纹峰,确定其中4号峰为芦丁,6号峰为金丝桃苷,10号峰为槲皮苷,11号峰为槲皮素。4、根据Nei's遗传距离和HPLC指纹图谱数据得到的聚类图将13个印楝种源都分为两大类;遗传信息与化学成分的典型相关主要是由化学成分中的第2、3、4、7、9、11号峰与多态位点百分率、Nei's基因多样度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的相关所决定的,并且第一对典型变量的相关系数为1.00,P<0.01。另外研究发现,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与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呈显着相关。结论:1、来自缅甸的种源(特别是缅甸1015和1014种源)遗传多样性明显高于澳大利亚和印度种源,表明缅甸的种源有更好的适应能力和更为丰富的遗传改良能力,今后可考虑作为我国选种育种、推广种植的对象。2、印楝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抗菌活性,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3、印楝叶遗传多样性与化学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表明在影响印楝叶化学成分变异的众多因素中,遗传背景不同所造成的影响有着重要的作用。芦丁、槲皮素等黄酮类成分为印楝叶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的药效物质基础,可以作为印楝叶药材质量控制的指标。(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09-04-01)
谢德芳,王秀兰,彭黎旭[10](2004)在《印楝叶水提物加稳定剂对谷蛾产卵的忌避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进行了印楝叶水提物对谷蛾(Tinea granella)成虫产卵忌避活性的仓储试验。根据印楝素的结构特点,通过添加稳定剂处理,增强其稳定性,延长活性物的药效时间。结果表明,印楝叶水提物对谷蛾成虫产卵的忌避作用效果极显着,并以加入植酸+柠檬酸的处理组合效果最理想,处理后第1个5d和第2个5d的忌避率分别达到91.0%和81.8%;异抗坏血酸次之,忌避率分别为86.7%和75.7%。(本文来源于《热带作物学报》期刊2004年04期)
印楝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福林-肖卡法,以没食子酸为对照品,在750 nm波长测定印楝叶中多酚含量。用单因素和响应曲面法设计实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3个响应变量以及变量之间交互作用对印楝叶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同时,体外实验评价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印楝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7℃,提取时间80 min,乙醇体积分数50%;响应变量影响顺序为:提取温度>提取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印楝叶中多酚提取得率平均为3.12%,与模型预测值相符。相同浓度下印楝叶多酚的抗氧化能力强于Vc,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4.6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9.8 mg/L。清除羟自由基(·OH)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约为23 mg/L,低于Vc的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50)85 mg/L。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印楝叶论文参考文献
[1].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张燕平,段琼芬.微波辅助提取印楝叶多酚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5
[2].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段琼芬.印楝叶多酚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活性[J].精细化工.2015
[3].王有琼,马李一,张重权,段琼芬.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
[4].Oluwole,Busayo,Akinola,Gabriel,Olaiya,Omotoso,Oluwafunmike,Sharon,Akinola,Olufunke,Olubusola,Dosumu,Esther,Tomi,Adewoye.扁桃斑鸠菊及非洲印楝叶的提取物对链脲佐菌素致糖尿病大鼠肝脏形态学及肝毒性标志物的影响(英文)[J].中西医结合学报.2011
[5].范刚,杜娟,尹鸿翔,张艺.印楝叶HPLC指纹图谱及其化学成分与遗传变异的关系研究[J].中国药房.2011
[6].范刚,普元柱,杜娟,尹鸿翔,张艺.HPLC测定印楝叶中的槲皮素和异鼠李素[J].华西药学杂志.2010
[7].陈娇.印楝叶及其活性物质的杀蝗活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
[8].范刚,杜娟,尹鸿翔,张艺.印楝叶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及含量测定[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
[9].范刚.印楝叶遗传多样性、化学分析及抗菌活性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9
[10].谢德芳,王秀兰,彭黎旭.印楝叶水提物加稳定剂对谷蛾产卵的忌避作用[J].热带作物学报.2004